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通常具有高色度、高化学需氧量(COD)和高生物毒性等特点。因此为了减少环境危害和生态毒性,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技术来处理染料废水,针对染料废水的特性,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本文综述了染料废水的危害和主要的处理技术,以此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Dye wastewater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lor,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high biological toxic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ecotoxicity,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many techniques to treat dye wastewater, and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e wastewater ar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hods. In this review, the hazards of dye wastewater and the mai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染料废水通常具有高色度、高化学需氧量(COD)和高生物毒性等特点。因此为了减少环境危害和生态毒性,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技术来处理染料废水,针对染料废水的特性,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本文综述了染料废水的危害和主要的处理技术,以此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染料废水,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
Changrui Miao, Keni Li, Wenjun Hu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Mar. 28th, 2024; accepted: May 24th, 2024; published: May 31st, 2024
Dye wastewater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lor,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high biological toxic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ecotoxicity,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many techniques to treat dye wastewater, and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e wastewater ar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hods. In this review, the hazards of dye wastewater and the main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Keywords:Dye Wastewater, Biological, Chemical, Physical Method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工业发展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条件,城市化进程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随着废水排放量的急剧增加,也加剧了环境污染。这些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用于纺织行业 [
染料种类复杂繁多,按来源主要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天然染料主要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合成染料主要有偶氮染料和非偶氮类染料 [
图1. 染料的分类
染料废水排入水环境中会影响其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溶解固体(TDS)、总悬浮固体(TSS)和pH值等 [
生物处理法指的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酶从土壤、沉积物、空气或水等基质中去除(通过降解或吸附)污染物的策略,生物法主要有好氧法、厌氧法及生物絮凝法。
有氧生物处理技术需在高游离氧化物的环境中,以有氧细菌为载体对染料完成分解,其过程将更加安全和平稳。在相应生化反应后,有机质就会逐级发生能量释放,由最初的高能位逐渐降至低能位,而最后无机化合物的稳定程度也会逐步递增,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
图2. 微生物好氧法降解酸性橙7染料 [
好氧法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降解有机物、脱色效果好、处理周期短、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高、污泥产量大、对特定染料处理效果不佳以及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
厌氧处理法是指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染料废水中的酸性染料与活性染料是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存在的偶氮键具有吸电子的特性,会抵抗氧化降解,所以降解这类染料需要采用厌氧法 [
图3. 不同类型生物炭增强RR2生物降解的机制 [
厌氧法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高效降解有机物、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泥产生等。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处理周期长、对水质波动敏感以及产物难以处理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厌氧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型絮凝剂作为由微生物制备的天然大分子絮凝剂,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其使用模式也十分明确,相比于传统絮凝剂的功效要更为明显 [
图4. 啤酒废酵母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虽然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因其成本较低、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应用愈加的广泛,但是生物法用的微生物脱色范围单一,去除效率不高,并且需要的操作条件苛刻,用生物法去除染料的机理尚不明确,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因此,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中,化学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到的化学法有化学氧化法 [
化学氧化法是利用氧化作用破坏染料的共轭体系或发色基团,是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的主要方法 [
图5. Co(II)/NaHCO3/H2O2氧化系统处理纺织废水 [
化学氧化法虽然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对设备要求较高等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电化学法是指通过电极反应破坏染料分子的发色团,从而达到处理染料废水的目的,能够快速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Rahul P.等 [
图6. 染料废水降解过程中直接和间接阳极氧化反应的示意图 [
虽然电化学法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去除重金属离子和降低色度等优点。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能耗较高、电极材料的选择和更换问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以及处理效果受水质影响等。
化学絮凝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絮凝剂加入废水中,由于絮凝剂与染料分子之间电荷相互中和、絮凝并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最终沉淀,达到去除染料的目的。Wu等 [
图7. 絮凝机理示意图 [
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絮凝法、光催化氧化法等这些主要的化学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处理染料废水,但是使用这些方法需要高能耗、大量的其他辅助化学药品和合适的设备,这些条件限制了化学方法的使用;此外,使用化学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和副产物,这也是化学法面临的挑战。
物理法在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不添加化学试剂,通过物理作用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常用的物理法有膜分离法 [
膜分离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以分离膜为核心屏障,将染料分子截留在一侧,溶液截留在另一侧,以实现选择性分离的目的。Nawaz等 [
膜分离法虽然具有分离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运行费用高、易堵塞、需定期化学清理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图8. 膜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
吸附法是利用一些具有多孔性质的吸附剂对废水进行净化,将其中的某些组分吸附到自身表面,再通过分离的方法把这些吸附剂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
