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Women’s Financial Health Status and Risk Awareness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the political and people-oriented nature of China’s financial work is the fundamental and basic attribute of fina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group will us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on regional women’s risk awareness and financial health, as a basis for exploring China’s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that serves the people’s needs, promotes people’s well-being, and guards the people’s interes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although the financial health status of the respondents is generally goo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affect their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may bring them certain financial risks. Therefore, we need to guide them to strengthen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ir financial literacy in order to cope with possible economic risks. We need to start from a number of aspects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literacy, so as to help women better manage their finances and assets and achieve an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ir financial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an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should also increase their investment in and suppor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provide more finan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s for women,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health.
Financial Health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
2021年,央行官网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
金融健康作为一个衡量金融消费者长期财务状态的概念,自2015年由美国金融服务创新中心等三家国际智库提出以来,逐渐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健康的衡量需考虑更多外在因素,以更全面地反映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在2019年对金融健康的概念进行了本土化的定义,强调了个人或家庭运用金融工具和行为进行多方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旨在满足各种财务需求并应对可能的冲击。这一定义不仅涵盖了收支、债务、应急、风险和资产管理等客观方面,还考虑了消费者对财务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规划,体现了全面性和实用性
个人金融健康作为衡量家庭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家庭整体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个人金融健康水平,必须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然而,目前关于针对个人金融健康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尝试从金融健康的定义及类似指标的相关研究中寻找线索。在测度金融健康时,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如微弱经济体和女性个体,具体的指标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金融健康的测度体系包括客观和主观两大类指标。客观指标主要关注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状况,如收支、资产、借贷和保险等方面,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梳理相关研究后,可以将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等人口学特征,金融素养和风险态度等心理和行为特征。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经济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进而对个人金融健康产生影响。第二类影响因素则是家庭特征,如家庭人口结构、家庭收入等。家庭人口结构的不同可能导致家庭在收支、消费和储蓄等方面的差异,而家庭收入则是家庭金融健康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和风险应对能力。本文所研究主体为个人,结合相关研究,决定剔除家庭特征,根据被调查者个人特征来进行个人金融健康状况评估。
亓蔚然(2020)的研究强调了金融知识积累对金融意识水平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金融意识与投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为在金融风险意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金融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或家庭更好地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能提升他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判断力和风险意识
本文所研究的金融风险意识归属于金融意识,在构建金融风险素养测度指标时,本文借鉴了相关文献,并综合考虑了“金融知识水平”、“投资经验”和“外界影响”三个维度
问卷设计方面,问卷选择了20个原始特征,包括基本信息和金融健康评价指标,风险意识评价指标。问卷内容中金融健康状况指标如
维度 |
题项 |
问题 |
日常收支管理 |
Q5 |
过去一年,您的平均月支出为? |
Q6 |
过去一年,您个人总收入占个人总支出的比重为? |
|
资产负债管理 |
Q7 |
