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化的创业环境中,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创业成功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够明确。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基于原始数据归纳理论的方法,为研究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视角。现有研究表明,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创业教育等)和环境优化(如创业文化氛围、资源共享平台、社会网络等)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研究多聚焦于单一国家或特定文化背景,对政策和环境如何在跨国背景下相互作用以促进创业成功的探讨尚属稀缺。此外,当前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缺乏深入挖掘创业实际场景及政策实施效果的探索性研究。
为弥补上述研究空白,本研究聚焦于国际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采用扎根理论对大学生创业案例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旨在揭示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的协同作用机制,构建一个适用于多元化国际背景的创业成功模型,从而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 文献回顾
2.1. 扎根理论的理论基础
扎根理论,最初由Glaser和Strauss提出,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侧重于从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归纳出理论,而不是去验证已有的理论框架[1]。这种方法论指导研究者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经历和行为,逐步构建起理论框架。扎根理论尤其适用于复杂且多变的国际化创业环境研究,因为它能够使研究者灵活地利用不同创业者的独特经验来应对多样化的市场环境。
在本研究中,扎根理论将被用来深入挖掘和理解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者将基于大学生在不同国家市场中的实际创业经验,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成功创业路径和模式。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有助于避免研究者主观预设理论,确保所生成的理论更加贴近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挑战。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能够揭示政策和环境因素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并提出具有国际适用性的创业支持策略。
2.2. 现有研究主要观点综述
现有中英文文献中关于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的研究已形成一些重要结论,但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从政策支持来看,创业支持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被认为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姜红仁(2014)指出,创业资金支持与创业成功的关联度最高,而非资金支持政策(如信息共享平台、孵化器)对创业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2]。类似的观点在国外文献中得到印证,如Anjum等(2020)强调大学创业环境和学校支持对创业意图的正向调节作用[3]。
在环境因素方面,研究显示社会经济条件、创业文化氛围和创业网络均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绩效[4] [5]。例如,Guerrero等(2021)从创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指出,创业支持体系(如专业支持、孵化器、网络资源等)对高成长企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6]。
此外,创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内研究表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在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方面具有差异化影响[7]。而Ho等的研究发现,体验式学习比课堂教学对创业参与度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优化能够显著增强创业支持的效果[8]。
跨国研究的视角也进一步揭示了政策和环境的复杂性。例如,梅伟惠和张玮逸(2023)指出,认知性制度(如创业教育)和规范性制度(如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意图的影响显著,而规制性制度(如政策法规)的效果因文化背景而异[9]。Guerrero等则指出,政策效能取决于特定经济体的阶段性特征,例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政策执行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同[6]。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现有关于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研究已经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证结论,但从国际视角深入探讨政策与环境因素如何具体作用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理论深度、数据多样性和跨文化比较的视角上。
首先,现有研究对政策支持的分析多集中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单一维度,而对政策的整体协同性和综合效果缺乏全面讨论。例如,姜红仁探讨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多种形式,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与创业教育,但其分析更多关注政策的独立作用,而对政策间如何协同作用以形成综合支持效应并未深入挖掘。同时,Anjum等的研究虽然揭示了大学支持系统对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但对政策与文化背景的复杂交互机制缺乏深入讨论。
其次,环境因素的研究往往限于静态视角,对其动态变化缺乏关注。例如,季丹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创业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研究未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如经济衰退或技术革命)对创业意愿的动态作用。Guerrero等虽然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但主要关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而未探讨这些环境因素如何随时间和技术背景演变[6]。
此外,从跨文化的国际视角来看,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揭示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政策与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梅伟惠和张玮逸虽然比较了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制度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但其研究主要依赖全球创业观察(GEM)数据,忽视了特定国家内部政策执行和文化差异对创业行为的深远影响。同样,Bazan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大学创业支持系统对社会创业意图的影响模型,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支持系统的适配性和有效性讨论较少。
