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香山革命红色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线上线下调研资料的整合,提取出精准传递香山红色历史、深刻体现香山红色精神的图形,并应用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文创设计中,尝试助力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传播与传承。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利用图形设计原则、色彩基本原理等进行红色元素提炼与创新图形设计。结果:通过对香山革命红色文化的图形设计与应用,得出一套符合现代审美的红色图形及实用性文创产品。结论:验证了本次图形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红色文化传播的视觉设计提供新思路。 Objective: Taking the red culture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research data, the graphics that accurately convey the red history of Xiangshan and deeply reflect the red spirit of Xiangshan were extracted, and applied 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Memorial Hall, in an attempt to help 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 the red culture with the times. Method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integrated, and the red elements were refined and innovative graphic design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graphic desig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 Results: Through the graphic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d culture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a set of red graphics and practi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line with modern aesthetics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graphic design method is verified, and a new idea is provided for the visual design of red culture communication.
目的:以香山革命红色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线上线下调研资料的整合,提取出精准传递香山红色历史、深刻体现香山红色精神的图形,并应用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文创设计中,尝试助力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传播与传承。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利用图形设计原则、色彩基本原理等进行红色元素提炼与创新图形设计。结果:通过对香山革命红色文化的图形设计与应用,得出一套符合现代审美的红色图形及实用性文创产品。结论:验证了本次图形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红色文化传播的视觉设计提供新思路。
视觉设计,红色历史,图形提取
Huiyan Liu, Cheng Zong, Yating Huang, Yapeng Che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Mar. 6th, 2024; accepted: Mar. 26th, 2024; published: Apr. 29th, 2024
Objective: Taking the red culture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research data, the graphics that accurately convey the red history of Xiangshan and deeply reflect the red spirit of Xiangshan were extracted, and applied 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Memorial Hall, in an attempt to help 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 the red culture with the times. Method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integrated, and the red elements were refined and innovative graphic design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graphic desig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lor. Results: Through the graphic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d culture of the Xiangshan Revolution, a set of red graphics and practi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line with modern aesthetics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graphic design method is verified, and a new idea is provided for the visual design of red culture communication.
