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著名的俄裔美籍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中,他因细节上的精雕细刻、结构上的新奇独特和叙事上的大胆探索而备受关注。其代表作《微暗的火》(Pale Fire)于1962年出版,此本小说以复杂的形式、独特的结构和晦涩的内涵再一次在评论界引起巨大的反响。评论家从诸多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部分评论家注意到文本的迷宫形态特征。纳博科夫曾在采访中表示,他有几个喜欢的作家,如阿兰·罗伯-格里耶和博尔赫斯。“在他们神奇的迷宫中你可以呼吸得多么自由和欢乐啊!我喜爱他们思想得清澈、纯净和诗意、镜中的幻景”
[1]
。由此可见,纳博科夫本人对迷宫这一空间形象的认识是有意识的。通过模拟分岔路(forking paths)、死胡同(dead end)等迷宫要素,《微暗的火》成为纳博科夫潜心构造的文本迷宫(text as a labyrinth),迫使身处迷宫内部的读者不得不放弃传统阅读模式,在上下文做折返运动(backtracking),进行意义的再选择。同时,纳博科夫又有意地设置一些参照物引导读者前行。通过“空间结构与语言结构的抽象类比”
[2]
,外部结构得以与内在主题相互指涉。然而,以往研究多将文本迷宫视为纳博科夫文体创新的一个方面,并未对此深入探讨,尤其是这种叙事策略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从迷宫叙事入手,试图为《微暗的火》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2. 文本迷宫的建构:碎片化叙事和不可靠叙述
纳博科夫曾称《微暗的火》的形式“是别具一格而不是一般的新颖”
[1]
。在《微暗的火》中,纳博科夫刻意摈弃传统小说形式,以碎片化叙事和不可靠叙述构建出挟有多变、含混、无序等属性的迷宫文本。从结构上看,小说《微暗的火》由四个碎片组成,分别为前言、同名长诗《微暗的火》、评注和索引。前言部分是对长诗《微暗的火》作的出版说明。叙述者以碎片化的方式追忆了长诗作者约翰·弗朗西斯·谢德(John Francis Shade)及他创作这首诗的情况,同时对编注者的身份进行了介绍:查尔斯·金波特博士(Dr. Charles Kinbote),华兹史密斯学院(Wordsmith College)的教师,诗人谢德的同事、邻居和仰慕者。长诗《微暗的火》则是由诗人谢德根据记忆碎片拼凑而成自传体叙事诗,共四章,999行,记录了他对艺术、生死和来世的思考。评注部分是金波特根据长诗所作的注解,其中以碎片化的方式穿插着诗人谢德的创作过程、赞巴拉国王查尔斯二世(Charles II)的逃亡经历、杀手格拉杜斯(Jakob Gradus)的追踪过程以及金波特本人的生活片段。在索引部分,叙述者隐藏起虚构痕迹,对注释中提及的人名、地名、事件作了解释。这种参照式的阅读方式使文本摆脱了传统线性叙事模式,具备了空间艺术的共时性特征。
此外,在小说中,纳博科夫刻意嵌入许多以重复为表征的情景要素,即节点(node)或调制点(point of modulation),渲染出一种“既视感”(déjà vu)的阅读体验
[2]
。这种重复化的情景要素让读者不断陷入似曾相识的叙事情景中,而它所搭载的参照物功能并非为读者指明通往迷宫的正确路径,而是用不断复现的意象将读者圈在难以解锁的叙事圈套,“好比一个人再次进入了迷宫的某条通道,在进入新领域前一定会路过这条通道中所有的场景……叙事被限制、被幽禁了”
[12]
,从而迫使读者对迷宫路径及文本意义不断地修正与探寻。例如,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便是一个叙事节点,多次出现于谢德的长诗和金波特的评注中:长诗的题目“微暗的火”出自《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少年时期的查尔斯二世在壁橱中发现他大舅康玛尔(Conmal)译的《雅典的泰门》赞巴拉文三十二开本;成年时期的查尔斯二世出逃时,将《雅典的泰门》赞巴拉译本从隔板揣走作为护身符带在身边;拿到谢德遗作后,金波特一人居住在凄凉的小木屋里给《微暗的火》作注,“就像泰门在他那个洞穴里那样生活”
[5]
;在确认诗歌标题的具体来源时,金波特在《雅典的泰门》袖珍版本没有找到可以作为与“微暗的火”相等的词汇,故建议读者自己去寻找;另外由于没有原版书籍,金波特只好依据《雅典的泰门》赞巴拉语诗体译本将“那位愤世嫉俗的贵族对三名窃贼谈话的那一段落”转译成英语散文
[5]
。作品原意指太阳是个吸取大海水分的窃贼,但却还大地以果实,因此是生命力的源泉,而月亮则是个彻头彻尾的窃贼,是寄生虫,它那微暗的火只是反射之光而并非真正的光芒。而金波特的转译却扭曲了原文的意思,这一方面暗示了金波特作为谢德长诗作注者的荒谬可笑,另一方面指向了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即“艺术的创作与评判”
[13]