过去一年,您个人总负债占个人总资产的比重为 |
流动资金管理 |
Q8 |
过去一年,您目前的总流动资金(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能应付您几个月的开销 |
保险管理 |
Q9 |
您是否有足够的养老保障(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年金,即认为该个体有养老保险保障) |
Q10 |
您是否有足够的意外保险保障(家庭成员参加了医疗保险,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商业人寿保险,即认为该个体有意外保险保障) |
|
财务满意度和信心 |
Q11 |
您的财务状况是否给您带来压力或负面影响 |
Q12 |
您对您未来财务状况是否有信心 |
问卷内容中风险意识指标如
维度 |
题项 |
问题 |
金融知识水平 |
Q13 |
您是否知道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名词 |
Q14 |
您是否了解花呗、借呗等网络借贷服务的利率 |
|
Q15 |
您是否接触过投资证券、理财等相关课程 |
|
投资经验 |
Q16 |
您是否拥有投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数字基金、理财类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 |
Q17 |
您是否有抵御风险的备用存款 |
|
Q18 |
最近一个月内,您是否阅读金融风险相关信息 |
|
外界影响 |
Q19 |
您身边是否有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 |
Q20 |
您是否了解过金融诈骗案例 |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在样本选择上,此次调查主要面向具有金融理财意愿和正在理财的北京市女性。通过随机抽样和定向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北京市女性的金融健康状况和风险意识。本研究获得的一手数据资源源于问卷调查。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此次调查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共收集到75份问卷数据,其中涵盖了定量数据(如年龄、收入等)和定性数据(如意见、观点等),数据类型丰富多样。本研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和处理,排除了答题不完整和存在缺失值的问卷,最终确定有效样本为51份。
经统计,样本中共有女性47人,占总样本数的92.2%,而男性仅有4人,占总样本数的7.8%。由此可见,女性在该样本中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超过90%。据此初步推断,调查对象中女性的比例较高,与本研究项目主体相符。
在年龄分布方面,18~25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比高达94.1%,明显领先于其他年龄段。其次是51~60岁年龄段,占比为3.9%。其他年龄段的人数均为0%。这表明18~25岁年龄段的人群对该问题的回答最为积极,占据了压倒性的多数。而26~30岁年龄段的人数仅有1人,占比2%,反映出该年龄段人群对该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在学历方面,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占比高达86.27%,其次是大学专科学历,占比为11.76%。初中及以下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占比1.96%和0%。值得注意的是,高中、中专、技校的人数为0。由此可见,填写本问卷的人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
此外,根据
特征变量 |
类别 |
数量 |
百分比 |
性别 |
男 |
4 |
7.8% |
女 |
47 |
92.2% |
|
年龄 |
18~25岁 |
48 |
94.1% |
26~30岁 |
1 |
2% |
|
51~60岁 |
2 |
3.9% |
|
文化程度 |
初中及以下 |
1 |
2% |
大学专科 |
6 |
11.8% |
|
大学本科 |
44 |
86.3% |
|
婚姻状况 |
离异 |
1 |
2% |
未婚 |
46 |
90.2% |
|
已婚 |
4 |
7.8% |
本文从日常收支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流动资金管理、意外保障管理以及养老保障管理五个维度对家庭金融健康水平进行测度。
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理想的状况是日常收支管理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个人能够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日常开销和收入,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健。然而,根据
维度 |
类别 |
百分比 |
均值 |
理想值 |
日常收支管理 |
50%以下 |
70.6% |
>50% |
|
50%以上 |
29.4% |
|||
资产负债管理 |
50%以下 |
100% |
<50% |
|
50%以上 |
0% |
|||
流动资金管理 |
3个月以下 |
47% |
3~6个月 |
|
3~6个月 |
24% |
|||
6个月以上 |
29% |
|||
保险管理 |
意外保障 |
41.49分 |
60分 |
|
养老保障 |
21.12分 |
60分 |
||
财务满意度和信心 |
带来压力或负面影响 |
52.94% |
||
没有带来压力或负面影响 |
47.06% |
|||
有信心 |
50.98% |
|||
没信心 |
49.02% |
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理想的状况是负债比率低于50%。负债比率过高可能意味着个人财务风险较大,容易陷入债务困境。根据
流动资金管理方面,理想的状况是流动资金能够应付未来3~6个月的生活开销。这样的流动资金储备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确保个人财务稳定。然而,
保险管理从意外保障和养老保障两方面来衡量。被调查者自行评分的结果显示,他们在保险管理方面的表现普遍不佳。其中,意外保障的平均得分仅为41.49分,养老保障的平均得分更是低至21.12分。这可能是因为被调查者群体相对年轻,对养老保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这些年轻人需要增强保险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确保自己在意外或养老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财务满意度和信心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财务状况并未给他们带来明显的压力或负面影响,且对于未来的财务状况,他们的信心程度也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状态。这说明大多数人在财务管理方面既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也保持着一定的信心和期望。为了提升财务满意度和信心,个人需要不断学习财务管理知识,优化自己的财务规划策略,并积极面对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
风险意识方面,本次研究设计了8道题目,具体内容如
类别 |
百分比 |
|
金融知识水平 |
