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晨晓的艺术特色
1.1. 抽象风景画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抽象艺术》对抽象艺术有着以下解释,“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它有三个内涵:首先,抽象画作品不反映现实生活,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形象;其次,没有给画主题,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既不表达思想也不传递个人情绪;第三,纯释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 [1] 。
抽象绘画主要特点是放弃了具体的内容与情节,突出运用了点线面,色块与构图,运用纯粹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情绪。冷抽象的特点是沉静理性,准确的使用几何语言追寻规则且充满秩序的形式。其中以蒙德里安为代表,通过将黄金分割比例应用于画作,从而满足对画面的平衡感,继而根据画面的分割块面,采用红黄蓝三原色协调画面 [2] 。蒙德里安的经典设计元素是红黄蓝的几何化图形与横竖结构构图。这种几何式语言注重的是整体元素的构成,追求整体画面平衡、清晰、准确。热抽象的特点是注重跳动与激情,无规律的色彩组合和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及空间布局。其中以康定斯基为代表,在注重点线面这些基础构成元素的基础上,赋予其音乐般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关注形式的内在含义。他画面热情奔放,追求的是作品内含的意境。
《惠灵顿港》这幅画作晨晓运用抽象化的语言对整幅画作进行造型创作(见图1)。整体构图上,所有主题都在画布上形成一条对角线来完成几何图形,游艇,桅杆与高层建筑与整体画面成垂直构成,这是蒙德里安的经典横竖构图形式。造型上,城市与阶梯用几何化的图形进行概括,游艇与桅杆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来概括表达,对整体画面进行分割。构图的几何化与线面的几何抽象构成使得整体画面平衡和谐理性。《布鲁斯湾南岛》是由一个绿树成荫的水湾激发灵感创作出来的(见图2)。整体构图由三大色块构成,画面平衡协调。晨晓并未根据实际景物对树林与水湾进行具体描绘,放弃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而是以抽象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将河岸与水湾进行红色与黑色的大面积色块概括,将树林以线的形式进行抽象派的语言表达。这幅绘画的点线面是富有节奏与韵律的,大笔触的跳跃的红色色块,不同朝向长度粗细的线与朝向不同的点,抽象化的绘画造型使得这幅画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热情。
1.2. 大胆的色彩运用与野兽派的影响
野兽主义是现代派绘画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野兽派画家喜欢运用艳丽、浓厚的颜色,几乎是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白、粗犷的手法描绘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充分显示出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主义。野兽派作品的色彩夸张,它反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野兽派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因其独特的风格让人们过目不忘,深深地影响了后世。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和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上的使用是野兽派绘画的重要特征。野兽派绘画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喜欢使用高明度高纯度的原色色彩,颜色搭配上喜欢将补色色块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再用平涂的手法对事物进行高度概括,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野兽派绘画中也经常能看到黑色,野兽派画家们经常用黑色流畅性的线条作为界定形体的轮廓线,野兽派画家用色浓烈鲜艳,黑色使画面上的多种鲜艳的颜色放在一起却不凌乱,起到了稳定画面色彩关系的作用,使画面在强烈的色彩关系中有一种和谐感 [3] 。
晨晓在2008年创作的《惠灵顿体育场》就是一幅受野兽派影响的画作,野兽派经典的红蓝互补色在这幅画中运用到了极致,左侧的惠灵顿海滨与右侧的城市使用了蓝色与红色这对基本未经调和的高明度高纯度互补色,颜色明亮大胆,在蓝色的海滨的几只白帆用笔大胆,寥寥几笔勾勒出了白帆形状(见图3)。《大普提尼国家公园》(见图4)将上面红黄的山与下方的蓝白色块进行了强烈的冷暖对比,使得上方高明度的纯黄色营造了一种光影效果,这与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相合。整幅画面用黑色的线条对山体进行勾勒,使得原本冷暖色块对比营造出的鲜艳画面进行平衡,颜色鲜艳但不轻浮,使得画面整体关系和谐。