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或定量分析的手段,对政策和环境影响的因果机制和深层次逻辑缺乏探讨。例如,马翔等(2024)通过问卷分析了创业教育对创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但未能进一步揭示教育与其他政策因素(如金融支持)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方法的单一性限制了对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
最后,扎根理论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方法,在现有文献中尚未得到充分运用。大多数研究依赖已有理论框架进行假设检验,而对创业活动的实际场景和政策支持的具体实施过程缺乏细致观察和归纳。这种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和普遍性不足,为此,本文将以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力求弥补这一不足。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为核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归纳性研究方法,其特点是通过系统分析实际数据生成理论,而非基于预设理论框架进行验证[10]。针对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扎根理论能够深入挖掘实际数据中的关键因素,帮助识别政策与环境在不同国际背景下的具体作用机制。尤其是在复杂、多维的国际创业环境中,运用扎根理论可以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中提炼普遍性规律,并总结出促进创业成功的有效路径。这种方法对于揭示政策支持和环境因素的动态影响以及跨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3.2. 数据收集
Table 1. List of typic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and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arious countries
表1. 各国典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及案例列表
发布日期 |
文献主题 |
种类 |
来源 |
2021.09.22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
中国国家级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11] |
2018 |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研究创新计划(NUS GRIP) |
大学政策 |
新加坡国立大学[12] |
2013 |
创新创业型大学:重点关注高等教育、创新与创业 |
美国国家级政策 |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13] |
2018.04.19 |
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揭晓 |
官方报导 |
中国青年报[14] |
2018.02.02 |
关于寻访2017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结果名单的公示 |
官方报导 |
中华全国学联[15] |
2016.11.21 |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英雄10强分享会在 西南交通大学召开 |
官方报导 |
西南交通大学[16] |
2018.04.25 |
“大学生创业英雄”走进我校分享创业经历 |
官方报导 |
重庆理工大学[17] |
2018.05.08 |
弄潮新时代 创新创业行——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事迹 |
官方报导 |
中青报·中青在线[18] |
2021.07.15 |
阿力日哈:青花椒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大学生创业百强故事 |
官方报导 |
中青报·中青在线[19] |
2021.07.27 |
华梦丽和她的“果牧王国”|大学生创业百强故事 |
官方报导 |
中青报·中青在线[20] |
2021.08.06 |
孙兆舆:做数字化水文监测|大学生创业百强故事 |
官方报导 |
中青报·中青在线[21] |
2024 |
校友:模范服务奖 |
官方报导 |
杜克大学[22] |
2018 |
追逐独角兽 |
官方报导 |
新加坡国立大学[23] |
2023 |
StartX加速器 |
官方报导 |
斯坦福研究园区[24] |
2024 |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计划 |
官方报导 |
MIT创新办公室[25] |
2024 |
激发你的创业热情 |
官方报导 |
哈佛商学院[26] |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多样且具有高度代表性,包括相关的学术期刊、互联网政府信息以及社交平台,涵盖了中国、新加坡和美国三个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及成功案例(见表1)。这种数据来源的选择具有以下合理性:
首先,通过分析中国、新加坡和美国三个国家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政策,可以全面揭示不同国家在政策支持方面的异同,尤其是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中国的相关数据,如《中国青年报》2018年公布的“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榜单,提供了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案例和经验,这些案例直接反映了政策支持在实践中的作用。
其次,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创业成功者分享的信息为研究提供了区域性视角,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创新创业政策和环境优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作为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这些大学的成功案例可以揭示在资源相对有限的环境中,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和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此外,美国QS排名前十位大学的创业成功者分享的信息为研究注入了全球最前沿的创业实践经验。作为创新创业的引领者,美国大学提供的创业支持体系(如创业孵化器、资金支持和文化氛围)为其他国家的政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3.3. 访谈对象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基于质谱检测的阿尔兹海默症体外诊断技术”项目的负责人钱俊伯作了深度访谈。作为该项目的领导者,钱俊伯分享了项目从概念到实施的全过程,并重点阐述了政策支持和优化的创业环境对创业者能力和策略的支持,也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与创业教育资源,推动项目的市场推广与可持续发展。此外,钱俊伯还特别强调了创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在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该项目已经荣获北京市百强创业团队称号,并成功入围香港科学园的Ideational孵化项目通道。
3.4. 数据编码及结果
3.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起点,旨在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识别和定义潜在的概念。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通过逐字逐句地审查数据,系统地提取关键变量和属性。本研究中,开放式编码聚焦于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影响,结合中英文数据,对不同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案例和政策文本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反复提炼和归类,最终识别出与创业成功相关的核心概念,包括政策支持、创新教育、社会资本、创业团队建设等(见表2)。每个概念被分配了相应的代码,这些代码不仅构成了后续分析的基础,也为构建理论模型提供了关键支持。
