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缘起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要求教师关注主题语境的挖掘和创设,提高英语教学的结构化,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1]。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日益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存在对语篇解读简单化、主题定位浅显化、语境创设碎片化等问题,无法指引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意义。本文对L教师的一节初中阅读课进行课堂观察,旨在探究以下两个研究问题,具体阐述L教师阅读课上主题意义探究的实施方法。
L教师是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来创设目标的?
L教师是如何基于主题意义设计教学活动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主题
在基础教育中,主题一般定义为基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语言形态,提炼出来的对儿童生命成长价值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核心词语[2],主题是指文本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核心观念。主题显然区别于话题。话题是文本内容(What),一般能直接通过文本获取。话题涵盖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文章的主题[3]。主题是指具有价值倾向的话题概念,是文本的写作意图(Why),是作者通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一般情况下不直接表明,而是让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进行推断和提炼。例如,“动物”是一个话题,“保护动物”就是它包含的主题。
2.2. 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是特定语境所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篇意义的升华[4],它与文本内容、语言特点、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建构主义认为,主题意义是在个体与文本、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我的积极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读者的人生经历和认知结构不同,产生的主题便不同。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创造,将其与文本特点相联系,指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开放式探究,启发学生感悟与之相适应、具有积极价值和时代性的主题,体现文本的课程价值和教学价值,自主建构主题意义。
2.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理念由“主题教学”发展而来。程晓堂认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是以语篇为基本学习材料,以语篇内容和主题为中轴,辅之以聚焦语言知识学习的英语教学思路[5]。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以主题为引领,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语篇为载体,将主题意义探究和语言知识学习关联起来,最终使学生内化语言并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内涵。
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跟随科研团队深入H省H市一所乡村中学,开展了“国培计划”一对一送教课程研修活动,选取了参与研究的专家型教师L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授课进行课堂观察和语料转写。从主题意义探究的角度,分析L教师的阅读教学,以回答研究问题,为进一步客观分析和思考提供依据。
本课例选用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Section B的阅读部分,该教学内容围绕动画片(cartoons)展开,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国卡通形象——米老鼠(Mickey Mouse)的生平经历。
本课例的授课对象为H市某一所乡村中学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经过一年的初中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由于地处乡村中学,学习资源有限,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全英教学。授课内容为学生所熟知的卡通人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授课老师L教师为H市某中学的专家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本课例的授课时长为45分钟。
3.1. 课时语篇研读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深入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围绕What、Why、How的问题研读语篇[1]。王蔷指出,What关注语篇“写什么”,强调要把握主题和基本内容,形成语篇的结构化知识;How关注语篇的结构、体裁等;Why关注说话人或作者的写作意图、试图传达的思想、引发的思考等[6]。L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来分析语篇。
What维度:基于语篇,本课时围绕Mickey这一卡通人物的成功之路,分析其成功并深受喜爱的原因。作者描绘了米老鼠卡通片的发展渊源,呈现了米老鼠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及影响力。
Why维度:深入语篇,通过介绍米老鼠的发展历程,描述米老鼠遇到的重重困难,引发读者思考学习米老鼠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敢、乐观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坚强毅力。
How维度:深入语篇,超越语篇,教师如何挖掘主题背后的深层内涵。语篇首段和末段主要以时间为线索,用“over 90 years ago”“on 18 November 1928”“in the 1930s”“on 18 November 1978”等一系列时间标志词串联描述了米老鼠的成功历程。文本第二段使用“such as”列举Mickey 遇到失去房屋、爱人等重重困难;用“but”和“however”转折连词凸显米老鼠积极应对困难的韧劲。呈现了“some people”对Mickey成功原因的好奇和“most of them”对Mickey这一“小人物”不平凡的奋斗经历的由衷欣赏与喜爱。
3.2. 教学目标分析
L教师的教学目标创设以主题为基调,知识渗透在主题意义的彰显中。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即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活动[5],并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围绕主题意义进行交际、写作等活动的思维习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L教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创设紧扣主题,围绕基于语篇(感知主题)、深入语篇(梳理主题)、超越语篇(升华主题)等活动,凸显主题意义探究的层次性。在“Mickey Mouse”阅读教学中,L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 学生能够在“米奇的世界”的语境中,正确掌握cartoon,culture,famous,appear,successful,common,unlucky,such as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读音和用法;
②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米老鼠的诞生和成名过程以及人们喜欢它的原因;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激发其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树立民族自豪感;
③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本类型、梳理细节、推理判断、迁移创新等活动,增进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习辩证地看待事物,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恰当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④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学生能够围绕Basic Information,Experiences or stories和Spirit三个方面描述美猴王,并与同学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目标分析】 L教师的目标设计始终紧扣“米老鼠”主题,目标①和②是基于语篇学习,梳理语言知识,为探究主题意义奠定基础;目标③深入语篇,通过分析文本、推理判断、迁移创新等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充分挖掘主题意义,实现深度学习;目标④超越语篇,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输出,实现对主题意义的迁移创新。基于以上分析,L教师在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设计出体现主题意义探究、具有逻辑性、可操作的教学目标。L教师基于主题意义设计教学目标,将“米老鼠”这条主线渗透于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上树立鲜明的主题意识。教学目标明确清晰,包含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注重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并且教学目标涵盖的内容广泛,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3. 教学活动分析
L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以主题为主线,语篇分析融入于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L教师的阅读课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以主题为主线,以语篇为依托,围绕主题意义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从主题激活–主题探究–主题升华–主题延伸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主题意义探究中,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L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3.3.1. 读前阶段的分析——主题激活(感知语篇)
【教学片段1】 上课伊始,L教师先带读Unit5单词,接着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然后用Disneyland视频导入。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依托问题链创设主题语境,对Mickey相关知识进行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相关语言知识,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
Q1: Who is the lovely guy in this movie?
