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题中应有之义。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代际公平和共享共赢,倡导积极老龄化观念。然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老年群体的有效需求不足、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相关政策制度及行业标准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拓宽老年人收入渠道,注重开发老年市场,培养银发经济的专业人才,完善银发经济政策制度和行业标准,从而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econom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an aging populati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economy can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the elderly, driv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win-win sharing, and advocate the concept of active aging. Howev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economy is faced with practical dilemmas such as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from the elderly, inadequate supply of age-appropriate products and service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imperfect policies, system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roaden the income channels of the elderly,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market, train professionals in the silver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and industry standards of the silver economy,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economy.
1.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老年群体规模日益扩大,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还孕育了潜力巨大的银发市场。推动银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银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老年群体的有效需求尚显不足,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存在明显短缺,相关政策制度及行业标准也亟待健全与优化。鉴于此,深入探究银发经济的内在价值意蕴,系统分析阻碍其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高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对于有效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2.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2.1.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正逐步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及复杂化的显著趋势,不仅涵盖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还广泛涉及到精神慰藉、健康照护、社交参与、文化娱乐等多个层面。发展银发经济是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1]。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引领并推动养老服务模式与产品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与精准管理,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设计定制化养老服务方案,针对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晚年生活。此外,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及社交互动平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足其文化娱乐需求,促进老年人之间及代际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增强其社会归属感与认同感。
2.2. 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培育银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银发消费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得力引擎[2]。首先,银发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银发消费市场呈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不仅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银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银发市场的不断拓展,传统养老服务业需要不断创新与升级,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为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银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就业增长与人才培养。随着银发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既能够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3. 促进代际公平和共享共赢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代际公平尤为关键,不仅深刻触及到如何妥善平衡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与年轻一代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还关乎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各年龄层人群能够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赢的局面。银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通过其独特的运作机制,能够显著增进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社会互动以及福祉共享水平,打破了传统经济模式中各年龄段人群相对隔离的状态,为老年人群体创造了更多参与社会、享受经济成果的机会,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和创业机遇,从而实现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代际间的互利共赢。银发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促进不同群体和代际间的沟通、理解与协作,将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人口结构的各个层次连接起来[3]。由此可见,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更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倡导积极老龄化观念
银发经济的发展与兴起,在推动社会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认知与价值观念,尤其是为倡导积极老龄化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推动。传统观念往往将老年人视为负担,但在当今社会,老年人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4]。积极老龄化观念强调老年人应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照顾的对象,倡导通过保持身心健康、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等方式,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为社会作出持续的贡献。老年群体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在文化传承、社会指导与智慧传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健康水平的提升与生命质量的改善,许多老年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生产力,能够在教育、医学与科研等多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就业机会、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教育与终身学习项目等方面,有效促进老年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充分突出了老年群体作为社会宝贵资源的潜能与价值,进一步加深公众对于积极老龄化观念的认知与认同。
3.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银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银发市场的有效需求是指老年消费者既有购买意愿又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是银发经济持续发展与繁荣的基石与核心驱动力。然而,当前银发市场的有效需求面临着显著挑战,主要受制于老年消费群体相对有限的收入能力与较为保守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老年群体再就业面临困境导致老年群体收入较少。错误的社会观念排斥老年群体进入劳动力市场,认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破坏既有的就业环境[5]。此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结构不平衡,老年人缺少系统的职业教育,老年人再就业缺少完善政策支持,共同导致老年人再就业的阻碍重重。另一方面,老年群体的消费意愿较低。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年消费者可能持有较为传统和谨慎的消费观念,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或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而非追求新颖和高端的产品与服务。
3.2.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的缺失反映出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揭示了产业结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时的滞后性,阻碍了银发经济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应有的增长动力。由于许多企业认为,老年人普遍收入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也有限,若将大量资金投入老年市场,难以保障成本回收速度和盈利额,因此,鲜有企业对“银发经济”市场投入较多的精力[6],导致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首先,针对老年人群体所设计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显得相对匮乏。当前银发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健康监测、辅助行走、生活照护等较为基础的领域,这些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在功能设计上往往较为简单,缺乏针对老年人特定需求的深度开发与细致考量。其次,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服务机构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认证,其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最后,从价格层面来看,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普遍偏高,这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老年人群体而言,无疑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高昂的价格使得许多老年人对适老化产品和服务望而却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便利与关怀。