Table 2. Initial concepts formed from open coding
表2. 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初始概念
编号 |
初始编码 |
原始语句 |
1 |
创业教育贯穿全过程 |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的教育体系。” |
2 |
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创业 |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符合规定条件的,在3年内按一定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等。” |
3 |
孵化器提供场地支持 |
“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
4 |
创业失败者的社会保障政策 |
“加大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提供就业服务和社会救助。” |
5 |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助力双创 |
“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用,开展专业化孵化服务。” |
续表
6 |
创业者需具备创新能力 |
“创业首先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
7 |
团队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
“创业初期就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实现了高校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
8 |
创业需要面对失败并坚持 |
“杨成兴创业8次,失败了6次……‘我会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样失败了也不怕。’” |
9 |
社会资本的支持和引导 |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
10 |
女性创业者的坚韧精神 |
“‘一无所有才是创业者最大的资本……’王艺颖通过坚持梦想和努力,打造了成功的创业项目。” |
11 |
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性 |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创新创业帮扶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和优质资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
12 |
创业者需要社会认可与支持 |
“举办‘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展示优秀创业成果。” |
13 |
创业需要毅力和韧性 |
“Entrepreneurship demands persistence and resilience, especially when faced with early-stage challenges.” |
14 |
女性企业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
“Women entrepreneurs often demonstrate greater resilience in overcoming obstacl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
15 |
孵化器作为重要的支持机制 |
“Incubators play a vital role in supporting start-ups by providing resources, mentorship, and funding opportunities.” |
16 |
社会资本在创业成功中的作用 |
“Social capital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 for entrepreneurs by facilitating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networks.” |
3.4.2. 主轴编码
在主轴编码阶段,研究者将开放式编码识别出的概念组织成相关类别,并探索这些类别之间的联系。在本研究中,主轴编码(见表3)聚焦于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影响,通过整合和分析相关概念,揭示其内在联系。例如,将“创业教育贯穿全过程”和“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创业”等概念整合到一个更广泛的类别“政策支持”中,并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助力双创”和“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归为“环境优化”类别。
进一步分析可以探索这些主轴范畴如何相互作用,例如,“政策支持”可以通过“环境优化”加强创业者的资源获取能力,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支持“创业者特质”中的创新能力和坚持精神。同时,“创业策略”中的团队建设与市场聚焦可以与“社会影响”类别中的社会认可和支持形成联动。
通过这种方式,主轴编码不仅整合了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创业者特质、创业策略和社会影响等核心范畴,还明确了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为构建理论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系统解释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如何协同作用,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
Table 3. Main axis codes after open coding
表3. 开放式编码后的主轴编码
编号 |
主轴范畴 |
概念 |
词频 |
1 |
政策支持 |
创业教育贯穿全过程,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创业,孵化器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失败者的社会保障政策 |
10 |
2 |
环境优化 |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助力双创,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性 |
4 |
3 |
创业者特质 |
创业者需具备创新能力,女性创业者的坚韧精神,创业需要面对失败并坚持 |
7 |
4 |
创业策略 |
团队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创业聚焦未开发领域的市场,社会资本的支持和引导 |
6 |
5 |
社会影响 |
创业者需要社会认可与支持,政府和社会机构对创业活动的激励作用 |
2 |
3.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的最后阶段,通过对主轴编码中识别的类别进一步整合和精炼,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范畴。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集中于将所有概念和类别围绕核心范畴组织起来,使其能够最好地概括数据集中的主要故事线或现象。在本研究中,选择性编码(见表4)旨在揭示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影响。
例如,将“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两个主轴范畴整合为核心范畴“创业成功的政策与环境基础”,强调多样化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孵化器支持)和优化的创业环境(如创新信息平台)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基础。同时,将“创业者特质”归纳为“创业者的能力与特质”,突出创新能力、坚韧精神等在创业成功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创业策略与社会影响被进一步组织为“策略与社会联动”,探讨团队建设、市场聚焦与社会认可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这些核心范畴被整合到“创业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一核心主题下,展现了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创业者能力、策略实施和社会支持如何共同促进创业成功的生态机制。
