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工具融入翻译硕士翻译实践项目的探索研究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to Translation Practice Projects for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翻译技术工具的核心功能及其在翻译硕士翻译实践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阐述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目标、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的应用功能、翻译技术工具在翻译实践项目的应用关键,着重分析了翻译技术工具在翻译实践项目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面临的各类挑战,并通过应用效果分析全面展现翻译技术工具在提升翻译实践项目效率与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Abstract: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core functionalities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projects undertaken by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 students. By elucidating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for MTI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functions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 tools, and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utilizing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projects, i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such projects and the various challenges faced. Additionall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s,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demonstrates the positive rol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projects.
文章引用:杨靓芸, 崔澍. 翻译技术工具融入翻译硕士翻译实践项目的探索研究[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3): 198-204.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3144

1. 引言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旨在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家国际竞争力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这一教育模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国家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翻译行业的专业化发展。翻译硕士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翻译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笔译和口译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翻译技巧与规律,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职业素养。

承担翻译实践项目是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翻译技能,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翻译理论知识。在翻译实践项目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文体和领域的翻译任务,从而积累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项目的完成度也是检验学生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中的反馈和指导,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此外,翻译实践工作对于翻译硕士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翻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出色翻译实践项目管理能力的翻译硕士,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他们不仅能够胜任各种翻译任务,还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2. 翻译技术工具的进阶发展及应用价值

早期的翻译硕士在承担翻译实践项目时,使用的翻译技术工具主要功能是简单的词典查询和文本替换。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经过专家编纂,能够提供词汇的精确释义和用法示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为翻译硕士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在面对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境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查阅工具书耗时较长,降低了翻译效率。在快节奏的现代翻译工作中,这必将成为一个不小的障碍。除此以外,传统工具书往往无法涵盖所有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最新表达,限制了翻译者的知识获取范围。相比之下,现代翻译技术工具的使用为翻译工作带来了诸多好处。翻译软件、在线词典等工具提供了即时的词汇查询服务,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同时,这些工具还具备词汇联想、例句展示等功能,有助于翻译者更全面地理解词汇的用法。

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多年间,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翻译技术工具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了翻译行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传统的人工翻译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效、准确和一致性的需求。翻译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增加,要求译者具备处理大量信息和使用专业工具的能力。翻译行业迫切需要能够熟练运用翻译技术和工具的高素质人才。

现在,在各大高校翻译硕士的培养中,开设了很多翻译技术项目管理和翻译技术应用的课程。通过翻译实践项目的开展,帮助翻译硕士掌握先进的翻译技术工具,学会其核心功能——自动化翻译、术语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与评估在翻译实践项目中的应用,不仅提升翻译效率和质量,提高翻译硕士的翻译水平和职业素养,还能推动翻译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满足国家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

3. 翻译技术工具的功能特点

自动化翻译功能是现代翻译技术工具的显著特点之一。借助先进的机器翻译技术,这些工具能够快速地将源语言文本转换为目标语言文本,极大地提高了翻译速度。尽管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可能还无法完全媲美专业人工翻译,但在处理大量、非关键性文本时,其效率和成本效益优势显而易见。此外,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自动化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也在持续提升。术语管理功能对于确保翻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涉及专业领域或技术文档时,术语的准确使用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翻译技术工具通常提供强大的术语库功能,允许用户定义、存储和检索特定术语及其翻译。这不仅确保了术语在整个项目中的一致使用,还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减少了因术语混淆或误用而导致的返工。质量控制与评估功能则是翻译技术工具在项目实践中的另一大亮点。这些工具通常提供多种质量检查功能,如拼写检查、语法检查、格式检查等,以确保翻译文本的规范性和可读性。此外,它们还支持人工或自动的质量评估,如通过双语对齐比较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差异,或者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评估翻译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这些质量控制与评估功能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翻译中的错误,还能够提供客观、量化的质量评估依据,便于对翻译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1] [2]

4.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应用功能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是现阶段各大高校在培养翻译硕士和翻译本科学生时最常应用的翻译技术工具。对于将来走向翻译职场的学生来说,熟悉并掌握 CAT工具已成为进入翻译职业领域的基本要求。CAT工具不仅是现代译者的必备技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术语和风格的一致性,而且熟练使用CAT工具有助于学生了解翻译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般来讲,CAT工具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支持翻译过程的各类软件和系统。CAT工具通常与人类翻译者的工作相结合,旨在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它们通过提供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 TM)、术语管理系统(Terminology Management Systems, TMS)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等功能,帮助翻译者快速查找和利用已有翻译资源,从而减少重复劳动[3]。CAT工具不仅为翻译从业者带来了工作方式上的变革,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手段。在信息化的背景下,CAT工具的引入成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翻译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CAT工具不仅是技术的辅助工具,还是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培养他们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手段。

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同,CAT工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翻译记忆工具

