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 Desig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 Wrist-Hand Rehabilitation Trainer
Stroke occurs with many sequelae such as spasticity, such as muscle weakness and hemiparesis. Among all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upper limb function, especially the hand func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Therefore, we focus on hand rehabilitation, fusing the principles of orthosis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rist-hand joints. A detachable training device for wrist-hand rehabilitation was developed using Solidworks 3D modeling and Adams simulation analysis. Patients may benefit from hand muscle training, inhibition of spasm, prevention of joint contracture, cessation of aberrant activity generation, restoration of wrist and hand function, assistance with activity of daily life, and enhanced self-care abilities.
Wrist and H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近年来,脑卒中已经成为了困扰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伴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患者在手功能障碍后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手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团队研发出多款手功能康复训练器。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设计了一种索控式手部康复训练器,采用一个自由度的康复训练器设计解决手指的伸展和弯曲问题
如
手指关节 |
屈曲角度范围(˚) |
伸展角度范围(˚) |
拇指–腕掌关节 |
0~15 |
0~20 |
拇指–掌指关节 |
0~50 |
0~10 |
拇指–指间关节 |
0~80 |
0~10 |
其他四指–腕掌关节 |
0~0 |
0~0 |
其他四指–掌指关节 |
0~90 |
0~45 |
其他四指–近端之间关节 |
0~100 |
0~0 |
其他四指–远端之间关节 |
0~90 |
0~10 |
腕关节动作 |
活动范围(˚) |
屈曲 |
0~90 |
伸展 |
0~70 |
尺偏 |
0~55 |
桡偏 |
0~25 |
由于腕手部精细复杂的结构,使得传统手指康复机构相对复杂,且多自由度的运动形式,也会带来患者康复体验不佳。如
本装置采用的是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结构如
如
根据前期相关研究和对临床医生的访谈,确定了本文装置在物理治疗中应满足如下要求:促进指浅屈肌(FDS)的高肌腱偏移,从而通过连续的关节屈曲运动和四指活动,帮助手指完成屈曲和伸展的变化;装置应在掌指关节和近端指关节中提供至少46.2˚的总ROM
图5. 关节示意图
外罩位于拇指的掌指关节处,根据手指中最长的中指的测量结果确定每个节段的纵向长度(表示为近端、中端和远端)。即近端节段的长度等于掌骨基部和远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和底座厚度一半的总和。中段和远段的长度分别相当于近节指骨长度和外罩厚度的总和,以及中节指骨长度和外罩厚度一半的总和。通过确定关节的位置可使矫形器在手指屈曲时帮助实现手指关节的完全活动度。
由于手指和设备的关节位置不同,因此在屈曲过程中手指和设备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滑动,且近端和中间部分具有恒定的厚度,确保矫形器的重量小于500克。远端节段的厚度沿其长度逐渐增加,当在90˚处最大屈曲时,允许最大近端指关节角度为103.98˚。因为关节刚度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设计指套时应保证套膜的弹性,以达到被动伸展手指的活动。尽管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手指伸展,但会带来非必要的高辅助力的屈曲。在由指套和手指产生的j1、j2节点刚度的各种情况下,为了使j1挠曲先于j2挠曲,牵拉绳在外加张力作用下应先施加j1挠曲力矩和j2伸展力矩。通过几何模型调整走线位置,r1由r2、j1和j2的位置决定,其中r2固定在指套的末端,如
(1)
在手指关节屈曲了角度 后,其位置 与l3定义如下:
(2)
r1位于图中由l2与l1生成的区域内,在施加j2伸展力矩的同时施加j1挠曲力矩。当j1屈曲达到90度时,r1便处在l3上,开始施加j2屈曲力矩。因此,r1应为l1,l3和l2,l3的交点,记交点分别为P1、P2。r1的位置使用数值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3)
