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Neck-Eight-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is one of the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neck-eight-acupuncture has shown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relieving pain in the nape and neck area. Modern medicine has also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y using filiform needles to puncture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Director Physician Hu Zhongping has combined neck-eight-acupuncture with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s, focusing on promo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and blood, unblocking the collaterals, relieving pain and achieving good clinical outcomes. A medical case is listed to discuss in detail the experience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in order to provide an advantageous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plan.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颈椎病作为临床上多发的疾病之一,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继发的周围结构病理改变累积,从而出现颈肩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并且同时伴有影像学上相应改变的疾病。颈椎病根据症状表现有多种分型,其中以神经根型为主,约占颈椎病患者的60%~70%,也是临床上最困扰患者的一种疾病,以颈部、肩部及以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是西药、中药、中药外治法、中医康复等
“项八针”治疗颈椎病技术作为沈卫东教授多年治疗该病总结出来的特殊选穴及疗法,在临床防治颈椎病上获得了显著成果。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因其起效时间快、效果显著等优点,获得了临床医生的广泛使用,近几年在治疗临床痛症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胡中平主任医师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虹教授的学生,在长期临床治疗实践中,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基本病机概括为阳气虚损、外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瘀滞,并创新性地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项八针”相结合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明显疗效。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并无“神经根型颈椎病”这一病名,但是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同时也可称为“颈肩痛”,并且将其病因病机归纳总结为“内因”与“外因”两部分。“内因”以人体虚劳、脏腑虚衰为主,表现为阳气不足、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素问》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足,不能温阳筋脉、形体,则肢体无法活动自如;“肾者,封藏之本……其充在骨”,则指明了当人体肝肾亏虚不足,筋脉失养,就会发为痹病;《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提到:“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素体气血亏虚,精血不足,则卫外不固,无以抵抗外邪,亦可发病。风寒湿邪、颈部外伤、慢性劳损作为外因,《素问》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证治准绳》指出:“颈项强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颈项强急,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此风寒客于阳经也。”风寒湿邪作为本病发病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三外邪侵袭,导致及筋络气血闭阻,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肢体关节麻木僵硬、走窜疼痛等。同时,外伤闪挫、落枕损及了筋脉,阻遏气机,气血筋脉闭阻不行;劳逸不当,正气亏损,卫外不固;或长期低头伏案,颈项负荷过重,气血不畅,也会出现酸楚疼痛不适。总结下来,颈椎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阳气亏虚、肝肾不足为本,外邪侵袭为标。病机关键在于外感风寒湿邪、长期劳损、阳气亏虚、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筋脉失养,经络痹阻,不通则痛。
沈氏“项八针”是沈卫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颈椎的有效经验穴。沈卫东教授认为阳气不足对于颈椎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阳气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物质和能量,阳气亏损后,机体失去温煦,无法抵御外邪;肢节失于温阳,则无法张弛有度。由此沈教授建立了“从阳论治”颈椎病的诊疗思路
陈以国教授认为颈椎作为联通脑与躯干的枢钮环节,起着沟通上下、运行气血的重要作用
从解剖结构来讲,由于哑门穴及大椎穴下面浅层分布的组织是斜方肌以及项韧带,深层走行的则是颈神经及椎外静脉丛,针刺这2个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颈背部肌肉的紧张度,调节颈部的微循环及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调整颈椎节段的力学平衡,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也称为“激痛点”,指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触摸到一个条索样结节,挤压或触压该触发点能感到酸胀疼痛,部分触发点还可以引起远端组织的牵涉痛,快速刺激时能引起局部的抽搐现象。由于定位分布及形成机制的差异,肌筋膜触发点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医针灸理论中的“阿是穴”
临床上对于颈椎病患者进行查体时可以发现,颈椎病的发生往往伴有颈背肩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存在,尤其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大小直肌、斜角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这些肩颈部肌群。不难看出,这些肌肉上面存在传统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如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等穴位,通过这些穴位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上,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椎病,就是选取这些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进行针刺操作
黄春华等
在临床操作方面,触发点的刺激操作与传统经络穴位也有所不同。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时需要注意进针部位的选择、针刺方向以及刺激手法、强度等。彭增福
某患者,女,现年48岁,首诊2024年1月13日。主诉:反复颈项部疼痛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半年,加重3天。患者诉半年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出现颈项部酸痛,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偶感指尖麻木不适,自行活动颈部后指尖不适缓解。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于院外推拿店行颈项部推拿治疗后,颈项部、左上肢症状稍有缓解。3天前患者夜间伏案工作受凉后感颈部疼痛不适,左上肢放射感明显,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症见:颈项部疼痛,左上肢放射性麻痛,低头、受凉后症状加重,偶感头晕及双侧肩部酸痛,无恶心呕吐、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无乏力等不适。饮食一般,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中医望切诊:舌暗,舌下络脉可见瘀青,苔白,脉弦细。专科查体:C2~C3、C3~C4、C5~C6颈椎棘突旁有压痛,脊旁肌肉可触及有明显条索样改变,局部肌肉紧张度高。颈椎左侧屈疼痛加剧。颈椎正侧位X线提示:颈椎退行性变。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予以“项八针”及颈项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项部。常规消毒,取颈部两侧C2、C4、C6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验穴,向颈椎方向斜刺45度至椎体横突,进针0.5~0.8寸,取哑门及大椎穴,进针0.5~0.8寸,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直至得气,留针;于颈项部行触发点触诊,以疼痛点为针刺点,取双侧风池穴、第3、5颈椎颈夹脊穴、肩颈穴、肩贞穴针刺,寻找皮下肌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予以多次提插使局部肌肉产生抽搐,直至局部肌肉疼痛减轻、紧张度下降,留针。每次针刺治疗30 min,隔天一次。同时教患者行肩颈部弹力绳拉伸锻炼,嘱患者减少低头频率、起居避风寒。
2024年1月16日二诊。患者诉颈项部疼痛、左上肢麻痛症状明显缓解,活动颈项部时感疼痛减轻。继续予以针刺治疗,针灸处方同前。嘱患者回家后坚持功能锻炼,改善生活习惯。
2024年1月20日,患者行最后一次针刺治疗后,患者诉疼痛不适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未见其他特殊不适。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文职人员,久坐办公室,常伏案工作,久之颈项部劳损,阳气亏虚,不能温阳筋骨;气血受阻,经络堵塞,又遇外邪侵袭,故见颈项疼痛。胡中平主任医师认为,患者工作原因,导致颈项部长期劳损,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且颈部为督脉循行路线,经络不通,阳气不行,再受外界风寒入侵,阳气不振,邪气停留,颈项部失于温煦,则发为病。治疗要以提升阳气,通络止痛,调畅气血为主,故选取“项八针”;同时患者肩颈部有明显压痛点,且按压时有上肢远端放射感,故加用风池穴、第3、5颈椎颈夹脊穴、肩颈穴、肩贞穴寻找皮下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进行针刺,降低肌肉紧张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疼痛症状。风池穴可祛内外风,患者夜间未能良好保暖,外感风寒,予以风池穴针刺也可祛风邪。
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化,针灸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是临床上效果明显、且安全的选择。胡中平主任医师认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传统针刺的确有效,但许多患者追求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于是将“项八针”与现代医学“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相结合,在刺激触发点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局部以及远端牵涉疼痛。高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要配合颈项部功能锻炼,调整生活方式,多方面结合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