Figure 4.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图4. 《大普提尼国家公园》①
1.3. 回归中国与中国题材的创作
晨晓于1986年赴澳洲留学,1988年去往新西兰,2013年回归祖国。在新西兰的他大获成功,成为了新西兰的“地标性的艺术家”,但在海外的成功并没有使他沉溺其中,反而使他更加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故土的眷恋。晨晓说:“我将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唯心主义的精神内涵与中国文人画的精神结合起来,这其实是我心中的一种向往,是我不断追求的文化态度和期望营造出来的中西文化结合的艺术氛围。”这也使得他的作品中带上了“中国意味”,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使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方法。
在创作方式上,晨晓说:“我现在每天都在用潜意识在画,感觉有一种气在推动着我创作,这时候我会大笔疾挥地将色彩很性感地铺陈到画布上,等这股气过后,我再进入到理性阶段,慢慢地画面细部”。这一创作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过程中的泼墨写意“写胸中逸气”的手法。在色彩上:“原先我用色谨慎,比如说色彩的冷暖关系,在同一个色系里有微妙但是变化,所谓‘大的统一,小的对比’,总体来说是不冲突的。但到了后期我用色变得大胆,冲突,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这类似于文人画中的重神不重形,“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更加注重线条:“西方的线条是很拙的线,而我们中国人的线条表现因为受到笔墨影响,油画画笔到了我手中感觉是在用中国的毛笔在画画,是一种非常轻松自如的书写感,很流畅。” [4]
2013年回归中国后,晨晓用十年时间游历了祖国美好山河与城市风光,创作许多以中国为题材的。这十年中晨晓以游历过的中国城市乡村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画作,如城市题材的画作《上海陆家嘴色彩》,绘画手法上晨晓采用平涂的手法来绘制上海城市,用笔大胆,笔触跳跃,城市由彩色的大色块进行概括,整体画面大气亮眼(见图5)。他的画作用色大胆鲜艳,以斑斓的色彩来表达魔都上海的灯红酒绿,将天空与河水概括为蓝色色块,将城市分为前方的绿色与蓝色的冷色城市与后方的黄色与橙色的暖色城市形成空间深度,色块冷暖对比的构成,颜色对比大胆,但画面整体和谐。线条上运用红色的线条勾勒前方城市,使得前后方参差空间更为分明,线条流畅潇洒,带有中国意味。
引用:https://mp.weixin.qq.com/s/-njuBLntKllfERHNA7fpqQ。
Figure 5. Shanghai’ most color
图5. 《上海陆家嘴色彩》
又如乡村题材画作《绍兴水乡》,水乡是中国画作中的传统题材之一,有着江南的独特韵味(见图6)。绘画手法上晨晓采用平涂的手法来表现,没有过多的对流水与房屋进行刻画,主要由深蓝色的水面,白色的房屋与红色的桥三块构成。晨晓没有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深蓝色水面,白里透蓝的房屋,其中的亮色是前方深红色的桥,整体画面古朴雅致,有着水乡的独特韵味。晨晓对房屋用深色的线条进行勾勒,线条放松但不松散,线条粗细方圆变化多样,将毛笔融入画中,具有中国传统意味。
除了城市乡村题材,晨晓还以荷叶作为创作题材创作了许多画作,如《一池荷叶》《杭州西湖“虹韵紫”之荷》《杭州西湖“映日红”之荷》《白堤苏堤之荷》《桔荷》《粉荷》《蓝荷》等。以晨晓所作的《冬荷》例,在严寒的冬日里的残荷,失去了夏日里的婀娜,他是残缺的,凋零的,枯败的,但在晨晓的眼睛里,冬荷依旧是热烈的,美丽的,他选择了红黄这样的暖色为背景,让人感受到如火般热烈的生命力。冬荷这个主题在整幅画面构图中处于偏上的位置,荷花整体使用了大胆狂野的竖向的笔触,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乐观精神(见图7)。大胆的笔触与星星点点的玫红色的运用,让只剩枯枝的荷花依旧人感受到了顽强蓬勃的生命力。这就是晨晓的艺术,充满了快乐生活美学,并将其传递给大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池荷叶》(见图8),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铁站壁画。这是一幅巨作,宽16米,高3米,大片的桔红,绿色,蓝色的荷叶在柠檬黄的湖水中随风摇曳,荷叶形态各貌,但都大气舒展,令人观之开阔。晨晓利用中国传统泼墨写意的方式来绘画这一池荷叶,没有特意刻画荷叶形态,荷叶在湖水中肆意舒展,张力十足。晨晓笔下的荷叶一团团的,一簇簇的,但并不雷同,它们的朝向,大小还有那色彩浓厚之间的变化,让那池荷叶格外具有神韵。中国传统绘画中题材的选择多以荷花为主题,将荷叶作为荷花的点缀。而晨晓笔下的荷叶色彩浓厚而明亮,是热烈而活泼的,是夺人眼球的,其中只有零星几点玫红色的荷花作为点缀。这正是晨晓色彩的独特之处,将西方色彩个性与东方传统作画方式相结合,创作出直击观众心灵的画作。
