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学者邵蕾等对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检出率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排名前四是睡眠问题(22.6%)、强迫问题(22.3%)、抑郁(21.3%)、焦虑(18.6%),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整体呈上升趋势,焦虑的恶化趋势最明显(邵蕾,黄潇潇,俞国良,2024)。从研究数据分析,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得到重视,而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教师的职业压力可能更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更需得到关注。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存在多方面的差异,首先是职业稳定性方面,一般来说,民办高校教师没有编制,缺乏体制内的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其次是总体待遇方面,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办学经费有限,公办高校享受上级财政拨款,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与公办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三是师资结构方面,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与退休返聘的教师,中年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中流砥柱的力量相对薄弱,而公办高校教师的师资结构相对均衡,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经验层次的教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师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可能相对更大。根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民办高校78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从广西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
2. 方法
2.1. 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广西民办高校245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工具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12题项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工作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教师归属感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婚姻状况。
《12题项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由英国精神医学家戈德堡于1972年编制(Goldberg, 1978),中文版GHQ-12已被证实可作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卫生服务识别心理障碍的筛选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杨廷忠,黄丽,吴贞一,2003)。该量表是自评量表,采用Likert4点计分,从l从不到4经常,总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由我国学者曾晓娟修订,量表整体信度是0.913,KMO值为0.869,显著性概率P为0.000,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曾晓娟,2010)。该量表包含绩效考核、组织管理、职业发展、工作保障与角色职责五个维度,共有23个项目。该量表是自评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l较轻压力到5很大压力,被试得分越高,工作压力感越强,量表理论中值为69。
《工作自我效能感量表》由我国学者曾晓娟修订,该量表整体信度系数为0.865,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测量项目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5,表明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曾晓娟,2010)。该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l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被试得分越高,工作自我效能感越强。
《教师归属感量表》由我国学者靳洁根据民办高校的特征编制,该量表整体信度系数为0.980,所有测量项目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5,表明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靳洁,2023)。该量表是自评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l从未觉得到5一直觉得,被试得分越高,学校归属感越强。
2.2. 质量控制
研究者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清晰的作答指导语,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发布调查问卷链接或者二维码到民办教师群体中进行。研究者严格审核所回收的问卷,剔除答题时间过短、规律答题、前后回答自相矛盾的相关答卷。本研究运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检验(Podsakoff et al., 2003)。研究者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工作自我效能感量表》《教师归属感量表》与《12题项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中所有测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析出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共有10个,第一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为15.372,初始特征值方差百分比为26.504%,小于临界值40,说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本研究中研究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存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工作自我效能感量表》《教师归属感量表》与《12题项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在本次研究中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13,表明该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
2.3.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分析,以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49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245份,有效问卷率为98.39%。在性别上,男性为72人,占比为29.4%,女生为173人,占比为70.6%。在年龄分布上,30岁及以下52人,占比为21.2%,31~40岁157人,占比为64.1%,41~50岁33人,占比13.5%,51岁及以上3人,占比为1.2%。在职称分布上,未定级43人,占比为17.5%,初级职称14人,占比为5.7%,中级职称105人,占比为42.9%,高级职称为83人,占比为33.9%。在婚姻状况分布上,未婚为67人,占比为27.3%,已婚的为176人,占比为71.8%,其他为2人,占比0.8%。
3.2. 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研究者对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总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的结果来看,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均值为28.01,该量表理论中值为24分,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均值高于理论均值,该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Table 1. General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y in Guangxi
表1. 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变量 |
均值(mean) |
标准差(SD) |
一般心理健康 |
28.01 |
5.812 |
3.3. 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差异情况
研究者以性别作为分组变量,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职称、婚姻状况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在年龄阶段、职称、婚姻状况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3.4. 一般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研究者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ral mental health and work stress, work self-efficacy, and school belonging
表2. 一般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的相关情况
|
1 |
2 |
3 |
4 |
1一般心理健康 |
1 |
|
|
|
2工作压力 |
0.532** |
1 |
|
|
3工作自我效能感 |
−0.318** |
−0.145* |
1 |
|
4学校归属感 |
−0.274** |
−0.110 |
0.298** |
1 |
注:*P < 0.05;**P < 0.01。
由表2可知,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感显著相关(P < 0.01),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2,表明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有较强相关关系。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与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P < 0.01),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18、−0.274,表明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与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存在负相关关系。
3.5. 一般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基于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的是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得分、工作自我效能感得分、学校归属感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变量之间的预测情况,结果见表3。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work stress, work self-efficacy, school belonging, and general mental health scores
表3. 工作压力、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与一般心理健康得分的回归分析
|
B |
β |
T |
P |
F |
R2 |
调整R2 |
工作压力得分 |
0.180 |
0.485 |
9.340 |
0.000 |
46.387** |
0.366 |
0.358 |
工作自我效能感得分 |
−0.268 |
−0.200 |
−3.696 |
0.000 |
|
|
|
学校归属感得分 |
−0.075 |
−0.161 |
−2.989 |
0.003 |
|
|
|
注:*P < 0.05;**P < 0.01。
由表3可知,工作压力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β = 0.485, P < 0.01),教师工作自我效能感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β= −0.200, P < 0.01),教师学校归属感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β = −0.161, P < 0.01),该回归方程解释总变异的程度R2为0.366,表明教师工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学校归属感、工作压力能够解释一般心理健康得分36.6%的变异。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在工作压力量表得分越高,压力越大,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即工作压力极其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得分越高,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即工作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极其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民办高校教师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旨在为提升广西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思路。
4.1. 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发现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均值高出理论均值约4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说明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亟需重视,这与陈琳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陈琳等学者运用SCL-90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54%以上的民办教师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焦虑感等达到中度,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陈琳,谭珊,2013)。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在年龄阶段、职称、婚姻状况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需要重视所有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应区别对待。
4.2. 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朱小茼等,2011)。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教师工作压力极其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这与朱小茼等学者的研究较为一致,说明可以从降低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角度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工作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关系,教师工作自我效能感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工作自我效能感越高,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越低。本研究采用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即教师工作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这与林祯秀等学者的研究较为一致(林祯秀,江琴,2018),说明可以从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本研究的数据可知,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与学校归属感存在负相关关系,教师学校归属感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教师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学校归属感越强,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越低。本研究采用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得分越低,一般心理健康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即教师的学校归属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说明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学校归属感进而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5. 结论
通过对广西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民办高校教师一般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需要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适当减轻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可有效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工作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通过增强教师的工作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学校归属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校归属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课题《人才强国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研究》(2023ZJY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