知道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名词 |
76.5 |
不知道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名词 |
23.5 |
|
最近一个月内,阅读金融风险相关信息 |
29.4 |
|
最近一个月内,未阅读金融风险相关信息 |
70.6 |
|
接触过投资证券、理财等相关学习课程 |
45.1 |
|
未接触过投资证券、理财等相关学习课程 |
54.9 |
|
投资经验 |
了解花呗、借呗等网络借贷服务的利率 |
45.1 |
不了解花呗、借呗等网络借贷服务的利率 |
54.9 |
|
有用于抵御风险的备用存款 |
52.9 |
|
没有用于抵御风险的备用存款 |
47.1 |
|
没有投资经验 |
58.8 |
|
仅具有一至二种金融产品的投资经验 |
27.5 |
|
具有多种金融产品的投资经验 |
13.7 |
|
外界影响 |
身边有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 |
74.5 |
身边没有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 |
25.5 |
|
了解过金融诈骗案例 |
84.3 |
|
不了解金融诈骗案例 |
15.7 |
对于投资经验,本研究同样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评估。首先,关于投资经验情况,通过数据分析,51名受访者中,有30人(占比58.82%)表示没有投资经验,仅有7人(占比13.73%)拥有多种金融产品投资经验。而有14人(占比27.45%)具有一至二种金融产品投资经验。这表明,尽管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但仍有许多人尚未涉足投资市场,这可能与个人对投资风险的认知、经济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相关。其次,关于抵御风险的备用存款情况,51名受访者中,有27人(占比52.94%)表示拥有备用存款,而另外24人(占比47.06%)则表示没有。这反映出大约一半的受访者已经为抵御风险做了一定的财务准备。最后,关于最近一个月内对金融风险相关信息的关注情况,仅有15人(占比29.41%)表示阅读了相关信息,而36人(占比70.59%)则表示没有阅读。这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在最近一个月内对金融风险的关注度较低,缺乏主动了解相关信息的意愿。
对于外界影响,本研究从两个维度进行了评估。首先,关于身边防范金融风险的宣传情况,有38人(占比74.51%)表示身边存在相关宣传,而13人(占比25.49%)则表示没有。这反映出社会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较高,大多数受访者身边都有相关的宣传信息。其次,关于对金融诈骗案例的了解情况,51名受访者中,有43人(占比84.31%)表示了解过相关案例,而仅有8人(占比15.69%)表示没有了解过。这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金融诈骗案例具有一定的了解程度。
本文通过对地区女性风险意识和金融健康状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金融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女性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存在挑战,需要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则较为谨慎,负债比率可控;部分女性流动资金储备不足,需要提高资金储备意识;另外,在保险管理方面,由于被调查者绝大多数为女大学生,因此对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增强保险意识;在财务满意度和信心方面,女性整体较为乐观,但仍需不断学习和优化财务规划策略以提升财务健康状况。
风险意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金融知识方面,女性受访者对股票、基金等传统金融术语有一定了解,但对网络借贷等新兴金融知识了解较少,且缺乏相关课程经验。在投资经验上,大多数受访者缺乏实际投资经验,对金融风险关注度低,尽管多数有备用存款。同时,尽管受访者普遍意识到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金融诈骗案例,但他们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限制了有效应对风险的能力。
政府应积极推动多方合作,包括金融机构、社区和学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尤其关注女性群体,涵盖基础金融知识和女性特有的金融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女性金融权益保护机制,加强监管,防止不公平对待和歧视,确保女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此外,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奖励机制,提升女性金融素养和理财能力,激发她们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强化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更好地满足女性多元化金融需求。
金融机构应深入了解女性金融需求,设计并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灵活贷款方案、定制化保险计划等。同时,定期举办金融知识讲座或工作坊,提供线上渠道普及金融知识。设立专门咨询窗口或热线,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并强化风险管理和女性客户权益保护,防止金融欺诈和不当销售行为。
女性应主动学习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提升金融素养。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合理规划财务,确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在投资时保持理性,了解投资产品风险与收益特点,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增强风险意识,防范金融诈骗,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本研究对女性金融健康状况与风险意识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女性在当前金融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在金融风险认知、金融知识掌握以及财务规划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需求。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规模相对较小,地域覆盖不够广泛等,这些问题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拓展和解决。展望未来,期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女性金融健康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女性群体。此外,如何有效提升女性的金融风险意识,帮助她们更好地进行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J000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