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Pure Mathematics 2160-7583 2160-7605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pm.2024.146253 pm-90153 Articles 数学与物理 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性质
The Mapping Properties of the Quaternionic Segal-Bargmann Transform on L p
韩媛媛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 11 06 2024 14 06 331 340 12 5 :2024 15 5 :2024 15 6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本文研究了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性质。具体来说,当 2 < p 时,该变换是从四元数值函数空间 L p ( ; ) 到四元数Bargmann-Fock空间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线性算子并且是单射;当 1 p < 2 时,该变换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但不是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其中 1 / p + 1 / p = 1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mapping properties of the quaternionic Segal-Bargmann transform on L p . To be specific, when 2 < p , the transform is a bounded operator from quaternionic numerical function space L p ( ; ) to the quaternionic Bargmann-Fock space s l i c e p , ν ( ) , and this operator is injective. When 1 p < 2 , the transform is a bounded operator from L p ( ; ) to s l i c e p , ν ( ) but it not maps L p ( ; ) boundedly into the s l i c e p , ν ( ) , where 1 / p + 1 / p = 1 .
Fock空间,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切片正则函数
Fock Space
Quaternion Segal-Bargmann Transform Slice Regular Function
1. 引言

Fock空间又称为Segal-Bargmann空间,是研究经典量子力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近年来,将经典量子力学推广到四元数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在2004年,Alder证明了四元数量子场论可以被表述出来,参见文献 [1]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Fock空间可以看作是Hilbert空间的对称或反对称或全张量幂的直和的结果。2014年,Alpay,Colombo Sabadini和Salomon在文献 [2] 中定义并研究了切片超全纯背景下Fock空间,并证明了该空间与虚单位I的选取无关,并且是一个再生核Hilbert空间。超全纯的Fock空间为描述四元数量子场激发态提供了数学框架。

众所周知,Segal-Bargmann变换是从 L 2 到Fock空间的一个酉变换,它将量子力学中的相干态与复分析中的整函数联系了起来,从而为处理相干态提供了一个更加优雅和便利的数学框架。Diki和Ghanmi在文献 [3] 中引入和研究了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并给出了该变换逆的显式表达式以及该变换与四元数Fourier变换之间的关系。文献 [3] 中也研究了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2 映射性质。对于经典Bargmann变换,文献 [4] 中已经研究了它的 L p ( ) 映射性质。而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尚未研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具体来说,文章将详细地介绍和研究在 p = 2 的时候,该变换是否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

本文将采用如下的结构安排:第二节中介绍了四元数和切片正则函数的理论,并且给出了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定义。第三节中利用定义证明了 p = 2 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性质,得到了该变换的有界性。第四节中给出了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与Fourier变换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证明文章的主要结论。

2. 预备知识 2.1. 四元数和切片正则函数

本节将介绍一些四元数和切片正则函数的基本概念与结果。关于切片正则函数的理论参见文献 [3] [4]

四元数是由 和三个虚数单位 i , j , k 组成的结合代数。四元数代数用 来表示,即

四元数是非交换的,其中虚数单位满足Hamilton乘法法则 i 2 = j 2 = k 2 = i j k = 1 , i j = j i = k , j k = k j = i , k i = i k = j 四元数 q 的共轭和模分别定义为 q ¯ = Re ( q ) Im ( q ) ,其中 Re ( q ) = x 0 , Im ( q ) = x 1 i + x 2 j + x 3 k ,和 | q | = q q ¯ = x 0 2 + x 1 2 + x 2 2 + x 3 2 。那么对于 p , q ,四元数共轭满足 p q ¯ = q ¯ p ¯ 。四元数中虚数单位组成的集合为 S = { q ; q 2 = 1 } ,因此 S 是一个二维单位球面。每个非实数的四元数都可以表示为 q = x + I y ,其中 x , y 为实数且 I S 。具体来说, q = x 0 + x 1 i + x 2 j + x 3 k | x 1 i + x 2 j + x 3 k | | x 1 i + x 2 j + x 3 k | 对于 I S ,切片 I 定义为包含虚数单位I的复平面 I : = + I .因此可以认为切片 I 经过的0,1和I复平面。其中半切片 I + 定义为 { x + I y ; x , y , y 0 } 。如果 q = x 0 ,那么对于 I S 都有 q I ,并称

