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09年9月14日,IBM总裁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此后,我国学者在对“智慧”二字的充分理解上,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对旅游活动各方参与主体都将带来有利影响,成为旅游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1]。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浪潮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旅游行业。现时代,数字技术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其在社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性无法替代,同时推进智慧旅游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从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3G通信、三网融合、GIS为核心技术,到现今依托5G通信、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支持,技术支持的转变同样带来智慧旅游内容内涵的丰富,如当下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让智慧旅游有了新样式,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到深度的文化体验和情景互动,层出不穷的新玩法成为智慧旅游的新趋势。智慧旅游将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收集各种旅游资源信息,并对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以更加及时、准确、智能的方式为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机构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2]。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主,以主题词“智慧旅游 + 创新”进行检索,文献为中文学术期刊,时间截止到2023年12月30号,设定2012~2023年为检索年限,得到文献共745篇,经过手动剔除,得到有效文献544篇。通过使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来梳理我国当下智慧旅游创新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在智慧旅游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2. 分析工具及数据统计分析
2.1. 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利用CiteSpace,由美国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是一款基于Java语言的可视化分析软件,它通过可视化手段分析文献数据中蕴藏的潜在知识,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对于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信息全景、热点主题、研究前沿以及发展历程的分析和预测都呈现出强大的优越性与精确性。该工具可以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用于梳理理论观点、演化路径、发展趋势等,对学术研究领域热点进行扫描。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决策支持,增强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高效的研究工具,尤其在文献综述、研究趋势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2.2. 文献统计分析
论文发布的数量能够呈现出研究领域内的阶段性发展状况。如图1所示,为我国11年智慧旅游研究论文发布情况。由图可见,2012年始,相关智慧旅游创新研究领发文量逐步增长,尤以2015~2019期间最为显著。发文量在2019年达到顶峰,当年期刊文献发文数量达到74篇,后四年发文数量开始逐步回落,可见智慧旅游创新相关研究领域在学术研究中被进一步深化研究。
Figure 1.Annual publication trend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mart tourism during 2012~2023
图1.2012~2023智慧旅游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趋势
3. 合作网络分析
3.1. 研究作者共现分析
Figure 2.Collaboration network map of authors in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2.智慧旅游研究作者合作网图
作者共现分析能够呈现出某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以及作者间的合作强度,如图2所示,作者的发文数量以节点的形式呈现,发文数量较多的作者节点呈现愈大,作者间的合作以连线方式呈现,发文时间的早晚也以节点的颜色区分呈现。研究中存在节点314,连线109,网络密度为0.0022。作者共现网络分析显示出存在以刘邦凡、何太淑、李艳英、张贝等合作团队,但合作密度相对较低,合作团体较为分散,不够集中,还未形成较为凝聚的科研团体,亦有诸多作者为非合作状态,如王莎、范建勇、尹敏等作者。其中,胡强、林炜玲、尹敏发文量最高,为4篇。
3.2. 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分析
对我国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网络共现分析,可以得到节点282,连线54,网络密度为0.0014。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共计282家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研究机构合作活泛度较高的是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燕山大学档案馆,但依然存在多机构未展开研究合作、研究合作散乱且不够密集、跨区域合作较少等问题。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中,高校为9家,可见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主力任然存在于高校之中,高校之中对于智慧旅游这一领域的研究多为管理学院和创新研究中心。
Figure 3.Collaborative network map of institutions in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3.智慧旅游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
4. 研究热点分析
4.1. 基于关键词的创新研究热点分析
4.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由图4可知,关键词共现网络呈现319个节点,648条连线,网络密度Density = 0.0075。节点为关键词,连线为关键词彼此关联。图表为前十关键词呈现。其中,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文旅融合为集中大量发文领域,如智慧旅游相关发文量在2016~2019年达到114篇。数字技术不断革新发展并应用到旅游行业,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智慧旅游代表着创新发展,传统旅游行业的服务、管理模式都在不断转型,学者不断加深对智慧旅游研究领域的探索。随着智慧旅游进一步发展,能够适配智慧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如何打造具备数字化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要点。智慧旅游下,全域旅游研究与智慧旅游相互依托,全域旅游中强调对各类资源的整合,智慧旅游中数字赋能提升全域旅游的整合效率,学者对于全域旅游研究逐步深化。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是智慧旅游背景下开辟的“新赛道”,通过数字技术应用,乡村旅游资源能够被更大限度开发,文化与旅游结合拥有旅游新花样,衍生出旅游新体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而乡村旅游和文旅融合符合智慧旅游持续发展的愿景,是智慧旅游正确的发展道路。
Figure 4.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for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4.智慧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4.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研究领域内具有相似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形成的互相联系的网络集群,各集群内涵是由各文章中高频使用的标题词来识别。各聚类群体编号从#0开始,为最大编号,按群体大小依次排序。使用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算法,同时以一年切片为基准得到关键词聚类群体图,包含聚类15个,如图5所示择取前六大聚类群体。智慧旅游聚类群体为最大,领域研究热度居高,围绕全域旅游、对策、乡村旅游、旅游管理、旅游业等概念不断发展。同时,旅游管理、旅游业,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呈现重合趋势,围绕相关领域不断交叉结合,可期未来相关研究领域互携进展。基于聚类标签并结合文献计量分析,能够发现智慧旅游创新研究领域目前集中于智慧旅游发展理论体系、管理模式及旅游业全要素转型,旅游资源挖掘整合、智慧旅游效应、影响、数字技术持续赋能。
5. 研究趋势分析
对某领域研究的时间发展历程探索,能够明确前沿研究方向,确定研究相关内容。如图6所示,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共生成10项。如图7所示,突现词是一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其可以反映出这段时间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该领域研究趋势演化的依据。2013~2015年,智慧城市、创新是该时间段的突现词,即为研究趋势表现。现今,新质生产力为发展助力、数字技术不断升级并应用,同时响应国家政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成为近年突现词,有利于摸索发展新效率、新模式。
