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Graph Based on CiteSpace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 the supply chai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supply chain. The article utilizes CiteSpace software and is based on the databases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Web of Science. It focuses on 454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and 361 English journal articles 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from 2014 to 2023, and analyzes the publication volume, keywords, and other aspects to reveal the research status, hotspots, and trends in the field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domestic schola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eign scholars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which is also linked to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emphasizes the promotion of value co creati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供应链上升到战略高度
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以“供应链韧性”为主题词,选取文献起止年份为2014~2023年,文献来源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本文删除与供应链协同关联度较小及无关文献之后收集到454篇中文文献数据,并将文献以Refworks形式导出。针对国外文献,本文以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为核心,文献起止年份为2014~2023年,通过设置检索主题 =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去除会议、书评等文献类型后,检索到361篇文献,同样文献以纯文本的形式导出。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对供应链协同主题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知识图谱方法系统全面,能够确保对文献分析的细致性和精确性,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另一方面,知识图谱分析强大的可视化优势能够将复杂的数据和联系以直观的图谱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者更清晰地理解供应链协同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通过运用知识图谱方法,能够深入挖掘供应链协同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特征、关键词共现、聚类进行分析,从而凸显当前的研究热点。
2014~2023年关于供应链协同主题的国内外文献发文量变化趋势如
通过对发文机构进行分析,供应链协同主题国内外文献发文量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8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6篇)、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篇),University System of Ohio (9篇)、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9篇)、Zhejiang University (6篇),均是高等院校,可见高校是国内外供应链协同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
供应链协同主题国内外期刊论文的核心作者主要孙世民(6篇)、何黎明(5篇)、吴强(4篇)、吴群(4篇)、曾珍香(4篇)、吴绒(4篇)、薛霄(4篇)、Chen, Yan (3篇)、Byrne, P J (3篇)、Ma, Ke (3篇)、Wang, Lichuan (3篇)。从核心作者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外供应链协同研究领域有一些成果比较突出的学者,但是学者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者团队。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旨的高度概括,通过对关键词共现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掌握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通过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将联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分组,更深层次地挖掘出各个研究热点之间的关联,对研究热点中的多条线索进行解读和追踪
聚类序号 |
S值 |
名称 |
#0 |
0.971 |
供应链 |
#1 |
0.869 |
协同创新 |
#2 |
0.881 |
协同模式 |
#3 |
0.893 |
协同发展 |
#4 |
0.918 |
信息共享 |
#5 |
0.963 |
协同 |
聚类序号 |
S值 |
名称 |
#0 |
0.621 |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1 |
0.773 |
Customization |
#2 |
0.631 |
Circular economy |
#3 |
0.671 |
Logistics management |
#4 |
0.74 |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
#5 |
0.769 |
integration |
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SCC)的概念是由Anderson和Lee首次提出,他们重点提及节点企业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协调同步,及对客户各项需求给予满足和快速响应,可有效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柔性,进而发挥节点成员的自身优势和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回顾与总结,供应链协同主要基于两个视角展开:第一,基于企业视角,以战略协同、信息协同、业务协同和分配协同四部分构成供应链协同,其含义深化为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在提供产品和服务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享机制,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共同的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国外学者将供应链协同定义为供应链协作,指所有供应链伙伴积极参与,共同实现一个目标,可以分为内部协作、外部协作、战略协作和战术协作。Beamon定义的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上某成员通过提供某种激励来试图改变另一个成员的行为从而使最终均衡决策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最优。Stadtler和Kilgera
国内外对于供应链协同研究主要涉及到知识基础、交易成本、扎根理论等相关理论。解学梅
目前国内外对于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划分为合作关系、约束机制、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四部分。在合作关系层面曾文杰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近十年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国内外的发文趋势和研究热点发现:在发文趋势上,国内外发文量整体都是呈上升趋势,但在不同的年份区间存在差异,面对供应链中断的时期国内外文献均呈上升状态。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主题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更侧重供应链协同的管理模式和协同创新发展,更容易导致文献的同质化;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利用理论基础建立模型,联系循环经济争取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价值输出与价值共创。关于供应链协同的研究正不断深入。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正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持续稳定地进行,通过战略联盟的关系实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