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死亡观是指人们对死亡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死亡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更为具体的表现。死亡作为生命的必然终结,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且长期以来都是影视作品的选材之一。在这部电影之前,学术界已经对死亡进行了许多积极的研究,包括对死亡的科学研究、自然价值、宗教意义等。然而,本文将从影片中移民二代的新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死亡观念在死亡教育、死亡意义、背后的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电影内容和总述死亡观念,第二部分分为三个小节,从死亡教育、死亡的社会意义、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中的死亡来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死亡观,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并启示人生。
2. 背景介绍
这一部分将分为两点来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来源,为下文的详细阐述做铺垫。第一点主要介绍电影的故事、人物和主要思想。第二点将重点介绍科学的死亡观念和中美两国对死亡的一般看法。
2.1. 电影内容简介
这部电影讲述了碧莉的奶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全部亲人以碧莉表弟的婚礼为幌子,回到家乡长春见她最后一面的故事。影片的主角碧莉在年幼时就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接受的是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教育。碧莉从美国回到中国,向她的奶奶做最后的告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碧莉对家人隐瞒奶奶真实病情的行为表示怀疑和犹豫,但她仍然选择了善意的谎言来保护她的奶奶,就像她的其他家人一样。正如碧莉的叔叔所说,在中国,家人认为为亲人承担癌症晚期诊断是他们的责任。一家人在轻松愉快的婚礼上真诚地告别,而不是在庄严而痛苦的葬礼上哭泣,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温暖人心。这个故事是关于跨文化、跨时代的思想碰撞,中美文化冲突在电影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这部电影以碧莉为美国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反映了美国文化中对死亡的观念和感受。以奶奶、父母、叔叔、阿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揭示了中国社会对死亡的传统观念和态度。在人物思想的交流中,影片生动地展现了中美两国在死亡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2.2. 死亡观念简析
影片从是否要告诉奶奶她得了无法治愈的癌症开始,展现了中美两国对生死的不同看法。在电影中,碧莉的父母和家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许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对癌症的恐惧。所以,不如让奶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快乐地死去。他们认为他们是在为奶奶承担责任,而不是在说出真相后把责任推给她。然而,在美国长大的碧莉并不理解她家人的行为,因为在美国,不告诉病人他们的真实情况是违法的,人们应该有了解自己诊断结果的人权。中美文化在对待个人生死的态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此也影响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和接受死亡的态度。中国人对死亡一直持否定和回避的消极态度。甚至在一些场合不能提到“死”这个字眼,因为它是不幸、恐惧和不吉利的象征。受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化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识。哲学家们已经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死亡,形成了对死亡的积极态度。基督教是一个以死亡为核心的宗教,所以很多美国人能够冷静理性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
3. 中美死亡观比较
这一部分将具体研究和讨论中美两国在不同方面的死亡观差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死亡教育、死亡的意义以及传统观念与宗教信仰中的死亡。
3.1. 中美死亡教育的差异
死亡教育将死亡作为核心主题,主要探究生命、濒死、死亡以及死后的关联,用于帮助个人了解生命、了解死亡的意义,从而形成正确死亡观。本节将分为两部分,结合影片内容来说明和探讨中美两国在死亡教育方面的差异。
3.1.1. 中国的死亡教育
中国人认为关于死亡的对话通常与恐惧、焦虑、回避和误解联系在一起。许多父母认为这些讨论是不合适的,但模糊的态度和说辞又会让小孩子感到困惑和不解 [1] 。影片中,在家庭餐桌上,当碧莉的侄子天真地问母亲死亡是什么时,碧莉的姑姑只是摇了摇头,告诉她的孩子,“你太小了,这个问题你还不懂,等你长大了你自然就会明白的,”然后匆匆结束了对话。这在中国家庭中并不罕见。在电影中,通过碧莉的父亲在餐桌上与美国朋友讲的一个小故事,主人温柔地告诉他的妻子,她的母亲去世了,他说:“亲爱的,你的妈妈,她上屋顶了。”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对死亡的回避态度和委婉表达,可以明显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死亡教育的主流影响。根据徐建辉的《中美生命教育比较》,对于死亡,中国的教科书很少提及,老师也很少提及,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课程。所以学生们对死亡知之甚少。此外,死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成为禁忌。例如,对于房间和楼层的数量,人们会有意识地避免数字4,因为4在汉语中与死亡谐音。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禁忌和忽视,人们总是对死亡持消极态度 [2] 。死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并不到位,死亡教育只存在于少数大学。根据《中美生命教育比较》,国外的生死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而中国的生死教育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由此很容易得到一些启示,儿童需要正确认识死亡,形成客观的死亡态度,学校和家庭也应该丰富死亡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中国死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3.1.2. 美国的死亡教育
