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对策探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Current Political Resources in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Ideology Classes
摘要: 新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实施与使用,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全过程要与时代紧密关联,需重视时政资源的收集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时政资源的运用能够补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要明晰时政资源的应用困境:内容选择不恰当、应用方式较单一、价值引领作用未凸显。探索时政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对策:恰当选取和应用、拓展教学手段和途径、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有用性,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i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iled by the new Ministry requires tha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imes,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rrent political resourc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political resources can supple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application dilemma of current political resources: inappropriate content selection, relatively simple application mode, and unremarkable value leading rol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should be explor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political resources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 teaching: selecting and applying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expanding teaching means and approaches, and orienting towards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ubject competencies. In this way, the useful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and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an be better realized.
文章引用:张金凤, 朱丽.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12): 1235-124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22407

1. 引言

新教材的颁布和实施及时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时政新闻和资源在教材中的体现和运用[1]。时政资源是指国内外近段时间发生的有重大意义的新闻资料,其具有代表性、说明性和时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2]。时政资源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和作用,时政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时政观念和想法的重要场所,只有将时政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运用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分析和理解时政资源,发挥时政资源的价值,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

在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下,教师善于理论说教,学生喜欢死记硬背,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有效渗透时政教育,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专业魅力,而且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性、生动性、实践性,将知识的价值意义清晰地传递到学生内心。

2.1. 补充教学内容

时政资源对补充和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当今时代,随着国际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飞快变化,党和国家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出新战略新举措新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内容虽与国内外实践发展紧密贴合,但由于教材的修订具有程序复杂、时间流程较长、特定的周期性等特点。所以无论教材修订多么紧跟时代发展,都做不到与现实生活同步,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表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落后于时代[3]。而时政资源的表现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内涵丰富全面,基本涵盖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四本必修、三本选修教材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所以说,要及时为学生补充时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才能克服滞后性的弊端和影响,助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比如在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和补充二十大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大会主题、我国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等。教师对这些内容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政治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2.2. 提高教学有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为支撑构建起来的一整套结构体系。学生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脱离时政资源只单独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枯燥难懂而且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表现方式上来看,时政资源不仅包括文字资源,还包括图片、短视频、纪录片等多种呈现方式,形式多样。教师要通过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化解枯燥的文字给学生带来的晦涩感,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沉浸在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时政实例中思考和讨论教材中的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和效果[4]。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让学生从颁奖词中深刻领悟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从而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2.3. 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时政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深刻意义,强调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不是将时政资源与教材知识简单结合,而是要通过二者的结合挖掘时政资源的立德树人价值,把时政资源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紧密关联起来[5]。正向的时政事例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能力。这样才能落实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实现,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3.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困境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时政资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它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生活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时政资源在与思想政治课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内容选择不恰当

时政资源是否选择恰当,是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现实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去选择相应的时政资源,随意堆砌材料和案例,没有做到精心筛选和整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的需要,随意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度小、应用价值低、逻辑性差的时政资源。时政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失配,导致时政资源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更起不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6]

3.2. 应用方式较单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且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大多是讲解法、问答法等传统方式。为了省时省力,教师对时政资源的讲授也大多采用传统手段。由于新课改后,对学生时政资源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所以部分教师会采取分专题讲解时政、考前专门复习时政材料等途径,把时政资源当作教材知识去传授、讲解给学生。这样会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教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且部分教师在利用时政资源进行教学时,会出现对时政资源价值的理解程度不够、问题设计过于简单、与情境活动结合不足等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性也是不够的[6]

3.3. 价值引领作用不够凸显

时政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目的是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受传统的分数至上、唯分数论英雄等思想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是片面地把时政资源当作是期末考试、高考的复习资料、提分素材,其目的只是引导学生借助时政资源取得高分,对时政资源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解读不深甚至不予解读,并没有将讲授和解读时政资源作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思想政治课育德和价值引领功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此以往并不能有效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4.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要使得时政资源更好地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4.1. 恰当选取和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时政资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表现形式多样。并不是所有时政资源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的,教师不能随意选择时政资源,应遵循一定标准和原则进行筛选和整合。