3.3. 银发经济缺少专业人才
银发经济的人才缺口不仅体现在直接服务于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照护、生活辅助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上,还广泛涉及到银发产品开发、市场策略规划、健康管理咨询等多个关键环节。首先,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是40~50岁左右的中年人,大多只有初中或中专学历,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养老护理人才非常紧缺[4]。其次,大部分银发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人员缺少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缺少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的充分了解。再次,当前教育体系对于银发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尚不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机会以及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均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后,社会对于老年服务行业的刻板印象,以及该行业相对较低的薪酬水平和较高的工作压力,使得许多潜在人才望而却步,进而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现状,限制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3.4. 政策制度和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银发经济的政策制度和行业标准体系尚处于亟待完善与优化的关键阶段,不仅阻碍了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也对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构成了显著挑战。一方面,银发事业发展中的部分基础性、支撑性制度亟需完善和落实,政策的精准度、针对性还需进一步加强[7]。首先,社会保障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背景的老年人在享受基本养老、医疗保障时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不均与效率低下。其次,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照护服务对于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供给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再者,老年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对于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银发产业的行业标准亟待完善。首先,养老服务的护理服务标准、老年人生活照料的标准等,往往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其次,新兴银发产品的行业标准往往未能及时制定或更新,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银发经济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难以得到及时、全面的评估与反馈,使得标准修订与优化缺乏数据支持,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标准的滞后性。
4.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4.1. 拓宽老年人收入渠道
拓宽老年人收入渠道有助于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使他们有更强的经济能力去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银发产业创新与发展。首先,增加老年人就业机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和服务产业,在适老型职位招聘时优先考虑老年人,为老年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8]。通过优化招聘流程、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机会,可以确保老年劳动者在适老型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其次,实行渐进延迟退休。按照自愿、弹性等原则,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9]。再次,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缩小职工养老金和居民养老金之间的差距[10]。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率,通过扩大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从而增加养老金的支付能力,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的覆盖面,提高居民养老金待遇,减少老年群体的收入差距。
4.2. 企业注重开发老年市场
企业加强对老年市场的深入开发不仅有助于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增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相关产业链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也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与幸福感。首先,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为后续的产品开发与服务设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其次,对老年市场进行合理的细分,并且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制订不同的价格策略[11]。依据年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多维度因素,将老年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并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独特需求,制订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与价格策略,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再次,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产品设计上注重人性化、便捷性与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在服务提供上,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售前咨询、售中指导、售后保障等各个环节,以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赢得老年人的信任与满意。最后,加强营销宣传与品牌建设。企业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通过讲述品牌故事、展示产品特色、分享用户评价等方式,增强老年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
4.3. 培养银发经济的专业人才
加强银发经济人才的培养有助于缓解银发市场上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了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需构建涵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专门设置与银发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老年服务管理、健康照护技术、老年心理学等,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再次,针对现有从业人员,应广泛开展在职培训与技能提升项目,特别是针对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在线课程等方式,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最后,建立银发经济创新平台,如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探索。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银发经济领域的技术革新与服务升级。
4.4. 完善银发经济政策制度和行业标准
完善银发经济政策制度能够为银发经济的规范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首先,相关政策需显著提升银发经济在国民经济整体架构中的地位。银发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应致力于促进银发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比例合理化,使其成为我国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12]。其次,降低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本。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公共服务支持等措施,减少企业在进入市场、运营扩张及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成本负担。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银发经济专项基金,为关键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以进一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增强银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再次,完善银发经济的行业标准。政府联合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涵盖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体系,从而提升银发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市场乱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选择。最后,强化对银发经济的监管。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等,以有效应对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监管手段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为银发经济的持续繁荣保驾护航。
5. 结语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并呈现出明显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不仅对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银发经济的逐步崛起与蓬勃发展。银发经济,作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事业与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性战场。面对这一形势,未来推动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关键,需要深入挖掘老年人口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完善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及行业标准,以全面提升银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抓住银发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