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m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324-7908 2324-7916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ssem.2024.134056 ssem-92537 Articles 经济与管理 数字技术背景下中国经济学学术期刊投稿体验优化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Research on Optimizing the Submission Experience of Chinese Academic Economics Journal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echnolog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s
杨蕴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4 07 2024 13 04 445 452 19 6 :2024 19 6 :2024 19 7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优化经济学学术期刊投稿体验有助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万维书刊网”数据,使用ROST CM 6软件对投稿人评论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体验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审稿时间长短、投稿流程是否顺畅、创作劳动是否被尊重是主要影响因素。论文发表是投稿人和期刊之间基于某种制度形成的契约关系。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发现,权责界定不清、信息沟通不畅、监督机制滞后、激励机制不健全是问题的成因。建议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建设新型采编平台、优化期刊评价监督机制与完善编辑激励措施。
Optimizing the experience of submitting articles to academic journals in economics helps to build an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economics i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Eshukan”, ROST CM 6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high-frequency words, semantic networks,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 of contributors’ com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reviewing time, the smoothness of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the respect for creative labor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is a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ibutors and journals based on a certai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unclear definitions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o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lagg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unsound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It is suggested to regulat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build a new type of editorial platform,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journals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s for editors.
学术期刊,文本分析,数字技术,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Academic Journals
Textual Analysis Digital Technologies Political Economy Autonomous Knowledge Systems
1. 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学术期刊是专家学者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办好一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是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大多数经济学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审稿时间较长、信息沟通不畅、投稿体验不好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写作发表的积极性。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学学术期刊的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2. 文献综述

有关学术期刊优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新媒体传播与数字出版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传播与数字出版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马勇等探讨了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实现有效宣传 [1] ,程琴娟和闫琼发现了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2] 。吉海涛等认为学术期刊应该与新媒体合作开创新模式 [3] 。二是关于学术期刊的高质量提升研究。任胜利表示单纯经费资助并不能提高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 [4] ,赵文义和李芷烨认为需要依靠思想的转变以及政府与学界的支持才能提高学术期刊质量 [5] ;在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方面,李俭国和赵爱清提出了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有的核心素养与担当 [6] 。三是有关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赵北望和刘国卫较早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7] ,苏金燕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有待加强的方面 [8] 。综上所述,有关学术期刊的研究大部分是理论分析,少量文章运用了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基于大数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并不多。

文本分析法是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利用爬虫技术抓取大量文本关键词形成数据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收集数据成本经济、范围广泛、处理文本迅速的特点。近几年,文本分析法逐渐被应用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学者利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9] 、五年计划 [10] 、上市公司年报信息 [11] 、财经媒体新闻报道和互动社区平台文本 [12] 等文本,对文本中关键词频、市场情绪、语义网络等进行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本分析法应用到对学术期刊的研究中,基于对万维书刊网评论的文本分析,探索中国经济学学术期刊投稿体验的优化路径,以期助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3.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万维书刊网为数据源,通过爬虫软件八爪鱼采集器获取万维书刊网经济学学术期刊分类中2023年度的网络评论文本。万维书刊网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广受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研究生群体欢迎的期刊投稿和点评平台。该平台以其高普及度和知名度,累计为近3000万用户提供了期刊征稿信息查询和投稿服务,成为学术交流和期刊投稿的重要渠道。众多用户在万维书刊网分享投稿经历并对所投期刊进行点评,拥有大量的网络评论数据。虽然部分评论出于主观,但是长期以来期刊较难获得作者的真实评价,正因为在网络的匿名环境下才能得到真实且大量的评论数据。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采集到的文本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重复和无效的评论,最终保留了1364条有效评论。在数据预处理之后,采用了ROST CM 6文本分析软件对评论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软件能够进行词频统计,帮助我们识别用户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构建语义网络,揭示评论中词汇之间的关系;评估情感倾向,了解用户对期刊的整体情感态度。通过以上几种分析,了解投稿人对于经济学学术期刊的满意度、找出投稿人在投稿过程的关注点以及经济学学术期刊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对经济学学术期刊的改进建议。有助于经济学学术期刊的自我完善,还可以为投稿人提供更好的投稿体验,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4. 经济学投稿人体验及其反映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13] 。”对投稿人评论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有利于优化中国经济学学术生态,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4.1. 审稿时间是投稿人重点考虑的因素