= I S I

为四元数切片结构。

Gentili和Struppa在文献 [5] 中将经典全纯函数理论从复平面推广到四元数上。他们在四元数上定义了切片正则函数:

定义2.1 [5] f : Ω 是定义域 Ω 上的一个实可微函数,若对于 I S ,函数 f I 是f在切片 I 上的限制并且在 Ω I 上满足

¯ I f ( x + I y ) : = 1 2 ( x + I y ) f I ( x + I y ) = 0 ,

则称函数f为四元数(左)切片正则函数,简称切片正则函数。

注2.2切片正则函数组成的空间是非交换代数 上的一个右线性空间。为了方便起见,用 S ( ) 表示所有切片正则函数组成的空间。

I S ,存在 J S I J ,四元数可分解为如下形式:

= I + I J

Colombo,Sabadini和Struppa在文献 [4] 中给出了切片正则函数的相关理论:

引理2.3 (分裂引理) [6] 设f是域Ω上的切片正则函数,对 I S ,存在 J S I J ,同时存在两个全纯函数 F , G : Ω I I ,使得对所有 z = x + I y Ω I

f I ( z ) = F ( z ) + G ( z ) J

定理2.4 (泰勒级数) [6] 设f是一个 -值函数且 B ( 0 , R ) = { q ; | q | < R } 。如果f在 B ( 0 , R ) 上是

切片正则函数当且仅当它具有如下形式的级数展开:

f ( q ) = n = 0 + q n f n ( 0 ) n ! , q B ( 0 , R )

定义2.5 [6] 设Ω为 中的域。如果 Ω 是非空的,满足对 I S ,域 Ω I 仍为 I 中的域,则称 Ω 为切片域(或称为Slice域)。该域 Ω I = Ω I 是复平面 I 的域。如果Ω满足对任意的 q = x + I y Ω ,其中 x , y I S 均有 x + y S Ω ,则称Ω为轴对称切片域。

定理2.6 (表示公式) [6] Ω 是轴对称切片域,函数f是域Ω上的切片正则函数,则对于 I , J S ,有

f ( x + J y ) = 1 2 ( 1 J I ) f I ( x + I y ) + 1 2 ( 1 + J I ) f I ( x I y ) ,

其中 q = x + J y Ω

定理2.7 (唯一性定理) [6] 设f和g是定义在切片域Ω上的两个切片正则函数,如果对于某个 I S ,在 Ω I 的子集上f和g重合,并且在该子集上有一个聚点,那么在切片域Ω上有 f g

引理2.8 (延拓引理) [6] Ω I I 中一个关于实轴对称的域,并且有 Ω I 。设 h : Ω I 是全纯函数,对于 I , J S ,那么函数 e x t ( h ) 满足

e x t ( h ) ( x + J y ) = 1 2 [ h ( x + I y ) + h ( x I y ) ] + J I 2 [ h ( x I y ) h ( x + I y ) ]

其中在 Ω ˜ = x + J y Ω x + I y 上将h延拓为一个切片正则函数 e x t ( h ) 。此外, e x t ( h ) 是h的唯一切片正则延拓。

2.2. 四元数Segal-Bergmann变换

文献 [2] 引入了切片超全纯四元数Fock空间,Diki和Ghanmi继续考虑了该空间,并在文献 [3] 中定义了如下四元数Bargmann-Fock空间。给定 I S q = x + y I 和实数 ν > 0

I 2 , ν = { f S ( ) ; I | f I ( q ) | 2 e ν | q | 2 d λ I ( q ) < } ,

其中 f I = f | I d λ I ( q ) = d x d y 。为了方便,四元数Bargmann-Fock空间简写为 I 2 , ν 。对于 I 2 , ν ( ) 的内积和范数定义如下:

f , g = I g I ( q ) ¯ f I ( q ) e ν | q | 2 d λ I ( q ) ,

f I 2 , ν 2 = I | f I ( q ) | 2 e ν | q | 2 d λ I ( q ) ,

其中 f , g I 2 , ν ( )

引进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核函数

(1)

文献 [7] 中定义了如下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

定义2.9 (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设函数 ψ : ,结合(1)给出的核函数 K ( q , x ) ,定义如下积分变换

ν ( ψ ) ( q ) : = K ( q , x ) ψ ( x ) d x = ( ν π ) 3 4 e ν 2 ( q 2 + x 2 ) + ν 2 q x ψ ( x ) d x , ν > 0 , q (2)

