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r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2330-5231 2330-524X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jocr.2024.123046 jocr-97167 Articles 化学与材料 一步法合成4-溴丁酸乙酯
One-Step Synthesis of Ethyl 4-Bromobutyrate
白学伟 申成龙 杨清岭 赵开川 胜继伟 吕晓威 新迈奇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濮阳 12 09 2024 12 03 482 487 30 4 :2024 17 4 :2024 17 9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本文通过 步法制备了 4- 溴丁酸乙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R) 对其物质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 溴酯比 、加入乙醇的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 4- 溴丁酸乙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溴酯比 、加入乙醇的量的增加,制备的 4- 溴丁酸乙酯纯度和收率先增加后减少;反应温度对 4- 溴丁酸乙酯纯度影响较小,但是对其收率影响明显;反应时间跟反应温度相互对应。该方法操作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收率,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In this paper, Ethyl 4-bromobutyrate was prepared by a one-step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autho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bromoester ratio, the amount of ethanol added,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preparation Ethyl 4-bromobutyrat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romoester ratio and the amount of ethanol added,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Ethyl 4-bromobutyrate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urity of Ethyl 4-bromobutyrate, but the yield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the reaction time is determined by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method is simple to operate, improves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the product while reducing the cost,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4- 溴丁酸乙酯 γ - 丁内酯 步法
Ethyl 4-Bromobutyrate
1 4-Butyrolactone One-Step Method
1. 引言

4-溴丁酸乙酯在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2] 。在农业方面,其作为农药中间体,例如:合成玉米赤霉醇 [3] 、检测及合成除草剂二甲戊灵 [4] [5] ;在医药领域,4-溴丁酸乙酯则被用作多种药物的合成中间体 [6] ,如:噁拉戈利钠 [7] 和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他利克索 [8] 、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依折麦布 [9] 、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的贝他斯汀 [10] 以及托伐普坦的中间体7-氯-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卓-5-酮 [11] 等。Hirao T等 [12] 利用二氯乙氧基合氧钒中钒的高氧化态促进环丁酮的开环反应,经过溴代后得到4-溴丁酸乙酯,其最终收率约为58%。然而此方法限制于成本和收率等问题。目前制备4-溴丁酸乙酯一般以γ-丁内酯、溴化氢气体以及无水乙醇为原料,经水洗分层,减压精馏得到4-溴丁酸乙酯,收率77%~84%。然而该方法操作复杂、收率偏低且副产物较多,不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本文采用一步法制得4-溴丁酸乙酯,减少副产物的同时提高产品的收率。

2. 实验 2.1. 试剂与仪器

γ-丁内酯(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溴化氢气体(山东汇鑫化工有限公司),碳酸氢钠(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所用的水为本实验室自制二次水。

福立9720Plus气相色谱仪(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FTIR-650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4-溴丁酸乙酯的制备

于5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00 g γ-丁内酯,在20℃水浴,匀速搅拌条件下,通入不同溴酯摩尔比的HBr气体,控制反应温度为40℃ ± 5℃。HBr气体通入结束后,加入不同质量的无水乙醇,分别控制温度为30℃、40℃、50℃、60℃、70℃、80℃,恒温条件下,搅拌至反应完全进行。随后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洗涤,充分搅拌,静置分层后,取下层油相,加入适量的NaHCO3饱和溶液,调节pH = 7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油相,加入微过量的去离子水洗涤,充分搅拌,静置分层后,得到4-溴丁酸乙酯。其中溴酯摩尔比为HBr气体: γ-丁内酯的摩尔量的比值。

2.3.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仪对产物的纯度进行分析,测试条件:毛细管色谱柱(30.0 m × 320 μm × 0.33 μm),气化室温度260℃;柱温、起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30℃/min升至90℃,保持1 min,再以30℃/min升至120℃,保持2 min,再以30℃/min升至150℃,保持2 min,再以40℃/min升至190℃,保持1 min,再以40℃/min至230℃,保持2 min;载气线速度:1 mL/min,高纯氮气,分流比:50;进样量:0.1 μL。

红外光谱仪,样品的结构及骨架振动采用KBr支撑片,在400~4000 cm−1范围内记录样品的骨架振动红外吸收峰。

3. 结果与讨论 3.1. 红外谱图结构分析

该研究以红外谱图分析物质的结构信息。 图1 为4-溴丁酸乙酯的红外谱图。其中在560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C-Br伸缩振动引起的,778 cm−1处归于-CH2-的面外变形振动的吸收峰,859 cm−1处为O-C-H的变形振动的吸收峰。而在1035 cm1、1130 cm−1、1203 cm−1处三条谱带为C-O-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为酯的鉴定峰。在1375 cm−1处为O-H的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1439 cm−1处为C-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在1735 cm−1处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为脂肪酸酯的吸收峰。在2982 cm−1处为–CH2–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其由于——Br的存在,向高频区移动。这些红外谱图的吸收峰均符合4-溴丁酸乙酯的结构信息,证实了该物质为4-溴丁酸乙酯。