万维书刊网的评论选项共有以下关键词:“审稿时间、版面费、我的职称、是否录用、查重要求、有无课题、有无回复、投稿难度、稿件字数、见刊周期、我的学历、该刊可发、稿费”。其中审稿时间、是否录用、我的学历、有无课题以及有无回复在评论数据中出现频次依次为前五名。投稿人在投稿过程中最在意审稿时间以及是否录用,投稿人认为自身学历以及有无课题会影响论文的成功发表,有无编辑回复则影响着投稿人在投稿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从作者关注度最高的审稿时间来看。根据2023年万维书刊网经济学学术期刊评论整理的初审时间见 表1 。“至今XX天”代表投稿人投稿后到评论当日仍未收到编辑部消息的时间。“无回复”加“至今XX天”的占比将近40%,即所有的评论数据当中,有将近40%的投稿人还没有收到是否进入外审或者退稿的消息,评论时仍然处于等待状态。在已经结束初审的823条数据中,初审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有622条,占比达75.6%。但是下表中出现了初审时间长达四个月、五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说明部分经济学学术期刊在审稿速度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xref></xref>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review of comments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review of comments 表1. 评论的初审时间统计

初审时间

数量

初审时间

数量

初审时间

数量

初审时间

数量

无回复

411

5个月

14

至今15天

41

至今6个月

2

15天

402

6个月

5

至今1个月

37

至今8个月

2

1个月

220

7个月

8

至今2个月

21

至今10个月

1

2个月

92

8个月

2

至今3个月

15

至今1年+

5

3个月

52

9个月

2

至今4个月

2

4个月

24

1年+

2

至今5个月

4

数据来源:据万维书刊网数据整理。

4.2. 投稿流程是否顺畅显著影响选刊倾向

语义网络分析法是一种以高频词为节点,以高频词组和共现次数为节点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语义网络图分析高频词组在文本中语义的方法。在语义网络图中,越靠近中心、线条越密,共线次数越高。利用ROST CM 6分析软件将网络爬取的投稿人评论数据进行语义网络分析,见 图1

Figure 1. Author comments semantic web map--图1. 作者评论语义网络图--

语义网络图的中心是“投稿”,投稿人在评论中对投稿体验、投稿周期、退稿意见等方面进行交流。围绕中心的核心层由“录用”“初审”“审稿”“修改”“收到”“时间”“期刊”组成,表现了投稿人对投稿之后各流程的关心,包括初审、外审时间以及有无修改反馈等。边缘层则是剩下的关键词,如“版面”“稿费”“格式”“邮件”“打电话”“速度”“联系”等,这些是投稿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些细节,投稿人对于能否及时收到编辑部各个流程的反馈以及有无专家的退稿意见比较在意。

仅靠学术期刊的官网发布投稿须知等信息对于投稿人来说仍是不充分的,许多投稿人对于学术期刊具体审稿时间、审稿流程、文章类型偏好以及有没有学历、职称上的要求仍不太了解,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需要在网站求助向此期刊投过稿的网友。

4.3. 创作劳动是否被尊重影响情感体验

通过文本分析软件对投稿人评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投稿人对于所投学术期刊的情感倾向。情感分析分为正向情感、中性情感和负向情感三类,其中包含积极情绪的评论占比55.46%,中性情绪占比30.25%,消极情绪占比14.29%。

正向情绪的表达包括“修改和发表顺利”“八天退稿,速度快”“收到修改意见,8条意见写了600多字”“打电话有人接听,也可以开发票”等。作者不只在意投稿的结果,也在意投稿过程的效率、收获与体验。如果期刊能够快速退稿,即使没有发表成功,投稿人也会给出积极的评论,如“下次还投”“良心”等。高水平的专家意见会使投稿作者受益匪浅,投稿人倾向于向有详细、合理外审意见的期刊投稿。在投稿过程中能够及时联系到编辑并获取文章所处审核状态能够给投稿人良好的体验感。

负向评论表达几乎是与正向评论相对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好难沟通”“被拒稿,没有拒稿意见”“申请撤稿两次也没人理,避雷”“收完审稿费就退稿”“4000一个版也太贵了吧”。除了上文提到的退稿速度、专家意见、沟通体验,负向评论中还出现了版面费太贵、见刊时间太长、收费不透明以及硕士独作不给发表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投稿人给投稿期刊负向的评论。