如果积分存在,则称该积分变换为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简称Segal-Bargmann变换。为了方便起见用 ν 表示该变换。

性质2.10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是Hilbert空间 L 2 ( ; ) 到切片超全纯Bargmann-Fock空间的满射同构。

此外,在 L 2 ( ; ) 上的实Hermite函数定义为:

h ν n ( x ) : = ( 1 ) n e ν 2 x 2 d n d x n ( e ν x 2 ) ,

并且Hermite函数 h ν n ( x ) 构成了 L 2 ( ; ) 的正交基。对于该函数的 L 2 ( ; ) 范数定义为:

h ν n ( x ) L 2 ( ; ) 2 = 2 n ν n n ! ( π ν ) 1 / 2

3. Segal-Bargmann变换的有界性

文献 [4] 中研究了经典Bargmann变换的 L p ( ) 映射性质。本节致力于将该变换从复平面推广到四元数上。文献 [3] 中已经得到当 p = 2 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 ν 是从 L 2 ( ; ) s l i c e 2 , ν ( ) 的等距映射。然而,当 p 2 时,该变换在 L p ( ; ) 空间上有怎样的映射性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详细地说,当 p 2 时,该变换是否将 L p ( ; ) 有界映射到 s l i c e p , ν ( ) 上。接下来根据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1 p 时,对于 L p ( ; ) 上的每一个函数 ψ ,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都是定义良好的,这一点与其他的积分变换不同。令 q = u + v I q I q ,其中 u , v I q S ,将其代入到等式(2)则很容易得出

ν ( ψ ) ( q )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e ν 2 ( x 2 u ) 2 + ν v I q ( 2 x u ) ψ ( x ) d x (3)

通过等式(3)可以得到如下不等式

| ν ( ψ ) ( q )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e ν 2 ( x 2 u ) 2 | ψ ( x ) | d x (4)

如果 ψ ( x ) L p ( ; ) ,其中 1 < p < 1 / p + 1 / p = 1 。那么对 q ,根据不等式(4)和Hölder不等式有

| ν ( ψ ) ( q )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 | ψ ( x ) | p d x ] 1 p [ e ν p 2 ( x 2 u ) 2 d x ] 1 p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 e ν p 2 x 2 d x ] 1 p ψ p = ( 4 ν π ) 1 / 4 e ν 2 | q | 2 ψ p

四元数值函数空间 L p ( ; ) 不是自然有序的。换句话说,对于两个不同的 0 < p , p < ,空间 L p ( ; ) 和空间 L p ( ; ) 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这是研究许多积分变换的映射性质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根据上述问题给出本篇文章的主要结论:

定理3.1 当 p 2 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 ν L p ( ; ) 映射性质如下:

ν : {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 2 < p ,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 1 p < 2 1 / p + 1 / p = 1

并且,当 2 < p 时,算子 ν :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是单射但不是满射;当 1 p < 2 时,算子 ν :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是单射但不是满射,其中 1 / p + 1 / p = 1

证明 首先证明 2 < p 时的情况。如果 ψ L ( ; ) ,对 q 我们通过(4)得到

| ν ( ψ ) ( q )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e ν 2 ( x 2 u ) 2 d x ψ = ( 4 ν π ) 1 / 4 e ν 2 | q | 2 ψ

通过上式可得到 ν 是从 L ( ; ) s l i c e , ν ( ) 的有界映射。

此外,我们知道该变换是从 L 2 ( ; ) s l i c e 2 , ν ( ) 的酉算子。因此,通过内插定理得出,当 2 < p 时, ν 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映射。

对于 ν 是单射但不是满射的证明,这里假设 ν ( ψ ) = 0 ,即

e ν 2 ( x 2 u ) 2 ψ ( x ) d x = 0 , q

在积分内部对q进行微分,并设 q = 0 ,得到

e ν 2 x 2 x k ψ ( x ) d x = 0 , k 0

通过Hermite函数的性质得出 ψ ( x ) = 0 上几乎处处成立,从而得出 ν 是单射。

下面取 p 0 ( 2 , p ) ,可以找到函数 ψ ( x ) L p 0 ( ; ) \ L p ( ; ) ,则有 ν ψ s l i c e p 0 , ν ( ) s l i c e p , ν ( ) 。如果 ν :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是满射,则存在函数 ϕ L p ( ; ) ,使得 ν ( ψ ) = ν ( ϕ ) ,即 ν ( ψ ϕ ) = 0 。通过上述可得 ψ ϕ = 0 L p ( ; ) 上几乎处处成立,这与 ψ ( x ) L p ( ; ) 矛盾,说明 ν 不是满射。

