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督促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传统服务业正迎来智能化升级的新机遇,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效率的提升,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服务贸易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1]。据统计,2022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已高达3.82万亿美元,占据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半壁江山,比例高达53.7%。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数字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长,也彰显了数字经济在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我国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数字经济现状
在2022年全球经济环境逐步改善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2]。从2017年的27.2万亿元到2022年的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实现了显著扩张。同时,这一增速持续超过了同期的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已高达41.5%。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Figure 1.Scale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from 2017 to 2022
图1.2017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2.2.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与调整,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在提升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进出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增速更是超越了货物贸易,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013至2022年这十年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为470,533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7.37%,显示了服务贸易持续且稳健的增长趋势(见图1)。到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59801.9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长较快。具体看来,服务出口总额为28522.4亿元,同比增长12.1%;服务进口总额为31279.5亿元,同比增长13.5%。总体来讲,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减少,这体现了我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正逐步显现。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
服务贸易结构持续升级,增长势能充沛。从2013年至2022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2.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2%的稳健水平。2022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2506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其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高达41.9%,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3]。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和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两大领域出口增长较快,较去年同期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7.5%和13%。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分类进出口占比情况看,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中,运输、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旅行占比较大[4]。其中,运输类服务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0%。由于疫情的冲击,旅行服务的出口额遭受了较大的影响,降幅最为显著,相比上年下降了15.7%。与此同时,保险和养老服务进口增幅较大,达到了30.2%。
3. 数字经济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更加明显,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1. 推动服务贸易方式数字化
传统的服务贸易方式,整个贸易环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必须凭借特定的地域来作为市场交换实现的前提条件。数字经济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得服务贸易的市场空间得到极大拓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等模式,服务贸易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国际市场,开展跨境服务贸易活动。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双方的交易模式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正在逐步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为双方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交易渠道,更有助于显著降低贸易成本,推动服务贸易向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
此外,在传统国际贸易中,跨境物流的流程耗时较长,而且涉及多个环节,距离较远,导致成本高昂,同时不同国家的清关手续更是增加了交易的难度。预付货款和信用证等传统方式导致企业资金受到占用,同时延长了资金回笼的周期,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6]。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推进,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崭露头角。这些平台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提供市场分析服务、物流追踪服务以及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等,推动了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向全面数字化的转型。以PayPal、网易跨境支付和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工具,为服务贸易双方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交流平台,让双方能更迅速地展开磋商、订立合同并完成清关流程。与传统的现场交易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显著降低了谈判、合同签署和通关过程中的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了服务贸易的整体效率[7]。
3.2. 推动服务贸易对象数字化
传统上,许多服务行业受限于本地化特点,难以进行跨境交易。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打破地理界限,使得原先不可贸易的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能够跨越地域障碍进行交易,从而大大提升了服务的可贸易性。这种转变不仅扩展了服务市场的边界,还为服务贸易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在数据成为新兴生产驱动力的当下,随着线上虚拟云储存技术实现更低成本和更优方式的革新,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形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8]。众多产品和服务正逐渐以数据化的形式展现,如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旅游、数字金融、云办公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拓宽了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和展现方式,也迎合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要求[9]。
数字经济推动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型制造、数字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服务贸易的市场空间,也提升了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产业链水平。同时,数字经济还促进了传统服务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创新,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随着数据交易市场的日益成熟,数据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速度加快,即便是同一产业内部也呈现出更加频繁的流动趋势。这一改变促进了知识与技术在不同行业间的广泛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程[10]。服务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持续加速,积极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这一过程不仅催生了大量服务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更实现了全球价值链的重塑,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
4. 数字经济助推服务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1. 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是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数字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因此,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我们可有效助力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变革,进而构建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融合性基础设施,从而大幅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11]。这将有助于实现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国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比较优势,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
4.2. 依托“数字经济”,优化贸易服务结构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深耕数字服务贸易领域,为数字化转型下的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的全面优化与升级。为了促进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的深入整合,应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贸易新模式,以此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12]。在国内层面,应积极促进数字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5G网络的建设和部署,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还应主动融入全球分工,促进数字服务出口,进一步拓展在数字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此外,打造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拓展金融科技市场应用,同时推动在线视频、游戏等在生活娱乐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同时,应积极推广在线教育与医疗等服务,力求实现基础性数字服务全覆盖,推动服务贸易的持续发展[13]。
4.3. 加强数字服务贸易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谈判与起草,推动形成开放、公平、透明的国际数字服务贸易市场[14]。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和多边对话,推动数字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共识,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纳入数字服务贸易章节,明确合作领域和规则,促进市场准入和便利化。推动数字服务贸易标准的互认与对接,减少技术壁垒,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和质量。鼓励企业开展跨国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数字服务贸易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全球竞争力[15]。建立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合作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
基金项目
齐鲁理工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计划项目——数字经济助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QIT22SK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