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Normal Colleg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he Times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glorious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serv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igher education, normal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ourney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gathering place of local normal talents,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local education and rural areas, provide high-quality normal talents for local educ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rain and build a system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乡村工作也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三农产业发展,乡村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离不开我国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和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地方师范院校担负着非凡而特殊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和落实,乡村教育是最大的着力点。师范院校是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的重要来源。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民族地区在教师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因东部高校经过长期积累,再加上资源等多方优势发展的相对成熟,因而部分民族地区高校会选择直接引用或“抄袭”东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并没有立足“校情”进行本土化培育,这种盲目性、形式化现象使得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稳定性。
“教育的扶贫才是最大的扶贫,教育的振兴才是最大的振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乡村教师不同于其他的教师,因为他们具有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职业使命。”
师范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重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自身所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满足乡村振兴的时代需要,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在乡村教育教学工作中下得去,留得住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强化教师队伍的能力。在培养教育人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次,师范院校在培养教育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后,师范院校还应该定期对现有乡村教师进行综合能力培训,增强乡村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基,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教育差距过大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乡村学校的文化辐射功能也随之不断减弱。这一现象不仅会阻碍乡村地区的发展进步,还会对我国文化的延续发展构成一定威胁,也可能导致乡村教育中原本有限的优秀师资不断流失,致使城市教师过度饱和而乡村教师不足的现象泛滥。“乡村教师之于农村,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角色,他们能发动农民组织、建设与塑造一个新的农村精神,”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机构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师范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渗透在教师教育和校园建设的整个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人才培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人民教师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师范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在无形之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乡村振兴也涵盖着文化的振兴,因此师范院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把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增强师范院校发展中文化的包容性,多方努力共同建设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师范文化。
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变革在为师范院校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早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开放式办学理念已经形成共识,服务社会成为师范学院文化育人的延伸。”
目前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乡村学校和教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依托和传承者,想要仅凭自身的力量承载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具有较大的难度。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该主动紧密与乡村教育的联系,能够自然的成为助力乡村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其文化的教化功能,同时促进师范院校的发展不断向好。
强教必先强师。教育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教师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教育振兴的关键,师范院校则是提升教师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之下,高等教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主动参与其中,巩固和深化教育振兴的成果,将师范生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当下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乡村教师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比如专业发展不畅、精神和社会支持较弱和科研帮扶不足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乡村教师在物质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专业化帮助体系的完善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主要为地区内乡村教育培养和提供教师人才,在高校之间竞争的影响之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要深入了解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和掌握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拟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通过培养热爱乡村教育的优质师资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主体功能的定位尤为重要。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也明确指出,“切实推动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推动师范专业特色发展、追求卓越”;“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教育发展格局的主动建构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结构性保障。以“区域内”小循环为主体、“区域内”和“地区间”两个循环联动发展构成新的发展格局,培育多元化师资力量,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不断向好发展。
以新疆地区为例,所谓的“区域内”循环指的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211工程”院校联合当地各师范院校,相互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疆内教育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推动新疆地区的乡村振兴。从新疆的现实问题出发,积极鼓励南北疆地区的各类师范院校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师范类人才。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当积极赋予师范类院校一定的权利,带动其不断的为乡村振兴输送高质量人才。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组建起包括“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各类乡村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在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最大程度上形成“多位一体”的师范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新疆地区各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形成以优秀师范院校为核心的主体引领作用,探索适用于新疆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关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需求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各师范院校要从本土的教师教育的工作现实出发,积极及时的掌握和回应乡村各级各类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疆的师范院校在与各综合类院校不断加强联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师范院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资源共享,及时沟通,就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各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从教师工作阶段的时间维度上讲,师范院校要积极关注到乡村教师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发展动态,适时给予他们以专业上的支持。此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此给予足够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以此保障师范人才培养在新疆“区域内”循环的良好运转。
“所谓‘地区间’循环是指,由中央政府推动,从国家教师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出发,全面协调各大师范类院校形成‘专业互助联盟’,旨在促进地区间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契机,而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乡村的发展和振兴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不断强化民族地区的师范类院校在新时代肩负的重大时代责任和使命,对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院校助推乡村振兴就其本身而言不是目的,而是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通过师范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了解师范院校在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对当地师范院校的发展情况和服务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评估,从而调整和明确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够早日实现教育强区目标,进而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