接下来证明 1 p < 2 时的情况。 1 p < 2 的情况与 2 < p 的情况大不相同。首先可以得到如下Hausdorff-Young型结果。如果 ψ ( x ) L 1 ( ; ) ,对 q 我们根据(4)有

| ν ( ψ ) ( q )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 ψ ( x ) | d x = ( ν π ) 3 / 4 e ν 2 | q | 2 ψ 1

通过上式可得到 ν 是从 L 1 ( ; ) s l i c e , ν ( ) 的有界映射。

众所周知,该变换是从 L 2 ( ; ) s l i c e 2 , ν ( ) 的等距映射。同理,可以通过内插定理得出,当 1 p < 2 时, ν 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映射,其中 1 / p + 1 / p = 1

对于 ν 是单射但不是满射,可以利用 2 < p 情况的类似证明方法,因此这里省略证明细节,证毕。

1 p < 2 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还有如下性质:

定理3.2 当 1 p < 2 时,有

(a) 存在函数 ψ ( x ) L p ( ; ) ,使得 ν ψ s l i c e p , ν ( )

(b) 不存在正整数 C > 0 ,使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L p ( ; )

(c) 不存在右线性子空间 X L p ( ; ) ,使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L p ( ; ) ,其中函数 ψ X ,实数 C > 0

证明 存在函数 ψ ( x ) L p ( ; ) \ L 2 ( ; ) ,则有 ν ψ s l i c e p , ν ( ) s l i c e 2 , ν ( ) ,那么

ν ( ψ ) s l i c e 2 , ν ( ) = C ψ L 2 ( ; ) <

这与 ψ ( x ) L 2 ( ; ) 矛盾。因此(a)成立,同时也说明了(b)成立。

对于(c)的证明利用反证法。对于 ψ X 且常数 C > 0 ,如果存在右线性子空间 X L p ( ; ) ,使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L p ( ; ) 成立。那么固定函数 ψ L p ( ; ) ,选择序列 { ψ n } X ,使得当 n 时, ψ n ψ L p ( ; ) 0 。由于X是右线性子空间,则有

ν ( ψ n )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 ν ( ψ n ψ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n ψ L p ( ; )

因此 { ν ( ψ n ) } s l i c e p , ν ( ) 的Cauchy序列。由于 s l i c e p , ν ( ) 是Banach空间,存在函数 ϕ s l i c e p , ν ( ) 使得当 n 时,有 ν ( ψ n ) ϕ s l i c e p , ν ( ) 0 。特别地,

lim n ν ( ψ n ) ( q ) = ϕ ( q ) , q

由于当 n 时,有

ν ( ψ n ) ( q ) ν ( ψ ) ( q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n ψ L p ( ; ) e ν | q | 2 2 0 , q

其中 C 是常数。因为 lim n ν ( ψ n ) ( q ) = ν ( ψ ) ( q ) q 。那么可以得到 ν ( ψ ) = ϕ s l i c e p , ν ( ) ,由于 ψ 是任意的,得到该结果与(a)矛盾。这个矛盾也说明了(c)成立,证毕。

注3.3 定理3.2中(c)的证明采用了反证法,但是反证后的内容与复分析中的结论相矛盾 [5] 。由于四元数中包含了复数,该有界性在复分析中不成立,那么在四元数中也不成立,否则出现矛盾。

上述主要讨论了当 1 p 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 ; ) 映射性质。对此,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在 0 < p < 1 时,该变换的 L p ( ; ) 映射性质。当 0 < p < 1 时,没有合理的方法将 ν 延拓到 L p ( ; ) 。取任意有限区间 ( a , b ) 很容易找到函数 ψ L p [ a , b ] \ L 1 [ a , b ] 。那么,对任意区间 ( a , b ) 存在函数 ψ L p [ a , b ] 使得积分变换

e ν 2 ( x 2 q ) 2 ψ ( x ) d x , q

没有良好定义。因此,当 0 < p < 1 时,对于 ψ L p [ a , b ] ,我们不能给出 ν 的积分定义。并且,定义在 L p ( ; ) 上的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是稠密的,从而给出下面的定理:

