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gress o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Lithofacies and Reservoir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o the center of lake basin, a large number of lacustrine deep-water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rocks have become a new field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ke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x sedimentary types and diverse reservoir space types of fine grained shal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lithofacies type division, diagenesis and reservoir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grained shale and other fine grained sediment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ha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ifferent shale lithofacies classification schemes, reservoir space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nd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ale sedimentary reservoi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les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the sediment-subsidence center of basins with slow deposition rate (hungry sedimentation), an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s anoxic environment in deep water and low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marine shales, lacustrine deep-water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rocks in China are more complex in terms o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have developed laminar structure. Pores and fractures of different scale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shale reservoir space.
Shale
页岩油气是指赋存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及其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中以自生自储成藏的油气聚集,即在泥页岩层系中滞留的油气
泥页岩可形成于陆相、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中。暗色泥页岩的形成环境主要为缺氧的闭塞海湾、潟湖、湖泊深水区、欠补偿盆地及深水陆棚等
相对闭塞,深水、低水动力。美国著名的产气页岩——福特沃斯盆地密西西比系Barnett页岩是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沉积于狭长的深水前陆盆地(陡坡–盆地)的内海环境
诸多研究者
还原、咸水环境。美国密西西比系Barnett页岩风暴浪基面及最小含氧量面之下为一贫氧–厌氧的环境。西弗吉尼亚纹层泥岩中含丰富的有机质和黄铁矿,指示了还原性沉积环境
沉积速度缓慢的欠补偿盆地。朱光有(2004)认为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沉积时期湖盆处于封闭状态,沉积速度十分缓慢,盆地充填呈现出欠补偿状态,形成了以蒸发岩序列与深灰色泥岩、油页岩、软泥岩间互层的盐湖沉积体系
总体上看,具有生烃潜力的泥页岩一般分布在沉积速度缓慢(饥饿性沉积)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沉积环境为深水、低水动力条件下的缺氧环境,包括浅海–深海陆棚相,台地相硅质、钙质黑色泥页岩和陆相的咸水–半咸水深湖–半深湖相以及海陆交互相中与煤层相伴生的碳质页岩。陆相断陷湖盆页岩等细粒沉积形成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重作用的复杂性,沉积环境受控因素多样
泥页岩中主要含有黏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蒙皂石等),此外还含有碎屑矿物(石英、长石等)以及自生的方解石、石膏等
美国产气页岩中石英含量为28%~52%,碳酸盐含量为4%~16%,总脆性矿物含量为46%~50%。福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实为硅质泥岩,尤其下Barnett页岩地层中含有更多的硅质或钙质矿物,上Barnett页岩和下Barnett页岩均含有一些黄铁矿