在获得的r1值中,使用了最接近P2的值以增加j1弯曲力矩臂。牵拉位置被位于j2下方、及l3之间,使牵拉绳能在j2弯曲时施加j1弯曲力矩。在几何模型中,由于j2弯曲力矩臂为零,当j1弯曲达到90°时,无法使j2弯曲。然而拉力的增加会导致r1处发生变形,从而改变走线,当j1弯曲达到90°时,会为j2弯曲提供一个j2弯曲力矩臂。
本文基于上述模型通过Adams软件对上文所提运动机构模型进行了建模,对该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手指结构较为精细且复杂,每个手指具有4个自由度,共20个自由度,针对本文所介绍的屈曲、伸展方向上的运动,使用仿真系统在XY平面上构建了远端指骨绕DIP关节、中指骨绕PIP关节、近端指骨绕MCP-2关节的运动,即食指在XY坐标轴上单自由度的运动。因气缸所提供的驱动力会平均分摊到每一根牵拉绳上,共同带动手指运动。然而人手运动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各个手指间的运动存在制约关系,如当食指和小指弯曲时,无名指和中指无法完全屈伸;且同一手指的各个指骨运动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为了简化机构模型,本文仅针对了一根牵拉绳驱动的一个手指关节进行了建模,其余关节同理。以食指为例,本文基于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了人体指骨长度,以作为理论参考,数值如
在定义完模型的信息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的每个零件施加了约束,各零部件约束条件如
在建模完成后,以屈曲为例,对机构设置仿真时间为3 s,仿真步长为300,
手指 |
指骨 |
选取值(mm) |
总长(mm) |
食指 |
远端指骨 |
24 |
92 |
中端指骨 |
20 |
||
近端指骨 |
48 |
运动副名称 |
类型 |
零部件 |
JOINT_1 |
平移副 |
气缸与基座 |
JOINT_2 |
球副 |
气缸与牵拉绳 |
JOINT_3 |
固定副 |
牵拉绳与近端指节 |
JOINT_4 |
旋转副 |
远端指节与中端指节 |
JOINT_5 |
旋转副 |
中端指节与近端指节 |
JOINT_6 |
固定副 |
地面与基座 |
JOINT_7 |
固定副 |
地面与手掌结构 |
JOINT_8 |
旋转副 |
远端指节与手掌结构 |
手指 |
运动方式 |
运动范围(˚) |
||
拇指 |
屈曲/伸展 |
IP |
MCP |
CMC |
0~90 |
0~65 |
无 |
||
四指 |
DIP |
PIP |
MCP |
|
0~80 |
0~100 |
0~85 |
图9. 不同状态的Adams模型:(a) 初始状态;(b) 末状态
在本腕手康复训练器运行过程中,设定空载状态下装置的末端阻力为0 N,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远端指节所设定的阻抗力为1.9 N,患者单根手指所能承受的最大阻抗力为8.79 N
因手指关节的运动主要位于所建立模型的y轴方向上,因此本文就y轴矢量分量对中端指节和远端指节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如
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气缸驱动牵拉绳运动,带动手指关节在y轴方向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从而实现关节的屈曲或伸展。其中,远端指节可在3秒内达成约7.5 mm左右的屈曲,中端指节完成约3.5 mm左右的屈曲,符合正常人手指关节活动度的活动范围。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驱动各关节所产生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变化趋于平稳,且角加速度会随着接近运动极限位置而减小。倘若患者手指的阻抗力越大,则说明患者手指受损越严重,因此需要使训练器末端角速度越小,这正符合手指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理念。
同时本文利用了Adams仿真得到了旋转副远端指节–中端指节的势能变化及驱动力矩曲线,如
本文设计了一款可拆卸的腕手康复训练器,其通过气缸运动控制牵拉绳的活动,当伸缩杆返回运动时,带动细绳牵拉手指做伸展运动;当伸缩杆伸出运动时释放牵拉的细绳,使手指完成屈曲动作,从而完成不同的运动训练,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通过关节活动度计算了手指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力矩及机构带传动所需的力,通过Adams仿真分析证明了机构在运动学和力学上的可行性,能够完成所预设的动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本训练器节约成本易推广,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相较于大型的手功能康复器械,本训练器更为小巧且可拆卸,便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适用于患者全周期手功能康复。其结构设计符合腕手部生理结构,不会在患者康复训练时带来不良的体验。因训练器的便携性及可拆卸性,还可后期研发更多的手功能训练功能,节约康复医疗资源并减轻治疗师的劳动,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