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taphorical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Meta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al device, but also a way of thinking. It is a way or mechanism for people to establish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things in their though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national culture, thinking mode and experi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ings and metaphorical 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takes “red, yellow and green, white, blue and black” as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metaphors and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 of color. By observing the habit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aster the differences of color words in two languages, and accurately judge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color words.
Metaphor
人类在感知周围世界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而语言是其中之一。语言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而语言中的隐喻是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关键所在。隐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隐喻,所以隐喻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英汉颜色词分别代表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所以他们的概念意义几乎相同,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色彩绚丽,让人感受到愉悦,色彩暗沉,让人感受到悲伤。渐渐地,人们会利用这些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而颜色词就产生了许多隐喻意义。由于中西方国家处在不同的大陆,人们的生活经历也会有所不同,对待颜色的态度当然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同一种颜色对于中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隐喻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并结合一些实例,探讨英汉颜色词的异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是语言的艺术。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
隐喻是一种“包含隐含比较的修辞手法,用字面上表示一种事物或观念的单词或短语代替另一种事物或观念,以暗示他们之间的相似或类比”(《韦氏词典》),或“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的词或短语,以一种不同于其正常用法的方式,以表明这两件事具有相同的品质,并使描述更有力”(《牛津字典》)。
隐喻来自希腊词Metapherein。Meta的意思是“超越”,而pherein的意思是“传递”。它遵循一种特殊的语言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一个对象的各个方面被“传递”或“转化”到另一个对象中,这样第二个对象就可以被当作第一个对象来说。它的工作原理是“超越语言的字面意义,转移到另一种隐含意义”。这意味着隐喻必须包含两件事,一件是起点,另一件是终点。英国著名哲学家、修辞学家理查兹把前者称为本体,把后者称为喻体。如:爱情是一场战争。其中,“爱”是本体,“战争”是喻体。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一种事物或一种思想直接代替另一种事物或另一种思想。
根据不同的喻体,隐喻可以分为颜色隐喻、自然隐喻、身体隐喻和动物隐喻。
(1) 颜色隐喻可分为自然颜色隐喻和面部颜色隐喻。
① 自然颜色隐喻:
She feels a bit blue.
② 面部颜色隐喻:
Her face turned red with shame.
(2) 自然隐喻可分为天气隐喻、自然现象隐喻、温度隐喻。
① 天气隐喻:
He is very bright and breezy today!
② 自然现象隐喻:
He gives a wintry simile.
③ 温度隐喻:
He got cold feet at the last minute.
(3) 动物隐喻:
She i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当说起“隐喻”这个词,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从小到大在文章里所接触的一种修辞手法。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随着学者不断地研究,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认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科学等领域中,人们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某个事物,人们会用自己在一个领域的经验去解释,另一个领域的经验,这样,人们会清楚的了解到这个事物的实质,而这种认知行为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Richards (Richards applied linguistics choice set, 2010)指出人类的思维是隐喻性的。例如,我们有时说“床头”,“头”本身就是人或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是身体部位中位置处于最顶端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头”来指床的最顶端的位置。因此,通过隐喻,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床头”的意思。隐喻涉及“源域”和“目标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用源域来说明目标域。所以隐喻就是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以达到对目标域特征的新认识。
