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可视化分析
Visual Analysi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ecl.2025.143804, PDF, HTML, XML,   
作者: 李 勇: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CiteSpace知识图谱Service Indust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型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运营流程和客户体验的全面革新。基于此,本文利用CiteSpace对2014~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800余篇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图谱分析,对服务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对作者名称、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等一系列进行可视化分析,观察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结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近两年达到高潮,但作者合作还处于小团队合作范围,需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团队的交流合作。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ervice-oriente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ransform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not only an upgrade in technology, but also a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in business models, operational processes, and customer experienc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uses CiteSpace to conduct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more than 800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 from 2014 to 2024, and explores in depth the fiel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ervice-oriented enterprises. Through visual analysis of author nam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keyword co-occurrence, etc., it is observed tha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Conclusion: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past two years, but the author’s collaboration is still within the scope of small team cooperation, and there is a need to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 disciplinary team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文章引用:李勇.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可视化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3): 1105-1113.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3804

1. 引言

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1]。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重塑了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流程,还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2]。我国作为全球服务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也大力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加快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目标[3]。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数字技术理论,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研究。这些技术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服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服务主导逻辑理论,该理论强调服务是经济交换的核心,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了服务的共创性和互动性,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价值创造;动态能力理论,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具备动态调整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该理论为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提供了重要视角;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解释了数字化转型在服务业中的传播和采纳过程,帮助企业理解如何克服技术应用的障碍并加速创新落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框架在研究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被学者广泛采纳,如TOE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Framework)、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和价值共创理论框架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从2014年至2024年,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从2014年的3篇增至2024年的207篇,增长了近70倍。这一趋势清晰地反映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关注度的显著提升。具体而言,2014年至2017年为研究的萌芽期,年均发文量不足5篇,研究主题多集中于概念界定和初步探索;2018年至202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发文量大幅增加,2020年达到65篇,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2021年至2024年则进入爆发期,年均发文量突破150篇,2023年和2024年分别达到206篇和207篇,研究主题更加多元化,涵盖了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变革、数据治理等多个维度。这一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国家政策支持和数字技术进步对学术研究的深远影响。

然而,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围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展开,但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单一案例或特定技术应用,缺乏对整体研究脉络的系统梳理。同时,关于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热点、演进趋势以及核心参与机构等方面的可视化分析仍较为匮乏。为此,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业”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工具,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维度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热点主题、演进路径及未来趋势,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参考依据。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以数字化转型、服务业为关键搜索词,检索时间范围为2014~2024年,检索结果中筛选学术期刊[4],共选取854篇相关领域的文献。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CiteSpace工具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以单位年为时间切片,对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文献的数量、关键词等进行处理。通过对作者名称、研究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充分展示了该领域学科前沿的演进趋势和热点走向。

3.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基本情况

3.1. 文献发表趋势

从2014年至2024年,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2014年发文量仅为3篇,而到2024年已达到207篇,增长了近70倍。这一趋势表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和爆发期。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publication volume

1. 发文量趋势图

3.1.1. 萌芽期(2014~2017年)

这一阶段的发文量较低,年均发文量不足5篇,表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概念和实践探索较为初步。

3.1.2. 快速发展期(2018~2020年)

从2018年开始,发文量显著增加,2020年达到65篇。这一阶段的快速增长与国家政策支持、数字技术普及以及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密切相关。

3.1.3. 爆发期(2021~2024年)

2021年发文量突破150篇,2023年和2024年分别达到206篇和207篇,表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进入成熟期,研究主题更加多元化,研究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发文量的快速增长与国家政策支持和数字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例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动力。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也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

3.2. 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设置节点类型为作者,得到作者合作的知识图谱,见图2。图中总共包含228个网络节点,112条连接线和网络密度为0.0043。

Figure 2. Collaborative author chart

2. 合作作者图谱

从合作作者知识图谱可知,作者节点间的连线少,线条较细,作者节点分布散。得出目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研究的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相对较少。其中,发文量较高的作者有夏杰长、沈克印、肖宇、何伟。但也有一些核心作者和小型研究网络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如夏杰长,沈克印等。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剧,需要促进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3. 机构共引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置成Institution,并将数据可视化,得到2014~2024年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机构共引知识图谱,见图3图3中同样只列出排名前十的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各个经济与管理相关学院。其中,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发文较多,并且形成了以中国社科院为主的机构合作模式。

