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Analysis and Path Exploration of Scientists Spirit Integrat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The scientists’ spirit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accumula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ers in the long-term scientific practice. It contains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has important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describing history by songs”, “clarifying aspirations by drawings”,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and “promoting enlightenment by practice”, studies how the scientists spir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campus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and explor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cientists spiri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Scientists Spiri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精神蕴含着鲜活的历史、伟大的人物、感人的事迹,积淀着理想追求、爱国情怀、人民立场、奋斗姿态、开拓创新等精神力量,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思想宝库,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对深化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高贵品质的凝练总结、共同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蕴含着极其丰富且生动可感的育人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理论同源、目标同向、内容同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思想凝聚、精神鼓舞和行为激励功能,将其融入思政课,能够提供丰富、深刻、生动的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的价值含量和意义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多数科学家都是从青春时期开始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他们的成长经历对于正青春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有较强的启示意义,较能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共鸣,将其有机融入高校课,将其蕴含的峥嵘历史、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民立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讲深、讲透、讲活,能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使青年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意识和坚定的奋斗目标,立足新时代,向一心为国的科学家们学习如何成长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时代好青年,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效
科学家精神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攻关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感悟精神伟力,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有利于培养精神富有、人格健全、勇于担当、矢志奋斗的时代新人,为共同富裕之精神富有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教学方式单一、生动性与吸引力不足等短板,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到创新形式与保障实效兼顾。红色歌曲内容积极向上、感染力强,通过红色歌曲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不失为一种提升思政课理论教学吸引力的创新方式。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反映科学家精神的红色歌曲为载体,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相应知识点。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精神背后的人物事迹、峥嵘历史,引领学生搜集与科学家有关的歌词曲谱、会议文件、档案资料、名言、日记、书信等并进行讨论、分享,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积极传承与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与育人成效。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和科学家,展示“以歌叙史”方法下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切口(见
序号 |
教学内容 |
科学家 |
载体(典型红歌) |
课程名称 |
1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于敏 钱学森 邓稼先 钱三强 彭士禄 |
《祖国不会忘记》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邓小平理论 |
王大珩 |
《承诺》 |
|
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孙家栋 |
《星梦》 |
|
4 |
科学发展观 |
南仁东 |
《心远天高》 |
|
5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袁隆平 |
《种子》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6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黄大年 |
《叶落》 |
|
7 |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林占熺 |
《山海情》 |
|
8 |
钟扬 |
《奋斗者的情怀》 |
||
9 |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
程开甲 |
《记得》 |
|
10 |
潘际銮 |
《我和我的祖国》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而现实中高校思政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或理论实践两张皮等问题,有些学生较难将生动的现实与宏大的理论建立有效链接。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育人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角色,对于促进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实现知行合一发挥重要作用。“00后”学生善于且渴望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对于理论的理解、对于实践的认识,因此,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创新学生表达新途径,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通过多渠道调研、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创作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手绘画报,注重手绘画报的形式美、内容美、价值美,突出学生参与感的增强、创造性的发挥、团队的协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学生们自主选定方向、认真调研、科学分工,在调研、创作、分享、汇报的过程中主动、深入学习热爱祖国、勇攀高峰、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使科学家精神与理论知识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深化理论教学成果。
加强思政教育,不能仅靠一节思政课,而应该使其润物无声般渗入校园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真正实现思政教育浸润人心、培根铸魂。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开展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红歌赛、“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比赛、红色情景剧比赛、宣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备赛、参赛、展示的过程中加强对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重要价值等的学习,领会精神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初心使命、道德观念、意志品质等,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形成学习、传播、继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浓厚氛围,提升思政育人成效。以“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比赛为例,学生们通过实地走访、搜集资料、总结凝练、撰写讲稿、不断打磨等提交关于科学家精神的参赛作品并进行现场展示,在全校范围掀起学思政、讲思政的热潮
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科学家精神诞生地、发扬地、践行地以及历史纪念馆等进行社会实践,以寻访红色足迹、宣讲红色故事、弘扬伟大精神等形式使学生感悟精神伟力,同上大思政课。同时借助融媒体平台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以科学家钱学森为例,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到杭州市钱学森故居进行实地调研,沉浸式感知钱学森的成长经历、艰难回国路、为国铸“剑”等,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同时以精神宣讲、志愿服务等特色实践活动为宣传、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在青年大学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精神养分,能使其深刻学习、领悟、内化伟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讲思政,更在实践教学中、社会活动中讲,不仅教师讲,还让学生讲、画、赛、用,有利于学生切实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发挥精神的力量,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付诸火热实践;有利于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相辅相成,实现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科研团队项目“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科研团队”,课题编号X2022023;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2250455;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后真相’时代数字青年的价值观培育科研团队”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20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