颜色词可分为三类: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复合颜色词。
基本颜色词是具有表达颜色功能的词。基本颜色词在描述物体时具有广义指称性,即只要属于同一种颜色,就可以用这个词来代替。源域和目标域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如“红地毯,红辣椒”
基本颜色词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基本颜色词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绿色”。它原指自然界中植物的颜色,如绿树、绿草等。后来,它经常让人想起春天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景象,于是“绿色和平组织”应运而生。另一个是基本颜色词是由多个词性组成的,比如“她吓的脸都白了”(形容词)、 “请在纸上留空白”(动词)。
实物颜色词不仅指实物本身,也指该实物所具有的颜色,这些颜色大多来源于大自然和日常用品。例如,“巧克力色”这个颜色最初是巧克力的颜色。后来,其他与巧克力颜色相同的物体,当形容他们的颜色时,就会说他们的颜色是“巧克力色”。
复合颜色词是指以基本颜色词为主体,加上另一个基本颜色词或实物颜色词,甚至加上其他词。
(1) 基本颜色词 + 基本颜色词:gray-white灰白色、green-cyan青绿色
(2) 实物 + 基本颜色词:silver gray银灰色、grass green草绿色
(3) 其他词 + 基本颜色:pale white惨白、dull gray暗灰、murky gray灰蒙蒙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和经验。其中,包含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描述颜色的词语。颜色词作为各民族重要的认知对象,自然会留下自己的烙印,获得丰富的隐喻意义。
首先,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人类通过物体表面反射光线的程度和感觉器官获得色觉。由于颜色的这种特性,人们有时借助有形的物体来描述自然现象,并给它起一个名字,如天蓝。这是人类观察物体和拍摄图像的重要方式。
其次,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利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来构建或解释另一个范畴。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来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领域的范畴时,就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例如,中文和英文单词“红地毯”、“red carpet”就是源域“红色”到目标域“热烈欢迎”的投射,从而形成了“红地毯”的隐喻
最后,人类的认知水平逐渐进入高级阶段,大脑中的色彩隐喻也随着产生。人类不再单单地运用颜色来表达事物的外表,而是运用颜色去表达其他认知领域的事物和概念。因此,颜色域可以映射到政治域、道德域等。此外,人类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地方的人类对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感知,这使得颜色的隐喻意义不再单一,而是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认知的共同性,中西方文化中的色彩隐喻必然也会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红色都象征着温暖、喜庆和幸福,并与庆祝活动和欢乐的情景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西方文化中,“red-letter days”指的是纪念日或快乐的日子(通常在日历上以红色印刷)。虽然在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但中国的节日通常也用红色印在日历上。在中国,春节期间,人们会到处挂红灯笼,贴红对联,以营造喜庆的气氛。
在中西方文化中,“红色”也被用来表示羞耻、愤怒、嫉妒等。在英语中,“become red-faced”是羞愧的意思。同样,在中文中也有表达“羞愧”的词语,如“面红耳赤”。还有表示“嫉妒”的词汇,如“红眼病”。
然而,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之处,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还有“残忍、暴力”的含义,如“red revenge”。同时,红色还象征着淫秽,例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然而,在中国红色没有这些隐喻义。
在中西方黄色的隐喻义没有相同之处。在中国古代,黄色代表权力和威严,如“黄袍”。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还表示“淫秽”,如“黄色书刊”。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并没有这样的隐喻意义,他们常常用“obscene books”来表示黄色书刊。在西方文化中,黄色主要表示卑鄙和懦弱,如“yellow dog”、“yellow streak”
在中西方绿色的隐喻义没有相同之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指的是为公众利益而采取正义行为的人,例如,在过去,人们把那些聚集在山上抢夺富人、施舍穷人的人称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着低贱,如,“戴绿帽子”。在西方文化中,绿色意味着青春、活力,如“a green old age”;它也表示某种事物是新鲜的,如“a green wound”。与“新鲜”有关的引申义是“天真,缺乏训练”,所以有“a green hand”。此外,绿色还表示嫉妒,如“green-eyed”。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表达嫉妒的词语是“眼红”即“red-eyed”。
白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纯洁和天真的联想意义,但在隐喻意义上却有所不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一个不吉利的颜色,白色常与死亡和葬礼联系在一起,如“红白喜事”指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的心理功能也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白色也象征着反动和落后,如“白专道路”。白色还象征着阴险,如“唱白脸”意思是一个阴险的人。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真,如“white soul”。它还象征着正直和诚实,如“white spirit”。它也表示幸福、幸运,如“white magic”。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大海和天空都是蓝色的,而大海和天空的这种广阔,让人不由得的感受到轻松和自由,所以蓝色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悦之感。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蓝色也被用来表示知识水平不高。例如,在《新唐书·选举志下》中,“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蓝色在西方国家比在中国有更多的含义。在西方国家,蓝色表示抑郁、悲伤,如“look blue”;表示警告,如“blue slert”,蓝色还表示淫秽的东西,如“a blue movie”。
