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托管医院门诊心理测评系统设置及质效管理
The Establish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an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in a Fully Entrusted Hospital
DOI: 10.12677/ns.2025.143057, PDF, HTML, XML,   
作者: 王 珊:成都上锦南府医院门诊部,四川 成都;文艳秋, 胡诗伟, 王 梅, 王晶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全托管医院心理测评系统设置质效管理Fully Entrusted Hospital Establishment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Quality Management
摘要: 为了探索全托管医院模式下专科门诊诊疗活动的门诊医疗质效管理办法,本研究深入剖析现有心理测评系统应用的研究成果,并采用项目推进方式设置并改进门诊心理测评系统并评估其应用效果。采用网络版门诊心理测评系统后,相较单机版系统显著减少了获得心理测评报告的时间(12.5 min ± 2.0 min vs 20.3 min ± 2.8 min, P < 0.01),提升了患者满意度(94.21% vs 91.86%)。该举措对于优化门诊服务、提升多学科诊疗服务水平及门诊质效管理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medical management in a fully entrusted hospital model,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xisting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It also utilized a project promotion approach to establish and enhance the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and assess its implementation impact.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lone version, the online edition of the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ime required to obtai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ports (12.5 min ± 2.0 min vs 20.3 min ± 2.8 min, P < 0.01) and increased patient satisfaction (94.21% vs 91.86%). This measure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optimizing outpatient services, enhancing 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ervices, as well as improv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care
文章引用:王珊, 文艳秋, 胡诗伟, 王梅, 王晶晶. 全托管医院门诊心理测评系统设置及质效管理[J]. 护理学, 2025, 14(3): 409-413. https://doi.org/10.12677/ns.2025.143057

1. 引言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是一家由政府规划指导、社会资本出资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面托管的新型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近1200张,专科门诊除外新生儿科、产科以外与其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致,年度门诊量为50万左右。

2016年国计委等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各级医疗机构要主动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门诊患者中约近1/4的患者因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而就诊,而常规门诊只有不到10%心理问题能被识别[1]。为了提升多学科门诊诊疗服务水平[2]、提升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水平[3] [4],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门诊管理小组牵头设置网络版心理测评系统[5],提升了心理测评效率、缩短了诊中就诊时间、实现了测评结果回传HIS [6]。较好地满足了医院心理卫生科、疼痛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妇科门诊[7]-[9]患者及体检人群的心理测评需求,提升了门诊心理测评的质效管理。

2. 心理测评系统实践应用的研究回顾

2.1. 心理测评系统应用的理论基础与支撑

心理测评系统的应用依托多种心理学理论,而心理测量学理论为其提供了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编制基础。通过标准化的量表和测评工具,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特质、行为和情绪等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时,常用的量表如SAS (焦虑自评测量表)、SDS (抑郁自评测量表)等,这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心理状态[10]

2.2. 现有心理测评系统在医疗机构中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心理测评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心理健康体检在综合医院的开展已历经20余年,其采用的方法多为通过量表结果录入电脑心理测评软件进行测评。这种方式虽操作简便,但存在结果模式化、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在解读量表结果时,缺乏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参与,导致结果准确性存疑,如将量表评估的“抑郁情绪”解读为“抑郁障碍”,影响后续治疗[11]

2.3. 患者门诊心理治疗满意度影响因素

在门诊心理治疗领域,已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编制和修订一系列问卷,如门诊心理治疗满意度问卷、门诊心理治疗结果问卷等,从多个维度评估心理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患者的性别、就业状况、诊断情况、既往咨询经历史和是否用药对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和收入水平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患者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期望、治疗联盟的质量以及会谈评价等因素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这表明在门诊心理治疗中,心理测评系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评估,还需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更全面地评估治疗效果[10]

3.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1) 对门诊患者心理测评需求进行评估

对医院心理卫生、神经内科、肿瘤科等涉及精神、神经疾病及心身疾病的门诊月挂号就诊量进行流量监测[12]结果见表1,形成配置网络版心理测评系统的需求评估。门诊心理测评项目以门诊医生根据ICD-10诊断标准做出的临床诊断为设置标准[3]

Table 1. Monitoring of outpatient flow in related departments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3 and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4

1. 2023年1~3月与2024年1~3月相关科室门诊流量监测

科室

2023年1~3月

2024年1~3月

门诊诊次

门诊量

门诊诊次

门诊量

心理卫生中心

48

1668

48

1747

神经内科

225

7611

272

8696

心血管内科

148

5193

153

5292

肿瘤二科

79

1533

92

1809

肿瘤一科

83

1661

77

1539

内分泌科

75

2052

88

2792

合计

658

19,718

730

21,875

(2) 立项申请构建“心理测评云平台管理系统”、联合经过运管科进行可行性评估。

(3) 利用单机版试运行。

1) 对拟购买的心理测评报告内容通过测评结果对临床诊疗的参考价值、能否为被试提供健康教育内容等对测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2) 建立、健全心理测评组织机构。

