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2169-2564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ass.2024.136541 ass-90895 Articles 人文社科 “贵州村超”对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发展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Guizhou Village Super” to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14 06 2024 13 06 626 633 7 5 :2024 21 5 :2024 21 6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体教融合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强国建设必走的发展之路,为了保证发展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就必须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协作,而社区教育在促进优质教育和提高个体整体素质方面不可或缺。然而,在社区教育中实现体教融合仍然是一个挑战。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的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汲取经验,提出应家校社区合作、社区资源整合、信息媒体宣传、评价体系完善等推进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发展的思路。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path that must be taken to build an educational power in the current er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individuals. 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remains a challeng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ootball league in Rong Jiang County, Qian Dongnan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draws experience from it,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such as home-school community cooperation, community resource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media publicity, and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体教融合,社区教育,贵州村超,启示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Guizhou Cun Chao Enlightenment
1. 引言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联赛火爆出圈,以球会友,增进省内外各民族的交往,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发展。众人亲切的称它为“贵州村超”,也被网民总结为拥有世界杯级别的决赛悬念,奥运会开幕式级别的表演组织,春晚级别的节目内容,联合国级别的家国情怀,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大家喜爱和夸赞。其对于榕江县自己来说,村超不仅是“乐子”,也是“路子”,是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路。而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来说,贵州村超的成功也启迪了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的路。本文以贵州村超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来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对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的发展有所启示。

<xref></xref>2. 社区教育与“体教融合” <xref></xref>2.1. 社区教育的意义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和机会的教育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合理、有趣的社区教育,满足新形势下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的需要,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1] ,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大。更多的职业岗位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广大居民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人是环境的产物,教育可在社区环境中发生,引导居民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成长 [2] 。社区教育为居民提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区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社区教育可以培养居民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居民的素质和竞争力,为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社区教育还可以加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社区教育不仅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为居民提供了相互交流、互动和合作的平台。通过参与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居民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xref></xref>2.2. 体教融合的蕴涵

教育家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完善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挑战。学生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的双重需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体教融合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学校教育来说,体教融合是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遵循,强化体育与教育在功能和培养目标上的充分融合,实践“以体育人”并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全人” [3]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体教融合的开展可以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校里习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活动具有生动、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体育活动融入教育过程,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体育和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习惯。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体教融合是以体育正本归原、教育融会贯通为出发点,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xref></xref>2.3. 将体教融合纳入社区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充满活力、市场规范有序、人民积极参与、基本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4] ,将体育教育和教育相结合,并将其纳入社区教育,培养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分享运动”1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群体的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 。体育教育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和参与者,培养公平竞争的精神。将这些教育内容融入社区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在社区中成为负责任的成员。通过体育和教育的融合,学生可以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互动。这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并增强自信心。将体育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可以带来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热情。举办社区体育赛事和活动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加强社区凝聚力,建立更和谐、友善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公共服务是社会体育组织的重要职能,体教融合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体育工作能够减轻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障碍,既能够为社会体育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有利于社会体育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公共服务职能 [6] 。这样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个体发展,也有助于社区的繁荣和共同进步。

<xref></xref>3. “贵州村超”的发展背景 <xref></xref>3.1. 榕江县乡村足球发展的资源优势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据《榕江县志》记载,在1971年至1994年期间,榕江县共举办各项运动会高达23次,其中足球赛就有10次 [7]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迁入榕江,也给当地带来了足球这项运动 [8] 。从那时起,它已成为该地区体育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榕江村民在自制露天足球场踢球,被称为早期的“村超”。当地先后举办过“三好杯”、“古州杯”(榕县旧称古州)、“古榕杯”“光明杯”、“榕城杯”等足球赛,使这项竞技运动代代相传。至上世纪80年代,更有“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的说法,充分展现出榕江县人民对足球的热爱。

