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命题分析及策略研究——以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真题为例
Analysis and 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Composition Top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Examination—Taking the 2022 English Test Paper of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摘要: 英语书面表达作为学习英语语言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能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方面的素养。本文旨在通过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部分的命题分析,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探讨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策略和建议,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language skills to be mastered in learning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written expression can not only well reflect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but also reflect the learning abili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nking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learner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roposition of the written expression of the 2022 Yiyang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unan Provin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f written expression in English examination,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to English teaching.
文章引用:苏斯佳.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命题分析及策略研究——以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真题为例[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4): 9-15.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4147

1. 引言

书面表达题型是湖南各地中考的必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通过书面形式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复述个人生活经历、描绘周围事物、发表自身观点和意见等。这类题目在特定情境中检验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能够真实且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书面表达是一种运用文字将信息传递和思想表露于外界的交际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教育工作者依据课标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做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1]。书面表达测试需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各方面素养的培养情况。因此,本文依据英语核心素养和试题编制要求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作文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帮助命题者更科学地进行试题编制以及帮助初中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

2. 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教育工作者需帮助学生达到各级目标,命题者需根据命题要求、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等进行试题编制[1]

2.1. 写作能力要达到的水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能理解学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语言材料,有一定的语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所学的语言与其他人交流信息,并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尊重并包容各种不同文化,具有分析、比较、判断文化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基本能力,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理解与感悟优秀文化的内涵,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格;能根据获取的信息,综合、归纳、概括、辨析、判断主要观点,发现规律,建立逻辑关联,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愿意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找出适合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会进行自我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在语言能力方面,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围绕相应的主题,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语言材料,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和归纳指定信息或关键信息的能力,抓住要点,分析、推断隐含的信息;运用自身所学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描述各类现象与经历,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等,语言表达基本准确、连贯、顺畅。

2.2. 写作试题要达到的要求

命题者在进行写作试题编制时应该在题目中体现所需要的写作类型、体裁或修辞模式;题目能够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题目内容是无障碍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写作话题有意义、相关和激励人心;写作主题不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的背景知识;能让学生使用适当的路标动词;试题内容要公平,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机会;试题指令语言清晰、真实、专注和毫不含糊;试题内容能体现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和写作语境。

3. 分析讨论

本文主要分析的试题来源于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真题的写作技能部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写作技能试题命制的要求和特点,探讨如何结合科学联系实际进行试题编制。

3.1. 试题原题

下面是中考试题原题内容:

IV写作技能(两个部分,共1小题和一篇作文,计25分)

B) 作文(计15分)

31. (15分)你们班将举办“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中学生要培养哪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内容包括: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每晚阅读……

要求:1) 内容可适当发挥,使行文连贯;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称等信息;

3) 词数60~80。开头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habit take exercise finish

Good morning, everyone!

That’s all. Thank you!

本研究将从试题内容、试题设计和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

3.2. 试题内容

试题内容方面将从体裁、题材和情景呈现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在体裁方面,该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撰写一篇班会发言稿,旨在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根据董曼霞等(2012)对高考书面表达相关项目的分类方式,本研究将该写作试题所指向的体裁归类为应用文[2]。应用文不仅强调信息的准确传递,还注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与本次试题的任务要求高度契合。通过此类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实际运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题材方面,陈天(2013)基于《新课标》话题项目表中的24个话题项目,并结合现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归纳出了适合书面表达的五类主要题材:学校生活、日常生活、人际关系、教育以及社会与文化[3]。本次写作题目聚焦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特别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这一主题,间接探讨了教育和个人成长的重要议题,促使学生思考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于情景呈现形式,以往的题目通常采用提纲型、图画型和图表型三种形式。本次写作任务选择了提纲型的情景呈现方式,题目明确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要点,如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具体行为指导。同时,题目允许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发挥,使得文章既具有结构性又不失灵活性。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同时也考验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在讨论早睡早起的好处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科学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文章的说服力和个性化色彩。

综上所述,通过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真题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写作任务在体裁选择、题材定位和情景呈现形式上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然而,为了进一步优化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写作中提出独到见解;同时,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外,还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如同伴互评、自我反思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更能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试题设计

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有效性模式包括信度、构建效度、真实性、交际性、影响度和可行性(谢萍,2011) [4]。其中,真实性和交际性是语言测试尤为重要的两个特征。本文将从真实性、交际性、开放性和信息提示四个方面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设计的合理性和改进空间。

3.3.1. 真实性

王笃勤(2007)强调,命题测试的真实性要求书面表达应具有真实的写作目的、真实的写作对象,并且学生必须有用英语写作的必要[5]。本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为即将举行的班级主题班会准备一篇发言稿,主题为“好习惯益终身”。这一设定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写作目的明确,即为了在班会上分享个人见解。此外,该任务明确了写作对象为全班参会同学和老师,这进一步增强了写作的真实性。然而,考虑到学生母语为汉语,通常班会活动是以母语进行的,因此用英语撰写此类发言稿的实际需求并不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任务的真实感。

假设一名学生正在准备关于“早睡早起”的发言,虽然他可以描述自己如何通过早睡早起来改善学习效率,但由于现实中班会很少使用英语进行,这种情境下的英语写作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3.3.2. 交际性