中性评论大多出自投稿人记录投稿或者对该期刊的提问。如“导师一作,想知道多久会给回复”“今日投稿记录一下”“一共几轮审稿”,不具有情感倾向。经济学学术期刊的投稿人评论中负向评论占比达14.29%,说明学术期刊在服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5. 经济学视域下的问题成因分析

论文发表的过程,是学术期刊向投稿人提供展示文章观点载体的过程,双方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契约被高效、顺利执行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二是交易双方权责转换节点清晰、衔接有序;三是有健全的交易评价和监督机制。我国学术期刊在采稿用稿的过程中,上述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投稿人承担大量的交易成本,包括进行协商交易、签订契约以及保证契约执行过程所产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者是科斯,他认为应该把正交易成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从而研究真实的世界。威廉姆斯是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将交易成本分为信息成本、监督成本、违规成本等,进而又分为事前成本与事后成本两大类。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是交易主体保护自身免受交易对象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伤害,并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成本。本文从节约交易成本视角来分析经济学学术期刊投稿人体验问题成因,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5.1. 交易双方权责界定还不清晰

我国有《著作权法》,文章出版之前也会和作者签订《著作权转让协议书》。这些规范和做法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网络出版及其收益规定还不完善,对一稿多投、代写代投、学术不端等的规定还有待改进。在一刊难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没有健全的规制,就会显著增加信息搜集成本和时间,由此衍生“论文工厂”或“灰色产业链”。由于课题结项、毕业等时间压力以及审稿时间超出心理接受阈值等原因,不少投稿人病急乱投医。一份问卷调查显示,有33.28%的科研工作者按照“代理网站”提供的途径支付了费用 [14]

5.2. 缺乏保障契约执行的信息沟通渠道

电子商务蔚然成风,其关键不是商品价格高低,而是对交易双方权益义务的时间节点做出清晰而强制的规定,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虽然有中国知网、万方及各期刊的投稿平台,但是大多数没有初审超期退稿、未初审之前撤稿的机制而且平台众多、规定各异。一些期刊还在使用邮箱投稿,作者要了解论文审稿进度,必须经常登录若干网站或者发送询问邮件等待编辑回复,浪费大量时间,磨灭创作和发表热情。

5.3. 缺乏健全的评价、监督和治理机制

文章创作是一个创新性的过程,文章发表是一个规范性的过程。由于信息不对称,作者对某期刊的用稿偏好、收稿标准、版面费用、排版要求等都不了解。先发作者的投稿经验对后发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就催生了期刊服务评价需求。万维书刊网、发表记等评价网站应运而生就是重要信号。然而,由于发表平台和评价平台分离,评价是否为真正投稿人所发布真假难辨。同时,一稿多投、虚假数据、虚假挂名等带来的问题处理成本、争辩成本、监督承诺履行的约束成本也困扰着学术期刊。2023年全球学术论文共撤稿10,860篇,中国作者撤稿篇数达4836篇 [15]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关注,各高校也开展了撤稿论文自查行动。不仅导致我国的国际学术声誉受损、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还需要付出极大的问题处理成本。

5.4. 对优秀编辑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万维书刊网的评价中,经常能看到“编辑态度和蔼”“编辑老师给出非常中肯的修改建议”“虽然没有录用但胜在拒稿较快”等评价。这些做法,一是有利于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二是有利于增强作者的学术信心;三是有利于缩短发表周期。然而,优秀编辑、优质期刊服务还没有得到应有激励。2022年12月的一项问卷调研显示,超过80%的编辑所在期刊单位未设立编辑工作奖励机制,近一半主编、副主编所在期刊单位对工作质量认证处于模糊地带 [16]

6. 优化经济学学术期刊投稿人体验的建议

学术出版已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阶段。通过以上对经济学学术期刊网络评论进行的词频、语义网络、情感倾向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作者在投稿过程中遇到了审稿时间长、信息不对等、收费不透明、沟通不畅通等问题。劳动时间节约规律说明了经济学学术期刊审稿时间优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制度变迁理论与技术进步理论指引了经济学学术期刊优化的路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意见。