定理3.4 线性空间 X p = L p ( ; ) L 1 ( ; ) L p ( ; ) 上是稠密的并且 ν ψ 是定义良好的切片正则函数,其中 ψ X p 。当 0 < p < 1 时不存在正整数C使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C ψ L p ( ; ) , ψ X p (5)

证明 假设存在正常数C满足不等式(5),则对 ψ X p ν ψ s l i c e p , ν ( ) s l i c e 2 , ν ( ) 。由于 ν ( ψ ) s l i c e 2 , ν ( ) = ψ L 2 ( ; ) < ,这意味着 L p ( ; ) L 1 ( ; ) L 2 ( ; ) ,这个结果显然错误,因此假设不成立,证毕。

注3.5 定理3.4中采用反证法,反证后的内容与复分析中 0 < p < 1 的结论相矛盾 [4] ,该矛盾也直接说明该定理的内容成立。

4. Fourier方法证明Segal-Bargmann变换的有界性

第三节主要介绍了用定义证明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性质。本节将利用Segal-Bargmann变换与Fourier变换之间的关系证明 ν L p 映射性质。该节内容使用了Fourier变换的映射性质,避免了使用内插定理。

我们用 表示Fourier变换,用 [ ψ ( x + 2 u ) e ν 2 x 2 ] ( v ) 表示 ψ ( x + 2 u ) e ν 2 x 2 的Fourier变换,其中 q = u + v I ,则有

ν ( ψ ) ( q ) e ν 2 | q | 2 e ν I u v = ( ν π ) 3 / 4 e ν 2 x 2 e 2 ν I x v ψ ( x + 2 u ) d x = ( ν π ) 3 / 4 [ ψ ( x + 2 u ) e ν 2 x 2 ] ( v ) (6)

下面是利用 ν 与Fourier变换的关系对 1 p < 2 情况的再次证明。

定理 4.1设 1 p < 2 时, 1 / p + 1 / p = 1 p 0 < p ,则 ν 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映射但不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0 , ν ( ) 的有界映射。

证 首先证明 ν 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映射。为了方便计算,设 c = ( v π ) 3 / 4 。当 1 p < 2 时,根据Fourier变换和Hausdorff-Young不等式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p = I | ν ( ψ ) e ν 2 | q | 2 | p d λ ( q ) = c p d u | [ ψ ( x + 2 u ) e ν 2 x 2 ] ( v ) | p d v c p [ | ψ ( v + 2 u ) e ν 2 v 2 | p d v ] p p d u , (7)

改写 p / p

p p = 1 + p p p

代入不等式(7)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p c p [ | ψ ( v + 2 u ) e ν 2 v 2 | p d v ] [ | ψ ( v + 2 u ) e ν 2 v 2 | p d v ] p p p d u c p ψ L p ( ; ) p p d u | ψ ( v + 2 u ) | p e ν 2 p v 2 d v c p ψ L p ( ; ) p p e ν 2 p v 2 d v | ψ ( v + 2 u ) | p d u C ψ L p ( ; ) p ,

其中

C = c p e ν 2 p v 2 d v

p = 1 时,设函数 ψ ( x ) L 1 ( ; ) ,对 u 有不等式

| ψ ( x + 2 u ) e ν 2 x 2 | p d x | ψ ( x ) | d x

通过等式(6)和Hausdorff-Young不等式得

ν ( ψ ) s l i c e p , ν ( ) = sup q | ν [ ψ ] ( q ) | e ν 2 | q | 2 c sup u ψ ( x + 2 u ) L 1 ( ; ) c ψ L 1 ( ; )

因此证明了当 1 p < 2 时, ν 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v ( ) 的有界映射。

下面利用反证法证明在 1 p < 2 时, ν 不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0 , v ( ) 的有界映射。如果该变换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0 , v ( ) 的有界映射,则存在一个常数 M > 0 满足对 ψ L p ( ; ) ν ( ψ ) s l i c e p 0 , v ( ) M ψ L p ( ; ) 。设 X p L p ( ; ) 中所有具有紧支集的函数组成的子集。对于 ψ X p ,设 ψ r ( x ) = ψ ( r x ) ,其中 r ( 1 , ) 。由于 ψ r ( x ) X p ,则

ν [ ψ r ] s l i c e p 0 , v ( ) p M p | ψ ( r x ) | p d x = M p r ψ L p ( ; ) p (8)

