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3年标志“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在此框架下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有效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同时,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汉语热”也扩展到了各个领域。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文化教学不仅服务于语言教学,而且为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支持。动物文化词作为汉语词汇教学的一部分,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内容。在跨文化交际中,动物文化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往往显现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1]。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汉语的文化环境,从而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合理的动物文化词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他们对汉语及其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2. 动物文化词的基本概念
语义学把“文化附加义”概述为除基本义以外的各种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联想义等由文化所赋予的文化含义。动物词的文化附加义是在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含义,它深刻地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心态与特征[2]。在汉语中,“狐狸”一词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例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描述那些借助他人势力欺压别人的人,而“狐狸尾巴”则揭示了一个人隐藏的邪恶本质或真实面目。这两个词语都反映了狐狸在汉语中的负面形象,与狡猾和欺诈紧密相关。相比之下,英语中关于“狐狸”的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例如,“An old fox”描述一个经验丰富且精明狡猾的人,通常暗示这个人在世故方面颇有经验。而“Play fox”则是指故意表现得狡猾或进行欺骗的行为。同样地,俄语中也有与“狐狸”相关的动物文化词。“Лиса как лиса”(狐狸就是狐狸)这句成语诠释事物的本质或人的本性不会因为环境或外在因素而改变,类似于汉语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Лисица не ворчит, а ворёт”(狐狸不吠,但偷盗)则是刻画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安静无害,但实际上却不乏欺骗性和危害性的人或事物。
动物文化词既可能指代单个动物的名称,也可以涵盖由多种动物组成的集合体。其中,每一个动物种类都承载着其独有的文化寓意。它们不单是对动物本体的命名,还涵盖了基于这些名称所演变出的复合词汇和固定搭配的表达方式[3]。动物文化词含有大量的文化隐喻,比如汉语中的成语“为虎作伥”比喻帮助坏人做事,谚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概括公众对害人之物的普遍憎恶。同样,“替罪羊”这一说法用于描述那些代人受过或替人顶罪的情况。在英语中,类似的隐喻包括“the lions of the business world”用以指商业界的巨头,以及“a snake in the grass”形容潜伏的敌人。在俄语中,“Волк в овечей шкуре”(披着羊皮的狼)则指那些外表友善但内心阴险狡猾的人。在对比汉语和其他语言(如英语、俄语等)中动物文化词时,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汉语独有的动物文化词;第二类是其他语言独有而汉语中不存在的;第三类是汉语与其他语言共有且都带有文化意义的动物词[4]。
3. 对外汉语动物文化词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聚焦于第三种类型的动物文化词,对比和分析这些共有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意义。特别是,本文将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探讨不同语言间动物文化词的文化附加含义的差异。旨在为面向第一语言为英语或俄语的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关于动物文化词教学的参考思路和借鉴方法。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留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结合动物文化词在汉语中的独特含义和用法,本文将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提升留学生汉语言语技能的同时,也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由于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这一元素不仅在文化传统和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地传承、应用和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十二生肖的吉祥物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喜爱。以联合国大会为例,其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也彰显了十二生肖文化的重要地位。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挑战和标签,如“#MyZodiacSignChallenge”,用户分享自己生肖的特点和故事,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多邻国(Duolingo)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语言学习平台,也推出了关于中国十二生肖文化的在线课程。因此,我们选取十二生肖中的“狗、龙、猪、马”四个词作为典例,来详细阐述这些动物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附加意义,特别是它们在各种语言中所承载的褒贬色彩。这有助于帮助留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 “狗、龙、猪、马”的文化附加义