通过调研我国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以及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所发育的细粒沉积岩矿物组成特征,发现不同类型盆地中发育的细粒沉积岩在矿物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岩相,是根据其岩石学(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特征与相邻单元进行区别的岩石单元。同一成因单元的不同部分,也就是在同一亚环境或微环境的不同部位通常存在能量的高低差异,因而发育不同的岩相
国外岩相研究多集中在海相、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并通过原始沉积构造和生物扰动特征重建泥页岩沉积时的沉积条件
相较于海相页岩,湖相深水细粒沉积岩在矿物组成组构、沉积构造等方面更为复杂,中国陆相湖盆页岩纹层结构发育,发育有富凝灰质纹层、长英质纹层(粉砂质)、富有机质纹层、碳酸盐质纹层、生物纹层、粘土纹层等,不仅不同盆地岩相存在差异/同一盆地的不同区带不同层系页岩岩相也千差万别
不同沉积环境,尤其是水介质环境发育的主要岩相类型存在差异
作者 |
研究对象 |
划分依据 |
岩性、岩相类型 |
邓宏文(1998) |
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 |
沉积构造 |
黑页岩、水平纹层粉砂质泥岩、递变纹层粉砂质泥岩、钙片黑页岩、钙质纹层页岩 |
Robert1 G. Loucks Stephen1 C. Ruppel (2007) |
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 |
结构、层理生物群 |
含条带硅质页岩、含泥质夹层的灰质页岩、含生物骨架残骸的灰岩 |
Hickey J J, Henk B. |
密西西比Barnett页岩 |
矿物成分、生物化石 |
富有机质页岩、含生物化石页岩、白云石结晶页岩、含白云石页岩、凝结碳酸盐岩、磷灰石、 |
王冠民(2011) |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 |
纹层组份 |
黑页岩、钙质纹层页岩、油页岩、纹层状页岩、纹层状灰岩、钙质页岩、泥页岩 |
Trabucho-Alexandre J (2012) |
荷兰中央地堑侏罗纪早期黑色页岩 |
结构、沉积构造、矿物组成 |
生物扰动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薄层生物扰动泥岩、薄层粉砂质泥岩、薄层生物扰动粉砂质泥岩、薄层泥岩、波状纹层泥岩、薄层波状纹层泥岩 |
JIUYI WANG (2012) |
上新世–早更新世 |
沉积构造、结构 |
灰–黑色纹层状泥岩相、灰色快状泥岩和粉砂岩相、层状盐岩、松散泥质盐岩、黄褐色含盐粉砂岩和泥岩相 |
Guochang WangTimothy R. Carr (2013) |
阿巴拉契亚中泥盆纪马塞勒斯页岩 |
有机碳含量、矿物含量 |
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页岩、富有机质泥岩、灰色硅质页岩、灰色混合页岩、灰色泥岩、石灰岩 |
姜在兴(2013,2023) |
我国东部湖相深水细粒沉积岩 |
有机碳含量、矿物含量 |
高有机质灰岩、高有机质黏土岩、中有机质黏土岩、中有机质灰岩、低有机质灰岩低有机质黏土岩 |
梁超,姜在兴(2012) |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
矿物成分 |
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普通页岩 |
付金华(2013)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岩 |
粒度、沉积结构与构造、有机地球化学 |
油页岩岩相、暗色泥岩岩相、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岩相和砂岩岩相 |
王永诗(2013) |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泥页岩 |
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和成分特征 |
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层状泥质灰岩相、层状灰质泥岩相和一些过渡型岩相 |
张顺,陈世悦(2014) |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细粒沉积岩 |
矿物成分、沉积构造、颜色、有机质含量 |
富有机质纹层状灰岩、富有机质夹层状灰岩、中有机质纹层状细粒混合沉积岩、富有机质层状黏土岩、贫有机质块状细粒混合沉积岩 |
刘群,袁选俊(2015) |
鄂尔多斯盆地7油层组黏土岩 |
岩石组分、纹层结构、有机碳含量、沉积结构 |
块状泥岩、粒序层理泥岩、波状纹层页岩、平直纹层页岩、似块状页岩 |
刘惠民(2023) |
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页岩 |
岩石组分、沉积构造、结晶程度和有机质丰度 |
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相,富有机质层状碳酸盐页岩相,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混合页岩相,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质混合页岩相,富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混合页岩相,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页岩相等 |
赵帅等(2024) |
四川盆地红星地区二叠系 |
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 |
高碳高硅类,高碳低硅类,低碳高硅类,高黏土类和灰质混合类共5种岩相类型 |
泥页岩储层物性普遍较差,空气渗透率<1 mD,孔隙度<10%,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点
前人的研究显示不同盆地页岩沉积组分和成岩作用差异使得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复杂且多变
