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dvancements in Identifying Pathogens in Food Based on the CRISPR-Cas Biosensor Technology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food safety, and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have many limitations. The newly discovered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 technology has made many new advances in microbial detection. The use of modern biolog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SPR-Cas biosensor system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such as complex pretreatment and long turnaround time.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studies on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based on the biosensing system with three Cas proteins (Cas9, Cas12, Cas13),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high specificity, low cost and so on, 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faced by traditional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detection. The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new biosensor CRISPR-Cas system is prospected and new thinking is provided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icrobial detection. As the CRISPR-Cas system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enhance, its application in identifying foodborne microbes is expected to expand significantly.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食物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类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引起相应的疾病。致病微生物主要分类为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与食物相关的疾病通常分为传染性和中毒性两大类,传染性疾病如腹泻和某些由动物传播的疾病,中毒性疾病则涉及典型的食物中毒案例以及化学污染物所触发的健康隐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约有6亿人因受食品污染而患病,近乎高达10%的发病率,鉴于此类疾病的高发病率,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近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扩散趋势呈上升态势,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
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
其一,传统检测方法涵盖培养、分离和鉴定过程,即利用培养基培养病原菌,然后通过形态学、生化特性等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等定量准确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样本检测。然而,目前这些主流策略在常规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障碍或不足。例如,传统的检测方法因其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漫长的检测周期,快速获取检测结果的目标难以实现。血清学检测虽灵敏度较高,但也存在成本高、需要训练有素人员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进行qPCR操作需要的仪器较为昂贵,并且存在携带污染的问题,对食源性病原体的最佳诊断工具的要求很高。
基于CRISPR-Cas系统对核酸序列的准确辨识能力,该技术作为新型生物传感器被用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故而针对这一研究的探讨显得尤为关键且具现实价值。本文综述了CRISPR-Cas生物传感系统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不同类型,并重点讨论了其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发展提出启发见解与未来展望。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存在于古细菌内的由RNA介导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抵御如噬菌体等外源核酸的入侵攻击。CRISPR基因座由前导序列、间隔序列和重复序列构成,其具体结构如
CRISPR-Cas系统的多样性体现在其结构和机制上的差异,目前研究发现的CRISPR-Cas系统根据其位点和特征蛋白分为一类
效应蛋白 |
Cas9 |
Cas12a |
Cas13a |
靶标 |
dsDNA |
dsDNA/ssDNA |
ssRNA |
向导RNA |
tracrRNA、crRNA |
crRNA |
crRNA |
续表
间隔子长度 |
20nt |
20nt |
28nt |
PAM|PFS |
5-NGG-3’ |
5-TTTN-3’ |
non-G |
切割活性 |
顺式切割 |
顺式切割、反式切割 |
顺式切割、反式切割 |
切割末端 |
平末端 |
5nt交错末端 |
/ |
切割位点 |
PAM上游三个核苷酸外侧 |
PAM下游靶链23位与非靶链18位 |
富U位点 |
反式切割 |
/ |
非特异性ssDNA |
非特异性ssRNA |
当外源DNA如噬菌体或质粒等入侵宿主时,宿主细菌利用CRISPR序列和Cas蛋白的协同作用来抵御噬菌体的侵袭。其作用机制涵盖了“捕获–表达–干扰”三个阶段的免疫反应。
起始步骤——识别与捕获阶段:Cas蛋白特异性识别外源核酸片段,借助效应因子的作用将此段核酸整合到CRISPR基因座中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拥有便携、小巧设计特点的分析设备,能够感测生物反应,并通过内置的信号传递和信号放大模块,将生物反应信号转化为可处理和定量的理化指标。该设备的关键结构部分包括生物敏感的识别组件(如酶、抗原、微生物、核酸等)、以及传递与扩大信号的理化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
现阶段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器主要通过利用核酸或特定探针对病原体核酸序列的特异性识别,通过将生物反应信号增强而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理化信号,进而实现病原体的定性鉴别或定量检测分析。根据传感器检测原理,可将其分为荧光传感器、比色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类型,这些传感器具备分析速度快、可实现在线检测和操作简便等优势。下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于不同Cas蛋白的检测传感器。
Cas9是CRISPR-Cas系统中的一种效应蛋白,由双链RNA引导的,并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gRNA与Cas9结合后对目标序列的识别切割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内陆地区,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沙门氏菌常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居于高位。有研究
Wang等
Sun等
CRISPR-Cas9系统目前在基因编辑和快速检测相关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可用位点多、可同时对多个基因操作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频繁产生的脱靶效应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一大因素。
病原微生物 |
核酸 |
信号放大方式 |
检测限 |
检测方式 |
参考文献 |
SARS-CoV-2 |
RNA |
RT-RPA |
40 copies |
