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del Concepts Based on Quadratic Equations
The new curriculum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odel, and teachers’ teaching ushers in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oblem solving by equa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ncept of model, and the textbook is the basis of teaching, while the textbooks of human-taught edition and the Jiangsu Science Press edition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compares the two editions of the textbook in terms of three dimensions: the content setting,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iculum, so as to study how to help students perceive the basic process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 cultivate the concept of model, and to put forward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eaching.
Model Concept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主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影响大;苏科版教材,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在课程理念或是内容体系上,教材编写己经初步具有江苏教材的特色,也很有探究意义。研究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与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材(以下简称“苏科版”),选取范围为人教版教材中“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部分,包括“探究”“分析”和“思考”;苏科版教材中“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内容部分,包括“问题”“分析”“解”和“答”。
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难度比较法,分别对人教版教材中“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和苏科版教材中“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内容部分,从内容设置、素材选取和课程难度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两版教科书都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后一节,并以探究问题的类型划分课时,苏科版和人教版都设计了3课时,研究将苏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内容结构进行了分类,见
人教版 |
苏科版 |
问题1:矩形面积问题 |
|
探究1:传播问题 |
问题2:增长率问题 |
探究2:增长率问题 |
问题3:销售问题 |
探究3:矩形面积问题 |
问题4:销售问题 |
问题5:图形 + 行程问题 |
|
问题6:图形 + 行程 + 动点问题 |
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发展水平,两种版本数学教材的素材选取都经过编写者的深思熟虑来确定的,旨在使学生更加容易并快速得掌握相关知识。课外素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丰富多彩,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表现。同时,有效的素材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促使数学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且引导学生关注模型的实际应用性。研究将从图片、文字和引言三种素材选取进行比较。
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于“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都有三课时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都是直接呈现例题,通过分析解决例题,体会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因此,在比较了几种课程难度模型后,研究采用了鲍建生教授的综合难度模型,该模型有不同的层次,为了比较研究任务,这一难度模型主要从探究、背景、运算、推理、知识含量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每一种难度因子又分为不同的等级,研究者对五个难度因素的各个等级进行赋值
根据对每一种综合难度因素的不同等级的赋值,将每一种难度因素的加权平均进行了计算,鉴定每个因素的难度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依次分别表示五个难度因素上的取值; 为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等级的加权平均(依次分别取1、2、3、……); 则表示这组题目中属于第i个难度因素的第j个等级的题目的个数,其总和等于该组题目的总数n。
根据采用的鲍建生教授的综合难度模型,对三版教材从探究、背景、运算、推理及知识点等五个难度因素进行了统计,如
难度因素 |
水平区分 |
|||
水平一 |
水平二 |
水平三 |
水平四 |
|
探究 |
识记 |
理解 |
探究 |
|
背景 |
无背景 |
个人生活 |
公共常识 |
科学情境 |
运算 |
无运算 |
数值运算 |
一步符号运算 |
两步符号运算 |
推理 |
无推理 |
一步推理 |
两步推理 |
三步推理 |
知识点 |
一个知识点 |
两个知识点 |
三个知识点 |
四个知识点 |
赋值 |
1 |
2 |
3 |
4 |
因素 |
难度水平 |
数量/道 |
占比/% |
加权平均 |
|||
人教版 |
苏科版 |
人教版 |
苏科版 |
人教版 |
苏科版 |
||
探究 |
识记 |
0 |
0 |
0 |
0 |
3 |
2.5 |
理解 |
0 |
3 |
0 |
50 |
|||
探究 |
3 |
3 |
100 |
50 |
|||
背景 |
无背景 |
0 |
0 |
0 |
0 |
2 |
1.83 |
个人生活 |
1 |
1 |
33.3 |
16.7 |
|||
公共常识 |
1 |
5 |
33.3 |
83.3 |
|||
科学情境 |
1 |
0 |
33.3 |
0 |
|||
运算 |
无运算 |
0 |
0 |
0 |
0 |
3.33 |
3.33 |
数值运算 |
0 |
0 |
0 |
0 |
|||
一步符号运算 |
2 |
4 |
66.7 |
66.7 |
|||
两步符号运算 |
1 |
2 |
33.3 |
33.3 |
|||
推理 |
一步推理 |
0 |
1 |
0 |
16.7 |
5 |
3.67 |
两步推理 |
0 |
1 |
0 |
16.7 |
|||
三步推理 |
0 |
3 |
0 |
50 |
|||
四步推理 |
3 |
1 |
100 |
16.7 |
|||
知识点 |
一个知识点 |
1 |
2 |
33.3 |
33.3 |
1.67 |
2 |
两个知识点 |
2 |
2 |
66.7 |
33.3 |
|||
三个知识点 |
0 |
2 |
0 |
33.3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数学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初中阶段主要体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等九大能力
史宁中教授在《数学基本思想18讲》中指出:“数学无力解释现实世界,但可以用数学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而数学模型是理性加工现实世界的重要范例。”
由
在两版本教材中,都设计了图片素材。对比看来,苏科版教材似乎比人教版包含更多、更丰富的图片素材。特别地,在苏科版教材问题4的设置中,其中会出现两个男生的头像,非常卡通可爱,给人感觉像是一群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这种图片素材的安排,既体现出探究性学习原则,又强调了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相比苏科版的卡通人物交流的设计,人教版在“探究”环节则是采用抛出问题的方式。笔者认为,人教版的处理没有苏科版的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用心设计,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两版本数学教材在文字素材的选取上也是各有特色,例如,人教版在每个探究活动中都用一个“云”形对话框和一个长方形“思考”文本框来突出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检查模型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方程模型的优越性及其实际意义。苏科版则没有在教材中对学生用文字进行引导,而是直接给出,特别是在计算结果的取舍方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方程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教材的引言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学生看到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数学模型来反应实际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开始学习新知识。苏科版是直接给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总之,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强调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的自主感知和参与
在探究因素方面,人教版的问题均处于“探究”层次,而苏科版是“理解”和“探究”层次各半,从两个版本的加权平均值可以看出(
两个版本的“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内容中,三个版本的加权平均数为1.67~5,五个难度因子的差异最大的是“推理”,人教版为5,而苏科版为3.67,两者之间有1.33的差距。从教材本身的状况来看,两版教材在“运算”“推理因素”方面难度较高,“背景”“知识点”等方面则较低。
总的来说,人教版侧重于对知识的探索和推理,而苏科版侧重于知识点间的关联,两版教材都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相比较而言,人教版课程难度较高。从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中数量关系的理解的角度来看,人教版的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推理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提取能力,并能够持续地构建和改进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模型概念得到形成和发展
基于素材选取的比较,在构建一元二次方程的建模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能力。在这一节教学中,要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找到能够作为列方程基础的相等关系,这是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最大困难。在建立并求解该模型时,仅靠苏科版教材中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较为不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合作讨论等方式加强引导,对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重、难点进行研究,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使用价值。例如,人教版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以“云”形对话框的形式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模型中的数量关系,思考解决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基于内容设置的比较,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再现有关知识,使学生将分散、无序、零碎的内容串联成一个单元,从而再现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数学内容有总体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升其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难度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的综合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情景复杂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探究2”里,有两个相近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即:降低成本,降低费用,让学生体会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从而对一种变化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综合难度因素中,两个版本“知识含量”因子的加权平均值偏低。将各种数学知识的关联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设置例题时,可以多添加两个或更多的知识点,加强数学课程的综合性。这样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整体性,在潜意识里把“数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刻在心里,并能熟练地应用。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的关系。例如,苏科版“问题5”的模型建立需要综合勾股定理,人教版“探究2”需要综合变化率公式。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