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New Style Schools in Gansu Provinc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s New Policies
The new education in Gansu Province was vigorously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s New Policies period, and the old education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new education with modern characteristics,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Gansu. Gansu’s new education is being promoted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new schools, reform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creat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Despite many obstacles, Gansu’s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till achieved certain accomplishments.
The New Polici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推行的。清朝末年,国内外危机四伏,清政府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旧有的教育制度,已经不能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领域人才,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教育改革的浪潮亦在此时快速席卷全国。甘肃省虽然深居内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依旧积极响应,在甘肃省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创办许多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地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有关清末甘肃省教育的研究,魏静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的学制,共为七级,历时20年。此学制的颁布是新式教育改革的开端。但此章程虽然颁布却因各种原因最终并未被施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清政府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此章程并在全国广泛推行,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初、中、高等几个阶段,同时对不同学段中各类学校招生、课程、考试、升学等做了具体规定。各省的教育改革便以《奏定学堂章程》中的规定为范本,积极推行教育改革。
甘肃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各省教育改革均以当地经济为依托,以财政支出为支柱,但甘肃省经济发展缓慢,清末时期,又多次发生自然灾害,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据记载自1644年至1949年的306年间,“今甘宁青地区共发生203次旱灾,基本上是三年两旱,而且每三次旱灾中必有一次大旱灾,每年有3~4个大旱灾区。”
清末新政时期,各省积极掀起教育改革热潮,甘肃省也积极响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以及开设职业学校等三个方面积极推行新式学堂教育改革。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形式。书院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读书人聚集讲经论道的地方。书院的设置分布极广“每府州县,多则三四所,少亦一二所。”
甘肃省新式学堂教育的改革首先从各大书院开始,由知名教育家刘光赉主持筹建“甘肃大学堂”,在筹资建校的同时,开展招生工作。但书院并没有因为甘肃新式学堂的建立而立刻废置,甘肃地方政府,在创建新式学堂的同时,也对各地原有的书院进行整改。“河州(临夏)的凤林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巩昌(陇西)的南安书院给设为中学堂;兰州的求古书院和兰山书院分别改为‘速成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其他的主要书院都相继改为各种专门学堂和中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后,甘肃省内设立的学堂已经1243所,“缩减新式学堂的教育等级从高到低,严谨有序,教育类别,从高等学校到军事学校,从职业学校到师范学堂,种类齐全,专业广泛。”
普通中小学堂的设置大多依据《奏定学堂章程》中的有关规定各地实际情况稍作变通,但由于学堂人数较少,书院经费难以筹集,所以中学堂并没有形成规模。而小学堂最早创设于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由河州的凤林书院改为小学堂。小学堂又分为初等小学堂或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学制为五年,高等小学堂学制为四年,初等小学堂修满后即可升入高等小学堂,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直到毕业。
除了在省内大量培养人才,完善教育体系外,甘肃省还在各学堂中选派优秀学生,由官费出资,出省或出国留学。自1904年始,甘肃省就陆续选派学生到京师大学堂和京师法律学堂学习。1907年后又送甘肃学子到袁世凯创办的北五省师范学堂学习
在甘肃省大力发展新式学堂教育之前,以书院、义学、私塾等为主要的教育场所,讲授的内容也大多是儒家经典。读书者的目的多为求取功名,报效国家。书院的教育便也因此围绕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着重教学。“晨起温经读文,午前看经解史鉴、听讲、习字,午后温经,记典故一二个,用片纸书贴壁上,时为寓目,看《小学》、《近思录》及诸语录数页,点读唐诗或诗律词赋。”
课程设置更加多样,丰富了教学内容,不仅使各类学堂的学生学习到先进的文化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思想的解放,为甘肃省培养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人才。
“晚清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发展与晚清教育改革如影随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记载,农业学堂设预科和本科两科,预科不细分科目,统一学习修身、过问、算术、地理、历史、格致、国画、体操、日文、英文等十个课程。本科主要有三个科目,分为农业、林业、蚕业,三个科目又细化为普通科目和实习科目,课程设置略有不同。尤其是实习科目,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农业实习课目包含“一土壤;二肥料;三作物;四园艺;五农业制造;六养蚕;七虫害;八气象;九林学大意;十兽医学大意。”(
矿物学堂开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立之初主张一面开矿一面讲学(
织呢学堂的设立则较上述两个学堂大有不同,其隶属于织呢局。学习模式为半工半学,每个月进行测试,按照成绩分为四等,毕业成绩以每一学期平均分数为依据,平均分达到60分的发放毕业文凭,未达到60分的发放修业文凭。
这三个专业学堂的创建,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甘肃人才短缺的情况,清末新式教育的改革推动了甘肃职业教育的发展。学堂开设的科目打破了原有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新式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创设了许多新式学校,使受教育的人数得到了大幅度增加。1903年至1909年甘肃学堂逐年增设,“甘肃近代学堂,由1所发展到1243所,学生由不到100人扩展到2万多人。”
但是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甘肃地区灾害频发,普通民众维持生活尚且不易,对教育的支出更是难以负担,这也导致甘肃新式教育的受众较为单一。而无论是甘肃文高等学堂还是师范学堂,亦或者是政法学堂的学生大多都是各府、州、县选拔上来的举人、进士、增生或士绅。普通民众难以进入此类高等学堂学习,这就导致了甘肃省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生源不足的问题。据相关记载,1913年甘肃省立第三中学的毕业生仅仅只有2人(
甘肃教育转型之际,由于其深居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省内社会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当地政府不得不减少对教育经费的支出;而文化环境相对保守封闭,封建思想充斥教育界都对甘肃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但即使困难重重,甘肃省的新式教育依旧突破种种阻碍,在缓慢发展中取得一定成就。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在清末新政的政策依托和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创办了文高等学堂和师范学堂等高等教育学堂。仵作学堂、法政学堂。巡警学堂等专门学堂,还有农业学堂、矿物学堂、织呢学堂等职业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将旧式书院改建或扩建为新式学堂,扩充生源,大力发展甘肃的教育事业。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甘肃的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广泛传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速了甘肃教育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