通过选择性编码,不仅突出了研究中政策支持与环境因素的核心地位,还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理论模型,阐明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功。这一理论模型能够为政府、社会机构以及大学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支持政策提供明确指导。
Table 4. Main categories summarized by selective coding
表4. 经选择性编码归纳出主范畴
编号 |
主范畴 |
涵盖的主轴范畴 |
描述 |
1 |
创业成功的政策与环境基础 |
政策支持,环境优化 |
以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孵化器支持)和优化的创业环境(如信息共享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关键保障。 |
2 |
创业者的能力与特质 |
创业者特质 |
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坚韧精神和应对失败的能力是影响创业成功的核心因素,这些特质在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下得到强化。 |
3 |
策略与社会联动 |
创业策略,社会影响 |
创业策略的有效实施(如团队资源整合和市场聚焦)需要社会认可与支持,同时社会资本和激励措施能显著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
4 |
创业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 |
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创业者特质, 创业策略,社会影响 |
通过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创业者能力、策略实施以及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
Figure 1. The “Five-Ring”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图1. 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五环”模型
基于以上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过程,本研究进一步将研究发现归纳为: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五环”模型(见图1)。底层的两环: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是整个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础,这一基础支持了上层建筑的五环:创业者特质,创业策略和社会影响。基础越牢固,上层获得的支持就越多,承载的创业者就越多,包容性就越大,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当然,这五环之间是协同作用的关系,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使得整个创业生态系统不能良性运作。
3.5. 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利用额外收集的新加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对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五环”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饱和度检验的目的是验证新数据是否产生新的理论类别或进一步强化现有的理论关系,以确保理论的充分发展和数据收集的充分程度。
饱和度检验步骤:
1) 对比新数据与现有理论类别:
政策支持:新加坡政府的支持政策、资金扶持和国际化教育课程与“政策支持”类别相符,进一步强化了政策对创业成功的影响。
环境优化:新加坡的国际化教育课程、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优越的商业环境与“环境优化”类别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良好环境对创业的重要性。
创业者特质:勇于冒险和面对不确定性的特质与“创业者特质”类别相符,强调了创业者个人能力的重要性。
创业策略:校企合作和职业体验活动与“创业策略”类别相符,展示了策略实施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影响:政府和社会机构对创业活动的激励作用与“社会影响”类别相符,强调了社会认可和支持的重要性。
2) 评估新数据是否产生新的理论类别:
根据提供的信息,新数据并未产生新的理论类别,而是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的理论关系。
3) 评估理论的充分发展:
理论类别已经涵盖了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创业者特质、创业策略和社会影响等关键因素,新数据的加入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
4) 结论:
根据饱和度检验的结果,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五环”模型已经达到了理论饱和。新数据的加入没有产生新的理论类别,而是进一步证实和强化了现有理论关系,表明该理论模型已经充分发展,能够较好地解释和指导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这一饱和度检验,我们可以确信“五环”模型在国际视域下对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解释和指导是充分的,为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和创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4. 结果分析与结论
首先,本研究揭示了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作用。政策支持(如减税降费、资金扶持和创业教育)和优化的创业环境(如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础。这些基础要素不仅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机会,还通过制度保障增强了创业者对风险的容忍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其次,创业者的特质和能力被验证为创业成功的核心驱动因素。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有效应对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这些特质往往会受到良好政策与环境的进一步激发与强化,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三,创业策略的实施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环节。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市场聚焦等策略的有效执行,依赖于社会资本的支持和社会认可的激励作用。在实践中,孵化器和社会网络为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指导,使得创业活动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最后,本研究提出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五环”模型强调了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协同作用。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作为底层基础,直接影响创业者特质、策略实施以及社会支持,形成了一个整体协作的系统模型。理论模型的饱和度检验进一步表明,该模型在跨文化背景下具有广泛适用性,为多国政策制定者和教育机构提供了系统性参考。本研究为未来针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全球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了明确的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