榕江县足球协会副主席杨亚江介绍,榕江县向来有足球传统,因此早在2000年,就诞生了车江足球联赛。此后,比赛一年一度成为传统 [9] 。榕江县是黔东南州省内足球事业较为发达的县区之一,在乡村足球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践。

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以村级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代表队参赛。每年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举办时间一月份过年的时候,此时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还有5月初到8月底,之后麦子成熟,村民们又回归到田间收割农作物。比赛规模逐年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球员和观众参与。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通过运动文化推广,让乡村足球联赛拉近城乡体育交流,促进了当地乡村社区的沟通与融合。带动了当地足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增长,对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良好的组织形式和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值得借鉴和推广。

乡村足球作为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部分,对于加强乡村青少年体质、培养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榕江县拥有丰富的足球资源,包括足球人才和场地设施等,现有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20人,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147人,在榕江足协注册球队达35支,球员1200余人,为乡村足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的乡村足球是一种新热潮,为促进乡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机会,是培养青少年体育精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乡村足球提供了乡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了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乡村足球运动的推广和培育工作,为乡村培养更多优秀足球人才,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

<xref></xref>3.2. 榕江县乡村足球发展的实践探索

乡村足球是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被广泛看作是促进乡村青少年体育素质提升和乡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榕江县作为贵州省乡村足球的发展先行者,通过实践探索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划模式和运营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2021年,榕江县就成功被评选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

为了激发参与热情,通过开展报名征集和选拔赛,确保每个村庄都能派出合适水平的球队参加比赛,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联赛采用多层次组织结构,在县级、乡镇级和村庄级,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保证了比赛的有序进行。关于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的运营机制,在赛事筹备和场地建设方面,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注重场地建设和设施改善,提升了比赛质量和球员体验。在赛事推广和宣传方面,建办了一支专业的宣传班子,2021年11月,榕江县成立了新媒体电商产业园。借助媒体和社交平台,积极宣传,吸引更多来自各地的民众参与,推动比赛的知名度,扩大了比赛的影响力。

<xref></xref>3.3. 榕江县乡村足球发展的支持措施

当地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对乡村足球联赛的发展至关重要,成功地吸引了来自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背景的民众。此外,榕江县乡村足球联赛的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采取了有助于促进社区发展以及确保其可持续性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当地政府积极鼓励社区成员作为志愿者或观看者参与,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社区参与,促进主人翁感,发展社区凝聚力。这种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为榕江县乡村足球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和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地方政府认识到体育在社区发展中的必要性,在足球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已经开发了许多球场,配备了必要的设施,如座位安排、照明、更衣室和观众看台。基础设施的建造为球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比赛的吸引力。为了确保乡村足球联赛的顺利运作,政府已经分配了大量的财政资源。这些资金用于支付各个方面,包括场地维护、设备采购、球员津贴、教练工资和管理费用,稳定的资金使其能够高效持续运作。

任何足球联赛的成功都取决于基层人才的发展。对此,榕江县实施了多项措施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招募了教练和培训师,并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培训计划,以提高他们的教练技能。在学校和当地社区启动了人才识别计划,从而可以识别和培养有前途的球员。此外,还组织了讲习班和研讨会,以促进教练的知识共享和发展机会。这也是为基层足球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培养参与者的竞争精神,激励青少年足球爱好者追逐梦想,成为其他地区类似举措的典范。

<xref></xref>4. 对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发展的启示 <xref></xref>4.1.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

贵州村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乡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高分答卷,其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在社区教育的体教融合中,这种经验对于体育教育和整体教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就是个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就如政协委员王树立说,足球运动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赛场上的得分,更多的是提升了全体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创造力。在体育教育和整体教育的相辅相成下,通过将体育活动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自信心,获得发展的动力。

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发挥体育精神,顽强拼搏、坚持不懈,不断突破自我,尽全力做到最好。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素质。例如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这样的方式下更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因为有机会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学生自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其兴趣、特长和需求,相应地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根据个体差异、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与帮助。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助力他们发现、发展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对学习和体育的持久兴趣。

