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0年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一重要论述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有获得感、在情感上想接受,在意志上受磨砺,在行动上能践行,从而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实际效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科学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实效的解释是指实际效果。实效可以被理解为一项活动达到预期目标(通常是一个好的目标)的结果。实效性是指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和最初预期目标之前的符合程度,当事情结果和目标符合程度高时,则说明实效性强,反之则弱。另一方面,实效性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认识和检验,因此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与优化才能更好地贴近其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全过程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实际的效果,其体现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也表现为大学生运用正确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2]。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表现
3.1. 增强大学生获得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在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系统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等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二,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够解决或者认清一些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迷雾,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能够透过表象看清问题的实质,真正让大学生学有所用。
3.2. 提高大学生认同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培育和强化,直接体现高校思政育人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接受内化和价值认同程度。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真正可以做到入耳、入脑、入心,真听、真懂、真信,使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能够自觉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秩序建构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
3.3. 提升大学生品德修养
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生,将决定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如果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这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所在。提升大学生品德修养主要体现在全过程引领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升大学生价值判断力,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4. 涵养大学生奋斗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也体现在加强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当今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下长大的,特别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是一蹴而就到达今天的繁荣昌盛的,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就要引导大学生树立高远志向,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
3.5. 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最重要的表现是大学生能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学生要密切联系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把自己日常的思想、学习、生活摆进去,在实践中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从中汲取到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他们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走好青春之路的力量源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如果大学生只停留在思想上的认识,没有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现实社会中去践行,学习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理想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投身祖国的建设中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困囿
4.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使得社会环境波谲云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既充满了好奇,又存在着迷惘与困惑,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而正确的引导。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如此之多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立足学生视角,就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景建构延伸力与想象力,容易使学生对道理的领悟局限于课堂上,不仅难以有效迁移到社会场域,还可能在无形中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课堂之用”的刻板印象[3]。
4.2. 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既定条件下,教师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起到决定性作用。“让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宣传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理论讲准、讲深、讲透和讲活,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但当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知识结构单一,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突显出的时代性、前沿性、融合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为了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高校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是应届博士毕业,但是他们走上讲台前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岗前专业培训,需要漫长的培养过程。也有部分年长教师未经过研究生层次教育,缺乏提高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此外,部分教师教学缺乏积极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经验。师资队伍建设的这些不利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4.3.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希望教师向他们提供更多新的信息,存在一种明显的求新好奇心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不强,加之青年大学生从众心理较强,容易被表象蒙蔽,无法理性对待信息的虚实。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没有足够丰富的信息就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做到入情入理地释疑解惑,就会弱化课程的说服力。
4.4.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师往往以对话牵引者的角色主导教学全过程,表现在形式上的“浅层”对话,很难形成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深层”对话,不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偏重知识和概念讲解无法满足大学生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环境中对高阶性理论观点的需求,宏大教学话语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感性直观叙事的需求,单向度讲授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彰显自我意识的价值需求,等等[4]。教学局限于一些基本概念、原则、结论的传授,以理论灌输为主,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枯燥,没有升华为理论思维的传授和观察世界的方法的引导和实践。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5.1. 协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注重内涵式发展
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与实施方案,统筹各方力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从“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出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协同效能,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用共享及教学经验、方法互学互鉴。聚焦强化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把核心素养培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5.2.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四有”好老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真学、真懂、真信上下功夫。要精读原著,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练就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与时俱进,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运用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吸引力,把“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讲得“有意思”。讲授时要注重给学生以有益的思想启迪,避免强行灌输,也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新视角,使他们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关注大学生成长需求,探求“供求结合”点
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学习往往不能满足于教材中的既定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对国内国际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及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本态度和认识,与学生充分交流沟通,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观念、习惯、需要、兴趣、能力以及专业等个体差异因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精神世界之间架起连接桥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和实现的需要。
5.4. 改进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保持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增加新的理论、新的内容,及时跟上理论界的新动态,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鲜活的,才对学生有吸引力。要加强对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拓展思想政治的教学资源,按照教学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功能完善,在高校内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效果。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形式,增加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赋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结语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时代发展同步同向、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同行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先期对学情的分析,师资队伍的优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让大学生把所学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时代、走向社会、深入生活。
基金项目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CIE2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