Figure 1. IR spectrum of ethyl 4-bromobutyrate--图1. 4-溴丁酸乙酯红外谱图--
3.2. 溴酯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图2 为不同溴酯比(即HBr气体: γ-丁内酯的摩尔量的比值)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的影响曲线。随着HBr气体的通入,生成的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均是先变大后减小,在溴酯比为1.2时,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其纯度为98.27%,收率为93.47%。当溴酯比小于1.2时,HBr气体未能将反应体系中的γ-丁内酯完全反应,因此随着HBr气体的增多,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均增加;当溴酯比大于1.2时,HBr气体已经将反应体系中的γ-丁内酯完全反应,多余的HBr气体溶于反应体系中,并跟加入的乙醇发生副反应生成溴乙烷,反而使得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减小。溴酯比过小会使得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溴酯比过大会产生新的副反应,不仅浪费HBr气体,且降低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因此在该反应条件中最佳的溴酯比为1.2。

Figure 2. The effect of bromoester ratio on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ethyl 4-bromobutyrate--图2. 溴酯比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影响曲线--
3.3. 乙醇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图3 为加入不同质量的乙醇对制备的4-溴丁酸乙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随着加入乙醇质量的增加,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先增加后减小,在加入乙醇的质量为110 g时,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其纯度为98.63%,收率为93.22%。在实验过程中,乙醇即作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乙醇的量过少时,反应物的量不够,因此反应进程不能充分进行,导致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降低;在乙醇的量过多时,反应体系中溶剂的量过多,反应进行缓慢,导致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降低。乙醇与通入HBr气体的γ-丁内酯反应液进行酯化反应,生成4-溴丁酸乙酯和水,加入乙醇的量过少时,部分反应液未能及时反应,从而使得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降低,而且反应液可以溶于水中,经过分层后处理后,其收率也明显降低;当加入乙醇的量过多时,过量的乙醇和HBr气体反应生成溴乙烷,且多余的乙醇会影响4-溴丁酸乙酯和水相的分层,在乙醇的存在下,4-溴丁酸乙酯部分溶于水相,从而使得其收率明显降低。

Figure 3. The influence curve of the amount of ethanol on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ethyl 4-bromobutyrate--图3. 乙醇的量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影响曲线--
3.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图4 为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曲线,其中 图4(a) 为反应温度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曲线, 图4(b) 为完全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曲线。反应温度在10℃~60℃时,反应温度的变化对制备的4-溴丁酸乙酯纯度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40℃时,4-溴丁酸乙酯纯度达到最佳值为98.76%。反应温度对4-溴丁酸乙酯收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其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在反应温度为40℃时,4-溴丁酸乙酯收率达到最佳值为93.66%。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在反应中生成水,且反应温度越低,其反应速率越慢,在温度低于40℃时,反应速率较慢,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水越来越多,因此有部分反应液未来得及反应而溶于水中,在随后的后处理中被水相混合液带走,从而降低了4-溴丁酸乙酯的收率;而在反应温度高于40℃时,由于前期反应较快,在反应的前半段就生成了大量的水,因此在反应后半段的反应进行中,由于大量水的存在,同样降低了4-溴丁酸乙酯的收率。在 图4(b) 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先减小后增加。这是由于反应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但是反应中生成水,在反应体系中存在水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因此反应过快时,就会集聚大量的水,反而增加了反应时间。综合上述反应时间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纯度和收率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40℃。

Figure 4. (a) The curve of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ethyl 4-bromobutyrate; (b) The curve of reaction time corresponding to reaction temperature under complete reaction conditions--图4. (a) 反应温度对制备4-溴丁酸乙酯的纯度和收率影响曲线;(b) 完全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曲线--
4. 结论

采用一步法制备4-溴丁酸乙酯,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反应时间短,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收率,符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通过红外谱图对制备的4-溴丁酸乙酯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红外谱图显示该物质具备C-Br、C=O、O-C-H等峰,说明制备的产品为4-溴丁酸乙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实验过程中的溴酯比、乙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实验反应条件:溴酯比为1.2,加入乙醇的质量为110 g,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的4-溴丁酸乙酯纯度≧98%,收率≧93%。

NOTES

*共一作者。

#通讯作者。

References 夏婷婷. 一种5-氟-2-(1-溴环丙基)吡啶的合成方法[P]. 中国专利, CN110028441A. 2019-07-19. 刘公岩, 王云兵, 朱瑞鑫, 等. 一种混合电荷聚氨酯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 中国专利, CN112760023A. 2021-05-07. 郝青. 一种玉米赤霉醇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6589112A. 2017-05-31. 陈黎, 范子彦, 刘惠民, 等. 一种检测二甲戊灵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 中国专利, CN109061156B. 2021-07-13. 陈黎, 范子彦, 刘惠民, 等. 一种二甲戊灵半抗原与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 中国专利, CN109232286B. 2021-02-26. 胥传来, 姚静静, 匡华, 等. 一种抗非那西丁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AD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 中国专利, CN112877296A. 2021-06-01. 冯宇, 许宏, 项鑫, 等. 一种噁拉戈利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12457258A. 2021-03-09. 高强, 薛吉军, 曾亮, 等. 一种制备他利克索的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1665501. 2011-04-20. 曾培安, 吴锋, 吴健民, 等. 一种依折麦布的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201310181575. 2014-11-26. 扈田进, 何秋, 田宗勇, 等. 贝他斯汀或其消旋化合物的工业化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4003978A. 2014-08-27. 顾华平, 丁同健, 鲍继胜. 一种制备7-氯-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卓-5-酮的方法[P]. 中国专利, CN102093293A. 2011-06-15. Hirao, T., Fujii, T., Miyata, S., et al. (1991) Oxovanadium(V)-Induced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yclobutanones. ChemInform, 56, 2264-2266. >https://doi.org/10.1021/jo00006a06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