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呈现方式。时政资源与学生面对面的方式,比较常见的有:教师口头讲述;印发时政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学生主题活动等。具体选择哪一种呈现方式,要依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简短的时政素材常用教师口头讲述的方式,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将时政信息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同步进行。篇幅较长、涉及知识较多的时政资源一般采取印发文字材料的方式,学生可以直接阅读,通过圈点划线的方式标注重难点知识,并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和思考。内容复杂、信息量大的时政资源一般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相结合,兼具可听可视的独特优势,能够较全面、直观地展示时政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以采取主题演讲、主题班会、主题辩论等学生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氛围的感染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同理心,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大致分为四个必修专题,教学时应以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为遵循,充分整合归纳时政资源,分为四个专题应用到教学中去。例如“举世瞩目的19届杭州亚运会胜利举办”,这一时政事例,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带动了大量的投资和消费,也展现了中国包容多元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这分别对应着四个必修专题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相互融合、紧密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与学生实际相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首先,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依据,选取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时政事例,耐心钻研和讲解,充分发掘时政资源的育人价值。其次,内容选取要以学生关注和感兴趣、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时政资源为主,以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为重要遵循,呈现方式要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展现时政资源的育人价值。

4.2. 拓展教学手段和途径

教师在运用时政资源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拓展时政资源的应用途径,发挥时政资源的教书育人优势。

课前开展时政热点评析活动。教师可以让同学在《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社”、“央视新闻”、《新闻联播》等报纸、公众媒体平台搜集和整理近段时间的时政热点,在课前3分钟进行分享,并评析时政新闻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以及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观点,教师和其他学生也可进行补充和评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提升学生的时政信息搜索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时政资源库,深刻认识时政资源的价值。

课中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堂辩论等多种方式教学开展时政资源探究活动,探寻时政资源的应用价值。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时政新闻和案例导入新课的讲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做好导学工作,以此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将时政教学内容作为知识导入点,引导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可以让学生从课间休息状态转换到课堂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其次,情景展示教学法是思想政治课中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教师利用时政新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实现教材知识与时政案例的相互融合,触发学生内心情感和共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时政案例,更加深刻地理解全新的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采用还可以开展课堂辩论,根据教学主题和时政材料,设置疑难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辩论、思维碰撞的学习过程,辨清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深刻体会时政资源所蕴含的积极价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

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创新时政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英雄纪念馆、美丽乡村建设等校外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时政知识竞赛、“中国故事”演讲比赛、时政主题辩论赛、专题讲座学习等校内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也应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参加实践活动时产生的想法和收获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时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参加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反过来从活动中感内容、悟时政,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4.3. 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教师不是为了传授时政资源而教学,而是运用时政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包括树立政治认同、培养科学精神、渗透法治意识、提升公共参与。

树立政治认同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用时政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树立政治信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时政案例中分析讨论,在价值冲突中激荡思维,由此引导学生强化政治认同。例如在必修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课的讲解中,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导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师借助时政资源,融入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讲解,更加生动具体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在必修四“实现人生价值”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深刻解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等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使学生感受具体、现实的典范,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担当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渗透法治意识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法治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作为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通过科学运用法治时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能有效提升其法律素质,增强其法治意识。例如在必修三“法治中国建设”的课程讲解中,可列举近期政府、行政等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廉洁、高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的具体事例,鼓励学生多参加旁听法庭审判、参观政府决策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学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和贡献者。

提升公共参与就是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做法。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利用时政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在必修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讲解中,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媒体最新报道的先进社区自治成果的体现,让学生感受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参与素养,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广泛进行公共参与。

4.4. 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提高

教师的教学素养是影响时政资源在教学中价值体现的重要因素。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机融入具体的时政资源,并对时政资源的价值进行充分运用,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中能通过时政资源,完善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政知识领悟能力及灵活运用能力。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时政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供知识基础。其次,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做到立场坚定、政治性强,才能更好地挖掘时政资源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做勇担时代重任、矢志艰苦奋斗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时政资源可以提高学生辨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将时政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中,引导学生认识国内外的时政局势,分析其背景、原因及影响,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推进时政资源的应用时,教师也要不断积累、及时更新时政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合理恰当地引入时政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韩震. 新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念与特点[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40(1): 31-38.
[2] 郭春花. 核心素养视域下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索[J]. 考试周刊, 2021(25): 54-55.
[3] 金瑾. 时政资源的教学价值、开发与应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13): 11-13.
[4] 范厚勇. 时政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初探[J]. 高考, 2022(19): 148-150.
[5] 蒋捍, 郭海英. 时政资源的教学价值、开发与运用[J]. 教学与管理, 2019(1): 74-75.
[6] 徐之焱.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6): 73-7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