因此,贵州村超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知道在社区教育中实现体教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取向将个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既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潜力,促进个体在身心健康、多元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最终助力培养新时代所求的创新人才。

<xref></xref>4.2.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互利

在贵州村超的观众席间,为了给自己的村队加油助威,全村男女扶老携幼、比肩接踵的呐喊。这样的体育赛事在狂欢之后,也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一颗体育锻炼的种子,这是全民运动健身的传承。在体育活动中充实生活,锻炼身体,获得幸福,提高了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情和参与度,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一个整体化的平台,能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发展。

健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而体育教育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将体育活动与健康知识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活动还能释放学生的压力,提高其情绪稳定性,增强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预防和减轻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总之,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结合,并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能够全面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xref></xref>4.3. 社区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共进

贵州村超的球员全部是当地村民,爆火之后,没有因出名而谋商业利益,观看比赛不需要门票,球员获得比赛名次后奖励是本土养殖的牛、猪、羊、鹅。当地人更是热情大方,为没有订到旅店的外地人免费提供住宿,分享当地美食,也因为这样淳朴真挚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让前去的人们感受到磅礴的生命力和最简单的快乐。这样充满人情味的社区环境,离不开当地人在足球运动中,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友谊度和归属感,平时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在团队协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正是实现体教融合在增强社区凝聚力上成功的经验,对于社区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共进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通过将体育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在日常、轻松快乐的活动中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激发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和社区服务项目,培养个体之间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社交技能等综合素质,同时也培养大家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意识和习惯。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建设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形成一个群体互助的文化氛围,自然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进而激发社区居民的创造力,为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贵州村超的体教融合经验告诉我们,在社区教育中实现体教融合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供包容性的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区的社会发展,能够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建设一个更加和谐、进步的社区。促进身体健康和社交技能培养,培养互助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互助与提升。这将为社区教育发展和社区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总之,助力个体发展,在国泰民安的盛世里温暖和谐的环境中培养人才,储备优质的新一代社会接班人。

<xref></xref>5. 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发展的“融点”探索 <xref></xref>5.1. 家校社区合作,创新课程设计

贵州村超中五万席位座无虚席,全国各地的人们到这里为比赛的人们摇旗呐喊,有刚刚学会说话的小朋友,也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这样的场景足够让人震惊,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团结的力量。在当地社区杨亚江自己组织成立了“老男孩足球队”,这支球队拿过冠军的佳绩。像这样的球队还有很多,球队中的成员也会去榕江县各个小学担任辅导老师,车民小学也组建了“小男孩足球队”,在“传帮带”的方式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体育人才,“村超”丰乐村球队年龄最小的球员潘振龙就是在小学时候喜欢上足球的。这就是家校社区合作很好的范例,通过家校社区的合作和创新课程设计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场域,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因此家庭应与学校和社区共同协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学校和社区可以通过家校互动会议、家访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也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共同努力下,体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落地。

创新课程设计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注重技术训练和竞技结果,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的尊重。而创新课程设计可以将体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例如,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数学、语言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同时,创新课程设计还可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

<xref></xref>5.2. 社区资源整合,构建学习平台

村超的成功离不开因地制宜利用好了榕江良好的体育传统,从1940年发展至今,其体育历史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体教融合中的“体”并非只是竞技运动、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还含有体育机构之义;“教”也并非只是教育,还包含教育机构。体育机构与教育机构的协同与联合程度、强化发展的力度,决定“体教融合”的效度 [10] 。为了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可以拥有更加丰富的活动资源,现有的社区资源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以帮助个体在学习中实践运动,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比如社区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等。通过将这些资源与教育机构进行整合,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场所和设施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进行锻炼和实践。可以与社区体育场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选择和实践机会。此外,还可以与社会体育组织合作,开展学校联赛、社区体育活动等,让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竞技和社区活动,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下的教学资源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的场景融合 [1] 。联合相关组织部门搭建学习线上或线下的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例如,现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便捷,可以建立一个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体育知识,并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体育学习空间,提供各种运动设备和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体育竞赛、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学习机会。

