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国伟, 孟庆任, 于在平, 等.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1996(3): 193-200. |
[2] |
张国伟, 张宗清, 董云鹏.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1995, 11(2): 101-114. |
[3] |
王清晨, 孙枢, 李继亮, 等.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J]. 地质科学, 1989(2): 129-142. |
[4] |
王晓霞, 王涛, 张成立. 秦岭造山带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造山带演化[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45(8): 1109-1125. |
[5] |
闫臻, 王宗起, 陈雷, 等.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作用[J]. 岩石学报, 2014, 30(2): 401-414. |
[6] |
李生全, 王军, 李向军. 柞水大西沟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地质与勘探, 2018, 54(z1): 1373-1382. |
[7] |
弓虎军, 朱赖民, 孙博亚, 等. 南秦岭地体东江口花岗岩及其基性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J]. 岩石学报, 2009, 25(11): 3029-3042. |
[8] |
朱茂旭, 骆庭川, 张宏飞. 南秦岭东江口岩体群Pb、Sr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J]. 地质地球化学, 1998(1):30-36. |
[9] |
崔建堂, 赵长缨, 王炬川. 南秦岭东江口、柞水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演化[J]. 陕西地质, 1999(2): 7-15. |
[10] |
叶张煌, 刘嘉麒, 尹国胜, 等.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3(2): 200-208. |
[11] |
杨恺, 刘树文, 李秋根, 等. 秦岭柞水岩体和东江口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5): 841-847. |
[12] |
杨崇辉, 魏春景, 张寿广, 等.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相岩石锆石U-Pb年龄[J]. 地质论评, 1999, 45(2): 173-179. |
[13] |
吴纪修, 王文, 黄增保, 等. 西秦岭温泉钼矿区含钼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岩浆物质来源讨论[J]. 中国地质, 2021, 48(5): 1596-1608. |
[14] |
刘春花, 吴才来, 雷敏, 等. 秦岭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3, 32(3): 341-354. |
[15] |
邵世才, 张本仁, 李泽九. 秦岭造山带东江口花岗岩体群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构造环境[J]. 矿产与地质, 1991(6): 424-429. |
[16] |
J.P. Pearce, 马昌前. 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痕量元素判别图解[J]. 地质科技情报, 1986(1): 57-67. |
[17] |
赵振华. 关于岩石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使用的有关问题[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31(1): 92-103. |
[18] |
黎彤. 地壳元素丰度的若干统计特征[J]. 地质与勘探, 1992(10): 3-9. |
[19] |
张成立, 王涛, 王晓霞.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3): 304-316. |
[20] |
范鑫. 南秦岭地块东江口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及成因[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