Keywords:Visual Design, Red History, Graphic Extrac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红色文化是在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本文立足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从图形设计与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香山革命历史的研究,提取出凝练红色历史、传达红色精神的图形,并尝试应用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文创设计中,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设计让中国年轻一代从中体会革命先辈的奋战历史,助力香山红色历史的传播与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
图形是最简洁的视觉语言 [
依托香山革命纪念馆所展览的历史资料、馆藏文物,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元素提取与图形设计,思路框架如图1。
红色资源分为有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有红色场馆、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精神文化遗产有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等 [
图1. 香山革命历史图形设计思路框架图①
笔者首先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对展览信息,馆藏文物进行学习与拍照记录,然后在网络上查找中共中央在香山的革命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元素提取的总资料库。
元素提取及图形设计按照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展览信息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进京赶考,这段历史的关键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关键人物为人民百姓。从中提取出特征元素有三个:永定门、钥匙和夹道欢迎的人民。人民解放军接管城防后,傅作义部队将北平城门钥匙交给解放军 [
图2. 进京赶考元素提取思路框架图②
第二部分进驻香山。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香山,确定香山为临时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 [
在这段历史中,关键事件为进驻香山,其中香山作为关键地点可以从中提取毛泽东同志在香山的办公居住地双清别墅、代表性植物香山红叶以及劳动大学通行证为关键元素,思路框架如图3。
图3. 进驻香山元素提取思路框架图③
第三部分解放全中国。和平谈判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占领南京,随后进军全国 [
这段历史中关键事件为渡江战役,其重要性和知名度都不言而喻。从中抽取人民解放军、渡江之船以及澎湃的江水为特征元素,思路框架如图4。
图4. 解放全中国元素提取思路框架图④
第四部分新中国筹建。这部分历史的关键事件为开国大典和全面建设,以天安门广场为关键地点的开国大典印象深入人心,因此提取的特征元素为天安门广场。全面建设的特征元素为:国旗、党旗、军旗以及各指导手册,思路框架如图5。
图5. 新中国筹建元素提取思路框架图⑤
第五部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党中央和毛泽东在香山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赢得全面胜利,无数英勇先烈呕心沥血,无畏向前,为人民铺就了通往美好新生活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新生活。基于此,选择人民英雄纪念碑、三旗以及军民形象为特征元素,思路框架如图6。
图6. 不忘初心元素提取思路框架图⑥
以上五部分元素提取完成后,将各元素进行设计图形转化,图形转化遵循简洁性与准确性的原则,首先确定最具辨识度的图形外轮廓,然后保留元素具有识别性的装饰信息,删去不必要的琐碎细节,保证信息传达的高效性。人物元素的提取主要保留轮廓与动作;建筑的提取主要保留外形与其特有的装饰花纹。这样得出的图形不仅可以准确地传递出图形背后的故事与意蕴,还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美学,迎合大众审美。元素图形化过程如表1所示。
元素名称 | 元素原型 | 确定轮廓 | 保留特征 | |
---|---|---|---|---|
进京赶考 | 永定门 |
|
|
|
城门钥匙 |
|
|
|
|
夹道欢迎的百姓 |
|
|
|
|
进驻香山 | 双清别墅 |
|
|
|
香山红叶 |
|
|
|
|
劳动大学通行证 |
|
|
|
|
解放全中国 | 人民解放军 |
|
|
|
渡江之船 |
|
|
|
|
澎湃江水 |
|
|
|
|
新中国筹建 | 天安门 |
|
|
|
三旗 |
|
|
|
|
指导手册 |
|
|
|
|
不忘初心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
|
|
三旗 |
|
|
|
|
军民 |
|
|
|
表1. 元素图形转化⑦
上述元素图形提取完成后,将各部分元素图形按照设计原则进行组合。进京赶考部分的图形采用对称的构图进行设计组合,视觉上呈现出规整、严肃的静态美,给观者带来庄严的感受。同时巧妙运用叠压的设计手法,形成繁–简–繁–简的画面关系,增强图形的空间感与动感。使用重复的设计手法形成大量人物在城门前振臂高呼,迎接解放军入城的画面,让现代观者也能从图形中体会到历史上和平解放北平后百姓的热情与期待,展现我党解放军民心所向,如图7。
图7. 进京赶考图形组合设计⑧
进驻香山部分图形同样采用对称的构图,给画面带来稳定性与严肃感。同时用香山红叶的枝条打破长直线条,避免画面产生沉闷感,增强自然趣味与动态感。“劳动大学”通行证章与双清别墅大门形成叠压关系,增强画面元素之间的紧密感与连续性,如图8。画面整体的凸显稳重感,与党中央驻扎此地为解放全国稳扎稳打的布局相呼应。
图8. 进驻香山图形组合设计⑧