在古代,人们崇尚方向和色彩,所以他们认为黑色是一个带有贬义的颜色。古人认为秋收冬藏,万物凋零,生命终结而消亡,给人带来悲哀。因此,黑色有悲伤的意思。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黑色也有凶兆和杀人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也常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在葬礼上,人们穿黑色衣服或戴黑色臂章表达对逝者家庭的尊重。在汉语中,人们通常认为白天和黑夜是“黑”和“白”的对立面,因此,我们有成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黑色也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因此有了词语“黑钱”、“黑幕”。黑色还会让人联想到那些与社会潮流背道而驰的反动组织或团体,如:“黑帮”、“黑道”。此外,黑色也有恶意的意思,如“黑心”。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黑色也是一个贬义的词。它常伴有“阴险”、“邪恶”等意思,如“black mail”。在西方,人们崇尚基督教,所以他们会根据《圣经》里颜色的意义来判断是否喜欢还是讨厌某种颜色。例如,在《圣经》中,黑色常与邪恶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不喜欢黑色,认为这个颜色不吉利。而“black Friady”指的是耶稣死的那一天。所以,西方国家的人们用“black Friady”来指代大灾难的日子
颜色词是人类感知词语的重要工具。颜色词从基本意义到隐喻意义的编码过程是基于人的认知心理机制的。语言是通过人的认知来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的。中西方颜色词的语义扩展反映了人们相同的经验和相同的隐喻认知模式。
表明差异的有三点:社会环境、认知视角、宗教信仰和政治背景。
社会环境对一个民族的认知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属于农耕文化,而西方属于海洋文化,所以他们对“黄”和“蓝”颜色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国更加重视黄颜色,而西方更重视蓝颜色,所以,在中国黄色的隐喻义较多,而西方则是蓝色。同时,风俗习惯对颜色词的隐喻意义也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红”的隐喻意义“喜庆、幸福、快乐”就来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习俗的影响
认知视角是指从某种角度观察和理解某一事物,而不同国家的人在观察和理解同一种事物会采用不同的认知视角,而隐喻又基于体验,不同的认知视角会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体验,所以即使是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隐喻意义。在中国人眼里,白色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所以葬礼上通常使用白色。同时,白色也是一种具有消极意义的颜色,所以与白色有关的隐喻有“白痴”“白食”。而在西方,白色是一个备受人们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爱情的纯洁,所以新娘总是穿着白色的婚纱。它还象征着正直和天真,所以与之有关的隐喻有“white lie、white soul、white hand”
在中国,政治派别或社会地位会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黄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神圣和正统的颜色。所以,秦始皇把黄色作为皇服,来代表中国皇权的威严而不可侵犯。而普通百姓或低层官员则穿的是蓝色的服饰,如“蓝袍”、“蓝衫”。
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也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佛教中,黄色代表着庄严、神圣,而佛教的传入,中国的黄色也被赋予了这些含义,所以中国的许多寺庙建筑的外观都是黄色的。在西方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是来自天国的蓝色精灵,所以“蓝色”象征着尊严和高贵,因此有了“blue-blooded”
束定芳(1998)认为隐喻的使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类利用他们在一个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他们在另一个领域的经验。Lakoff认为隐喻深深植根于人类语言的基础中。词语的隐喻用法是语义扩展的不竭源泉。当人们用颜色来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领域的时候,颜色隐喻认知便形成了。他的形成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生动。
本文简要介绍了隐喻,并了解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工具,更是一种认知工具。此外,本文还对“红”、“黄”、“绿”、“白”、“蓝”、“黑”几个颜色词的隐喻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西方颜色词异同的原因。
从隐喻的角度来看,中西方颜色词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部分原因可能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然而,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人的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会导致中西方产生较多差异,而所有这些差异都必然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
最后,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只介绍了中西方文化对颜色词隐喻的影响,有些方面没有考虑。例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他们对颜色词隐喻的理解不同,对颜色词隐喻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也会影响隐喻的理解和使用。此外,隐喻的使用不仅存在于颜色词中,还存在于其他方面。因此,在未来,希望存在于其他方面的隐喻也会有人研究,如时间和空间隐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