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Social Survival Risks and Intervention Paths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Mega-Cities—Based on a Macro-System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grounded in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macro-systemic social survival risks faced by migrant children in mega-cit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path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ajor macro-level social survival risks encountered by migrant children in mega-cities stem from two aspects. First, policy-level restrictions, manifested as heightened barriers to school enrollment and difficulties in pursuing education in a different location, directly affect migrant children’s acces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ir families’ expectations and strategies regarding their education. Second, social perception gaps, including the prevalence of negative stereotypes towards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 exclusionary sentiments of local residents arising from perceived resource competition, hinder migrant children’s integration into the city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macro-level intervention paths. First, at the policy level,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migrant children’s families should be elevated, and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balanced. Second, at the level of social perceptions, positive recogni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should be fostered by strengthening intergroup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thereby establish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harmonious urban atmosphere. This paper unveils the unique social risks faced by migrant children in mega-cities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is issue from a macro-systemic perspective within the ecological framework.
Migrant Children
根据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已经达到7109万,占所有儿童群体的23.9%,也就是每四个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处于流动之中。相较于2010年的12.8%,增长了近一倍
基于以上研究,社会性生存风险可以理解为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遇到的风险,可能威胁到个体的社会地位、参与、认同和支持等关键方面。对于流动儿童群体而言,社会性生存风险主要体现在更为有限的教育机会获得和更加困难的社会融入过程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不仅受到其直接环境(如家庭、学校)的影响,还受到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把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将其细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在流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宏观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超大城市独有的入学政策限制,例如户籍、社保、积分、购房等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和质量。同时,社会文化观念中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印象也限制了他们在学校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机会。这些宏观因素构成了生态系统内层社区交往、学校接纳、家校合作以及同伴交往的重要背景,对流动儿童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布朗芬伦纳还强调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宏观系统来说,教育政策直接影响学校的运作(中观系统)和家庭的教育决策(微观系统);而社会观念则通过影响个人态度和行为(微观系统)进而影响人际交往和社区融合(中观系统)。因此,在分析宏观系统的同时,也要关注它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动态互动,以全面理解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性生存风险。
1) 超大城市中流动儿童实际入学难度在增加。自2001年起,流动儿童入学主要依据“两为主”、“两纳入”政策1
从数据上看,在超大城市学校就读流动儿童数量也确实在减少。自2014年起,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为治理“大城市病”,实施了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这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流动人口成为主要的“被疏散”群体。而特大城市可能也将适当提高入学门槛来作为疏解人口的一项措施,在人口疏解政策实施后的几年间,北京的非京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从2013年的47.31万减少至2020年的31.28万
2) 流动儿童异地升学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境遇。尽管国家政策强调保障每个学生的义务教育和升学考试权利,并鼓励各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但实际执行中仍然困难重重。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东,异地中高考的准入通常取决于外来务工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是否有当地户口,以及监护人的社保缴纳年限或积分等因素
面对大城市的户籍与教育政策的限制,许多流动儿童在升学关键时刻不得不选择回到老家继续学业,这导致了一种“回流”和“再留守”的现象。有研究表明,随着随迁子女进入更高年级,他们成为留守儿童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在那些异地中考要求更为严格的城市,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3) 宏观政策限制影响微观家庭教育期望。入学和升学政策的限制直接构成了对随迁子女教育机会的排他性障碍,同时也通过改变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和策略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实证调查表明,面对大城市的异地升学政策,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参与度明显下降,政策限制越严格,父母的教育期望下降越明显。除了教育期望的调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减少,尤其在直接受政策影响的家庭中更为常见。
1) 社会对流动儿童抱有负面的刻板印象。李普曼指出,刻板印象是一种固定的观念或看法,涉及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成因,它是人们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一种简化社会群体区分的方式
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现象揭示了刻板印象对流动儿童负面作用。自证预言是指个人或集体的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导致这些期望成真
2) 超大城市中出于资源竞争意识的排外情绪。在资源竞争的背景下,社会群体往往在社会内驱力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强化了自身与他者的差异性,形成了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群体认同进一步导致成员在互动中展现出对内群成员的偏好和对外群成员的排斥,进而在无意识中将有利资源视为内群的特权
由户籍制度产生的流动和城市儿童群体显现出鲜明的群际属性
综上所述,超大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性生存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获得教育机会方面,由于户籍和升学政策的限制,他们在入学和升学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难以享受到均等、优质的教育,这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二是在社会融入和人际交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中的刻板印象和排斥情绪,他们常常被贴上负面标签,遭受偏见和歧视,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产生被边缘化的感受。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一个不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背景。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要从根本上改善流动儿童的处境,必须重点关注这两大风险,并从宏观系统层面寻求应对之策。
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社经地位,平衡教育资源。正如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所强调的,知识的获取、生产乃至应用总是与权力、资源及格局紧密相关
社会保障体系是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医疗、养老等福利待遇。其次,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援助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再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中,应适当简化积分项目和入学证明要求,降低准入门槛,以便更多流动儿童能够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应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制定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规划,增加学位供应
区域协调发展是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根本之策。长远来看,应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大城市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为流动人口在当地就业创造机会。对于那些具备承载更多人口能力的周边中小城市,可探索逐步放宽落户和升学限制,吸引更多流动人口在此定居。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超大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也为流动家庭提供了更多选择,使他们能够在更加宜居的环境中生活,享受更均衡的公共资源。通过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促进对流动儿童正面认知,建立更加包容和谐的城市氛围。我们应该以平衡、多元的视角看待流动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客观认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诉求。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城市,寻求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尽管面临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难题,他们仍凭借勤奋和韧性努力学习,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获得尊重和认可。摒弃成见,以包容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些群体,是构建和谐共融城市的必由之路。
媒体在塑造社会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闻报道应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深入地呈现流动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揭示他们面临的困境,表达他们的心声,唤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媒体也应注意挖掘流动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例如流动儿童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韧性和独立性,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等,通过正面宣传,塑造流动群体的积极形象。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将包容、平等、反歧视等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尊重差异,欣赏多元。教师应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身份背景而区别对待。学校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组织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结对互助、开展社区服务等,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破除隔阂和偏见。
社区是促进融合的重要平台。社区组织可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文体比赛、节日庆祝等,吸引流动人口家庭和本地居民共同参与,增进感情,凝聚人心。社区还可成立志愿者队伍,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活咨询、语言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1要求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来接纳随迁子女义务阶段的教育;流入地政府在制定教育规划及教育财政预算时,必须把随迁子女纳入进来。并以居住证作为随迁子女入学的主要凭证,以法律形式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纳民学校,指的是上海2008年启动的一项包容性教育政策实验——将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这是纳民学校名称的由来。
32018年9月,苏州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立新小学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的公办重点小学、百年名校勤惜小学。引发该校学生家长的不满。8月23日,勤惜小学校长及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透露,虽然共用一个校园,但会用铁栅栏等加以“隔离”,对安置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并给予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4户籍江西的占海特2002年随父母移居上海,完成9年义务教育。由于无上海户籍且不满足中考条件,她面临只能在上海考中专/职业技术学校或返回原籍考高中的选择,因此主动辍学。2012年,她自称为“少年公民、自由战士”,在微博上积极争取异地中考权利,并与沪籍人士就异地中考“约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