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创业就是而且将继续是至关重要的,它在这些国家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创新、初创企业的数量、创造的工作岗位。创新是改变、实验、改造和彻底变革的过程,而且是创业活动的一个关键方面。创新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性破坏”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技术变革和就业增长。通过为崭新的、独特的想法和理念提供某种关键来源,创业型企业充当了“变革推动者”;而如果没有这些创业型企业,这些想法和理念可能就不会被发掘出来并加以利用。小企业创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岗位。实际上,在过去15年内,小企业为美国创造了大约65%的新增工作岗位[1]。虽然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不断精简规模,但小企业一直在快速地创造工作岗位。这些数字反映了创业型企业作为工作岗位创造者的重要意义。企业数量爆发式的增长,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其所需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这巨大的风险,这对于企业创立者来说很难抉择。风险投资机构由于是权益性投资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资金同时分担了一定的风险,给予了创业者极大的信心和鼓励去做进一步的投资决策。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美国成立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还为美国孕育出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风险投资成为了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 研究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新方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1991年至1993年间,经济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体量迅速扩大,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显著增长,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尤其是民间经济的崛起。温州作为改革的前沿,凭借着资源相对匮乏和交通不便的挑战,激发了民间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此过程中,浙江的创业者大胆探索,逐步将个体工商业发展为中小企业,为企业引入了风险投资,推动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市场扩展。
新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一般而言,企业可分为新生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
新生期:企业初期主要任务是生存,尽快积累资源进入成长期。
成长期:企业在此阶段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资金支持,目标是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客户群体,保持高速增长。
稳定期:企业逐渐走向成熟,着重优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衰退期:进入衰退期的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或进行业务转型,保持企业生存。
风险投资在新创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成长期,企业为了实现规模化扩张,常常依赖外部资本的注入。风险投资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企业带来了宝贵的行业经验、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支持。风险投资的介入有助于企业迅速突破瓶颈,推动产品创新与市场扩展。然而,过度依赖风险投资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管理挑战,企业必须平衡外部资本的推动与自身独立发展的需求。
3. 风险投资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风险投资对新创企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上,还在于其对企业治理结构、市场战略、技术创新和管理团队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提供的资金帮助新创企业快速扩大规模,尤其在初创阶段,当企业处于资金短缺和资源不足的困境时,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成为企业实现市场扩展、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通过大量的资本投入,企业能够迅速提升产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治理结构优化:风险投资机构往往对被投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包括引入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的能力。战略指导:除了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机构还通过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商业网络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导。风投机构通过帮助企业在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战略布局方面作出合理决策,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风投机构通常会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针对高科技和创新型行业的投资。风投机构会帮助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新产品的推出,并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 风险投资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4.1. 风险投资机构专业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风险投资商在进行一项投资时,都会对目标企业做一个周期很长的尽职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业务关系,经营水平,管理者水平,以及其产品或者其服务的市场接纳程度,将各种数据收集起来一并交由公司内部的风控中心进行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事的投资活动非常专业,它们也被称之为股票交易市场中的理性投资者。因此,这些专业机构的投资活动往往会向社会传达出一个关于被投资企业积极的信号,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市场价值,这有助于减小市场上其他参与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是投资商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的权益性投资,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企业的股东,因此风险投资商的利益在投资完成时就已经与被投资企业绑在了一起,所以风险投资商在资金投入到被投资企业后,为了获得高收益,风险投资商就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客户资源等向被投资企业提供巨大的帮助,相比于没有引入风险投资的公司来说,被投资企业往往具有更好的运营绩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对企业具有监督作用而且促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重视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绩效的提升[2]。作为权益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投入的资源越多,持股比例越高,说明风险投资商对被投资企业越看好;也越有利于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可以迅速帮助被投资企业抢占市场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Dr. Brav和Paul Gompers曾经做过一组对照实验,他们筛选一些企业,按照是否有风险投资基金介入或者私募基金支持将这批企业分为两组,通过对照比较发现有风险投资或私募介入的企业在企业长期绩效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他们认为风险投资或私募机构对企业管理的介入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4.2. 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当风险投资机构的社会声誉较好,对被投资企业绩效也会产生积极影响,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往往会具有更加丰富的投资经验,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加专业的管理人员;这类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了解市场需求并为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提出更加专业的意见。该类风险投资企业依靠自己良好的声誉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客户关系网络,在给予被投资企业项目进行扶持和培育时,依靠本身大量的资源使得项目更容易成功并且高质量地实施下去[3]。相较于不具有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持有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会为风险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有价值的管理咨询服务。此外,它们为了保持高声誉会具有培育高质量项目的动机和动力。因为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所以大多数风险投资基金都是以有限合伙制形式来保证投资的有效进行,这种方式要求一定期限后清算通过募集资金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了投资活动的持续进行,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在清算其他基金后重新募集投资所需的资金。风险投资机构只有维护好良好的声誉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后续资金募集时吸收到更多的投资资金[4]。为了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声誉高的风险投资机构会有更大的动力去维护好每一个投资项目。Lerner和Gompers通过对风险投资声誉与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5] [6]。