2. 《新富春山居图》的独特性
2.1. 创作的背景
晨晓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也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他强调着艺术必须对社会有所作用。晨晓回归祖国后,除了把画作带给国人,更把自己的在大地艺术、行为艺术上的想法和行动带到了祖国,秉持着绿色中国,美丽乡村这一理念,晨晓用大众所接受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各地举办旋风式的巡回画展,旨在于推动自然的保护和唤起大众环保意识,同时希望提升大众的美育教育。
晨晓的快乐生活美学,是一种积极而上进的生活美学,具有大众所需要的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哲学。晨晓说:“真正的艺术是能够启迪和哺育人类,让失去方向的人们寻找到大自然的情感。”这是晨晓作为艺术家,以及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大爱”与“责任”,艺术家要有能够带给人们乐观情绪的的能力与责任,他希望人们相信,阳光永远都在,生活始终美丽 [5] 。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凭借他的蕴含着快乐生活美学的画作将新西兰环保观念带来中国,给观众树立了健康向上的艺术观。
晨晓的作品不仅给大众带来了视觉盛宴,更为大众带来了精神上的进步。他的作品是为大众服务的,为大众带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社会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晨晓在新西兰的独特经历,使得晨晓的画作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相接轨,西方表现主义与东方气韵的结合,表现出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与杭州亚运会“用心交融,互相包容”的精神相合。因此晨晓作为杭州亚运会特邀艺术家,为共襄亚运胜会,用晨晓色彩来记录亚运会的盛况,向亚洲甚至世界传递中国体育精神,为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创作了《新富春山居图》。
2.2. 绘画技巧和创新
晨晓的《新富春山居图》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绘画技巧,不仅在构图方面独具匠心,还传承并深化了黄公望的经典作品《富春山居图》所呈现的意境。这幅作品,以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为观者呈现出一场画面的绘制与时间的推移。《新富春山居图》在构图和意气上,融会贯通了黄公望展现在《富春山居图》的绘画技巧。
《富春山居图》构图上以横卷展开,较之中国传统山水画有所不同,长卷式的构图角度多样,纵观《富春山居图》,可以发现其构图极为动感,从高低起伏的山峦仿佛可以感受到画家创作时的心境,必是悠然自得,这也表达出作家豁达的人生态度 [6] 。长卷式构图不像传统画法截断观者正常视野,取其局部而悟天际,而是采用手卷的形式向两边缓缓延伸视点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横移,山峦的前后层次采用向左右与纵深同时展宽的处理方法。前后景物在画面中次序井然,完整者不会因其完整而喧宾夺主,避让者也不因缺乏完整性而缺乏光彩 [7] 。
此外,《富春山居图》中的留白使整体画面呈现广阔的意境,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欣赏之感,留白不仅是画中的哲学,诗中的意境,更是人生的境界,表现出的是黄公望人生豁达的态度与风范。技法上,黄公望对绘画技艺进行了创新。黄公望多采用干枯的线条来表现物象,只有在树木和房屋中才将浓墨和淡墨相结合,给人一种随意而又柔和的感受,乍一看好似随心所欲,但实则表现的非常精细 [8] 。在墨法上,黄公望摈弃五彩不用,选择根据墨层次的变化来让人感受到景物的变化,运用水墨干湿相结合的笔墨技法,墨色的由淡到浓,由枯到润的变化,使得画面虚实相合,浓淡结合,变化丰富,笔墨充分融合的用法将画作中的气韵与意境充分表现。此外还采用苍劲有力的点苔法,用浓淡大小不同的点来丰富画面语言。
《新富春山居图》继承《富春山居图》长横卷的形式,描绘了“绿荷红菡萏”的秀丽景色,采用了48个亚洲国家地图图形勾绘,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荷叶组合。在构图上,晨晓借鉴了《富春山居图》的构图,将由多彩荷叶组成的48个亚洲国家地图整体做成山峦的形式以长卷方式展开,视野与整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横移(见图9)。山峦起伏平缓但并未对整体山峦进行前后层次处理,只是以绿色为底色,对整幅画进行了前景——漂浮在明黄色的钱塘江上的由多彩荷叶的亚洲国家地图构成的山峦与远景进行区分。