6.1. 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双方权利义务

针对学术期刊交易规则不健全,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投稿人与学术期刊的权利与义务,防止滥用优势地位。例如投稿人有投稿的权利但是有不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的义务。学术期刊有收稿的权利但是有尽快审稿、服务投稿人的义务。完善期刊收费监督机制,对于没有经费资助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或者审稿费合情合理。但是版面费的价格要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收取了审稿费应当把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不应出现收取审稿费之后就退稿的情况。对于审稿时间过长影响学术论文时效性的情况,应当出台各个审稿环节时间节点的规定。

6.2. 利用数字技术,建设新型采编平台

我国提倡“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构建新型采编平台是一种尝试。第一,数字技术支撑电子化平台建设,可以减少各环节耗费的时间并且提高效率。大数据平台也可以对某些作者一稿多投的行为起监督约束作用。第二,学术期刊官方入驻,减少了判别“钓鱼网站”的时间成本与被骗取版面费的风险。第三,使用全部流程可视化的系统。各学术期刊针对自身情况在系统设置初审、外审时间并公布,如果超过规定时间仍没有进入下一环节,那么系统将会自动在平台作出退稿通知。第四,外审专家登陆外审界面,保证文章进行公平公正的匿名评审,这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充分尊重。第五,投稿人可以在期刊主页进行评价。一次投稿只能评价一次并且系统会对短时间多次评价的账号关闭评价功能,这既避免了判别第三方评价网站信息真实性的时间成本,也能够使期刊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意识。

6.3. 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期刊评价监督

相关评价中心对学术期刊进行评级时,可以适当地把审稿速度权重提高,这样就会推动学术期刊自觉优化审稿流程或者提高审稿速度,这样不仅遵循了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节约规律,还可以使作者对于学术期刊的满意度提高,有利于一流学术期刊的建设。对于投稿人与期刊工作人员来说,内心道德是软约束,外在的监督与处罚机制也必不可少。国家新闻出版署要加强对学术期刊质量的监督,完善期刊预警与退出机制。对于学术期刊与论文中介合作,滥发论文扰乱市场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6.4. 提升期刊服务,完善编辑激励措施

期刊编辑在与投稿人沟通时要充分体现尊重与人文关怀,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对于文章没有被录用或者文章已经见刊的投稿人,也应该有继续服务的意识,增强与投稿人之间的黏性。通过问卷采集投稿人意见、举办期刊投稿讲座、讲解期刊主要投稿主题等,这些服务对于作者的写作投稿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与指向性,是学术期刊与投稿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学术期刊需要完善内部奖励机制与评级机制,多劳多得、有奖有惩。对于优秀编辑与审稿人应该给予物质、精神、评级等方面的奖励。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以‘两个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编号:2023ZZB028)。

References 马勇, 赵文义, 孙守增. 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4(9): 77-81. 程琴娟, 闫琼.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4): 380-383. 吉海涛, 郭雨梅, 郭晓亮, 等.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1): 60-64. 任胜利. 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J]. 编辑学报, 2005(6): 393-395. 赵文义, 李芷烨.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J]. 科技与出版, 2023(12): 36-43. 李俭国, 赵爱清.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人才的核心素养与责任担当[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1(6): 79-85. 赵北望, 刘国卫. 科技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0, 1(1): 7-10. 苏金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向与实践创新[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 67(19): 18-27. 邓雪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测量——基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5)的文本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8): 30-36. 程霖, 岳翔宇, 夏艳秋.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标识性概念演进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23, 58(1): 18-37. 袁鲲, 曾德涛. 区际差异、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实证检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12): 40-52. 李合龙, 任昌松, 柳欣茹, 等. 金融市场文本情绪研究综述[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3, 7(12): 22-39. 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 [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22/c_1122572202.htm, 2018-03-22. 程维红, 佟昔, 任胜利, 等. 学术期刊“代理”网站对论文写作与出版的干预和影响: 基于对科研人员和编辑出版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J]. 出版科学, 2020, 28(4): 75-81. 财新周刊. 中国学者论文缘何大量撤稿[EB/OL]. >https://weekly.caixin.com/2024-01-13/102156027.html, 2024-01-15. 陶军, 杨丹丹. 我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激励环境研究[J]. 出版广角, 2023(18): 60-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