Ss: Mickey Mouse.
Q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ickey?
S1: Mickey is a mouse.
S2: Mickey has a friend.
Q3: Who is his friend?
S1: Donald Duck.
Q4: Who is Mickey’s girlfriend?
Q5: When is Mickey’s birthday? So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ssage about Mickey.
【教学过程分析】 导入活动既承担着主题意义输入的任务,又是主题语境创设的有效载体[7]。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影响。L教师以主题为基调,通过Disneyland视频导入,整体感知语篇,充分激活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快速进入主题。L教师在导入环节精心设计,结合文本的主题进行主题语境创设,结合学生生活以Disneyland视频导入,具有一定的主题语境创设意识,依托问题链创设主题语境。在问题链的驱动下,L教师设疑布障,激活学生对“Mickey”已有的认知和背景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主题,有利于培养其对文本主题内容的预测能力,为读中环节的主题意义探究奠定基础。
【思考】 读前阶段的活动观是学习理解,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文本主题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为主题热身,并为后续阅读中产生思维碰撞提供机会。在构建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要紧扣主题,符合生活实际。同时借用多媒体资源营造主题语境,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在主题语境之下,有效唤起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记忆,潜移默化感知主题,形成主题阅读期待。
3.3.2. 读中阶段的分析——主题探究(深入语篇)
【教学片段2】 L教师以语篇为载体,深入研读语篇内容。首先呈现文章,询问学生这篇文章的结构。接着设置循序渐进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大意,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
T: Read the paragraph1, while reading, please circle and underline the time words.
T: What happened?
S: It was the first cartoon with sound of music.
T: What movie? Who appeared? What happened to Mickey later?
S: In the 1960s, he made 87 cartoons with Mickey.
T: Who is he?
S: Walt Disney.
教师呈现时间轴,播放Mickey早期视频。
T: What do you think of Mickey’s early life?
S: Interesting and funny.
T: In this movie, we can see Mickey lose his girlfriend and his houses, he has to move away.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Mickey’s early life now?
S: Terrible.
T: Do you think he is lucky?
S: No.
T: So he is...?
S: Unlucky.
T: How did Mickey deal with his problems? Let’s move on paragraph 2.
L教师询问学生Mickey的早期生活如何,学生回答“Interesting”和“funny”。显然学生对Mickey早期生活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但L教师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指出在视频中Mickey失去了女朋友和家园,引导学生再次思考Mickey的早期生活,学生最后回答出“terrible”和“unlucky”。此过程中L教师层层递进,通过呈现Mickey的早期不幸的生活视频,让学生思考接下来Mickey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自然地过渡到文章第二段。
【教学过程分析】 通过阅读第一段,了解Mickey的出生基本信息,通过重要时间和事件的整合,让学生感知本文是以时间轴为线索来介绍Mickey的成长。教师这样设计目的是根据学生是否能通过关键时间和事件的寻找,评价学生是否可以以时间线为线索了解Mickey的出生、成长、成名。L教师围绕主题意义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L教师及时搭建语言支架,设置降维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教学片段3】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段,回答Mickey是如何解决他的困难的,理解Mickey成功背后的原因。
T: How did Mickey deal with his problems?
S1: He always try his best.
S2: He always is ready to face any danger.
T: Mickey was not afraid, that means Mickey is...?
S: Brace.
T: Did Mickey give up when he had some problems? Mickey was...?
S: Mickey was strong.
T: Use another word. Mickey was strong-minded.
T: Do you think Mickey was a loser?
S: No.
T: Now, let’s move on paragraph 3.
【教学过程分析】 L教师以问题探究为抓手,让学生边读边思。L教师询问学生Mickey是如何应对他的困难的,学生分析细节信息,L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描述Mickey的精神的形容词,如brave、strong、strong-minded。在这个过程中,L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Mickey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教学片段4】 《新课标》指出,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1]。阅读第三段,了解Mickey所获得的成就以及通过时间轴的对比,体会Mickey的成功艰辛。通过人们对Mickey评价的视频,感受Mickey精神力量,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T: Circle time words, underline what happened to Mickey’s danger.