此外,构图上,晨晓借鉴了《富春山居图》的留白艺术,使整体开阔明朗。线条上,晨晓在荷上的线条与荷浑然一体,筋骨相连,使得荷大气舒展的同时具备了筋骨,柔中带刚。用笔上,晨晓用笔大气洒脱,运用了中国传统泼墨写意的手法对这幅作品进行创作,用笔大胆果敢,气势磅礴。色彩上,不同于黄公望的墨色淡雅,晨晓用色大胆明亮,大面积的月桂黄的钱江潮水明亮而夺目,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荷叶颜色浓烈浑厚,把水佩风裳的“荷”之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引用:https://mp.weixin.qq.com/s/fp5bvddigmXqSMZ1ZBqUBQ。
Figure 9. New Fuchun Mountain Dwelling Map
图9. 《新富春山居图》
2.3. 裸眼3D技术的运用
《富春山居图》因为历史原因分为《无用师卷》和《剩山卷》,长期分隔两地,经过海峡两岸的画家与有识之士的多方努力,“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此展不仅将两卷合二为一,还利用先进的3D技术创作了动画版《富春山居图》。
《新富春山居图》有两个版本,一版是传统油画作品,一版是运用了裸眼3D艺术的数字版视频艺术“新富春山居图”。晨晓专门邀请了数字艺术设计师和数字科技工程师进行联合创作,通过绘画与视频两种艺术媒介的跨越性叙述表达,将《新富春山居图》以裸眼3D技术得以呈现。一开篇,《新富春山居图》以泼墨的方式呈现,随后整幅画幻化成无数条曲线紧密缠绕融合成飘逸灵动的丝绸,之后又变幻成绵延流动的江水与灵动的多彩荷叶,在江水的潮涨潮落之下流动出杭州的标志扇形的钱塘江,以荷叶与圆月在夜晚时分交相辉映作为结尾。
裸眼3D技术这一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新富春山居图》这一作品到达了新的高度,如果说油画版的《新富春山居图》向整个亚洲展现了杭州的深厚的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那么数字版《新富春山居图》则向亚洲展示了有创新活力的数赋智能的杭州高科技产业整体形象,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融合,现实与虚拟的交互,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富春山居图”(见图10)。
Figure 10. Naked eye 3D version “New Fuchun Mountain Residence Map”
图10. 裸眼3D版“新富春山居图”①
3. 《新富春山居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3.1. 富春山居图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富春山居图》是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它本身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彰显中华文明,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而山水画所演绎的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更是体现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9] 。由一段段一卷卷构成的《富春山居图》缓缓展开,富春江两岸的风光映入眼帘,画面中有陡峭的山峰与流水,但整体是平和的,安宁的,这其中包含了黄公望隐逸脱俗的豁达的生命态度,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这是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的象征。
《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对于很多前朝画家的艺术风格有着继承与创新。在绘画技能中的皴法对于董源的披麻皴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将其融入画中;在色调上放弃五彩不用根据墨色来让人感受景物的颜色变化;在书法中将书法入画。整幅作品蕴含着变革精神,使得画面充满生命力,尽显富春江两岸风光。由于黄公望在山野之间隐居数年,其对山川有着细微的观察与独特的见解,因此这幅画中蕴含着黄公望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的思考。
因为历史原因,《富春山居图》被分隔两岸,后又经过海峡两岸人民努力重新合璧,《富春山居图》体现出了现代的“合和”精神。2011年,分隔60余年的《富春山居图》长短两卷合璧展出,这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黄公望的尊重,也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映射 [10] 。加深了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它作为海峡两岸联系的艺术载体,是联系两岸关系和谐友好的重要纽带,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富春山居图》的合璧极大的提升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期待统一的热情期盼,折射出两岸中的艺术文脉如同中华儿女的血脉一样紧密相连,艺术文脉的合璧预示着两岸未来的合璧。
3.2. 晨晓的现代诠释与创新
