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 IoV)是5G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由于IoV通信信道动态的随机性和多变性,通信链路传输的可靠性面临挑战 [2] 。为了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提高可靠性,有研究提出在IoV中引入中继,来实现协作传输 [3] 。中断概率(Outage Probability, OP)能够判断无线链路的传输质量,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分析和预测OP将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中继的协作方式和所选取的信道模型是提升协作车联网(Cooperative Vehicular Network, CVN)系统传输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4] [5] [6] [7] 。文献 [4] 研究了Nakgami-m信道下,采用译码转发(Decode Forward, DF) 中继协作的IoV通信系统,并推导出OP的闭合表达式。文献 [5] 针对城市场景,采用双Nakagami衰落信道模型,结合放大转发(Amplify Forward, AF)协议,研究了CVN系统的OP性能。文献 [6] 利用接收信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CDF),研究了N-Nakagami信道下直连链路通信系统性能。在此基础上,文献 [7] 在目的端采用选择合并(Selection Combing, SC)的方法,进一步得到CVN通信系统下N-Nakagami的OP表达式,结果表明能够通过改变级联阶数N使信道模型更贴合现实场景。考虑到在信道条件较差时,为降低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本文结合AF与DF的优缺点,在不同接收信噪比下使用混合译码放大转发(Hybrid Decode-Amplify Forward, HDAF)协议。此外,以上文献在接收端对信号的处理均采用选择合并(Selection Combing, SC),为进一步提升传输性能,本文在采用等增益合并(Equal Gain Combining, EGC)技术进行信号的接收。
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应用于协作中继系统中也能提高系统的传输可靠性 [3] 。但MIMO技术也增加了系统的硬件复杂度和OP公式推导的困难度。针对此问题,文献 [8] 研究了2-Nakagami衰落信道中MIMO车联网系统的中断性能,并提出了两种场景下的天线选择(Antenna Selection, AS)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单输入单输出(Simple Input Simple Output, SISO)车联网系统相比,MIMO的引入能有效提高系统的中断性能、误码率和遍历容量。文献 [9] 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下,DF协作车联网系统中不同场景下的AS方案。但是以上研究并没有对HDAF协作方式进行分析,且未对OP进行预测。
目前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因自学习的能力已经成功运用在IoV场景中。DL能够从复杂的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分类。文献 [10] 利用实际闪电数据和闪电停电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预测输电线路雷电中断的人工智能算法,并将该方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RBF)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献 [11] 研究了无人机场景下,通过开发DL模型,实现准确度高的OP性能预测。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对N-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多中继MIMO协作车联网通信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GRNN的中断概率预测模型。中继使用HDAF协作,接收端运用EGC进行信号合并。基于接受信噪比最大的原则,设计AS方案,并推导出中断概率表达式。分析影响性能的指标,构建预测OP的数据集,从而建立GRNN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信道级联更能够体现信道的随机性,HDAF协议和EGC技术都能够提升中断性能;系统中断概率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基本吻合;并且GR神经网络能实现对OP的有效预测。
2. 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多中继多天线CVN通信系统,包含一个发射车辆S,n个中继车辆
,
及一个接收车辆D。S配置l根天线,
;D配置j根天线,
;中继均配置单根天线。假设所有的节点都处于移动状态,将S-D的信道增益归一化,S-R和R-D的链路相对增益分别用
和
表示。

Figure 1. Multi-antenna and multi-relay cooperative vehicle networking system
图1. 多天线多中继协作车联网系统
所有链路均服从N-Nakagami分布,链路系数由
表示,
。
包括链路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在统计上是相互独立但不一定服从相同的分布,并定义
。
,其中N是级联阶数,
表示Nakagami-m的信道响应,其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为:
(1)
其中,
,
表示平均功率,
表示衰落系数。N-Nakagami
衰落信道下接收信噪比
的PDF [12] 为:
(2)
其中,
,
为Meijer’s-G函数。根据Meijer’s-G函数的性质,
对式(2)进行定积分运算,得到
的CDF表达式:
(3)
其中
。
3. 系统性能分析
系统传输过程共分为两个时隙,在第一时隙中S分别向D与
发送广播信号,D与
的接收信噪比分别为:
(4)
(5)
其中
为系统平均信噪比,P为系统总功率,K为系统功率分配系数,
表示高斯白噪声的功率。根据式(2)和式(3)可得直连链路接收信噪比
的PDF和CDF分别为:
(6)
(7)
同理可得
的PDF和CDF为:
(8)
(9)
在第二时隙中,根据接收信噪比
选择最优中继
,
根据接收信噪比和阈值决定使用DF/AF协议转发收到的信号。最优中继选择准则为:
(10)
由式(3)和式(9)可以得出
的概率为:
(11)
3.1. DF协议性能分析
当
时,
使用DF协议解码接收到的信号并转发至D端。在D端,采用EGC技术,对来自直连链路和协作链路的信号进行合并,得到输出信噪比表达式:
(12)
其中,
。
与式(6)类似,可得
的CDF为:
(13)
由(12)可知DF协作下信噪比的CDF表达式为:
(14)
3.2. AF协议性能分析
当
时,
使用AF协议放大转发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因子
[13] 转发后,D端接收信噪比为:
(15)
则AF协议下D端接收信噪比的CDF为:
(16)
3.3. AS方案下的中断性能
为了使接收端接收信噪比最大,利用MIMO天线选择技术 [8] ,AS方案的接收信噪比为:
(17)
根据式(17),AS方案的中断概率可表示为:
(18)
其中,
为D端发生中断事件的信噪比阈值,
(19)
其中,
,
,
。
将式(11)、式(13)、式(16)和(19)代入式(18),即可得到AS方案的OP表达式:

(20)
4. 系统中断性能智能预测
根据公式(20)中断概率理论表达式的推导,选取影响OP的12个参数,作为GRNN的输入数据,即
,中断概率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即
。GRNN由四层结构组成,分别为输入层、模式层、求和层和输出层,GRNN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14]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两类数据,通过调整扩展系数spread,从而使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提高。
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 MSE)和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AE)可以作为神经网络预测准确度的评判标准,当MSE和AE值越小时,说明训练集与预测集的误差越小,即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越高。MSE与AE的表达式分别为:
(21)
(22)
其中P表示预测集的样本数目,
表示预测集第i个输入对应的实际输出,
表示预测集第i个输入对应的期望输出。

Figure 2.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tructure
图2. GRNN网络结构
5. 数值仿真与分析
假定每个节点都已知信道状态信息,
,
。系统采用等功率分配策略,即
。中继数
,协作阈值
,中断阈值为
。默认各链路的信道系数与级联数相同,即
,
。
图3是AS方案中断概率随天线数变化的曲线图,其中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断概率的理论值与仿真值吻合,且中断概率随着发射天线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图4给出了不同衰落系数下的中断概率,其中
,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断概率随着衰落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
时,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6.575 × 10−2,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1.235 × 10−2,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3.624 × 10−3。原因在于,信道增益随着衰落系数的增加而提高,从而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

Figure 3. Outage performance of the AS scheme
图3. AS方案的中断性能

Figure 4. Outage probability under different fading coefficients
图4. 不同衰落系数下的中断性能
图5给出了AS方案在不同级联阶数下的中断概率,其中
,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N值的增加,中断概率也随之增大。当
时,
,OP为5.35 × 10−7;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1.709 × 10−4;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5.101 × 10−3;
,系统的中断概率为6.741 × 10−2。当级联信道数量增加时,信道的随机性增加,从而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

Figure 5. Outage probability under different cascadenumbers
图5. 不同级联阶数下的中断性能
图6给出了等增益合并和选择合并方式下的中断概率对比图。所有链路均采用2-Nakagami衰落信道,信道衰落系数均为2,目的端接收天线数目为2,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
时,SC合并方式下系统的中断概率为2.2 × 10−3,EGC方案下的中断概率为5.2 × 10−4。当
,
时,SC合并方式下系统的中断概率为1.508 × 10−2,EGC方案下的中断概率为2.46 × 10−3,
,SC合并方式下系统的中断概率为3.688 × 10−2,EGC方案下的中断概率为3.85 × 10−3。以上数据表明,EGC合并方法下的系统性能优于SC合并。

Figure 6. Comparison of outage performance between EGC and SC
图6. EGC与SC方式的中断性能对比
HDAF协议与AF、DF协议下的中断性能对比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信噪比的增大,HDAF协议相对于AF、DF协议的优势逐渐增大。当
,HDAF协议下的中断概率为3.9 × 10−4,DF协议下系统的中断概率为4.31 × 10−3,AF协议下的系统中断概率为9.21 × 10−3。

Figure 7. Comparison of outage performance between HDAF, AF and DF
图7. HDAF与AF、DF协作方式的中断性能对比
图8和图9展示了GRNN的预测效果图,数据集采用了2550组数据,训练集包括2500组数据,预测样本数
。spread为RBF的扩展系数,当spread值越小,神经网络对样本的逼近性就越强。spread值越大,网络对样本数据的逼近过程就越平滑,但误差也相应增大。为了选取最佳spread值,仿真时采用循环训练的方法,交叉验证,选取使MSE值最小的spread,从而达到最好的预测效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
,
。

Figure 8. MSE of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图8. GRNN预测的MSE值

Figure 9. AE of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图9. GRNN预测的AE值
本文分析了多天线多中继CVN通信系统中断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GR神经网络的中断概率预测模型。信道模型采用Nakagami-m级联,中继使用HDAF协议,接收端使用EGC方式。针对多天线系统,提出AS方案,推导出OP的表达式。实验结果显OP随信道级联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天线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表明,HDAF协议相对于AF和DF协议有显著优势,EGC技术下的中断性能优于SC技术。GRNN能够实现实时预测系统的中断概率,若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和速度,则有利于提升系统传输速率与通信质量,因此,接下来将研究如何提高CVN通信系统的预测准确度和速度。
致谢
感谢李亚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李兴旺老师给予的宝贵意见和项目基金。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