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Based on the Second Classroom
The second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cond classroom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ie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majoring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through two methods: discussions and online questionnaires. It wa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mainly participate in second classroom innov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to meet credit requirements, fac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effective guidanc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activity types and rules. By creating a seco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al model for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i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ncludes “one organization, two platforms, three basic guarantees, and a four element training syste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s ensured.
Second Classroom
作为高校的第二育人载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早在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是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本次调查面向电子信息工程和网络工程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其中电子信息工程505人,网络工程429人。本次调研基于Z高校X学院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围绕“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能力培养”主题展开,内容涉及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和创新实践学分的了解程度、活动参与度、参与目的、面临的障碍与困难、自我能力评价,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现有开展情况满意度。本次以线上问卷方式随机抽取855名学生发放,共收回问卷795分问卷,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为97.48%。
1) 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程度
从专业来看,大学生对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调查来看,超过80%的学生大二阶段不同程度了解到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并对其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超过40%的学生大四阶段对活动的认知还只是“了解一点”和“完全不了解”。学生对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程度与专业的关系并不大,随着年级的升高,了解程度也会有所增高,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此外,能做到“非常了解”的学生占比非常少,对于相关制度“了解一点”的学生占比稍微较高,超过1/3的学生在大四阶段甚至对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还知之甚少(具体参见
选项 |
大学生对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了解程度 |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范围及标准的了解程度 |
||||||||
电子 |
网络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电子 |
网络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
非常了解 |
6.85% |
4.46% |
2.99% |
5.74% |
7.56% |
7.87% |
4.99% |
4.19% |
6.28% |
8.89% |
基本了解 |
42.39% |
41.21% |
38.32% |
40.21% |
47.11% |
46.95% |
45.41% |
41.32% |
46.45% |
52.89% |
了解一点 |
41.37% |
39.90% |
42.51% |
42.82% |
35.56% |
38.83% |
38.58% |
41.92% |
42.35% |
33.33% |
完全不了解 |
9.39% |
14.44% |
16.17% |
11.23% |
9.78% |
6.35% |
11.02% |
12.57% |
4.92% |
4.89% |
2) 参与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目的
题目 |
选项 |
电子 |
网络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参加过学院哪些第二课堂活动 |
IT文化节 |
148 |
94 |
33 |
99 |
110 |
参与创新创业基金项目 |
39 |
16 |
11 |
34 |
10 |
|
参加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调研 |
36 |
37 |
11 |
44 |
18 |
|
蓝桥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 |
85 |
36 |
16 |
57 |
48 |
|
发明专利和著作权登记 |
9 |
4 |
2 |
9 |
2 |
|
发表论文或作品 |
6 |
3 |
1 |
7 |
1 |
|
获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 |
11 |
32 |
4 |
17 |
22 |
|
参与学术活动、教师科研和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 |
15 |
13 |
5 |
15 |
8 |
|
其他 |
51 |
51 |
11 |
50 |
41 |
|
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 |
满足学分要求 |
246 |
194 |
70 |
209 |
161 |
培养综合能力 |
173 |
133 |
87 |
153 |
66 |
|
实践专业知识 |
157 |
113 |
61 |
128 |
81 |
|
发展个人兴趣 |
129 |
93 |
49 |
110 |
63 |
|
利于未来发展 |
136 |
91 |
55 |
114 |
58 |
|
其他 |
21 |
17 |
4 |
13 |
21 |
3) 参与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的障碍与可能面临的困难
如
4) 大学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
如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有基本的认识,也明白其重要意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活动及相关制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更没有认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一,大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只为了满足学分要求,并不是基于兴趣和个人未来发展;第二,尽管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缺乏参与信心,同时存在“大帮哄”现象,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自主钻研精神不够,作品流于形式,不追求创新,高水平成果产出寥寥
由于实践活动信息由辅导员自上而下发通知,但是相关活动类型、规则解读不受重视,活动宣传氛围不浓厚,所以不了解活动规则成为大部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面临的困难。此外,由于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开放度力度不足,准入门槛高
“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困难”选项结果显示,“缺乏有效指导”的学生人数占比最高。近年来,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第二课堂”教学工作量目前还得不到相应的工作量,使得教师难以将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工作职责的一部分。此外,理工科的创新实践活动以项目为导向,结合行业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作为选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打造“一种组织,两个平台,三项基本保障,四元训练体系”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组织实施模式(
1) 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团学组织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学校及学院创新学分制度对不同年级进行普及,同时负责创新实践活动文件下达解读、宣传、组织报名、材料收集及成绩统计等工作。
2) 搭建理论与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着力打造理论平台与实践平台,将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程。理论平台指的是各个课程模块包含的理论环节。学校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为目标,以活跃的创新思维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既要求通识必修和选修模块各修1分创新创业课程,又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2分专创融合课程。实践平台指的是各个课程模块包含的实践环节。学校以夯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的,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既要求理工农、艺术类专业实践(含实验)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又要求每个要求必须修满4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
3) 做好三项基本保障。一是做好文化保障。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思创融合,培养学生的敢闯敢创敢干精神。以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为媒介,以短视频、横幅、易拉宝等接地气、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文化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学校每学期单独划拨实践专项经费和创新创业项目专项经费,经费可用于学生活动、实验耗材、师生奖励等用途。三是健全制度保障。学校为了大力推动创新实践活动,提高活动参与度,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学分要求,不断完善创新实践学分机制,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细化项目条款,制定了《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践细则》《“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为“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精准引航。
4) 打造四元训练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不断优化“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形成了课程实验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服务与素质拓展的四元训练体系。课程实验实践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及二级学院在课程实验及实践环节持续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的线上实践平台,打破时间地点限制,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实验实践,一方面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二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学科竞赛为牵引驱动学生有针对性和方法性的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以赛促学,通过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选拔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层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勤学苦练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创新创造是推动青年学生成就事业的“新引擎”,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然成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关键目标,而第二课堂便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以创新学分为载体,以“全员参与、训练为主、重在兴趣、重在实践、重在过程”为原则
本文由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 (编号:2022GXJK216)、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GDJG2021494,GDJG2021495)、2022年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认证视域下“专业思政”实施关键问题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2020年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软件工程)、广东省2023年质量工程项目:人工智能课程群教研室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