T: Mickey has the first character of Hollywood of Fame. Do you know Haywood of Fame? L教师呈现好莱坞星光大道图片。
T: What kind of people can have one star? 全班沉默。
T: Just like Jacky Chen. He is famous. Do you think he is successful?
S: Yes.
T: What kind of people can have one star?
S: Famous and successful.
(此过程,学生并不了解好莱坞星光大道,也不知晓什么样的人才能上好莱坞星光大道,L教师通过列举中国明星成龙,引导学生总结出famous和successful)。
接着L教师呈现Mickey 图片,并提问:That is Mickey, he became what?
S: Famous and successful.
T: How many years did it take Mickey to become successful?
S: 50 years.
T: Even 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Mickey never gave up and finally he became famous and successful. Now, we are in 2024, how old is Mickey now?
S: 95 years old.
T: It sounds like a little bit old. Do people forget Mickey now?.
T: How do you know that? L教师顺势播放人们对Mickey评价的视频。视频播放完后,L教师提问:Mickey is still popular, he is everywhere. Why people still remember Mickey? because of what?
S: He is brave and strong-minded.
【教学过程分析】 通过对Mickey现状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具体回答,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Mickey精神对于人们的意义。通过深层阅读,帮助学生把握主题意义的主线,感受卡通人物背后的力量,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思考】 本部分的活动观是学习理解和运用实践。读中环节是对主题做出正面表达和回应的环节。读中的设计首先要基于文本,即学生将文本的主题、信息与内容进行整理、消化,与作者进行全面的“交流”;其次,要高于文本,即基于原文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并将其外化为语言输出,让学生对文本背后的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语篇,带领学生学习、体会和理解文本的已有信息,如梳理文章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特点、细节、写作手法、主题意义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理解,深化主题认知,解决What维度的问题。
3.3.3. 读后阶段的分析——主题升华(超越语篇)
【教学片段5】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讨论美猴王相关信息,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小组汇报。
T: Mickey’s spirit will encourage people to move on. In China, there is also a very popular cartoon character before he became successful. He had gone many difficulties, can you guess who is he?
S: Monkey King.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onkey King? L教师设计问题链。
Q1: What does he look like?
Q2: What did he first appear?
Q3: What can he do?
Q4: Who are his friends?
Q5: What’s the story about him?
Q6: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L教师在黑板上呈现3个短语,引导学生围绕Basic Information,Experiences or stories和Spirit三个方面描述Monkey King。
【教学过程分析】 读后环节是主题的深化。学生“输出”是教师“输入”最好的反馈[8]。基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使得各种语言子技能得到练习,所获知识得以表征和呈现[9]。阅读教学只有注重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提高。L教师通过搭建支架,联系中国文化,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迁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介绍中国卡通人美猴王物的故事,关注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迁移,注重知识的内化,激发其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树立民族自豪感。读后环节升华主题,发展学生迁移创新能力,实现主题的拓展与延伸。将所获取的主题相关知识、观念迁移运用到新情境,学生基于学习理解和运用实践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在新情境中层层递进地实现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
【思考】 本部分的活动观为迁移创新。在读后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主题意义,帮助他们深化对主题的理解,激发思维活跃性,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基于主题进行拓展,将阅读所学运用语言表达出来,提升自己的语言建构能力,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
3.3.4. 作业的布置——主题延伸
作业设计是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延伸。L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一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的文章,二是查找更多关于迪士尼的信息并且知晓Mickey是如何制作出来的。L教师布置的作业,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用写或者自主查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完成,延续补充主题意义。
4. 观察结果讨论
L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主题意义探究渗透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活动中,各个教学活动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此外,L教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注重“What”“Who”“How”三个方面。
首先,L教师注重“探究什么”。探究是一种思维方式,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10]。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上,L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透露本节课涵盖的主题,反而通过将主题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创设探究情境,鼓励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展开讨论和对话,促进其深度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语篇是主题意义的载体,主题意义是语篇意义的升华[4]。L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理解语篇意义来探究主题意义,深入挖掘Mickey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观,实现了深度学习。
其次,L教师注重“谁来探究”。L教师重视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中的参与和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文本主题,而不是强加自己对文本的理解。L教师避免单一的师生问答模式,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合作、混合学习、探究学习等,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L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读前、读中、读后巧妙穿插三段视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文本进行解读。并且,L教师注重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如小组讨论活动,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自己观点,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L教师注重“如何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搭建支架,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主题意义的认识。L教师通过设计读前、读中、读后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读前激活学生对Mickey背景知识的了解、读中设计层层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题意义、读后设计超越语篇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中实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思维层次。L教师基于三个思维层次设计问题链,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应用、有所创新。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L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分析发现,在英语学习活动观和主题意义的引领下,L教师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提高对语篇的解读分析能力,深入挖掘主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精心设计多元化、有层次、有深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刻理解,并能将其有效迁移运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学思结合,引领学生在问题链的驱动下掌握技能和学习策略,使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