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 and Analysis of Wild Animal Resources in Shaanxi Baofengshan Nature Reserve
Using the survey method based on sample lines, points, plots, and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the wild animal resources of Shaanxi Baofengshan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unique, typical and diverse features of wild animal resources, as well a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Nature Reserves
根据党中办国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高质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因此,摸清自然保护地本底资源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2年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做过综合科学考察,造成保护区本底资源情况不明,极不利于保护区科研、救护、保护、监测及宣传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与实施。2019年,笔者组织公司团队对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后简称《科考报告》)编制,先后4次赴保护区进行外业调查,进而对其资源现状、保护利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科考报告》编制补充基础数据,并为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西端南坡,略阳县的东北部,东与勉县为邻,北与甘肃省徽县、两当县相连。地理坐标为106˚11′30"E~106˚30′26"E,33˚21′37"N~33˚37′13"N。东西长约30 km,南北宽约22 km,总面积29,484.5 hm2。保护区地处陕西秦岭西端,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织部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构建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的支持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地。秦岭生态保护不仅是陕西省,而且是全国、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同时,保护区是汉江和嘉陵江流域水源地的组成部分,其涵养和保护水源的功能,对于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有重要作用。
依据《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此技术规程广泛适用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针对于不同物种提出了相应的调查方法,对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具有指导性。在对保护区陆生生物资源历年资料检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方案确定路线走向及调查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调查采取样线调查、样点调查、红外相机调查为主,访问调查和文献检索法为辅,分别于冬季(1~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对保护区开展了4次野外调查,记录所分布的动物种类、数量状况等。
根据调查小区的总面积(Ai)、抽样强度(Qi),以及预设样线、样点、样方面积(Mi)来确定相应样地数(ni)。计算公式为:
式中:样点面积Mi= 3.14 × r2,样线面积Mi= 样线长度 × 宽度。调查前,在1/50,000和1/100,000的地形图对样方进行预设,在调查过程中按照预设路线进行,所有样点、样方位置使用GPS定位(使用前进行校准)。在一条样线上的样点、样方数至少达到30~40个以上。野生动物监测指标如
指标类型 |
监测指标 |
指标内容 |
单位 |
种类 |
名称、数量 |
指在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物种种类和数量 |
种 |
种群 |
实体遇见数 |
指单位长度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实体数量 |
只/km |
痕迹遇见数 |
指单位长度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痕迹数量 |
个/km |
|
分布格局 |
指动物实体、粪便、足迹和各种活动痕迹在监测样线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
— |
|
干扰状况 |
干扰类型 |
指在监测样线中发现的干扰种类 |
— |
干扰遇见率 |
指在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干扰因子的频度 |
次/km |
|
分布格局 |
各种干扰因子在监测样线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
— |
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秦巴–武当省——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动物群
保护区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1目81科271种,分别为兽类7目22科58种
种类组成 |
动物区系 |
保护动物 |
|||||||
纲 |
目 |
科 |
种 |
东洋种 |
古北种 |
广布种 |
国家一级 |
国家二级 |
陕西省级 |
两栖纲 |
2 |
7 |
9 |
5 |
0 |
4 |
0 |
2 |
1 |
爬行纲 |
1 |
5 |
17 |
12 |
1 |
4 |
0 |
0 |
2 |
鸟纲 |
12 |
47 |
187 |
63 |
18 |
79 |
1 |
24 |
4 |
哺乳纲 |
7 |
22 |
58 |
29 |
12 |
17 |
6 |
9 |
3 |
合计 |
22 |
81 |
271 |
109 |
31 |
104 |
7 |
35 |
10 |
1) 多样性。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1目81科27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我国特有脊椎动物28种
2) 独特性。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秦巴–武当省——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动物群,秦岭–伏牛山–淮河一线是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与东洋界在中国东部的分界线,也是许多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的北限,但由于鸟类和兽类活动能力强,故本区鸟类和兽类区系呈现南北互相渗透的过渡性,形成物种组成上的混杂现象,但东洋和广布种类占明显优势。
3) 典型性。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区系具有及其鲜明的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状态。保护区地处秦岭以西,山体受嘉陵江上游的切割,形成暖湿气流的通道,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有利于一些南方种类的北伸。保护区作为秦岭羚牛、毛冠鹿、中华鬣羚、豪猪的集中分布地,具有过渡区域动物群典型的代表性。
1) 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秦岭西端,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织部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构建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的支持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地,动物区系组成十分独特,区系的过渡带特征极其典型,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 保护区内的许多物种是IUCN红皮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独具特色的动物,尤其是大量具有指示性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如秦岭羚牛)和在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物种(如豹猫),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虽然保护区人为干扰轻微,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调节,使保护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一种极度脆弱的平衡,但即使是最轻的破坏在这里也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3) 建议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及其生境;加大陕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建立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科研监测平台,积极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展开合作,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逐步完善保护区科学研究和技术监测体系。最终实现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稳定,管护理念先进化、科研监测数字化和建设管理标准化。并根据本底资源特点及保护区前期保护工作整理分析,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文本,为保护区未来十年的保护管理发展方向提供规划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