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All-Rounded Development in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all-rounded development in Marx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 elderl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People’s all-rounded development in Marxism includes the all-rounded development of human needs, abilities, personalities and social relations.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found that the elderly face many challenges in material security, spiritual cultur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ety, aiming at realizing the all-rounded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All-Rounded Development in Marxism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同时面临着社会角色、家庭结构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在物质保障、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方面遭遇诸多挑战。在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的中国,如何解决老年人群体面临的困境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马克思在阐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然而在现实中,老年人在这些方面往往面临诸多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存在差距。
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划分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从人的需要、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四个角度出发,这样划分能确保人的全面发展能涵盖所有重要的方面,使每个人都能在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结构上包括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划分,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涵盖了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道德力、现实能力以及内在潜力等众多方面的发展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兴趣、信仰、体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使人的性格和气质更加完美,心理更加健康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考虑到人作为社会生物的本质,重视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马克思引用舒耳茨的观点,“国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就不应该再当自己的肉体需要的奴隶,自己肉体的奴仆。因此,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在退休后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逐渐退出劳动市场。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老年人通过劳动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逐渐减少,导致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同时个性发展也受到限制。这种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不仅源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还因为他们教育机会有限。前文指出,马克思认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老年人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劳动机会逐渐减少,再加上学习与适应能力下降,老年人在教育方面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个性的全面发展。由于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老年人在生活方式、居住选择等方面的自由度大大降低,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自由地做出选择,他们在生活选择和兴趣爱好上受到限制。同时,老年人因疾病和体能下降等身体原因限制部分自由活动,使得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进一步的限制。这种自我价值感与个性自由的双重挑战,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人构建社会关系的第一环境。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家庭结构和家庭角色发生变化,部分老人面临子女离家和丧偶等家庭事件,这类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引起的。同时伴随着身体衰老,曾经作为家庭支柱的他们,不得不转变为需要被照顾的角色,这种转变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失落和孤独感的增加。随时时代发展,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差异和沟通障碍日益明显,代际隔阂的加深使得老年人在家庭中的话语权逐渐减弱,他们感到被忽视和无法被理解。此外,在快速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了经济和时间上的负担,间接性引发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动,就不能有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他们彼此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视角下,老年人的困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涉及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学习与适应、自我价值与个性发展、家庭变化以及社会参与度等多个方面。为了全面解决老年人的困境,本文从老年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
老年人退休后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但他们可以通过心理调适去适应退休后角色的转换
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老年人应主动学习和适应新的知识与技能。他们可以通过老年大学、社区培训班等途径学习新知识,拓宽自身视野。同时老年人也可以尝试使用新媒体与年轻人交流,打破代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老年人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等,在保持身体活动的同时预防疾病。此外老年人应关注并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寻求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其和谐与稳定对老年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家庭成员应深刻认识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为此家人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强化这种意识,如定期探望老年人,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从而确保老年人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与支持。
鼓励代际互动与支持是缓解老年人孤独的有效方式,而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家人,需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家庭决策,让老年人在家庭决策中获得成就感和话语权,确保老年人始终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不会被边缘化。同时,家人要耐心倾听老人的需求,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此外,家人可以定期组织家庭聚会和家庭旅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强化家庭成员与老年人的情感联系,使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从而为老年人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弱,慢性病和高血压等健康问题频发。这些生理变化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因此,社会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方面,老年人在疾病方面仍承担较重的经济负担,健康问题也是导致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针对现阶段高龄老人收入低、养老需求高的情况,加大对高龄老人养老的政策力度。实施公益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等政策。此外制度的实施也存在执行不力、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尽管新农保取得一定的覆盖成果,仍有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老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并且一些地区的社会保障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老年人不了解甚至无法认识到社会保障对他们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识
社会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具体而言,可以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广场等场所,以此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活动空间。并且要经常组织各类文艺演出、体育健身和旅游观光等活动,鼓励老年人踊跃参与,以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例如,可以举办老年人才艺展示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可以开展老年大学课程,涵盖绘画、书法和音乐等内容,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社会还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排解老年人孤独等负面情绪。此外鼓励志愿者参与到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工作中,通过聊天陪伴给予老年人情感上的支持。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线上文化资源,诸如在线讲座、电子图书等,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神文化盛宴。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降低是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困境。社会应为他们提供学习和适应高速发展新时代的机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以开办老年人大学、电脑培训班和智能手机使用课程等方法,帮助老年人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畅享科技带来的便利。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和文化传承等活动机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老年人能够发挥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并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成就感。前文提到老年人在退休后经历社会角色的变化,但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建立新的社交圈等方式适应这些变化。此外政府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打通参与渠道等措施,帮助老年人就业,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社会应密切关注老年人因家庭角色转变而引发的诸如家庭关系紧张、子女不孝以及赡养纠纷等问题。当老年人需要帮助时,社会应及时为其提供家庭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以帮助他们化解家庭纠纷。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切实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此外社会要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加强家庭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子女关心关爱老年人,积极履行赡养义务,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可以在社区组织各种家庭活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家庭凝聚力。并且建立老年人互助组织,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老年人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生活需求受限、精神文化需求缺失、学习与适应能力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家庭角色转变以及社会参与度降低等。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挑战。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视角下,我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方向。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解决老年人的困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只有通过各方的协同合作,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到应有的尊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