Kitty L. Milliken, William L. Esch, Robert M. Reed (2012)认为泥页岩中现存孔隙主要是次生孔隙,主要分为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无机孔隙指基质孔隙(包括裂缝)、矿物间隙和无机矿物粒内孔隙;有机孔隙(pores within organic matter)为有机质内部的孔隙,是由固体干酪根转化为烃类流体而在干酪根内部形成的孔隙。干酪根的生烃作用能使有机质本身产生5~200 nm左右的纳米级孔隙,因此,有机孔隙对页岩气的储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朱日房,张林晔等(2012)根据干酪根生烃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讨论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生烃演化对储集空间的贡献
对于有机孔隙的研究,部分国外学者通过显微照片进行定性研究
孔隙类型 |
作者 |
研究地区及层位 |
|
成因类型 |
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有机质孔隙 |
Loucks, 2009 |
Barnett页岩 |
黏土絮体间孔隙、粪球粒内孔隙、化石碎屑内孔隙、颗粒内孔隙、微裂缝通道、有机孔隙 |
Slatt, 2011 |
Barnett页岩和Woodford页岩 |
|
残余原生粒间孔、晶间孔隙、矿物铸模孔、次生溶蚀孔、粘土矿物晶间孔、有机质孔 |
魏祥峰等,2013 |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 |
|
粒间微孔、晶间溶孔、粘土矿物晶间孔隙、有机质孔隙 |
张烨毓等,2013 |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组页岩 |
|
粒间孔隙、晶间孔隙、溶蚀孔隙、有机质孔隙 |
姜在兴等,2014 |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页岩 |
|
晶间孔、溶蚀孔隙、生物碎屑体内微孔隙、有机质孔隙 |
康志宏等,2014 |
柴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泥页岩 |
|
粘土矿物晶间孔隙、黄铁矿晶间孔隙、溶蚀孔隙、有机质孔隙 |
李占东等,2015 |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 |
|
孔隙大小 |
微孔(<2 nm)、中孔(2 nm~50 nm)、宏孔(>50 nm) |
IUPAC |
|
微微孔(<1 nm)、纳米孔(1 nm~1 um)、小孔(1 um~62.5 um)、中孔(62.5 um~400 um)、大孔(400 um~256 mm) |
Loucks, 2012 |
||
微孔(<10 nm)、过渡孔(10 nm~100 nm)、中孔(100 nm~1 um)、大孔(1 um~10 um)、裂隙(>10 um) |
钟太贤,2012 |
南方古生界页岩 |
|
微孔(<10 nm)、小孔(10 nm~100 nm)、中孔(100 nm~1 um)、大孔(>1000 nm) |
魏祥峰等,2013 |
||
微孔(<10 nm)、中孔(10 nm~1000 nm)、宏孔(>1000 nm) |
冉波等,2013 |
四川盆地南缘骑龙村剖面五峰–龙马溪组 |
勘探实践证明,裂缝不仅为页岩油气提供储集空间,也可为页岩油气生产提供了运移通道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裂缝是泥页岩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但天然裂缝对页岩气储层的重要性依然存在争议。Montgomery (2005)对Barnett页岩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在断层发育区裂缝密度很大,但是几乎全部被碳酸盐岩所充填,而且基质中的孔隙也会被方解石部分充填
含油气盆地的页岩针对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储层特征,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邓美寅,梁超等(2012)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泥页岩储集空间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研究区泥页岩储集空间中裂缝包括构造裂缝、层间微裂缝、超压破裂缝;孔隙主要为微孔隙,包括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方解石晶间孔,总体上来讲,储集空间以构造张裂缝、层间微裂缝、黏土矿物晶间孔及方解石晶间孔为主导
目前,针对陆相断陷盆地页岩,目前集成了核磁共振冻融、FIB-FESEM、X射线小角散射测试等多尺度孔缝系统表征技术,刘惠民等认为东营凹陷富碳酸盐纹层状页岩岩相储集空间由基质孔隙、基质微裂缝、层理缝和跨层微裂缝构成,形成多级孔缝网络体系
相对于海相,湖相沉积类型对气候变迁的响应更为敏感,湖泊沉积物记录所反映的环境信息在不同尺度下存在差异,因此对湖相细粒沉积岩岩相的划分要在海相泥页岩划分基础上更加细致和系统。岩相是由一定岩石特征(颜色、成分、结构、构造、成层性等)所限定的岩石单位。反应了同一亚环境或微环境的不同部位能量的高低差异。岩相命名及划分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便于微相的命名划分和储层研究。
由于泥页岩的测录井、地震响应不敏感,制约了甜点层段优选的精度,高频层序格架下的页岩岩相类型、岩相组合叠置样式与演化规律尚不明确,多物质来源环境下的页岩沉积成因模式尚未建立,明确天文旋回对页岩岩相的控制作用是下一步研究的热点之一。建立页岩沉积相理论体系,解剖页岩从盆地边缘到中心的一体化发育演化模式,是实现页岩有效地质预测的前提。关于沉积成因机制,比如细粒沉积物的来源、细粒沉积物在水体中混合沉积作用类型、方式及受哪些因素控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关于储集空间,多尺度全息表征孔隙和裂缝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孔缝发育机制,建立不同盆地类型、不同沉积环境页岩储集空间的发育烟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