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issue of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strate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dolescent mental problem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However, in reality,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poor communication and insufficient cooperation i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ping strategie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value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当今社会,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资源的获取相当便捷,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不再仅仅依赖学校这一单一的途径,而是扩展到多渠道与多方位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完备的法治保障。到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知,进一步强调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领导,家校社联手,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对家校合作研究进行梳理与剖析,对于解决我国教育实践中家校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十分有益。
“家校合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英语的表达有“home-school cooperation (家校合作)”、“education intervention”(教育介人)、“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parent involvement”(家长参与)等。中文的表达有“家校沟通”、“家校联系”、“家校共育”、“家校联络”、“家校协调”等。不同的学者对家校合作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岳瑛认为家校合作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一种双向活动,其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社会也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其中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生理变化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一阶段,家校合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心理支持。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提供温暖的家庭氛围;学校则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
家校合作在促进青少年心理适应与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在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二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成长资源。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时,青少年可以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支持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家校合作有助于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第一,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理解不足。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和对家校合作的重视,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教育的问题就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此外,虽然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压力、时间限制等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充分投入到家校合作中。第二,对家校合作角色的界定模糊。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家校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双方对这些角色的界定不明确。家长期望学校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而学校可能期望家长能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角色定位的模糊可能导致双方在家校合作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第三,对家校合作效果的评估不一。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而教育工作者更关注家校合作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这种评估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双方在家校合作中的满意度和积极性受到影响
第一,沟通渠道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稳定、有效的沟通渠道。虽然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社交媒体等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选择,但这些工具的使用往往受到时间、频率、内容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形成持续、深入的沟通
第一,家校合作往往依赖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自发参与和努力,而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指导。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或心理咨询师来提供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然而,现实中这样的专业人员往往不足或难以获得
首先,双方需要认识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家长不能仅仅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而学校也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双方需要建立起平等、尊重和合作的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他们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更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针对特定问题的干预。双方需要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计划,确保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家校合作沟通促进双方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沟通内容应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确保双方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面对面交流学生的情况,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信件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关注的事项。同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建立家校沟通群,方便双方随时交流学生的情况。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官方网站或APP,发布学校动态、教学安排等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
家校合作应组建由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家长代表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确保合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孩子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涵盖教育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制定科学、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确保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校应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如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在线学习平台等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个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