翻译记忆工具是CAT工具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检索以前翻译过的句段。其主要功能包括:存储翻译单元(将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句子或句段对建立关联,存储在数据库中)、匹配和检索、更新和维护(支持对记忆库的增、删、改,保持译文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代表性工具有SDL Trados Studio、MemoQ和Wordfast。SDL Trados Studio支持高级的记忆匹配和自动化功能,MemoQ提供强大的翻译记忆和协作功能,Wordfast易用高效,支持多平台运行[3]

2. 术语管理工具

术语管理工具用于创建、编辑和维护术语库,实现收集并录入专业术语及其对应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实时提示相关术语及其译法,支持术语的分类、注释和更新。具有术语管理功能的代表性工具有SDL MultiTerm、MemoQ、DéJà Vu、Wordfast、YiCAT和XTM等。XTM为独立式术语管理工具的典型代表,实现了术语的云端存储,而其余上述列举工具则为集成式术语管理工具[3]

3. 对齐工具

对齐工具用于将已有的双语文本进行句段对应,生成翻译记忆库。代表性工具有ABBYY Aligner和Tmxmall。ABBYY Aligner提供平行文本对齐,支持多种语言和格式,且具备直观的用户界面。Tmxmall支持单、双文档对齐,支持多种语言和格式,能自动识别“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模式具有内容筛选、检索词快速定位等高级功能,可实现双语术语的智能提取。

4. 机器翻译集成工具

随着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发展,CAT工具开始集成机器翻译功能。译者可以在CAT工具中直接获取机器翻译结果,并进行译后编辑(Post-editing)。例如,SDL Trados就可集成SDL BeGlobal、谷歌云翻译和SDL自动翻译远程服务器等机器翻译模块。

5. 项目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工具帮助翻译项目经理规划、分配和跟踪翻译任务,包括进度监控、文档管理和资源分配等。代表性工具有SDL Trados、MemoQ、Smartcat、Memsource、Wordfast等,这些软件一般都能实现创建和管理翻译项目、分配任务、跟踪项目进度、团队成员实时协作等功能。

6. 本地化工具

本地化工具针对软件、游戏和网站等的多语言版本开发,处理特殊的文件格式和资源。代表性工具有Alchemy Catalyst、SDL Passolo和Microsoft LocStudio等,这些工具支持可视化翻译技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观地预览翻译后的译文在产品运行时的位置和显示等信息,可在翻译阶段就避免本地化用户界面的误译和位置不合理等问题。

7. 协同翻译平台

协同翻译平台可以实现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版本控制等项目管理功能,实现团队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等资源的远端存储和共享,还能方便团队成员实时沟通。代表性工具有Smartcat、MateCat和YiCAT。其中,Smartcat是发展最快的基于云的软件翻译解决方案之一,是免费的,易于操作。MateCat也是对自由译者和企业免费,无用户或项目的数量限制,还提供可访问的公共翻译记忆数据库。YiCAT支持多语种多格式,同时还支持译审同步,目前有个人版、团队版和企业版三个版本[3]

5. 翻译技术工具在翻译实践项目的应用关键

首先,技术工具在资源分配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功能。借助现代技术工具,如翻译管理系统(TMS)等,项目管理者可以轻松地实现资源的自动化分配。系统能够根据译者的专业能力、历史表现以及当前工作负荷等因素,智能地分配翻译任务。这种分配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确保了每个任务都能得到最合适的译者处理,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翻译质量。其次,技术工具在任务调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项目管理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任务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优先级顺利推进[4]。灵活的任务调度方式大大增强了翻译项目的应对能力和客户满意度。此外,技术工具还提供了实时监控功能,为翻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实时监控,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各项任务的进度情况、译者的工作状态以及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这种实时监控功能不仅提高了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还为整个翻译团队提供了一个透明、高效的工作环境。

在翻译项目管理中,翻译技术工具的应用对于质量标准设定与评估也起到了有效的效能提升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质量标准通常包括语法准确性、术语一致性、格式规范等多个方面。技术工具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对翻译文本进行自动化的语法检查、术语验证和格式调整,确保每一份译文都符合既定的质量要求。这种自动化的检查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除了质量标准设定与自动化检查外,技术工具还在翻译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翻译流程中,质量评估往往依赖于人工审校和反馈,这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一致性。而技术工具的引入,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客观、高效。技术工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翻译文本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给出客观的质量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翻译人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翻译质量,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此外,技术工具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对翻译质量的控制上。通过利用技术工具,如机器翻译后编辑(MTPE)和质量控制工具(QC),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实时监控翻译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5]。它们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提高了质量控制的效率,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并为翻译人员提供了客观、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但是,无论翻译技术工具具备高效的效能,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的专业判断和经验积累。因此,在项目翻译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仍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技术工具形成互补,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6]