3) 测试医嘱收费及核查缴费后导诊信息准确。

(4) 实现网络版与门诊HIS对接及报告HIS回传功能。

(5) 培训并授权医嘱执行人,确认报告审核人、落实心理测评医嘱合理开具培训。

(6) 建立并落实心理测评质量与安全管理管控机制。

(7) 采用卡方检验(Pearsons Chi-Square Test),比较2023年1~3月与2024年1~3月心理评估患者例数占总门诊患者例数的比例;用独立样品T检验比较测评结果获得时间及诊后患者满意度(短信平台)变化。

4. 结果

(1) 立项获得心理测评室组织机构代码及物理地址新增。

(2) 对系统设置的49项测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13],取消32项自评医嘱、新增5项他评医嘱,形成22项满足门诊医生根据ICD-10诊断标准做出的临床诊断的心理测评项目及医院心理测评报告模版。

(3) 心理测评结果对临床诊疗的参考价值及被试的健康教育效果得到提升,运行前后季度内心理测评医嘱项增加600余项,心理测评患者占心身疾病相关挂号患者的比例有显著性提升(4.53% vs 6.86%, P < 0.01),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Table 2. The proportion of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to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with psychosomatic diseases

2. 心理评估患者例数占心身疾病相关门诊患者例数的比例

项目

2023年1~3月

2024年1~3月

P值

心身基本相关挂号量

19,718

21,875

心理测评医嘱项目

892

1500

心理测评医嘱占比

4.53%

6.86%

<0.01

(4) 设置的17项自评项目、5项他评项目均实现测评结果HIS回传。项目实施后获得测评报告时间平均缩短7.8 min,诊后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提高2.35%,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ti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data before and after project implementation

3. 项目实施前后获得测评报告评价时间及患者就医满意度数据对比

项目

2023年1~3月

2024年1~3月

P值

获得测评报告评价时间

20.3 min ± 2.8 min

12.5 min ± 2.0 min

<0.01

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

91.86%

94.21%

<0.01

(5) 设置由门诊管理小组成员、心理卫生医生、心理治疗师等组成的门诊心理测评流程督导小组[4]。完成5名医嘱执行人培训、确认两名报告审核人、形成专科心理测评医嘱目录及一对一医嘱合理开具培训,通过全院性学术讲座进行项目推进。

5. 讨论

(1) 通过医院“心理测评云平台管理系统”建设与实施,提升了心理测评结果对临床诊疗的参考价值及被试的健康教育效果,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心理状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符合健康教育理论中关于提高个体健康素养的要求。通过系统的应用,患者能够获取与自身心理问题相关的知识,了解如何调整心态、改善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此应用让心理测评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评估工具,还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平台,发挥预防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2) 通过设置门诊心理测评流程督导小组并落实岗位职责、提升了心理测评医嘱的合理开具、测评效率的提高以及阳性测评结果的及时干预度,整合了现有门诊资源,创建了全托管医院心理测评流程管理的特色体系[4] [14],缩短了需实施心理测评的相关门诊患者的诊中就诊时间、一定程度上为该类患者提供了延续性的诊后服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的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在全托管医院模式下,不同科室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通过心理测评流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医疗服务。通过门诊牵头并落实的门诊心理测评系统设置及管理质效项目的推进,为全托管医院无属地化科室管理建制的门诊检查流程优化、治疗规范等管理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Guo, W., Tsang, A., Li, T. and Lee, S. (2011) Psychiatric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in China 1960-2010: How Real Is the Increase of Mental Disorder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4, 324-330.
https://doi.org/10.1097/yco.0b013e3283477b0e
[2] 陆峥. 躯体症状障碍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4, 57(2): 65-77.
[3] 侯芳萌. 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在综合医院门诊中的效度分析及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3.
[4] 谢秋霞, 张晗, 何晓丽, 等. 心理测评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 23(3): 102-104.
[5] 蒋平静, 罗捷, 梁健生. 基于云计算的心理测评方式与传统心理测评方式的对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3(7): 166-169.
[6] 田玮, 张川, 庞博文. 基于仿真模型的眼科门诊流程改善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9, 39(3): 45-46.
[7] 宋春燕, 吴红艳, 戴红梅, 等. 慢性疼痛门诊患者心理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23): 81-84.
[8] 徐维芳, 彭漪, 陈柄全, 等. GAD-7和PHQ-9自评心理测评量表评估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16): 12-14.
[9] 龚守会, 李晓晖, 司颖溪, 等.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心理测评[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 4(2): 92-93, 104.
[10] 郑亚楠, 张品俊, 魏泽红.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基本情况调研与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15): 79-81.
[11] 秦旻. 门诊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0.
[12] 张正梅, 李茹, 邓亚岚. 认知和心理干预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的影响[J]. 妇儿健康导刊, 2023, 2(1): 159-161.
[13] 胡丰, 赵梦雪. 军人健康能力量表的因素分析与信效度分析[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 40(6): 467-471.
[14] 李静. 创新医院门诊管理实践[J]. 中国医院, 2018, 22(4): 59-6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