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逐渐成为衡量其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电商平台中,由于其复杂的运营模式,环境影响较为显著。当前许多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披露内容不完整、标准不统一、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导致其环境数据难以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难以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分析了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探究了相关问题的成因,提出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强化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完善内部管理体系等策略,希望为电商平台提供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企业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where people attach increasing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tandard for measuring their degre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ulfillment. In e-commerce platforms, due to their complex operational model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Currently, many e-commerce platforms have problems with incomplete disclosure content, inconsistent standards, and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compare their environmental data with other enterprise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and investor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commerce platforms, explores the causes of related issues,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establishing unified industry standards, strengthening mandatory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improving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s, hoping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olutions for e-commerce platforms to enhanc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mot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s.
1. 前言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电商平台运营模式主要涉及物流、仓储、数据中心运营等环节,这些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等问题受到关注[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但当前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披露内容不完整、标准不统一、缺乏可比性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本研究围绕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展开,重点探讨现行披露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及透明度问题,并分析影响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化路径。希望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治理能力,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2. 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2.1. 披露内容不完整,缺乏系统性
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环境会计应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将资源消耗、污染排放、节能减排措施、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等信息公之于众。但许多电商平台并未按照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平台A为例,2024年该平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虽然涉及了碳排放量、能源消耗等基本环境信息,但披露内容较为零散。平台A仅提供了运营的碳排放量为100万吨二氧化碳,但未对碳排放的来源进行公示,导致公众对于平台A供应链中各环节排放、运输过程排放等环境信息的具体内容无法产生了解[2]。这一披露方式缺乏全面性,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责任,也使相关利益者难以评估其对环境影响的具体程度。从环境会计披露义务角度分析可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遵循完整性原则,披露的内容应当覆盖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重点披露直接排放、间接排放、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信息。但目前很多电商企业并未提供相关环节的环境影响数据,也未对节能减排的具体效果进行量化分析,肖宇霖调查发现[3],以上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电商企业中,调查对象中68.7%的企业并未按照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15.3%的企业所披露的各环节的环境会计信息,但对于节能减排的效果缺少量化。另一项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提出,自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中小型电商年均增长速度为15.2%,但能够完整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占比仅为55.3%,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该研究团队随机选取50家初创电商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能够完整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仅为23家,占比仅为46%,并未达到平均水平[4]。这说明大多数中小型电商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完整的披露机制,未能全面反映其环境影响。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关注环境责任,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和系统的管理流程,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较低。
2.2. 披露标准不统一,缺乏可比性
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平台之间的环境数据缺乏可比性。环境会计信息应当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有效比较。目前全球通用的环境会计披露标准有GRI、TCFD和SASB等,这些标准都要求企业在环境会计报告中详细披露碳排放、能源消耗等信息,但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披露框架多为自定义,缺乏统一性[5]。目前,国内电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多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框架,但在碳排放数据披露时往往自定义数据计算方法,未明确说明所用的核算标准。例如,一些平台虽然披露碳排放总量,但未说明计算使用的具体方法和范围,难以与其他公司数据进行直接比较。这些平台的做法暴露了现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导致不同电商平台披露的环境数据因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等差异,无法进行有效对比。这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在作出判断时,难以从披露数据中获得足够的参考信息。针对此问题,首都经贸大学团队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针对国内50家主要电商平台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分析。费正清研究提出,约72%的电商平台在披露碳排放数据时未明确说明所用的核算方法,且近60%的企业未提及计算的范围或时间跨度,25%的平台仅披露了总碳排放量,而没有区分Scope 1、Scope 2、Scope 3。在这些企业中,约68%的公司未使用GHG Protocol、ISO 14064标准,而是采用自定义方法[6]。这表明,当前国内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其披露的环境数据难以进行有效对比。