Figure 3. Knowledge graph jointly cited by institutions

3. 机构共引知识图谱

从机构共引图谱可知,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智能制造等。这反映出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合作,以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3.4.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置成Keyword,并将数据可视化,得到2014~2024年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关键词知识图谱,见图4。根据图谱结果可知,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关键词节点间存在紧密联系。本次调查进一步筛选出15个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见表1。从关键词频次表可知,数字经济共出现199次、服务业共出现42次、数字化共出现35次、数字技术共出现29次等,这些高频关键词不仅体现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内丰富的研究内容,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未来,我们可以以这些高频关键词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探讨服务员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影响因素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指导。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graph

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Table 1.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om 2014 to 2024

1. 2014~2024年数字化转型领域发表论文高频关键词

序号

关键词

频次

中介中心度

1

数字经济

199

0.86

2

服务业

42

0.08

3

数字化

35

0.2

4

数字技术

29

0.07

5

制造业

22

0.03

6

体育产业

22

0.06

7

实体经济

18

0.01

8

产业融合

14

0.02

9

融合发展

12

0.06

10

转型升级

11

0.03

11

融资约束

10

0.02

12

技术创新

10

0

13

数实融合

9

0.01

14

企业创新

8

0.08

15

服务贸易

8

0

3.5. 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数据可视化,本次调查选取出其中8个强度最大的突现词,见图5

Figure 5. Keyword emergence graph

5. 关键词突现图谱

图5可知,“创新驱动”作为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之一,表明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中,企业的创新一直是学者们和企业领导者们关注的重点。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必然包括创新。其次,突现词图谱中的其他关键词,如与智能化、数字生态等相关的词汇,也体现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这些关键词的突现,表明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应用智能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来推动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3.6. 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这一领域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本文得出服务业、数字技术、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数字经济、数字化、技术创新等9个频次最高的聚类,见图6。其中聚类模块值Q = 0.5651,聚类平均值模块值S = 0.8755,聚类可信度高,聚类的社团结构显著。

Figure 6. Keyword clustering graph

6. 关键词聚类图谱

3.7. 研究趋势分析

梳理2014~2024年关键词时间序列,见图7。围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趋势呈现出以下特征:

Figure 7. Keyword time series network graph

7. 关键词时间序列网络图谱

第一,展示了多个领域的数字化趋势,包括制造业、体育产业、金融科技等,这表明数字化转型已渗透到多个不同行业和领域。

第二,大多数领域的数字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行各业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都在不断地增加。

4.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前沿探索

4.1.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未来的服务业将不仅仅是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现有流程,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生态化[5]。例如,基于AI的智能客服将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情感化服务,区块链技术将重塑服务业的信任机制,而元宇宙(Metaverse)可能为服务业开辟全新的虚拟服务场景。未来的服务业将是一个高度互联、智能协同的生态系统,企业需要打破传统边界,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平台,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服务的无缝衔接。

4.2.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服务业将面临更多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挑战。例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数字鸿沟等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与责任[6]。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本身,还需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例如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友好的数字化服务。此外,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和技能需求变化,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职业培训和教育改革,帮助劳动力适应数字经济的需求。

5. 结语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等方法,使用CiteSpace工具,分析了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14~2024年“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主题领域的期刊文献的发文趋势、作者合作情况、机构共引情况、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分析和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期到快速发展期再到爆发期的过程,伴随着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在近两年,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达到了高潮;第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合作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核心作者和小型研究网络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第三,通过CiteSpace生成的数字化转型领域机构共引知识图谱,我们可以观察到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智能制造等。这反映出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合作,以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第四,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可知,这些高频关键词不仅体现了数字化转型领域内丰富的研究内容,而且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总之,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探索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涵盖伦理、社会、环境等多维度的思考。未来的研究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服务业的智能化、可持续化和全球化发展。同时,学术界和实践界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复杂问题,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郭慧芳, 王宏鸣. 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J]. 现代经济探讨, 2022(6): 92-102+113.
[2]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 理论与经验证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40(5): 46-67.
[3] 张远, 李焕杰.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服务化——基于嵌入式服务化和混入式服务化的双重视角[J]. 中国流通经济, 2022, 36(2): 90-106.
[4] 郭媛媛.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3448-3457.
[5] 李雯轩, 李晓华. 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程、趋势及中国的推进路径[J]. 经济学家, 2022(5): 36-47.
[6] 高童非. 数字时代司法责任伦理之守正[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2, 28(1): 151-17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