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既关系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1]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国家及林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2007年9月,国家林业局颁布了《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其目的在于加强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和保护;2011年11月,国家种质资源平台通过认定并正式运行,建立了包括竹藤、林木、花卉等多年生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服务体系,提高了人们对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和保存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是为了进一步摸清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分布情况,更好地对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管理、保护及有效利用,维护好生态安全,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 地理概况
东兴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处沱江中游东岸,地跨东经104˚59'~105˚24',北纬29˚27'~29˚50',东靠重庆市荣昌区,南接隆昌市,西隔沱江接市中区,西北接资中县,北抵资阳市安岳县,幅员面积1180.58 km²。地质结构为中生带侏罗系,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以中丘中谷、浅丘宽谷为主,平均海拔405.4米。属亚热带湿热气候,降水集中,雨量偏少,境内四季分明,春早、夏长、秋短、冬暖,无霜期短,有雪日少,夏少酷暑,冬无严寒,春温较高,秋雨连绵,日夜温差不大,冬夏寒暑变幅平稳。一般年最高温度37.2℃,最低温度0.6℃,年平均气温17.2℃,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降水量927毫米。
3. 调查内容及方法
按照《内江市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于2018年7月~2019年12月以内江市东兴区(含高新区) 20个镇、4个乡及5个街道,包括东兴区长江森林公园、长坝山林场、斑竹林场所属全部森林资源为依据,组建和培训调查队伍,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完成了调查线路56条。根据《四川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细则》和《内江市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查清东兴区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重点针对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及竹类等林业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等情况进行调查 [2] 。调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编制普查工作方案、组建和培训普查队伍、资料收集与分析,掌握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生长和适应性等情况;二是外业调查阶段,对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和古树名木均通过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调查登记,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还进行了林木种类调查、优良林分调查、优良单株调查,通过数据调查、表格记载、图片拍摄、标本采制 [3] ,查清区域内的树种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三是内业汇总阶段,对外业调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采集制作的标本进行鉴定、针对普查工作要求进行总结汇总,并完成相关报告、图册、数据库等,了解栽培林木种植资源的类型及利用情况。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东兴区木本植物种植资源
东兴区现有木本植物资源88科236属410种,可栽培利用的经果类种质资源5科8属10种,造林、绿化(优良单株)种质资源17科20属24种,核查古树名木111株,10科11属12种,采集制作植物标本102种、278份,拍摄植物资源和工作照6800余张。
4.2. 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
4.2.1. 栽培利用的经果类种质资源
栽培利用的经果类种质资源5科8属10种,分别为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胡桃科、猕猴桃科。东兴区栽培利用经果类种质资源主要用途均为食用,以各种水果、干果等可直接食用的类型为代表,其中水果以柑橘、葡萄、李、桃为主;干果为胡桃、花椒。东兴区登记本地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林木良种1种:惠耀1号(胡桃),丰产稳定性好,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4.2.2. 造林、绿化类种质资源
造林、绿化(优良单株)种质资源17科20属24种,有南洋杉、马尾松、湿地松、雪松、水杉、柏木、白兰、樟、银木、银桦、尾巨桉、柳叶桉、秋枫、山槐、刺桐、红花羊蹄甲、任豆、加杨、榆树、香椿、喜树、木犀、白花泡桐、蓝花楹,每种树种均有多种用途,所有造林、绿化类种质资源都具有防护作用,材用是白兰、刺桐、白花泡桐以外的造林、绿化类种质资源的主要用途,其中部分树种也兼有观赏、防护、食用、药用等用途。
4.3. 古树名木
通过现地调查与核实,古树名木共111株,名木0株,共涉及10个科,11个属,12个种。按树种分为:银杏、罗汉松、柞木、白梨、皂荚、菩提树、黄葛树、栾树、龙眼、黄连木、胡桃、黄荆。
4.4. 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调查东兴区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树种10种,分别为:苏铁、银杏、水杉、红豆杉、樟、楠木、红豆树、任豆、喜树、川黄檗,基本都为人工栽培树种,其中楠木、红豆树、喜树(见表1)除有人工栽培外,还有部分散生于林下,处于野生状态。

Table 1. List of protected plants in Dongxing District, Neijiang City
表1. 内江市东兴区保护植物名录
5. 综合分析与评价