2.3. 披露方式不合理,缺乏透明度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具有高度透明度和可获取性,以便外部利益相关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透明度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企业应采用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数据,并通过统一渠道提供完整信息。然而,许多电商平台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不合理,导致透明度不足。王莎莎在对35家国内电商平台环境信息披露的调查中,发现约68%的平台在披露其碳排放数据时存在不透明的问题。这些平台多数通过年度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来披露环境数据,但仅提供了定性的描述,缺乏详细的量化数据[7]。例如,平台仅提到“我们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或“优化物流以减少能源消耗”,但未提供具体的减排量或能效改进数据。仅22%的平台提供了清晰的碳排放减排量及其对应的年度节能效果。夏伊麦尔旦·尼亚孜等对30家国内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调查发现,超过60%的平台将环境数据分散在不同报告中,未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专栏中整合[8]。这些平台通常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绿色物流报告等多个文件中披露环境信息,且每个文件的报告内容略有不同。投资者和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不同文件,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全面的环境绩效数据,其中小型电商仅有25%将所有环境会计信息集中在一份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中型电商仅有28.6%实现这一目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当是可量化、可验证的,并且应集中展示以便利益相关者获取[9]。但以上情况说明,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合理方式严重影响了透明度和信息的有效性。环境数据的分散披露和定性描述使得外部利益相关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尤其是缺乏清晰的量化数据和一致的报告框架,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多个报告文件,无法快速获取全面的信息。
3. 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
3.1.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尽管全球范围内已经存在诸如GRI、TCFD和SASB等国际标准,但这些标准在国内电商平台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国内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大多采用自定义框架,导致披露内容、格式和方法不统一,甚至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统一标准的指导,电商平台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往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对环保的重视程度,选择性披露某些信息。这种缺乏一致性的披露框架,不仅给外部利益相关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也使环境数据难以与其他平台进行合理对比。在缺少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和利益选择披露内容,这就导致了披露的不全面和不透明。例如,某些平台可能披露碳排放数据,但不详细列明排放计算方法或覆盖范围,这使外部无法准确评估其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一项针对国内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调查结果,约59.4%的电商平台在披露碳排放数据时未明确列出计算方法或覆盖范围,导致外部利益相关者难以准确评估其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10]这项调查涉及102家主要电商平台,其中有58家平台在披露碳排放数据时没有说明具体的计算标准或核算范围,例如是否使用了GHG Protocol等国际公认的标准,也未标明排放的来源和时间跨度。只有21家平台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且这些数据大多集中在平台的年度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由于缺乏标准化和透明的数据披露,这使外部利益相关者在评估平台环保措施的效果时面临困境,影响了企业环保承诺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缺乏清晰的披露和规范的披露标准,不仅降低了信息的可比性,也削弱了公众对企业环境管理的信任。
3.2. 信息披露缺乏强制性
当前,国内对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主要依赖企业自愿披露,缺乏法律强制性要求。虽然《公司法》规定了部分信息披露的义务,但并未明确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环境会计相关信息,且现有法规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方面,并未有效覆盖环境信息披露。因此,许多电商平台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披露环境信息,或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不足。在这种自愿披露的模式下,一些电商平台为了减少成本或避免负面评价,选择不披露或隐瞒部分环境信息,尤其是不符合环保要求或需要改进的领域。杨均华针对电商企业环境责任研究发现,35%的企业对环保的关注程度较低,这些往往在有压力时才会进行有限的披露,甚至仅满足最低要求,按照要求披露的企业不足12% [11]。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要求,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大多数是定性的描述,而缺乏可量化的数据,缺乏对环保政策执行效果的具体证明,这样的披露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透明度,也难以提高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度。一项针对国内40家电商平台的调查显示,约72%的平台在环境报告中仅提供“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或“优化资源利用”等定性描述,仅有28%的平台提供了具体的减排量和节能数据。其中,有64%的企业未提供第三方审计报告,进一步影响了环境数据的可信度和透明度[12]。这说明,缺乏强制性要求使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披露问题。大部分电商平台仅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才会披露环境信息,且往往提供的是模糊的定性描述,缺乏详细的量化数据和实际效果的证明。这不仅无法有效满足投资者和消费者对透明度和可靠性的需求,也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企业环保承诺的信任度。
3.3. 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要有效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但许多电商平台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专门的环保部门或环境数据管理体系,这使其在环境数据的收集、核算和管理方面遇到较大的困难。由于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许多企业在环境数据的核算上依赖外部估算,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汤喆,程克群针对50家国内电商平台的调查发现,约68%的平台在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核算上依赖外部估算或行业平均数据,而非基于自身运营数据进行精确计算。约55%的平台未建立专门的环境数据管理系统,且仅有27%的平台拥有专门的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导致这些平台在环境数据披露时,往往无法提供全面的量化数据,且大多数披露的数据缺乏具体的来源和计算依据[13]。此外,电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中,涉及大量第三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这使得环境数据收集和监控更加复杂。许多平台未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沟通机制,导致无法全面掌握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环境影响,进一步影响环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例如,荣丹丹研究提出,约70%的平台在环境数据收集上仅限于自有业务部分,而未能全面涵盖供应链和物流环节的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等信息。约60%的平台未与供应商共享环保要求,缺乏定期的环保审查和监控。这使得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数据往往未能及时收集和报告,导致企业无法全面评估其供应链的碳足迹和其他环境负担,从而影响整体环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4]。电商平台在内部环境管理体系上的不足,尤其是在缺乏专门的环保部门和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环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许多平台依赖外部估算或行业平均数据,导致其环境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影响了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环境信息沟通机制,使得平台无法全面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环境影响,无法对整体环境绩效进行有效评估。