。谢德如同太阳,从生活中提取光芒,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经验写成诗作《微暗的火》;而金波特则如同月亮,盗用谢德的诗作,偷偷融入自己的思想。此外,“镜子”也作为一种叙事节点反复出现。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认为《微暗的火》是一本“镜子之书”(a book of mirrors),包含着一种“无限的视角回归”
[15]
。赞巴拉是“一个相像者的国度”(a land of “resemblers”)
[5]
,赞巴拉语是“镜子语言”(the tongue of the mirror)
[5]
,来自赞巴拉“影子派”杀手格拉杜斯原是玻璃厂员工,他的名字翻过来拼写则是“博凯的苏达格”(Sudarg of Bokay),“一位天才的镜子制造者”
[5]
,而查尔斯二世在逃亡过程中碰见的水面“犹如蓝色玻璃镜面”(limpid tintarron)
[5]
,这种深蓝色的名贵玻璃(tintarron)正是由博凯制作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谢德与金波特是一对镜像人物:谢德是右撇子、有孩子、无神论者、步履迟缓、面容清秀,而金波特则是左撇子、无孩子、基督徒、行动敏捷、须眉浓密,这种镜像设置再次将读者引向对于作品虚构与真实的思考
[11]
。
亚历山大洛夫(Vladimir E. Alexandrov)指出,正如纳博科夫的所有作品一样,《微暗的火》中最有力的联系隐藏在表面之下
[15]
。“死亡”节点的反复出现指向了一个中心主题,即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谢德从身边各种事件的关联中,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凭借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审美狂喜,在美学意义上的彼岸世界得到永生,而金波特则通过死亡,实现对灵魂的解放,最终抵达形而上的自由彼岸。
References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独抒己见[M]. 唐建清,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高文婧. 迷宫[J]. 外国文学, 2021(5): 115-125.
王安.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
Boyd, B. (1999) Nabokov’s Pale Fire: The Magic of Artistic Discove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微暗的火[M]. 梅绍武,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戴卫∙赫尔曼. 新叙事学[M]. 马海良,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任宏智. 《夜信》: 迷宫叙事与阿拉伯民族的迷宫之境[J]. 外国文学研究, 2022, 44(4): 127-137.
雅克∙阿达利. 智慧之路: 论迷宫[M]. 邱海婴,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Haegert, J. (1984) The Author as Reader as Nabokov: Text and Pretext in “Pale Fire”. 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26, 405-424. >http://www.jstor.org/stable/40755252
Boyd, B. (1991) Vladimir Nabokov: The American Ye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515/9781400884032
Connolly, J.W. (1999) Nabokov and His Fiction: New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597718
Faris, W.B. (1988) Labyrinths of Language: Symbolic Landscape and Narrative Design in Modern Fic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汪小玲. 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Mccarthy, M. (2016) Pale Fire. In: Page, N., Ed., Vladimir Na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 Routledge, 124-137.
Alexandrov, V.E. (1991) Nabokov’s Other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