(一) 狗
汉语中有大量和“狗”有关的词汇,“狗”的动物文化词往往带有贬义色彩,它们也时常作詈语即骂人的话[5]。说坏人依仗某种实力欺负人用“狗仗人势”,称落魄或被社会遗弃的人是“丧家之狗”,评价那些出谋划策但没什么真才实学的人为“狗头军师”,描绘人在绝境时的冒险行为有“狗急跳墙”。以留学生想表达一个人跑得很快举例,在运动会上如果留学生说“他跑得像狗一样快”,汉语母语者听上去一定会认为这不是夸赞而是嘲讽。而英语中形容人跑得很快的一个常见用法是“like a greyhound”。Greyhound 是一种速度快、用于赛跑的狗品种,这个表述形象地捕捉了狗的速度特征,并将其应用到人的跑动上。
在英语和俄语世界中,狗视为“忠实、卖力、辛劳”的标识。狗是忠诚的伙伴和家庭成员,为人类提供情感支持,在大多数场合下“狗”词含有褒奖的意思。英语里,“an old dog”经常指称一个经验丰富的人,“a lucky dog”是描述那些遇到好事的幸运儿。短语“dogged pursuit”表示坚定的追求,强调了不屈不挠的精神。类似地,俄语语言环境下,“верный как собака”(像狗一样忠诚)评判一个人非常忠诚可靠。另外,“лучший друг”(最好的朋友)虽然字面上没有直接提到狗,但这个词汇惯于用来指代狗,强调它们在主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英语中的“best friend”有着相似的内涵。
(二) 龙
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含义主要来自传统典籍、神话传说、图腾崇拜、詈词和谚语[6]。尽管“龙”并非实际存在的生物,它在民族意识里却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反映了中华民众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憧憬。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王被尊称为“真龙天子”,人们相信他们是天界真龙的化身。在神话传说当中,龙被描绘成一种内含无穷力量、英勇善战的生物,能够操控风雨、掌握雷电、消弭黑暗。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里,龙也代表着富足和丰饶。龙与水的紧密关系,水源的丰富被视为粮食丰收和生活繁荣的象征。加之“龙”与“隆”发音相近,人们还将龙视作生意兴隆和商业繁盛的标志,与富裕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英语语言中,“dragon”多呈现出负面的文化附加义,寓指邪恶、罪恶和残酷。西方的龙形象多与恶兽、恶魔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撒旦被描述为龙的形象。史诗《贝奥武夫》中,英雄要频繁地与喷火的龙战斗,意味着善与恶的较量。现代英语中,“dragon”一词有时还形容严厉或可怕的女性,譬如称一个严格的女性管理者为“dragon”。俄语带有“龙”这个字眼的动物文化词汇频频用来给人或事物贴上负面标签,暗示其带有狠恶、凶猛和残酷的特质。“Драконий дух”意为“龙的气息”,表示某人带有邪恶、残忍且不可取的品质和态度,暗示其性格阴险或狠毒。
(三) 猪
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英语或俄语中,猪给人的印象总是懒惰、笨拙、肮脏的,人们赋予猪以贬损或讽刺的色彩,以至于其形象经常被用作构成侮辱性的词汇。中国文学作品《包身工》里的“猪猡”便是旧时对人的贬称,意指粗俗或肮脏的人。“猪鼻子插葱”形容装模作样,假装斯文。网络用语中的梗“猪头”形容人愚笨或用来表示厌恶的表情。英语“Drive one’s pigs to market”是一个习语,字面意思是“赶猪去市场”,但实际上指的是某人打鼾声很大。“Make a pig of oneself”指吃得过多,像猪一样暴饮暴食。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作品名“Свинья под дубом”指代忘恩负义的人,“Мет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在猪面前扔珍珠)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或浪费珍贵的东西。
虽然语言中“猪”类动物文化词基本是贬义的,但随着宠物文化的兴起,小型猪如迷你猪成为人们的宠物选择之一,它们因可爱的外表受到喜爱。在非正式和亲昵的语境中,人们有时会用“piggy”来称呼可爱的小孩或者亲近的人,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宠溺和亲切感。在经济领域,猪有时也被用作财富的具象。例如,金融市场上的“金猪”形象,寓意着投资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活跃。在儿童娱乐内容如动画片和电影中,猪通常被描绘成有趣、智慧或勇敢的形象,《小猪佩奇》中的佩奇一家和《冰河世纪》中的角色斯卡尔多都展示了积极的一面。
(四) 马
马在这三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中都是力量、忠诚和速度的标志,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在汉语中更侧重于其文化和历史的象征,英语中则偏向于体育竞技和工作属性,而俄语中更多地关联到马作为交通工具和劳动工具。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7],这里的“千里马”即指有才华的人,而“伯乐”则是能发现人才的人。“放马南山”,即指将战马放牧于南山之下,表示战争结束、和平到来。古诗中常用马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8],描绘了骑马疾驰、自由奔放的情景。
英语文化里,马在农业、运输和休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Work like a horse”意味着像马一样辛勤工作。另外,“Horse-drawn carriage”(马车)在英国历史上是贵族和富人的交通工具,显示着优雅和地位。除了作为骑乘和使役的工具外,马还常常与赛马活动相关联,代表着力量、速度、贵族的运动以及财富。英国被称为“赛马王国”,赛马活动中诞生了许多与马相关的习语和表达,如“talk horse”(吹牛)就源于对赛马话题的过度热衷讨论。在俄语的传统中,“Боевая лошадь”(战马)直接指向了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Конный рыцарь”(骑士)表现了马与骑士之间的紧密联系。“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лошадь”(农用马)体现了马在俄罗斯农业中是农民的重要助手。
5. 对外汉语动物文化词教学法建议