4. 电商平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解决对策
4.1. 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普遍存在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这导致平台之间的环境数据无法有效对比,进而影响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明确披露内容、计算方法、核算范围以及报告周期等具体要求。首先,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专家应联合制定一套专门针对电商平台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该标准应参考国际成熟框架,如GRI和TCFD,并结合国内电商行业的特点进行调整。例如,标准应明确要求平台在披露碳排放时,必须按照Scope 1、Scope 2和Scope 3的分类进行核算,并提供每项排放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和时间范围[15]。政府可以要求平台披露每年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并且明确标出这一数据是如何计算的,如是否使用了GHG Protocol等国际公认的标准。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透明度,披露标准应要求所有电商平台提供相同格式的数据,例如,所有平台都应以吨为单位报告碳排放量,并统一计算能源消耗的单位。其次,平台必须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披露。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法规或政策,强制要求电商平台在其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规定披露的时限和内容。例如,可以要求平台每年必须披露碳排放、能源消耗、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且这些数据必须通过第三方审计,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电商平台在报告发布前,可邀请专业的环保审计机构对披露的数据进行核查,并在报告中附上审计结果,增加信息披露的可信度。最后,行业自律组织可以设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证体系,鼓励平台积极参与。认证体系可以针对平台披露的环境数据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统一标准。行业协会可以评选出“绿色电商企业”,并为其颁发认证证书,作为企业环境表现的象征。只有符合标准的企业才会获得认证,这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还能激励其他电商平台加强环保措施,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2. 加强法规强制性要求
自愿披露的模式导致了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选择性,许多平台只披露一些符合其利益的部分数据,而对可能暴露不足之处的数据选择隐瞒或模糊处理。因此,出台强制性法规,确保平台全面披露环境数据。首先,政府应出台专门的法规或修订现有的法律,如《公司法》或《证券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必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法律应规定电商平台必须每年披露与碳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废弃物管理等相关的具体数据,并要求披露时附带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16]。例如,可以要求平台披露年度碳排放总量、节能减排效果、绿色物流投资等内容,并且所有披露的数据必须使用国际标准进行计算。为了确保这些要求的执行力,法律应规定相关监管机构有权定期审核电商平台的环境会计信息,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其次,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商平台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查和监管。例如,生态环境部门和证券监管机构可以联合组成专项监管团队,定期检查平台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果平台未按规定披露,或者披露的数据存在不实、虚假等问题,监管机构应对其进行罚款、限制融资或公开通报等处罚。对未按时披露环境数据的企业,可以处以高额罚款;如果企业存在重大数据造假行为,监管机构可暂停其上市资格,直到其整改为止。最后,设立奖励机制,激励积极披露环境数据的企业。例如,可以给予环境表现突出的企业税收优惠或政府采购优先权,激励企业主动披露环境数据,增强环保意识。平台如果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环境数据,并通过第三方审核,政府可以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作为对其环保努力的认可。
4.3. 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电商平台必须从内部管理体系入手,进一步强化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首先,电商平台应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或团队,负责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该部门应负责制定并执行公司层面的环境政策,确保环境目标的落实。例如,平台可以设立专门的“碳足迹核算团队”,负责对平台的所有业务环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团队还应定期向高层管理层汇报环境绩效,确保环保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为了进一步加强团队的工作效率,平台可以通过定期的环境培训,提升环保团队的专业能力,确保其能够准确地计算和报告环境数据。其次,电商平台应建立信息化的环境管理系统,以高效、准确地收集和管理环境数据。该系统应涵盖碳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废弃物管理等指标,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控各类环境数据[17]。例如,平台可以开发或购买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系统能够整合平台各部门的数据,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最后,电商平台应加强与供应链合作,确保供应链环境数据纳入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平台可以要求供应商定期提供环境数据,并要求其符合公司的环保要求。例如,平台可以与供应商签订环保协议,规定供应商必须在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平台还可以通过供应商审核、环境数据共享等方式,确保供应链的环保管理得到执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商平台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内容不完整、标准不统一和披露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强化法规强制性要求,并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行业统一标准,确保披露内容和方法的一致性,可以增强平台之间的数据可比性;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将迫使企业全面披露环境数据,提升透明度和可靠性;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有助于平台更好地收集、核算和披露准确的环境数据,从而促进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电商平台将在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行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