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Fretting Wear on Control Rod Cladding and Plane under Varying Environments
The wear of control rod cladd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afe operation of nuclear reactors. This study aims to delve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ontrol rod cladding wea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enhance reactor safety and performance. Utilizing friction and wear coefficients measured in experiments by E. Marc et al., a wear analysis model between control rod cladding and the contact area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BAQUS. An energy model was applied, combined with the UMESHMOTION subroutine and ALE adaptive meshing method to achieve dynamic updating of the worn surface. After comparing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the mo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wo-dimensional model was selected for analysi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mpacts of acceleration factors,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analysis step sizes on computational results, establishing rational parameter settings and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control rod wear. Through analysis of wear depth under various work condition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Proper liquid lubrication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reducing cladding wear. The research results not only intuitively demonstrate the cladding wear behavior of control rod cladding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predicting the lifespan and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control rod cladding.
Wear
控制棒组件(Rod Cluster Control Assembly, RCCA)是一种用于控制反应堆内反应性的装置,通过将中子吸收材料插入或抽出反应堆堆芯来实现其功能。在核反应堆正常运行时,RCCA主要用于控制反应堆的反应性和功率分布,以确保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在核反应堆发生事故时,RCCA通过迅速插入到堆芯中使反应堆紧急停堆,以防止核燃料的过热以及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控制棒因自身具有细长的结构,当不稳定湍流状态的冷却剂施加作用力在控制棒组件上时,控制棒会受到冷却剂流动冲击的影响,与导向机构发生碰撞/切向滑动,产生微振磨损,进而影响控制棒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对于控制棒包壳磨损的研究方法包括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基于单根控制棒及其导向结构设计的试验台架研究控制棒流致振动及磨损问题。B. Reynier等
对于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典型微动磨损现象,部分学者利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微动磨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方法。霍永忠等
由于控制棒组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堆芯上腔室流场分布的影响,试验研究仍是研究控制棒组件磨损的主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磨损行为日趋成熟。本研究将能量磨损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成功应用到控制棒包壳的磨损研究中,并针对控制棒包壳和导向机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微动磨损现象和行为开展研究,揭示不同参数条件对磨损深度和形貌计算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微动磨损仿真中,选择合适的磨损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经典磨损模型有Archard模型和能量磨损模型。
Archard模型
Archard理论模型指出磨损量与滑动距离、接触面间接触压力成正比,同材料的硬度成反比,即:
(1)
式中,Vw为材料表面体积磨损量,mm3;s代表相对滑移距离,mm;H为材料的硬度;k是磨损系数;FN为接触压力,N。
能量磨损模型
(2)
式中,V是磨损体积,mm3;Q是接触剪切力,N;S是滑移距离,mm;K是磨损系数。
总的磨损体积V是所有微元(Vi, i表示磨损内表面的位置)磨损体积之和,微元的磨损体积为微元磨损面积与磨损深度之积,因此,针对第i个微元,其磨损体积为:
(3)
式中,Ai为i位置处的微元磨损面积,mm2;Di为i位置处的磨损深度,mm,Si是i位置处的滑移距离,mm,Qi是i位置处的接触剪切力,N。从方程可以得到,i位置处的磨损深度为:
(4)
式中, 为i位置处的剪应力。
Archard磨损模型,以其直观的形式和简便的使用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然而,该模型也存在一些实质性的不足。磨损系数k,作为一个比例常数,对于给定的材料其值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受载荷、滑动速度、温度、磨损类型及其它摩擦学条件的影响而变化。这意味着,即便对于相同的材料组合,k值也可能因测试条件、设计参数和接触几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能量磨损模型基于能量耗散原理,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入的磨损机理解释。与Archard模型相比,能量磨损模型的磨损系数K不显著依赖于材料特性、位移幅值、接触几何等参数,从而降低了对特定测试条件的依赖性。尽管能量磨损模型在实施上需要大量的剪切摩擦力与滑移量数据,并且需要较高的采样密度以积分获得能耗值,增加了实现的复杂度,但其磨损系数不受摩擦系数变化影响的特点,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因此,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选择采用能量磨损模型对控制棒包壳管的磨损问题进行计算分析。
随着磨损的进行,磨损界面的几何形状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磨损导致的网格畸变可能会显著降低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甚至导致计算过程无法收敛。因此,有必要对磨损后的网格进行实时更新。本研究采用了ALE自适应网格技术,在分析对象出现材料的损失的情况下,对磨损发生位置的网格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对网格进行约束并定义网格平滑算法,重新划分高质量的网格。
本文的磨损有限元分析流程如
在进行控制棒包壳管的微动磨损分析时,考虑到微动磨损循环次数通常极为庞大,可达数十万至数百万次,每次循环引起的磨损量极为微小,表面形貌的变化可能并不显著。鉴于此,在实施磨损的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广泛采纳了循环加速磨损模型的策略。该策略在预设的循环次数内,忽略由磨损引起的物体表面轮廓的渐进变化,而是在累积至一定循环次数之后,再对物体的接触表面轮廓进行更新。为了实现这一加速计算,本研究在磨损模型框架内引入了ΔN次循环载荷的概念,其中每个载荷步长代表ΔN次循环载荷的累积效应,以此提高计算效率,同时确保磨损模拟的准确性。
控制棒和导向机构的如
建立如
对于包壳管和平板接触,采用双部件表面–表面接触设置,对两个接触对进行双向接触设置。采用有限滑移算法,法向设置为硬接触,切向约束通过用户子程序FRIC_COEF定义时变摩擦系数,切向摩擦系数根据E. Marc试验提供的结果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
分析中能量磨损模型的磨损系数基于E. Marc试验结果来考虑。对于干燥环境和湿环境,能耗法磨损系数为:
磨损工况共有干燥环境、湿环境两种工况,切向微动位移幅值干环境为40、160 μm,湿环境为40、100 μm。磨损范围均大于切向位移幅值但受接触状态影响,在相同磨损次数下湿环境工况磨损范围小于干燥环境工况。最大磨损量出现在部件横向中心位置处,随微动位移幅值增大而增大。二维模型的磨损分析结果见
三维有限元模型平板的磨损分析结果如
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壳管的磨损分析结果如
a) 由于粘着作用,当接触中心由位移产生的剪切应力无法克服剪切摩擦力时,磨损处于部分滑移状态。如
b) 湿工况状态下的介质润滑作用导致了较小摩擦系数与磨损系数,在相同载荷及位移幅值条件下,湿工况状态下的磨损远小于干工况,两种环境的结果
c) 相同工况下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的最大磨损量对比如
对干燥环境下位移幅值40 μm工况加速因子分别选取100次、2000次、4000次进行磨损计算,其结果如
对于状态位移幅值40 μm工况,分析增量步时长分别设置0.001 s、0.0025 s,研究不同增量步时长的影响,计算结果见
长期磨损下的规律如
对干燥环境下位移幅值40 μm工况加速因子分别选取100次、2000次、4000次进行磨损计算,加速因子100次与2000次时,平板与包壳管累计磨损量计算结果相近,4000次加速因子计算磨损量计算有较为明显的偏差。对于本研究分析工况,100次与2000次工况的最大磨损深度和最大磨损范围误差在3%以内。因此,磨损计算中选取2000次加速因子,以提高计算速度并保证计算精度。
本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控制棒包壳的微动磨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能量磨损模型,并采用UMESHMOTION子程序对磨损表面进行动态更新,本研究成功模拟了控制棒包壳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1) 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的对比分析显示,三维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考虑结构轴向的影响,但是计算成本和不收敛风险有所增加;
2) 润滑条件对控制棒包壳的磨损有显著影响。在湿环境下,由于介质的润滑作用,摩擦系数和磨损系数均较小,导致磨损量远小于干燥环境;
3) 通过对加速因子、摩擦系数以及分析步长的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计算参数,为后续的磨损计算提供了依据。加速因子的选择对计算精度和速度有重要影响,而摩擦系数的恒定与时变对磨损结果影响较小。分析步长的选择则需要在计算时间和模型收敛性之间取得平衡;
4) 长期磨损规律的研究揭示了随着微动循环次数的增加,平板与包壳管的磨损区域宽度显著增加,且平板的最大磨损深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包壳管。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控制棒包壳的磨损机制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并为后续控制棒包壳的寿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未来的工作将进一步优化计算模型,探索不同材料和工况下的磨损行为,以及开发更高效的磨损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