(一) 多模态教学法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多模态话语交际框架下对模态的选择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1) 为外语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提高教学效率;2) 为外语教学提供辅助条件,提高教学效率;3) 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9]。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PPT和VR智慧教室,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与“马”和“龙”相关的动物文化词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行人车辆繁忙的街道图片来讲解“车水马龙”,并通过添加交通声、鸣笛声和叫卖声等音频来营造真实的语境。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个精力充沛且充满活力的人的图片来解释“龙马精神”,同时配上给人以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感觉的人物声音。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些动物文化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练习环节指派学生上台表演或模仿这些词汇所隐喻的人物形象,如“千里马”“虎将”“老马识途”和“胆小如鸡”。学生需要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演绎,使这些抽象的动物文化词具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的含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VR智慧教室的普及,多模态的应用将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教学体验。通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合作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吸收了合作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的诸多优点,课堂组织更加灵活,课堂交际更加多维,“师–生”交流不再是唯一的交流模式,甚至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课堂成了“生–生”交流的舞台,学生直接参与交际的机会大大增加[10]。在教授与“猪”相关的动物文化词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阶段根据教学目标筛选适宜的教学资源。例如,选择《西游记》中关于猪八戒的微视频和阅读资料作为预习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前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并能够理解其含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汉语中“猪”的文化附加意义的理解,并联想相关词汇。通过小测验、作业或互动问答等方式,教师能够有效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提供即时的反馈。若学生提出现代社会对“猪”的感情色彩多为褒义的观点,教师应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澄清概念。课后,为了加强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猪”文化内涵的短文。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其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三) 体演文化教学法
“体演文化”教学法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研究人员提出,是一种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将第二语言的学习看作是在目标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行为,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体验并演练这种文化行为[11]。在讲解“狗”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先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并概括主题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浓厚兴趣。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狗”文化的具体内容,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意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拟与“狗”文化相关的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其汉语独特的文化氛围。结合亲身体验活动进行语言实践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用汉语描述自己的体验并分享感受,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深化他们对“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分享和课堂讨论,对“狗”文化相关的词汇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动物文化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鉴于动物文化词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间的理解差异,教学时需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探究不同语言中动物文化词的内涵。文化教学服务于语言教学,汉语动物词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具体词汇,如成语、惯用语、固定短语及歇后语等,以增进学生对这些词汇背后文化含义的理解。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虚拟现实智慧教室,为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文化体验,进而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提升整体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