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331-799X 2331-804X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ces.2024.127450 ces-91723 Articles 人文社科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 Innovativ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Taking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10 07 2024 12 07 202 209 26 5 :2024 9 5 :2024 9 7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在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培养适应数字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这些挑战。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文科教育理念,明确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接着,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研究提出了“二二三三”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建设符合“知识结构三结合”的课程体系、搭建应用能力一体化实验实习实训平台体系、实施适应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五个方面。课程体系改革强调跨学科融合,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课程,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教学方法创新鼓励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培养着重于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研究的培养模式旨在为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needs of digit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nd construct a new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The study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new liberal arts education concept, and clarifi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Taking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proposes the “two, two, three, three”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which includes the redesign of the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progr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three combinations of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internship training platform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dap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emphasize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courses such as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hile focusing on practical teaching setting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ncourage the us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flipped classrooms and case studies.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focuses on collaborating with enterprises, providing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dopting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he training mode of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new talent training path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who have both profou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新文科,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New Liberal Arts
Applied Innov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Cultivation
1. 引言

2022年,《“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高等院校物流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培育应用创新型高端物流人才。据教育部高教司测算,我国对各类层次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年,并且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从物流教育的发展来看,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但另一方面企业真正需要的物流人才又难以满足 [1] 。高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等,无法适应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教育界、企业界、社会团体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文科强调跨学科融合,促进文、理、工、商等多学科交叉,这种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需求高度契合。物流管理不仅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还需要工程技术、信息科技等学科的支撑。新文科背景下的研究能够为物流管理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融合和应用场景。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前和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新型文科教育理念,注重跨学科融合、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文理交叉和技术应用,探索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因此,把新文科作为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有助于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临港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地位的确立和巩固(2021年连云港港吞吐量为2.77亿吨,位列全国第十二位;2022年连云港港吞吐量为3亿吨,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其对苏北和皖北等地区辐射拉动效应明显,还将进一步打造中西部地区出海口,西向拓展更广阔的发展腹地,逐渐形成现代临港物流产业。作为中国第七所、江苏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在高等教育以及面向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过较大贡献。依托中哈物流园,港口流通服务产业学院等实践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在各个时期都面向社会,结合实际,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得到过一致好评。在新形势下,作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就应该,也有义务进一步加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的行业人才培养,在积极促进学校科技、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与经济带产业资源、政策资源、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共同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方面有更大作为。

2. 国内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设计(包括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践创新、考核考试方式等)以及培养机制、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我们只对其中的部分研究内容予以述评。

2.1. 国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研究现状

Brubacher & Rudy认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两个指导原则:一是从认识论视域看,高校教育主要培养人的智力与性情发展;二是从政治论视域看,高校教育要培养各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国外不少大学开始设置物流学科 [3]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巴西、智利和南非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学设置了物流专业。据统计,美国大约有50所院校开展物流教育,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 [4]

欧美等国家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也包括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 [5] 。从日本公立大学物流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注重各专业交叉融合;导入性科目设计合理,循序渐进;重视基础课程,加大数理科目、经济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配置比重;实验环节多,实用性强;开设专题讲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6]

2.2. 国内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研究现状

人才培养没有固定模式。国内诸多高校就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北京师范大学针对物流管理如何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和综合实践教学阶段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就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索 [7] 。山西财经大学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进行集体授课。这种教学方式,集众人智慧,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8] 。重庆工商大学探索出了“3 + 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学校学习理论,最后1年在物流企业实习的做法。安徽科技学院通过能力递进式“三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 [9]

学者们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邹江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并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10] 。汤勇也基于创业导向,提出了培养方案、培养平台、课外实践、全员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11] 。葛彩红基于对西部地方财经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12] 。代春燕针对航空物流特点 [13] ,邓厚琴针对港口物流特点,展开了人才培养研究 [14]

总之,国内外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纵观现有成果,无论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探索,还是学者们的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特色优势欠缺。本课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明确专业定位,立足现代临港物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发挥学科优势,以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研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适用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实验实训项目,为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

3. 江苏海洋大学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21〕1号)相关精神,响应新时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变化,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立足专业自身特点和十四年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和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以产教融合促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探索符合市场人才需求、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紧密结合本专业自身特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商学院“江苏智慧港口与物流贸易学院(产业学院)”建设。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立足于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探索“二二三三”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 图1 所示)。“二二三三”即“二个特色,二种能力,三个三结合”。其中,“二个特色”是指学科建设上凸显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海洋经济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上体现现代临港物流特色。“二种能力”是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其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在学习和执行任务时的作用。在物流管理教育中,通过成功的实践经历和积极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从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愿。“三个三结合”是“知识结构三结合”(管理类、信息管理类、海洋经济三结合)、“培养过程三结合”(课堂、实践、实习三结合)、“导师三结合”(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人生导师三结合)。“三个三结合”基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结构和学生如何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在物流管理教育中,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新的、更复杂的概念和实践技能。江苏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重点在突出海洋经济和现代临港物流“二个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二个能力”,在培养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结构三结合、培养过程三结合和导师三结合的“三三结合”。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wo, two, three, three”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图1. “二二三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3.1.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在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除传统的相关内容外,培养方案中要按照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和行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规格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行业需求、学科发展趋势以及新文科教育理念。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二二三三”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广泛吸收社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等内容。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在专业技能掌握方面,确保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知识,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运营管理等。在素质教育强化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3.2. 建设符合“知识结构三结合”的课程体系