<xref></xref>5.3. 信息媒体宣传,争取发展机会

为了社区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推进体教融合,把握好信息媒体宣传,并尽最大力为社区的人们争取发展机会。在顶层设计完善的同时注重底层回应,同时配合相关媒体提高宣传力度 [11] 。贵州村超就是通过媒体的形式让更多人知晓,贵州村超所在的榕江县就专门成立了村超新媒体专班,民众也自发拍摄短视频,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发布获得了广泛关注。因此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体教融合的理念和成果,可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体教融合的重要性。宣传可以包括成功案例的报道、专题节目的制作、专栏文章的发表等形式。通过信息媒体的宣传,可以增加社会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推动体教融合的工作中来。

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的发展也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以保障资源和政策的支持。学校和社区可以积极争取与政府、社会资本或慈善基金等合作机会,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体教融合项目中。这些资金和资源可以用于改善体育设施和器材、提供专业师资培训、组织体育赛事等。此外,学校和社区还可以通过申请各类教育项目经费,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xref></xref>5.4. 评价体系完善,优化融合效果

如何深化体教融合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问题,既需要从“面子上”给出适宜可行的具体推进策略,也更应从“里子中”明晰其背后的相关阻滞因素。为了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可以高质量的长远发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融合效果不可或缺。一个科学、全面、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学生在体教融合过程中的综合发展情况,促进教育质量和融合效果的提升。该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体育技能水平、身体素质、认知能力、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此外,评价体系还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个人展示、作品展示、演讲等。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为进一步优化融合效果提供指导。

<xref></xref>6. 小结

贵州村超的成功启示我们体教融合在社区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要通过新颖有效的融点探索和实践,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育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而体教融合不仅仅是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结合,要达到融合,并优化融合效果。因此,在融合中需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教育选择和学习途径。提供专业化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体教融合工作的开展。开展跨学科项目和活动,促进学科教育与体育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加强家校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密切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教育机构等进行合作,为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和资源支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体育教育方式。积极与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慈善基金等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体教融合提供良好的法规环境和政策支持。完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为社区教育中体教融合的可持续性与高质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NOTES

1“分享运动”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包括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意识层面的体育共享,它从学生本身出发,以学生的生理价值为目标基础,达到心理状态适应性改良的目标,并在身、心的调和中逐渐养成体育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References 张琼, 丁镭. 未来社区终身教育场景下在线课程的教学创新模式[J]. 继续教育研究, 2022(9): 30-34. 王国超. 探寻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基于贵州乡镇中心幼儿园研究[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 12. 陈少宇, 黄燕娥, 麦乐乐.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及纾困策略[J]. 体育学刊, 2023, 30(5): 133-137. 陈晨曦, 孙龙飞. 瞄准远景规划 重在夯实基础[N]. 人民日报, 2021-11-01(015). 罗伟艺, 邱硕立. 论在“分享运动”中培育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 11(28): 201-204. 晋腾, 张淏, 康红梅, 刘俊一. 体教融合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体育的价值、困境和路径[J]. 体育教育学刊, 2023, 39(3): 31-36. 王慧, 杨文静. 村超和美乡村的“贵州模样”[N]. 贵州民族报, 2023-06-30(B01). 万里燕. 贵州“村超”: 不只关于足球[N]. 贵州政协报, 2023-06-22(003). 黄静, 奚冬琪. 贵州“村超”观察记[N]. 人民政协报, 2023-06-19(005). 于素梅. 实施“体教融合”, 走“一体化”发展之路[J]. 教育家, 2020(41): 18-19. 卫前进, 王梦阳. 基于SFIC模型的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路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 2023年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年会论文集. 西安: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 2023: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