对等式(3)进行变量变换,令 x = t / r 得到

| ν [ ψ r ] ( q ) e ν 2 | q | 2 | p 0 = c p 0 r p 0 | [ ψ ( t ) e ν t 2 2 r 2 + 2 ν t r u ] ( v r ) | p 0 e ν p 0 u 2

再进行一次简单的变量变换得到

ν [ ψ r ] s l i c e p 0 , v ( ) p 0 = c p 0 r p 0 1 | [ ψ ( t ) e ν t 2 2 r 2 + 2 ν t r u ] ( v ) | p 0 e ν p 0 u 2 d v d u

结合不等式(8)使得

[ | [ ψ ( t ) e ν t 2 2 r 2 + 2 ν t r u ] ( v ) | p 0 e ν p 0 u 2 d v d u ] 1 p 0 N ψ L p ( ; ) , (9)

其中正常数 N = M c r 1 1 p 0 1 p 。由于 p 0 < p r > 1 ,则对于常数 C > 0

[ | [ ψ ( t ) e ν u 2 ] ( v ) | p 0 d v d u ] 1 p 0 = C ( ψ ) L p 0 ( ; ) (10)

由于 ψ 具有紧支集则

lim r [ ψ ( t ) e ν t 2 2 r 2 + 2 ν t r u ] ( v ) e ν u 2 = [ ψ ] ( v ) e ν u 2

由不等式(9)和等式(10)以及Fatou引理得

( ψ ) L p 0 ( ; ) C 1 lim inf r [ | [ ψ ( t ) e ν t 2 2 r 2 + 2 ν t r u ] ( v ) | p 0 e ν p 0 u 2 d v d u ] 1 p 0 M ψ L p ( ; ) ,

其中 M 是正常数。通过Hausdorff-Young不等式发现这个结果和我们所熟知的Fourier变换的映射性质相矛盾。因此当 1 p < 2 时, ν 不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0 , ν ( ) 的有界映射。

注4.2定理4.1中采用反证法,如果在 1 p < 2 时,存在一个常数 M > 0 ,满足对 ψ L p ( ; ) ν ( ψ r ) s l i c e p 0 , ν ( ) M ψ L p ( ; ) 。但这与复分析中的有界性相矛盾 [4] ,该矛盾也直接说明定理的内容成立。

5. 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切片超全纯Bargmann-Fock空间中的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 L p 映射性质。具体来说,当 2 < p < 时,该变换是从四元数值函数空间 L p ( ; ) 到四元数Bargmann-Fock空间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并且是单射;当 1 p < 2 时,该变换是从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但不是 L p ( ; ) s l i c e p , ν ( ) 的有界算子,其中 1 / p + 1 / p = 1 。并且给出了两种不同证明办法。这些有界性为进一步研究四元数Segal-Bargmann变换的分析性质,建立熵测不准原理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金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No. 22JCQNJC00470。

References Alder, S.L. (1986) Quaternionic Quantum Field Theory.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104, 611-656. >https://doi.org/10.1007/bf01211069 Alpay, D., Colombo, F., Sabadini, I. and Salomon, G. (2014) The Fock Space in the Slice Hyperholomorphic Setting. In: Bernstein, S., Kähler, U., Sabadini, I., Sommen, F., Eds., Hypercomplex Analysis: New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Trends in Mathematics, 43-59. Diki, K. and Ghanmi, A. (2016) A Quaternionic Analogue of the Segal-Bargmann Transform. Complex Analysis and Operator Theory, 11, 457-473. >https://doi.org/10.1007/s11785-016-0609-5 Cao, G., He, L. and Hou, S. (2018) The Bargmann Transform on .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468, 642-649. >https://doi.org/10.1016/j.jmaa.2018.08.031 Gentili, G. and Struppa, D.C. (2007) A New Theory of Regular Functions of a Quaternionic Variable.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216, 279-301. >https://doi.org/10.1016/j.aim.2007.05.010 Colombo, F., Sabadini, I. and Struppa, D.C. (2016) Entire Slice Regular Functions. Springer. Colombo, F., Gentili, G., Sabadini, I. and Struppa, D. (2009) Extension Results for Slice Regular Functions of a Quaternionic Variable.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222, 1793-1808. >https://doi.org/10.1016/j.aim.2009.06.0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