4.3. 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绩效负面影响
风险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企业的孵化器也可以是一把捅向胸膛的凶器,对于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这两个主体来说两者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因此难免会在后续的交流中起分歧。另外风险投资机构往往会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对赌协议,所谓对赌协议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股权对赌型。如果被投资企业没能达到和风险投资机构约定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向风险投资机构补偿更多的股权。第二个是现金补偿型。如果被投资企业没能达到和风险投资机构约定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向风险投资机构赔偿现金第三种就是股权回购型。如果被投资企业没能达到和风险投资机构约定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向风险投资机构赎回股票。同时投资人也可以把曾经投资的钱拿回来[7]。这种对赌协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但是一旦决策失误,企业将会遭受致命的打击,此时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自己的投资目标不惜做空该企业以达到自己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4]。风险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目标有很大的差别,投资者想要迅速提高企业的业绩,从而使得自己手中的股权升值;而被投资企业管理层想要在提高企业业绩的同时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不得不在投资决策上做出一些让步,让企业发展得更稳,因此二者的冲突很难避免,如果投资人占股比例较高的话很可能将管理者扫地出门。不仅如此,风险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大量股票,在企业上市后,为了将股权快速变现,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将股票卖给被投资企业竞争者,原有管理者很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5. 案例分析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由黄峥创办,借助创新的社交电商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拼多多的成长过程与风险投资的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其早期阶段,得到了多轮融资的支持,这些资本的注入为其扩大用户基数、发展物流系统、提升技术研发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拼多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其创新的商业模式,还得益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在拼多多的初期,腾讯和红杉资本等风险投资机构为其提供了多轮融资,帮助公司在资金上渡过了早期的困难,并为其快速扩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为拼多多提供了资金,还在战略决策上给予了重要指导,尤其是在市场定位、目标群体的确定以及产品创新方面。拼多多通过其“拼团”模式和低价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这一策略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得以迅速落地,帮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拼多多的快速扩张不同,另一家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风险投资故事则具有一定的对比性。京东在早期虽然也得到了风险投资的支持,但与拼多多的模式不同,京东更注重自营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品牌形象的塑造。京东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扩大仓储和配送体系上,以确保高效的供应链管理[8]。这种“重资产”的发展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京东的资本投入和运营成本,但也为其后来的市场领导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相比之下,拼多多通过依赖第三方卖家和创新的社交电商模式,能够迅速扩大用户基数和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盈利压力较大的挑战[9]。因此,拼多多和京东的案例展示了在相同领域中,风险投资支持可以根据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除了资金和战略指导外,风险投资还在拼多多的管理模式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引入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帮助拼多多在市场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其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拼多多面对快速增长带来的挑战时,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支持有效规避了潜在的管理风险,保证了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不失去对内部管理的控制。
这一点与滴滴出行的案例相似。滴滴出行在其初期同样依赖于风险投资的支持来进行市场扩张,并且滴滴也在风投机构的帮助下建立了高效的管理和运营体系。然而,滴滴面临的挑战不同于拼多多,因为滴滴所处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且涉及大量的政府政策和竞争对手。在滴滴的案例中,风险投资不仅在资金和管理支持方面发挥了作用,还涉及与政策、法律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协调。这一对比显示,虽然拼多多和滴滴均受益于风险投资,但由于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环境不同,风投支持的具体作用和影响也有所差异。
此外,风险投资对拼多多技术创新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拼多多能够通过社交电商的创新模式迅速积累用户,其背后离不开风险投资对技术研发的支持。风投机构为拼多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在平台技术、数据分析及算法优化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推动了拼多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迅速脱颖而出[10]。
这一点与美团的案例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团作为一家多元化的互联网公司,其早期的成功同样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推动,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投资。不同于拼多多依靠社交电商模式,美团则通过构建O2O (线上到线下)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迅速占领了多个细分市场。风险投资机构对美团的支持不仅限于资金投入,还在技术和市场拓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拼多多相比,美团的技术创新更侧重于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的提升,而拼多多则在社交电商和用户互动方面进行了创新。因此,拼多多和美团的案例展示了风险投资如何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并通过资金和战略支持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然而,风险投资也带来了其“双刃剑效应”[11]。虽然资本的注入使拼多多能够迅速扩展市场份额,但也带来了短期内的盈利压力。尤其是在公司持续亏损的情况下,风投机构的回报压力可能与拼多多的长期发展目标发生冲突。拼多多在扩张过程中不得不依赖于风险投资,这使得其在某些决策上必须做出让步,从而影响了其管理权和股权结构。因此,拼多多的案例充分展示了风险投资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在依赖资金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6. 结束语
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帮助新创企业提高其绩效,并且风险资本持股比例与新创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与新创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是具有更高的水平就能更好地帮助提高被投资企业的绩效。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机构不仅能给新创企业带来资金,同时还会给新创企业提供行业指导、战略指导、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这些都是新创企业迫切需要的。但是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高额的回报来对冲投资的风险。尤其是新创企业,创立者为了获得更多资金的注入从而忽视了自己本身的股权占有情况,导致失去企业事务的决策权,另外由于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目标不同,一个是为了获得利益,一个是将企业做大做强,二者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将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