5.1. 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
5.1.1. 栽培利用的经果类林木种质资源
栽培利用的经果类林木种质资源多数为引进栽植品种,是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柑橘、李、胡桃等果树为主,部分农户还种植了桃、猕猴桃、苹果等水果。从已登记的栽培利用经果类种质资源来看,本地申报通过省级认定的林木良种,仅有惠耀1号(胡桃) 1种;川早2号(胡桃)为引进栽植的四川省林木良种;红阳(中华猕猴桃)、巨峰(葡萄)、黑钻(苹果)、金秋蜜桃(桃)、尤力克(柠檬)等为引进栽植的省外、国外品种。从对引种的林木良种的表现来看,除了本地选育的惠耀核桃表现较好,引进的川早2号(胡桃)表现较差,不建议规模化发展;引进的黑钻、金秋蜜桃等,引种时间较短,规模化发展尚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价。未来还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引进更多适宜在东兴区发展的林木良种和省外、国外的优质品种,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1.2. 栽培利用的造林、绿化类种质资源
栽培利用的造林、绿化类种质资源主要以农户自栽为主,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的优良单株种质资源,其适应性及抗逆性强,多数已成为乡土林木种质资源,或引进栽培的造林绿化种质资源,在乡土绿化改善农村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 [4] 。东兴区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林木的潜在价值,不同的主要用途进行针对性的开发,达到充分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开发起潜在价值的目的。
5.2. 古树名木
全区古树都没有进开发利用,绝大部分古树名木为散生状态,且多分布于农村,保护措施不到位,全区111株古树,只有32株采取了地上保护措施,保护比例不到30%,有些受病虫害和寄生植物危害的树木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造成生长势较差。对古树的保护措施显得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开发潜力较大,东兴区的古树资源都是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优良的遗传品质,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5] ,比如银杏、黄葛树、黄连木可作为绿化树种发展,皂荚、黄连木既是很好的用材树种,又可为绿化树种进行开发利用。
6.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
6.1. 加强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
植物种植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6] 。对东兴区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做好原地保存,对古树进行原地保护,尤其是生长旺盛、有价值的资源。对于本次筛选的优良单株,采取原地保存,对这些资源进行登记造册,摸清权属,挂牌保护,落实到人,确保资源不流失,特别是权属为个人的古树,应加强监管,避免私自采伐导致资源流失。对东兴区珍稀濒危的资源进行异地保存,如楠木、红豆树等,尤其是长势衰弱的资源,在原地保存的基础上,采集其枝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异地保存。东兴区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收集、保存、繁育优良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或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优良的资源进行原地或异地保存。
6.2. 重点加大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乡土树种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应充分重视乡土树种的遴选和应用,特别是对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的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该类型为培育优良乡土树种提供基础条件 [7] 。在加大对乡土树种及其原生生境的原地保护的同时,开展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良种选育的研究,丰富全区可以利用的林木资源。在造林绿化中进行应用,据本次普查来看,乡土树种大多分布在农村房前屋后、路旁、渠旁等,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在东兴区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可优先考虑具有高度适应性和综合抗性好的乡土树种。将这些优良的乡土树种利用起来可极大的增加植物群落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如枫杨、垂柳就是较优质的河道及岸线绿化、湖滨绿化树种;黄葛树、小叶榕、栾树、无患子、黄连木、皂角、朴树等是优良的城区和庭院绿化树种。楠木、香椿、红豆树既是珍贵用材树种,又是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可以在用材林造林、庭园绿化方面开发利用。在良种的推广应用方面,对于在东兴区适应性强、表现好的经济林木,如惠耀1号(胡桃)等,应加大推广良种力度,扩大栽培规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开发其价值,形成东兴区的特色产业。
7. 结语
综上,通过本次调查,已摸清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情况,东兴区林木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策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在做好优良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好乡土树种资源的特点,结合东兴区林业种质资源现状,挖掘其潜在的利用价值,在珍惜濒危树种方面,开展自主培养研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城市和森林景观方面,充分利用彩叶植物,凸显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并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更好的推动东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