李筱菊(1997)指出,写作试题应促进互动行为,使考生带着明显的对象意识去写,明确知道是写给谁的[6]。本题通过设定具体的写作背景——为班会准备发言稿,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写作内容的目的和对象,从而促进了学生带着明确的对象意识去写作。例如,在讨论“认真听讲”时,学生不仅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思考如何让听众(即班上的同学和老师)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

当学生讨论“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时,他们需要设想自己面对的是同龄人,而不是抽象的读者。这种设定鼓励学生采用更直接、更具说服力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文章的交际性。

3.3.3. 开放性

陶百强(2009)认为,写作测试应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空间[7]。尽管该作文题目对写作主题和形式有一定限制,但对于具体内容并未做过多要求,允许学生在规定范围内适当发挥。例如,在讨论具体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分享自己如何通过锻炼身体提高学习效率等。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见解。

学生可以选择讲述自己是如何通过每天坚持阅读英文书籍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英语能力,还体现了个人成长的故事,增加了文章的个性化色彩。

3.3.4. 信息提示

辜向东和杨志强(2009)提到,可以通过语言、图表或图画等方式提供必要的信息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8]。本次考试题目采用了简洁的语言提示方式,提供了诸如“habit”、“take exercise”、“finish”等关键词汇作为参考。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学生抓住写作的重点,又避免了直接翻译的可能性,确保了试题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在讨论“健康饮食”时,学生可以利用提供的关键词汇,如“eat healthy food”,并结合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创作出既有逻辑性又有实用性的段落,展示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的多维度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存在一些关于英语写作必要性的质疑,但总体而言,此题目在真实性、交际性、开放性和信息提示等方面的设计均较为合理,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这也为今后的试题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3.4. 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教育价值的体现,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堂(2017)在其研究中指出,语言能力是指在各种社会情境下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它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并为学生发展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支持[9]。接下来,我们将结合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班会发言稿撰写任务,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该题目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1. 语言能力

本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班会发言稿,探讨中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一任务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所给定的主题,还需要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清晰、连贯地表达出来。例如,在讨论如何做到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认真听讲以及按时完成作业时,学生需要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来组织自己的观点。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3.4.2. 文化意识

尽管“好习惯益终身”这一主题主要关注个人习惯的养成,但它也可以间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文化的体现。虽然该题目没有直接涉及文化差异,但它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讨论这些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3.4.3. 思维品质

在这个写作任务中,学生被鼓励进行深层次思考,针对“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展开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经历提出见解。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他们展示出思考的宽度和深度。例如,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某一习惯的好处,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进步等。

3.4.4. 学习能力

本题通过让学生讨论中学生需要培养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实际上也在引导他们探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技巧或学习方法,来说明如何有效地安排日常学习和生活。

综上所述,通过对“好习惯益终身”这一主题的探讨,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这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类似的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各项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思考与建议

4.1. 对于命题者

在进行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命题时,命题者需综合考虑多个关键因素以确保题目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首先,所选题材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具备一定的思考深度,同时题目要求应在开放性和可控性之间取得平衡,允许学生自由发挥但不至于偏离主题。例如,“好习惯益终身”的主题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促使他们反思个人习惯的重要性及其对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其次,体裁方面应多样化,包括应用文、记叙文或议论文等不同形式,这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适应能力。情景呈现形式也应丰富多样,采用提纲型、图画型或图表型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这些形式可以降低学生背诵范文的可能性,从而保证试题的效度。此外,命题信息提示要适度且清晰准确,重点考察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观点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复述。

命题者还需确认所选主题是否适合该测试面向的学生群体,避免文化偏见,并确保避开消极话题。例如,“好习惯益终身”这一主题虽然主要关注个人习惯的养成,但间接引导了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是优秀文化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命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4.2. 对于教师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应注重真实情景下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技巧的传授,还应加强听、说、读、写、看等综合语言技能的发展。例如,在讨论“早睡早起”这一生活习惯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家庭对话场景,既练习了口语表达,又增强了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他们在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判断力。例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应具备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布置一个关于如何改善校园环境的任务,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还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此外,适当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如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词典查找生词、如何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等,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更加从容自信。

综上所述,通过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命题者在题材选择、体裁多样性、情景呈现形式以及信息提示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这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实践指导。通过这样的命题和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通过对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部分的命题分析,了解到该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开放性,且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较为全面,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和对核心素养的高度重视,要求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有思维能力。并通过分析为命题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提高试题的真实性和开放性,重视核心素养的体现。同时还为英语写作教学提出相关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善于创造真实语境,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思维品质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命题和教师的教学措施的改进,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董曼霞, 高晓莹, 杨志强. 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历时分析与研究(1989-2011) [J].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2(3): 8-13.
[3] 陈天.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写作命题调查与分析——基于江苏省13市2006-2012年书面表达试题的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3, 36(2): 38-44.
[4] 谢萍. 2010年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共时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1(4): 38-43.
[5] 王笃勤. 从《英语课程标准》到高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7(5): 72-79.
[6] 李筱菊. 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7] 陶百强.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共时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9(10): 52-58.
[8] 辜向东, 杨志强. CET二十年写作试题分析与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6): 21-26.
[9] 程晓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 中国考试, 2017(5): 7-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