Figure 5.Keyword clustering map for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5.智慧旅游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Figure 6.Keyword time-zone map for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6.智慧旅游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谱
Figure 7.Keyword emergence map for smart tourism research
图7.智慧旅游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从知识图谱和相关研究内容看,智慧旅游不断深化拓展其实现路径与技术,更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满足用户出游需求。通过对往时文献可视化分析,本文将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研究进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认知阶段(2012~2014):该阶段的期刊发表量较少,相关研究领域没有出现重大创新,学者在智慧旅游研究领域进展较慢。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2014~2019):该阶段的期刊发表量逐步递增,速度较快,此阶段学者们研究方向在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服务生态、全域旅游。在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专业人才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层面、理论知识要点、人才课程培养体系、教师与学生素养建设等方面,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培养框架、并没有太多实质内容。智慧城市的发展延伸出智慧旅游城市,信息技术的赋能融合城市发展运营理念,智慧旅游城市下的高度信息化,提升旅游高质量。如王红宝、葛永红认为,智慧旅游城市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3]。章秀琴认为,“智慧”有机嵌入了传统旅游服务生态系统,形成了智慧旅游服务生态系统[4]。智慧旅游背景下,传统旅游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有所转型。李君轶、高君慧认为,智慧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两者相互作用,智慧旅游在整合全要素资源、推动行业融合、拓展全空间旅游具有重要意义[5]。
第三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2021~2023):该阶段的期刊发表量增长变缓,出现下滑。该阶段学者的研究多在于对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创新、乡村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协同创新、智慧旅游科技赋能、智慧文旅。在以往智慧旅游信息服务模式中,信息平台单独收集并处理信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如徐岸峰、任香惠、王宏起提出了引入机器学习中的迁移算法,建设信息交互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能够加速旅游信息在多领域的流通互达[6]。乡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智慧旅游不断被开发,如今乡村智慧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梅倩文、任雅认为,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面临产业布局不合理、保护意识薄弱、营销能力欠缺、数字化能力不足、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7]。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多部齐力共进,促进乡村的生态、农业、民俗、民居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8]。智慧旅游不断融入科技赋能,数字技术手段的升级开辟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如姚晓燕认为,以科技驱动旅游产业、科技赋能绿色旅游方向、构建公共化数字服务体系、缩减地区数字化差异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点[9]。文化与旅游融合模式开辟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文旅融合当下虽然“居热不下”,但其相关资源整合力度、服务平台效能、组织模式有所欠缺[10]。
6. 结论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以“智慧旅游 + 创新”为主题对相关期刊进行检索,对相关检索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归纳了期刊年文章发表量,并绘制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轴、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以知识图谱为基础,分析智慧旅游研究主题当下学者的研究热点、现状。
1) 从智慧旅游近十一年研究历程看,发文量历年递增,到目前保持平稳,可见智慧旅游研究领域步入深入研究发展阶段,参与智慧旅游领域的研究作者、机构逐渐增多,但是都未形成较强的合作团队、组织,缺少核心作者和高影响力机构,从关键词共现来看,各时期有着不同的研究趋势,如2012~2014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模式创新,2014~2019年研究热点集中在全域旅游、智慧景区、智慧旅游发展对策,2019年至目前,智慧旅游科技赋能、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创新机制、智慧文旅是当下的研究热点。
2) 智慧旅游研究领域在发展路径探索、旅游产业数字赋能、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智慧景区建设、智慧旅游服务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实质成果。智慧景区和服务管理部门都已经具备信息化能力。服务机制、智慧景区建设、数据共享、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较为完善。
3) 智慧旅游近年来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及时为游客展开相应服务;5G通信能够实现将信息、数据、内容、服务汇聚融合。旅游行业可利用5G消息建立起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大数据技术应用往往能够协助智慧景区做好创意设计及管理。虚拟现实技术与5G的结合有利于数字智能游览、穿戴设备体验、智能终端、全息展演等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开发沉浸式、场景体验互动式等新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智慧体验;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够为旅游管理助力,实现精准化旅游治理和旅游资源管理与共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旅游供应链环节中提高非中介化水平,提高效率,保证数据透明安全性。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赋予智慧旅游新活力。
4) 目前国内学者重视智慧旅游应用场景研究。旅游服务不断转型,智慧服务平台研究并构建为用户出游推荐、在线预订、景区交通信息提供便利,像智慧配送的出现能够解决游客在旅途中盲目采购旅游物资、携带困难等问题[11]。旅游管理逐步优化,如研究开发或升级手机App,对景区的应急系统、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加以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12]。旅游营销多元化转变,旅游营销从传统单一广告宣传转变为全媒体矩阵构建,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平台不断成为主力军。智慧景区着力打造,电子门票、网络导游、安保监控与调度指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站点等不断投入使用。
5) 智慧旅游也渐趋步入智能化阶段。智慧旅游呈现出创新发展态势,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旅游的创新是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在于科技创新,数字化和网络化同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智慧旅游正是依托科技赋能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学者对于智慧旅游研究领域也应更加关注科技赋能及赋能影响、对策,落实实现路径、理论,同时更注重算法优化研究,提升旅游在市场营销、整合开发、用户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的能力,真正迎来智慧旅游智能化发展,如未来开展基于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式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研究,塑造数字旅游内容生产与游客交互新范式,持续推进数字旅游产业创新,可以为旅游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引导智慧旅游产业进入新的阶段[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协同育人视域下专业认知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J2023Y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