《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是对6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的继承与创新,晨晓利用自己的独特的晨氏创作语言创作了《新富春山居图》,东方与西方的交融,向整个亚洲展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600年前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山清水秀,平和惬意的场景,600年后的《新富春山居》的创作向世界展现了祖国山河繁荣富强的美好景象。
《新富春山居图》在表达方法上选择了更为抽象的手法,晨晓选择了荷来进行再创作,荷不仅是杭州的西湖的特色代表,并且其中蕴含着中华汉字的独特韵味,“荷”可寓意为“和”与“合”。《新富春山居图》采用了48个亚洲国家地图图形勾绘,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荷叶组合。愿景着亚洲如同荷一样“和合”,各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紧紧簇拥的七彩荷叶代表着48个亚洲国家的紧密联系,48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习俗,但都处于同一片亚洲大陆上,他们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紧密相拥。代表着团结,友谊,进步的亚运精神可以跨越国界与语言的限制,作为联结各国人民的心灵的桥梁。600年前的《富春山居图》里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现代的《新富春山居图》同样蕴含着和合的思想文化,并且更加的兼容并包,和的不仅是人与自然,和的是国家与国家,和的是亚洲与世界,《新富春山居图》里包含着宣传和推广亚运会,促进亚洲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推动亚洲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愿景。
《富春山居图》在合璧之后运用当时先进的3D技术创作了动画版《富春山居图》,现代数字版《新富春山居图》运用了现在先进的3D裸眼技术的,传统与虚拟的碰撞,向亚洲展现了数赋智能的富有创新活力的杭州,向整个亚洲展现了中国兼容并包的大国态度。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数字版《新富春山居图》中48个亚洲国家融汇而成“丝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体现“温润万方、泽被天下”的中华气韵与胸襟,并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西湖之荷,富春之岸,钱江之潮与其中包含着的亚洲48个国家在中秋月圆之时交相辉映与蕴含着团圆的《富春山居图》跨越时空相互呼应,圆月与蕴意着“和”的荷在中秋时节在亚运会这个瞩目的大平台辉映,内含着48个来自同一个亚洲大地的国家在亚运会这个平台“团圆”,象征着亚洲多彩体育文化在杭州亚运会的舞台交相辉映,象征着显现出各国运动员在体育运动精神中互鉴互助,团结协作,体现了亚洲各国守望相助的精神。
4. 结论
晨晓色彩受到了新西兰的深刻影响,新西兰的风景优美,粗犷大气,多元化的审美使得晨晓对色彩的探索出现变化。他的色彩纯粹明亮,在新西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被称为新西兰“地标性的艺术家”。晨晓个性鲜明的色彩,西方表现主义的形式审美,交织的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以及其中蕴涵着的快乐生活美学构成了晨晓原创性的晨氏创作语言,这使得他回归祖国后同样受到国人的喜爱,被称为“中国色彩教父”。晨晓为杭州凤起路地铁口创作了大型壁画,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铁站壁画。并且晨晓作为唯一入选亚运会主场馆壁画创作艺术家为亚运会创作了《新富春山居图》与六幅巨型壁画来共襄亚运盛会。
《新富春山居图》表面上是晨晓用油画去画他所熟悉的荷叶,实际上他要表现的是在表象之外对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之间的交错之间的中国,晨晓用他手中的色彩,以《新富春山居图》为媒介,把中华文化精神推向世界,潜移默化地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发展的故事,讲中国环保的故事,讲中国走向世界的故事。
华裔艺术家作为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华裔艺术家由于常年居住国外,处于跨文化的环境之中,反而使他们更容易感受到东方哲理的高深,再加上他们旅居国外的经历,思维相对多元化,容易突破单一模式的桎梏。作为6000多万海外侨胞的一员,晨晓通过艺术创作凝聚了中华海内外儿女的魂,增加了中华文化传播的途径,增进了国内外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色彩研究院项目“晨晓艺术中的色彩哲学研究”(项目编号:CX- Y20211103)。
注释
①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