6. 应用效果分析与不足

在翻译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翻译项目管理中翻译技术工具的应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带来的正面效应愈发凸显。特别是在提升翻译效率方面,这些工具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自动化流程的使用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频率,从而有效节省了时间并显著降低了出错率。同时,术语库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专业术语翻译,避免了因术语不准确而引发的误解和重复劳动。记忆库则能够存储并复用先前的翻译成果,当遇到相似或相同文本时,翻译硕士可以直接调用记忆库中的翻译,从而显著提高翻译速度。在翻译实践项目管理中,翻译技术工具对于保障翻译质量同样至关重要。对于翻译硕士而言,评估翻译质量的效果,特别是提升一致性与准确性,以及分析客户满意度与反馈,是核心任务之一。翻译技术工具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处理方式,显著增强了翻译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提升翻译的准确性[7]

通过对比使用翻译技术工具前后的翻译成果(见表1),翻译硕士可以明显感受到工具在提高翻译

Table 1. Performanc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ols

1. 翻译技术工具效果表

指标/维度

使用前情况

使用后情况

改善效果

一致性

较低,存在较多不一致之处

显著提高,翻译结果更加统一

显著提升

准确性

受人为因素影响,误差率较高

误差率降低,翻译更加准确

显著降低

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常见,难以完全避免

通过工具优化,误差大幅减少

大幅减少

客户评价

可能存在不满或反馈改进意见

客户评价更高,满意度提升

显著提升

翻译流程优化

流程繁琐,需大量人工干预

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流程更加顺畅

显著优化

翻译质量

受限于人为因素,质量参差不齐

整体翻译质量显著提高

显著提升

未来潜力

技术发展有限,改进空间一般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潜力巨大

高度提升

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管理复杂,效率低下

提高翻译项目效率和质量

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一致性、降低人为误差方面的显著作用。同时,客户对使用翻译技术工具后的翻译结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工具在提升翻译质量方面的有效性[8]

为了更好地验证翻译技术工具在翻译硕士翻译项目中的有效性,课程组分设了两组翻译任务,一组沿用传统的人工翻译,译后进行相互校对。另一组采取工具(TRADOS)辅助翻译,共同承担一个科技文献翻译项目的任务。经对比,达成的翻译效果指标对照(见表2) [9]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anslation effectiveness indicators

2. 翻译效果指标对照

项目指标

使用翻译技术工具

不使用翻译技术工具

完成时长(小时)

80

120

满意度(评分,1~10)

8.5

7.0

错误率(每千字)

2

5

一致性(评分,1~10)

9.0

7.5

工作效率提升

显著

无明显提升

术语管理便捷性

低,需手动管理

格式保持准确性

高,自动调整

低,需手动调整

翻译记忆复用率

高,节省大量时间

无,每次翻译均从头开始

团队协作便利性

增强,支持多人协作

受限,难以高效协同

根据表格对比结果显示,翻译硕士在采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时,翻译效率显著提升,完成时长缩短,同时翻译质量也有所提高,表现为错误率降低、满意度和一致性评分上升。此外,工具还带来了术语管理、格式保持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便利。

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尽管当前的翻译技术工具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语境和隐含意义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受到影响。此外,这些工具对于特定领域或专业术语的翻译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某些专业领域的术语在机器翻译的处理下变得面目全非,从而严重影响了翻译的质量。这需要我们不仅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翻译工具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还需要从管理层面入手,制定更为合理和高效的人机协作流程和规范[10]。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期待未来翻译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新阶段。

7. 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翻译技术工具必将在更广泛的项目管理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为翻译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质量提升。对于翻译硕士而言,掌握这些先进的翻译技术工具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并鼓励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应用。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和质量保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在翻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技术工具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翻译硕士需要保持对新技术、新工具的敏锐洞察,不断学习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市场需求。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翻译硕士将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翻译项目挑战,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奉栖. 基于神经网络的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英汉互译质量对比研究[J]. 上海翻译, 2021(4): 46-52.
[2] 文旭, 田亚灵. ChatGPT 应用于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的有效性研究[J]. 上海翻译, 2024(2): 27-34, 94-95.
[3] 秦艳霞, 吴启芳. 石油市场信息翻译的技术与工具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44(23): 38-40.
[4] 李琳琳, 冯晓莹, 王佳宝, 等. 基于翻译项目管理的建设类院校翻译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5): 64-66.
[5] 朱燕. 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术能力体系模型建构与提升路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 40(1): 105-109.
[6] 胡开宝, 李翼. 机器翻译特征及其人工翻译关系的研究[J]. 中国翻译, 2016, 37(5): 10-14.
[7] 马倩, 崔筱慈.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翻译工具的翻译水平比较研究[J]. 魅阁学刊, 2023(2): 82-96.
[8] 王湘玲, 杨雯婷. 面向高阶思维发展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证研究——基于认知、行为与情感特征的分析[J]. 外语界, 2023(4): 16-24.
[9] 袁洋. 机器翻译在对外交流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 百科知识, 2023(33): 60-61.
[10] 吴立群. 人工智能下人机界定的理论困境[J]. 学术论坛, 2019, 42(6): 8-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