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碧莉的思维模式是第二代美国移民的典型缩影。她体现了美国式的自由自在,也表现出与中国父母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她能够以理智和清醒的态度对待亲人的死亡。因此,她认为奶奶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家人不应该隐瞒病情,这违反了她的人权,在美国是非法的。也许在她生命的尽头,奶奶仍然有一个愿望要实现,或者她仍然想给她的家人一个暖心的安慰和正式的告别。20世纪20年代,美国是第一个在学校引入死亡教育的国家,这种教育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广泛接受并蓬勃发展 [2] 。美国的生命教育相对成熟,在生命教育中,他们会用直白、简单的方式给孩子讲解死亡。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学校普及死亡教育的国家,美国的死亡教育课程涵盖了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各个年级。经过多年来对死亡教育规范化课程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美国整体的死亡教育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系统和成熟。在美国的死亡教育课程中,生与死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美国的生死教育是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策略之一,主要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的珍惜和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目的和针对性作用,主要是防止叛逆青少年发生自杀、吸毒、性侵犯等危害生命和社会安全的事件。
迄今为止,中国的死亡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家长的回避,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样对死亡采取模糊的态度。而美国在各个学龄阶段都设置了生死教育,这就使得他们能够理性直面死亡。
3.2. 从社会关系看死亡的意义
死亡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终结,也会影响到其他社会成员和社会关系。本节共分两部分,讨论和研究死亡对个人和家庭的不同影响,以及中美两国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死亡的不同内涵。
3.2.1. 死亡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一场凌乱的婚礼,也可以通过婚礼看到家人对奶奶的温暖告别。为了见奶奶最后一面,和奶奶永别,居住在海外的后代们迅速策划了一个计划,以碧莉表弟的婚姻为幌子,让家人团聚,这样奶奶就不会怀疑她的健康状况。奶奶的妹妹住在奶奶楼上的公寓里,一直在和医生沟通。在中国,医生通常会把绝症的消息告诉家属,而不是直接告诉绝症患者本人,尤其是当患者年纪较大时 [3] 。从医生那里得到诊断后,她和碧莉以及其他家人一起,把医生所写的第四阶段肺癌变成了良性的阴影。虽然没有人知道什么是良性阴影,但奶奶相信诊断报告,认为自己还很健康。在影片的最后,导演没有评论这家人的善意谎言,而是以一个开放的结局呈现了奶奶在被确诊六年之后,身体依然健康,情绪依然乐观。这也让人们反思,如果他们告诉了奶奶真相,她是否还能活这么久?
在上面的电影片段中,很明显,中国人和美国人认为死亡对个人和家庭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于重视家庭幸福的中国人来说,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并不容易。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死亡是一件非常严肃和悲痛的事情,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简单结束,而且意味着家庭成员的不完整,亲属关系的破裂,整个家庭的不团结,甚至留下了诸如遗产分配和家庭收入下降等财务问题。当所爱的人离开时,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都会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从否认、拒绝、愤怒、期待改变、深深的悲伤,到最后接受。
不像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沉重和谨慎的态度,美国人能够更冷静地对待死亡。在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中,死亡的消息可能令人震惊,但悲伤只是暂时的、偶尔的。根据《美国:她选择了死亡直播》的说法,患者本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充实地度过余生,期待和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及时向家人表达他们的爱,而不是急于寻求医疗帮助来延长生命或沉浸在悲伤和泪水中。在美国,以死亡为主题的书籍、临终关怀调查和死亡体验活动很受欢迎。美国人一直关注死亡,愿意讨论疾病、临终等话题,因为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临终关怀,还可以引导人们探索如何使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对中国人来说,死亡不仅仅是死者一个人生命的终结,更是家庭成员需要处理悲痛、适应新的生活状态以及重新分配家庭角色和责任以适应新的家庭结构的问题。而美国家庭更简单更核心,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界限感明显,个人更加独立和自由,所以家人的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生命过程,他们能够理性接受家人的死亡。
3.2.2. 死亡在中国集体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中的意义
在影片中,碧莉反复询问家人,不告诉祖母真相是否真的正确。她相信奶奶有权利知道和处理她的疾病,并为她的余生做出选择。然而,她的叔叔以中国传统的理由反驳她,说中国人往往不讲真话,因为这会让她的余生充满恐惧和不安全感。碧莉多次被批评过于美国化,正如她的叔叔告诉她的那样,“为她承担这种情感负担是我们的责任”,并补充说“你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属于自己。” [4] 这两种观念的对比就像碧莉的叔叔在电影中说的,美国人把死亡看作是自己的事情,他们可以自己处理,而中国人把死亡看作是整个家庭的事情,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渡过难关。
集体主义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整体关系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它包含着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有偏差选择的价值判断 [5] 。中国集体主义包含着社会主义统一性的内涵意蕴,体现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现实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集体主义的影响下,为亲人承担晚期癌症诊断的负担被认为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因为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家庭强调个人应该以家庭为中心,把家庭的荣誉和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当中国传统家庭在面临死亡等重大变故时,家庭成员之间会互相扶持共渡难关,具有集体主义所要求的强烈的集体意识、牺牲精神以及整体凝聚力。
