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ac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ositive Self-Presentation on Interpersonal Har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The Chain Mediation Role of Positive Feedback and Music Quotien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ositive self-presentation on interpersonal har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ositive feedback and music quotient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Methods: A total of 1011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the Social Networking Positive Self-Presentation Scale, the Social Networking Positive Feedback Scale,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Music Quotient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ositive self-presentation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personal harmony, positive feedback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music quotient; positive feedback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usic quotient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usic quotient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2) The positive self-presentation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has a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interpersonal harmony, and can mediate positive feedback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the music quotient; through the positive feedback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 chain mediation role of music quotient, the indirect effect of these three paths affects the interpersonal harmon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47亿人,其中16~25岁的青少年网民占比高达6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站和软件的使用人数也随之增长,鉴于社交网络平台的便捷性、神秘性、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微信、QQ、抖音、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发布动态,分享他们的行为活动、思想与情感。这种社交网站自我呈现成为个体展现自我、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认同与理解的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在以往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 ,探究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高职生人际和谐的关系,考察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乐商两个变量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探究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如何影响高职生人际和谐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高职院校1011名有社交网站(微信、QQ、微博、抖音等)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星整理问卷并线上发放,问卷回收后整理得出有效问卷903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9.31%。其中,男生506人(56.03%),女生397人(43.96%)。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量表使用Kim和Lee 2011年编制的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量表(
本研究选用Liu和Brown 2014年编制的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量表(
本研究采用任俊等人在2014年编制的大学生乐商问卷,共计18个项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像我,5表示完全像我,分数越高说明乐商水平越高(
本研究采用申武丹于2004年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该问卷由师生人际关系 、同学人际关系、生活人际关系及虚拟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了评估,共有33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1表示从未,5表示总是,分数越高说明个体人际交往越和谐(
采用SPSSS 27.0和Hayes 2012年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进行数据相关分析和模型检验。
由于本研究数据全部来自问卷收集结果由被试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所以本研究采用非记名方式以及设置部分反向计分题项来控制共同方法偏差(
人际和谐 |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 |
社交网站积极反馈 |
乐商 |
|
人际和谐 |
1 |
|||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 |
0.339** |
1 |
||
社交网站积极反馈 |
0.399** |
0.275** |
1 |
|
乐商 |
0.580** |
0.400** |
0.427** |
1 |
注:*P < 0.05;**P < 0.01。
根据
本研究使用SPSS的PROCESS插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回归方程 |
整体拟合指数 |
回归系数 |
显著性 |
|||
结果变量 |
预测变量 |
R |
R2 |
F |
β |
t |
人际和谐 |
积极自我呈现 |
0.339 |
0.115 |
117.097 |
1.142 |
10.821** |
积极反馈 |
积极自我呈现 |
0.275 |
0.076 |
73.859 |
0.280 |
8.594** |
乐商 |
积极自我呈现 |
0.518 |
0.268 |
164.880 |
0.651 |
10.296** |
积极反馈 |
0.719 |
11.547** |
||||
人际和谐 |
积极自我呈现 |
0.612 |
0.374 |
179.066 |
0.358 |
3.661** |
积极反馈 |
0.570 |
5.848** |
||||
乐商 |
0.733 |
15.052** |
注:*P < 0.05;**P < 0.01。
根据
效应 |
效应值 |
Boot标准误 |
Boot CI下限 |
Boot CI上限 |
直接效应 |
0.358 |
0.098 |
0.166 |
0.549 |
间接效应1 |
0.160 |
0.403 |
0.090 |
0.248 |
间接效应2 |
0.478 |
0.696 |
0.346 |
0.619 |
间接效应3 |
0.147 |
0.030 |
0.094 |
0.211 |
总间接效应 |
0.784 |
0.087 |
0.614 |
0.966 |
总效应 |
1.142 |
0.011 |
0.935 |
1.345 |
相关结果证明,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人际和谐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个体在社交网站上发布动态,进行积极自我呈现可以促进人际和谐,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显著正向预测高职生人际和谐,而且进一步发现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对高职生人际和谐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个体选择在社交网站上展示自我积极的一面,并且得到了相应的积极反馈,包括点赞、评论,积极反馈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的形式,促进了个体与他人的联系。该结果符合以往研究结果,个体在社交网站进行积极自我呈现,相应地会获得更多的积极反馈(
本研究结果表明乐商显著正向预测高职生人际和谐,而且进一步发现乐商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对高职生人际和谐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可以促进乐商水平的提高,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与乐商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人际和谐之间呈现链式中介作用。以往研究对于乐商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的研究较少,但有学者提出乐商共包括快乐指数、品味能力、在消极事件中体验积极部分的能力以及快乐感染力等四个维度,其中快乐指数从短期来看,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受制于机体内在的神经生理机制,不容易受到外界或者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品味能力则可以通过品味策略的培养得到提高,品味策略则包括品味当下,体会此时此刻的积极体验。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作为一种回应方式,往往带有即时体验性、积极性、公开性等特点,个体在发布动态后得到的积极回应包括点赞、评论等就是一种品味策略,个体通过浏览他人对自己动态的积极反馈,体会到一种积极体验,进一步提升品味能力,促进乐商的发展。而以往研究证明,乐商水平可以提高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这与本研究的结果达成一致,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通过影响乐商的发展最终影响个体的人际和谐。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乐商在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人际和谐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回答了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是如何通过中介因素的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影响个体人际和谐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影响人际和谐的内部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到如下启示:社交网站是高职生分享日常生活、交流情感的方式之一,个体通过在社交网站上的交流进行人际交往,维系关系。通过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布动态进行自我呈现,可以有效促进高职生人际和谐。高职生可以通过获得他人的积极反馈来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也是促进个体人际和谐的有效手段。本研究还立足于乐商,提出了通过提高乐商水平去促进个体的人际和谐。除此之外,个体通过获得积极反馈,增加积极体验,进一步增强品味能力提升乐商,为如何提高乐商提供了新的策略。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未将人口学变量纳入研究的范围,之后可以将年龄、年级、性别等人口学变量纳入研究范畴;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同方法偏差无法完全避免;研究对象为高职生,代表群体单一等,在之后研究中进行补充与完善。
(1)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乐商和人际和谐都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与乐商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都与人际和谐呈显著正相关。
(2)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对人际和谐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并且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高职生的人际和谐:通过社交完整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通过乐商的中介作用以及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与乐商的链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