(a) 活性炭吸附剂
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材料,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大比表面积以及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去除污染物能力强的优点 [
活性炭法虽然适用范围广,吸附速率快,材料简单,但是,活性炭吸附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例如价格昂贵,不同材料制备的活性炭性能不同,选择性差,使用后的活性炭处理复杂,再生性能差等,这些缺点限制了活性炭的广泛使用。
(b)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当离子在物质的两相之间交换时,产生离子交换过程。当不溶相与包含相同电荷的离子的溶液接触时,可以发生交换,交换量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以及它们对溶液相比对不溶相的偏好 [
图9. P-DES-GHCKOH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 [
图10. 直接染料与A-21树脂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
离子交换树脂法具有选择吸附性高,吸附量大等优点,但是吸附染料过后的树脂需要加入其他的化学试剂进行分离,需要特定的设备清洗树脂,废弃的树脂会造成二次污染,不能生物降解,这些缺点限制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范围 [
(c) 天然材料吸附剂
工业、农业、矿产等行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天然吸附剂可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例如,秸秆、粘土矿物、沸石等。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如大的比表面积、可吸附的活性官能团、较好的孔隙结构,因此在水处理领域有一定的应用。Rao等 [
图11. GO增强的PNIPAM-CMC/GO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示意图 [
(d) 水凝胶吸附剂
水凝胶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能够吸水达到溶胀平衡保持原来的结构不被溶解,且因其材料来源广泛、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内部呈现三维网络结构、再生性能好和可生物降解等特点,成为了理想的吸附材料 [
Huang 等 [
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良好的吸附效率等优点,但是在吸附染料后,将染料脱附,以及后续处理解吸液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以上处理方法作了比较,如表1所示。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 |||
---|---|---|---|
处理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生物法 | 好氧法 | 高效降解有机物、处理速度快、污泥产量少、易于操作和管理 | 能耗较高、对水质要求较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适应性有限 |
厌氧法 | 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气体(如甲烷)进行能源回收、处理效率高 | 对染料种类和浓度适应性差、处理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 |
生物絮凝法 | 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成本较低、适应性强 | 处理周期长、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受限、受环境条件影响、固液分离难 | |
物理法 | 吸附法 | 高效去除染料、操作简便、适用性广、可再生利用性好 | 吸附剂成本高、吸附容量有限、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
膜分离法 | 高效分离、节能环保、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 膜容易污染、投资成本较高、处理效率受限 | |
化学法 | 化学氧化法 | 高效去除色度、去除有毒物质、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 化学药剂消耗大、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副产物、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高、可能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
化学絮凝法 | 去除效率高、适用性强、操作简便、处理费用相对较低 | 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污泥产量大、处理效果受水质波动影响较大 | |
电化学法 | 高效降解有机物、可去除重金属离子、降低色度、易于操作和控制 | 能耗较高、需选择特定和电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如水质、温度和pH值等) |
表1.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对比
目前,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染料种类的不断增多和废水成分的复杂化,现有的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同时,通过优化处理工艺和参数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和经济性。研究者们也需进一步探索高效、环保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以促进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相信会有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染料废水处理的问题。
苗长瑞,李可妮,黄文俊.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Dyes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J].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4, 14(03): 187-200. https://doi.org/10.12677/hjcet.2024.143021
https://doi.org/10.1016/j.psep.2020.05.034
https://doi.org/10.1016/j.jece.2020.105012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3-31175-3
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a.2023.132934
https://doi.org/10.1021/acs.iecr.2c04393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2-18643-y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3-30891-0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m3900
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3.104125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3.139077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3.137921
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1523
https://doi.org/10.1093/jambio/lxac064
https://doi.org/10.1016/j.jiec.2022.05.013
https://doi.org/10.1016/j.jece.2016.07.026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2-24398-3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3.140174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3.107952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3.128678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06.01.013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4.130383
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2.102997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3.117500
https://doi.org/10.1016/j.coelec.2021.100806
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3.103579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3.e22444
https://doi.org/10.1016/j.ijhydene.2023.11.246
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a.2022.130082
https://doi.org/10.1007/s00289-021-03603-2
https://doi.org/10.1002/adem.202100719
https://doi.org/10.30574/gscarr.2022.10.2.0054
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3.104054
https://doi.org/10.1016/j.biombioe.2024.107074
https://doi.org/10.1002/vjch.202300027
https://doi.org/10.3390/ijms24054886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18.06.043
https://doi.org/10.1016/j.clay.2020.105790
https://doi.org/10.1007/s10853-023-0821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