个人主义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和自我中心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价值观将个体视为独立的存在,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强调个体的权利、自我实现、主动性和隐私性 [6] 。它代表了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特别强调自尊和自我权利。美国个人主义既追求人的性格、心理、行为的个性化解放,又崇尚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思维创新形成全面激发。美国的家庭关系有一种自发的界限感,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也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自由。因此,美国家庭非常重视个人的隐私和权利,更注重个人的愿望和自由。医生应该诚实地告知病人的病情,家属不应该隐瞒有关死亡的信息,因为在美国,不这样做将被视为侵犯个人权利和违反法律。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人更加注重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如何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所以他们不必为他人承担死亡的后果,也不必将自己置于终日的恐惧之中。
在这两部分中,以电影为背景,从两个方面对内容进行阐述。一方面,中美两国的个人和家庭对死亡的态度不同,这就形成了中国对死亡的回避态度和美国对死亡的直接态度。另一方面,从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出发,深入探讨了死亡在两种不同社会价值观中的意义。
3.3. 从传统观念与宗教信仰看死亡的意义
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作为社会价值观的浓缩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死亡观。本节将分为两部分来说明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对死亡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3.3.1. 中国儒家和佛教中的死亡
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 [7] 儒家思想认为,人来自于自然,汇集了世间所有的光辉精神,成为世间完全不同的一种生物。人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死亡,因为死亡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环节,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他们想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他们应该在死前努力了解一切,这是不可想象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便对生活以及死亡采取了一种随意且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佛教认为,当人们获得生命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这是自然发展的永恒规律。而且生活中所有的琐事和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是痛苦的表现,因此常有“涅槃”和“轮回”的说法。这实际上意味着一切事物永远处于死亡状态,好像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这就是佛教徒的终极目标。这种思想趋势导致了对死亡非常消极和悲观的态度。因此,当人们的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在物质客观世界中无法实现时,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上。
在碧莉表弟婚礼的前一天,奶奶带着她的儿孙们去给逝世已久的爷爷上坟,她在坟前祈祷好运,希望孩子们前途光明,全家健康。然而当碧莉质问妈妈为什么爷爷死的时候不带她回家奔丧,母亲只是简单地说,这会耽误你的学习。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事和死亡都是不吉利的。从本质上讲,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渗透和感染。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着儒家和佛教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自古以来,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明显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总是采取消极和回避的态度。
3.3.2. 美国基督教中的死亡
在美国家庭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是耶稣和基督教的忠实追随者和传播者。一方面,他们非常期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坚定的方向和纯粹的信仰;另一方面,他们想要享受圣经中描述的死后灵魂永恒的无限自由。影片中,碧莉和她的父母在美国的多年生活经历中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例如,他们在吃饭前祈祷并感谢上帝。尤其是年轻的碧莉,她认为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上帝安排的,它是人生使命的完成,是对上帝召唤的接受。
美国人死亡观的形成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认为,只要以一颗虔诚的心拥护和信仰基督教,在基督里礼拜的人就会得到永生。基督教的宿命论描述了人类生与死的起源和最终方向。在根据基督教教义的描述,死亡是作为生命的转变而存在的,它并非是生命的终结。在《圣经》的教导下,虔诚的基督徒坚信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是一个崭新生命的开始。耶稣的死与复活为信徒们提供了永生的希望,使他们能够在死后享受与上帝永远同在的美好。因此,对于基督徒来说,他们并不恐惧死亡,因为他们深信耶稣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替人类赎罪,并开启了通往永生的门。这种对死亡的理解让基督徒能够以平静和期待的心态面对生死,深化了他们对基督信仰的理解和实践。
中国人对死亡的消极和回避态度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内敛温和的性格,更是因为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几千年来的熏陶感染。而美国人能够平静理性地对待死亡正是基督教教义使然。
4. 结论
电影《别告诉她》通过一个华裔美国人面对心爱的家人的死亡,对比了中美两国对死亡的不同看法。这部电影以在美国长大的碧莉作为美国价值观与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冲突的载体,发出了对中国死亡观的质疑和彷徨,也是她对美国死亡文化的反思。死亡作为生命的必然终结,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和研究,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教育模式对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不同教育体系的人显然对死亡持不同的态度。其次,由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这也会导致人们对亲人死亡的看法不同。再次,受不同传统思想和宗教意识的熏染,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是各有特点和差异的。最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拥有正确的生死观念,才能拥有精彩充实的现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