横向流动检测 |
|
单增李斯特菌 |
DNA |
EXPAR |
0.82 amol |
荧光检测 |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 |
10 cfu/ml |
荧光信号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RPA |
63 cfu/ml |
横向流动检测 |
|
大肠杆菌O157:H7 |
DNA |
SDA、RCA |
40 cfu/ml |
荧光检测 |
|
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
DNA |
ITA |
100 cfu/ml |
横向流动检测 |
|
在CRISPR-Cas系统内,前体crRNA首先通过CRISPR序列转录生成,继而被进一步加工处理为成熟的crRNA,最终形成功能性的sgRNA。在sgRNA引导下,Cas蛋白识别靶标核酸中的PAM序列并对靶标核酸进行切割。现阶段Cas12系统中针对Cas12a和Cas12b的研究较多
CRISPR-Cas12a系统包括crRNA和Cas12蛋白两项核心部分组成。CRISPR-Cas12a蛋白作为一种由RNA引导的酶,是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组成之一,具有结合并切割靶标DNA的作用。类似于CRISPR-Cas9系统,Cas12a由于其定向双链DNA的切断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技术
在多种CRISPR-Cas系统中,CRISPR-Cas12a系统以其精准的核酸定向切割能力著称。这一系统可以方便地结合各类基于核酸扩增的信号放大技术,显著增强其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副溶血性弧菌又称肠炎弧菌,于海产品中广泛存在,食用被该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可导致腹痛、呕吐、急性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是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革兰氏阴性病原微生物
王鑫杰等
Xing等
CRISPR-Cas12b系统中的Cas12b蛋白是双RNA导向的蛋白核酸酶,由crRNA和tracrRNA共同介导或由融合后的sgRNA单独介导,特异性识别5’-TTN的PAM序列且切割后产生粘性末端
空肠弯曲菌主要寄生于禽类,若误食受污染的食物可造成中毒而引起急性肠炎产生腹泻发热等症状。Huang等人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严重时可致死亡的慢性缓发性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通过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结合CRISPR-Cas12b系统的检测策略,Sam, Ikuan等人
病原微生物 |
核酸 |
信号放大方式 |
检测限 |
检测方式 |
参考文献 |
诺如病毒 |
RNA |
RT-RPA |
9.65 × 102/ml |
荧光/横向流动检测 |
|
诺如病毒 |
RNA |
RT-RAA |
0.1 copies/μl |
荧光/横向流动检测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RPA |
20 cfu/ml |
横向流动检测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RPA |
1−10 copies/μl |
裸眼/横向流动检测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SRCA |
3 cfu/ml |
电化学生物传感 |
|
弗氏志贺菌 |
DNA |
LAMP |
40 copies/μl |
裸眼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RAA |
6.7 × 101cfu/ml |
荧光信号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LAMP |
30 copies/反应 |
裸眼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PCR |
1.02 × 102copies/μl |
荧光信号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LAMP |
100 cpoies/μl |
裸眼荧光信号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LAMP |
1.36 × 102copies |
免标记荧光视觉检测 |
|
副溶血性弧菌 |
DNA |
LAMP |
9.8 cfu/反应 |
裸眼 |
|
沙门氏菌 |
DNA |
—— |
1 cfu/ml |
裸眼 |
|
沙门氏菌 |
DNA |
LAMP |
1.22 × 100cfu/ml |
横向流动检测 |
|
沙门氏菌 |
DNA |
RPA |
1 × 10−4ng/μl |
荧光信号 |
|
沙门氏菌 |
DNA |
hHCR |
8 cfu/ml |
荧光检测 |
|
沙门氏菌 |
DNA |
—— |
1 cfu/ml |
裸眼/手机程序 |
|
沙门氏菌 |
DNA |
LAMP |
118 pg/μl |
裸眼/荧光检测 |
|
沙门氏菌 |
DNA |
SRCA |
2.08 fg/μl |
电化学生物传感 |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DNA |
—— |
5 cfu/ml |
荧光信号 |
|
大肠杆菌O157:H7 |
DNA |
RPA |
—— |
比色检测 |
|
蜡样芽孢杆菌 |
DNA |
RAA |
<500 cfu/ml |
荧光信号 |
|
相较于稳定性更好的DNA,RNA在细菌中代谢快的特点引导其作为指示细菌生存状态的指标。Cas13蛋白以RNA作为靶标并且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Cas13a是目前发现的系统中唯一靶向ssRNA的核酸酶
Zhou等
2017年Smargon等人
病原微生物 |
核酸 |
信号放大方式 |
检测限 |
检测方式 |
参考文献 |
SARS-CoV-2 |
RNA |
RT-LAMP |
100 copies/μl |
荧光信号 |
|
诺如病毒 |
RNA |
RPA |
5 copies |
荧光检测 |
|
沙门氏菌 |
DNA |
PCR |
10 cfu/ml |
荧光信号 |
|
沙门氏菌 |
DNA |
RPA |
10 copies |
探针检测 |
|
沙门氏菌 |
DNA |
RT-qPCR |
1−105cfu |
荧光信号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PCR |
1 cfu/ml |
“附带效应”报告信号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DNA |
PCR |
2.4 copies/µl |
—— |
|
蜡样芽孢杆菌 |
RNA |
—— |
10 cfu |
直接检测 |
|
图2. (a) CRISPR-Cas9介导的横向流动核酸检测原理;(b) 基于CRISPR-Cas9系统两步等温扩增方法检测大肠杆菌;(c)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d)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过程示意图
在约90%的古细菌以及40%的细菌基因组中发现有CRISPR-Cas系统的存在,自发现以来,除了广泛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展现出强大的基因编辑能力外,其在微生物的耐药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32302218),题目:基于磁性CRISPR/Cas13a-SERS生物传感的诺如病毒高敏即时检测及机理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号:2021M702460),题目:基于CRISPR-Cas12a的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突变体快速可视化检测新方法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21JCQNJC01410),题目:基于CRISPR-Cas12a可视化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的初步应用;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SKLFNS-KF-202210),题目:基于CRISPR-Cas12a耦合纳米金比色生物传感器的食源性诺如病毒快速可视化检测新方法研究;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项目号:2022KF0203),题目:基于CRISPR-Cas12a可视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快速检测研究;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项目号:NJ2023-03),题目:基于CRISPR/Cas12a可视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白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快速定量检测研究。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