物流专业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按照“知识结构三结合”要求,注重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素质的有机结合,采取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应用课程、强化实训课程、突出创新课程的基本途径,构建起以“厚基础、强应用、促融合、重创新”为基本要求的“平台 + 板块”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将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作为大二和大三的专业课程,物流运作实验课作为大四阶段的实验课程。

按照“知识结构三结合”的要求,突破学术性本科教育体系的框架,以面向应用,依托于海洋领域学科优势的应用性本科专业建设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课程体系中,按照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突出管理学、信息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平台 + 模块”课程体系中,每个模块包括3~4门专业课程。同时,强化跨学科课程设置,如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与传统的物流管理课程相结合。开设新文科背景下的物流管理新课程,如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绿色物流、国际物流与贸易等。

3.3. 搭建应用能力一体化实验实习实训平台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校内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训(如 图2 所示)。遵循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其认为学习是通过体验、观察、概念化和实验的循环过程。物流管理教育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和实际项目参与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深化理解。开设8周以上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方面要大胆改革和尝试,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internship training platform system--图2. 一体化实验实习实训平台体系示意图--

拓展校地、校校、校企、校内合作,将合作融入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构建融课内外、校内外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题或参与教师科研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筑以校内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3.4. 实施适应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紧靠传统课堂教学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导致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物流管理专业要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这些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使用,将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学方法需要做出相应改革。采用互动式教学: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在线教育平台等,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引入行业专家:定期邀请物流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进入课堂,通过“企业家论坛”、“名师讲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工作观,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战经验。利用现代技术:使用物流仿真软件、ERP系统等工具,增强学生的实操经验。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法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本科教育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构建融课内外、校内外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3.5. 考试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

借鉴国外应用创新型大学考试考核理念及经验,推进考试考核改革。更新考核内容,注重学习过程考查,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以考试方法改革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考核方式,实现由单一考试考核方式向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个阶段的考试考核方式的转变。考核方式多样化,包括课程论文、项目报告、口头答辩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反馈,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实施效果

江苏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近两年的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3.65%,其中,大部分毕业生就职于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包括中外运、中国邮政、中铁快运、顺丰、京东等,这表明其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同时,企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其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也给与了肯定。而在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大部分成功入读了厦门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河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在学生反馈方面,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整体教育经历的满意度也逐年提升。在技能掌握方面,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物流与供应链竞赛、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等,并多次获奖。

5. 结论

本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背景,以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以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结合“江苏智慧港口与物流贸易学院(产业学院)”建设,分别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整体设计。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统筹规划、促进其协同运转,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探索出符合新时代物流管理应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学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主要的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出“二二三三”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二个特色”是指学科建设上凸显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海洋经济特色和人才服务对象上面向现代临港物流产业,“二个能力”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三结合”包括管理类、信息管理类、海洋经济知识结构三结合,课堂、实践、实习培养过程三结合,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人生导师三结合。

2) 构建“平台 + 板块”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采取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应用课程、强化实训课程、突出创新课程的基本途径,构建起以“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创新”为基本要求的“平台 + 板块”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程是指经济管理大类平台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数学等基本理论,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板块包括通识课程、经济管理大类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3) 健全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比重。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单位探索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培养学生从物流实际中找运筹问题,分别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出发,充分发挥校企合力培养应用型创新高级人才,并不断建构江苏海洋大学学院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将有助于为如何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积累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群建设,有助于推动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X2023050。

References 赵林度. 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2): 18-23. 刘晓凤. 国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述评[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3): 50-54. 邱建伟, 王兴中, 赵昱. 物流学科竞赛与实验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探讨——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 高教论坛, 2019(12): 47-50. 高翔, 吴刚, 李爽爽. 国内物流学科深度学习发展趋势研究[J]. 物流科技, 2022, 45(2): 32-35. 亓呈明, 胡立栓, 孙雪, 等. 基于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物流技术, 2017, 36(5): 175-178. 宫磊, 罗钦, 雷天. 日本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剖析——以日本流通经济大学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3(7): 187-191. 孙晓波.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 2018, 41(7): 159-161. 赵康杰, 刘育波. 面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5): 32-33. 游宇, 崔中山.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3 + 1综合实训”建设的探析——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J]. 科技与创新, 2021(8): 82-83. 邹江, 陈俞佳.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分层式人才培养模式[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 6(2): 192-193. 汤勇. 创业导向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思路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4): 84-87. 葛彩红. 1 + 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 中国航务周刊, 2021(29): 48-49. 代春燕. 基于创新能力的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7): 52-53. 王任祥, 邵万清. “新商科”背景下港口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11): 39-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