解放全中国部分的关键事件是渡江战役,要在图形设计时展现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磅礴,让观者从图形中感受到渡江战役的紧张刺激与人民必胜的决心,如图9。因此画面中除了用解放军的冲锋动作和波涛汹涌的江水表现紧张感,还在构图上用元素的排列形成画面动势,船帆、海浪、人物排列在不同动线上,各动线从一个点出发,长短不一,按照规律排列,增强画面运动感和渡江时在水面上的不稳定感,让图形给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图10。
图9. 解放全中国图形组合设计⑧
图10. 图形动线示意⑧
新中国筹建同样采用对称的构图,以天安门城楼为主体,以三旗为中心,指导手册在两边依次排开,画面整齐庄严,同时用城墙上飞扬的红旗和底部翻飞的彩带进行装饰,增加画面丰富度,也展示出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的喜悦,如图11。
图11. 新中国筹建图形组合设计⑧
不忘初心部分图形设计使用均衡构图的设计艺术。使图形假想中轴线两侧以不同形式给人同等的视觉感受,两边分量相当,也就是“异形的同量”。 [
同时以军民仰望国旗产生的视线引导,增强画面故事性与元素联系性,传达出对未来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美好展望。
图12. 不忘初心图形组合设计⑧
研究表明,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在视觉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本身的优势来表达情感、烘托氛围、调动观者的情绪。红色一直以来被中国人视为吉祥、喜庆的颜色,在人生重要场合被频繁使用。现代研究发现红色是富有激情的颜色 [
香山的红色革命历史有前辈洒下的鲜血,也有始终为人民指引方向的红旗,这段历史无疑是充满革命人士的激情与希望的,也充满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但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在香山稳健指导大局,革命历史最终走向胜利,所以在总体情感上是稳重的,因此图形色彩饱和度不能过高,最终选定RGB:901c02色如图13所示,图形效果如图14所示。
图13. 图形选用色彩⑧
图14. 图形上色线稿⑦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下,人们对于美的要求愈发提高,只有具有丰富视觉感染力的产品才能抓住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体会,这也就要求视觉图形符号应当具备形式上的美感 [
通过剪纸风处理将图形抽象简化,抹去其中不必要的细节,用两色对比突出元素特征,增强画面冲击力,创造出富有简洁美感的图形。建筑的暗部用有色处理,亮部直接留白,将原本的分割线融入有色部分;人物用留白突出造型与动作。各元素互成底色衬托,建筑为有色则上方事物用留白表示,化繁为简省去多余线条,使画面简洁又不失层次,图形清晰直观的展示出历史元素,极具艺术感染力,如表2所示。
名称 | 图形线稿 | 图形风格化 |
---|---|---|
进京赶考 |
|
|
进驻香山 |
|
|
解放全中国 |
|
|
新中国筹建 |
|
|
不忘初心 |
|
|
表2. 图形风格化加工示意⑧
以上是红色图形从调研到设计完成的全过程,通过深度调研,然后整合归纳出历史事件,从中提取出的红色图形既能精确高效的传递历史信息,同时也能唤起观者对于相应红色历史的记忆及情感认识。应用于文创产品时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让产品日常可用,以便大众可以在使用中感受红色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体会红色图形背后的深厚情感,加深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认同。
图形使用时可以选择直接应用或再设计应用。
直接使用时将红色图形不加额外设计的进行应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红色图形原本的设计内涵与艺术效果,例如直接作为纪念印章或金属书签使用。如图15、图16所示。
图15. 纪念印章效果图⑧
图16. 金属书签效果图⑧
部分文创产品不能直接将红色图形拿来使用,而是需要对图形添加额外的装饰设计,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丰富画面后应用。再设计时应该遵循红色图形本身的内涵,不偏离主题,在与原本设计风格相协调的同时符合现代设计审美,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例如纪念日历的再设计应用,如图17所示。
图17. 香山革命纪念馆纪念日历设计图⑦
根据前文提取出的红色图形,再设计后应用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纪念日历。模仿老式日历的构图布局,以红色图形为主体,添加日期、月份、吉祥元素等信息完成整个画面设计,应用效果如图18所示。
图18. 香山革命纪念馆纪念日历效果图⑧
红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指导与价值导向,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本文以香山革命历史为基础,对红色文化领域的图形设计与应用进行尝试,根据香山革命纪念馆的五段历史划分设计出与香山红色文化紧密相关的五个图形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以更符合大众审美的红色图形、更贴近生活的实用性产品为红色文化的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①图1来源:作者自制
②图2来源:作者自制
图2.1来源:网络截图http://xhslink.com/q5tzcH;
图2.2、图2.3来源:作者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拍摄
③图3来源:作者自制
图3.1、图3.3来源:作者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拍摄;
图3.2来源:网络截图http://xhslink.com/Z54ycH
④图4来源:作者自制
图4.1.1、图4.1.2、图4.2、图4.3来源:作者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拍摄
⑤图5来源:作者自制
图5.1来源:网络截图http://xhslink.com/t0ZxcH;
图5.2来源:http://xhslink.com/pUkycH
图5.3来源:作者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拍摄
⑥图6来源:作者自制
图6.1来源:作者于香山革命纪念馆拍摄;
图6.2来源:http://xhslink.com/pUkycH
图6.3来源:献花女孩https://www.meipian.cn/2dhofeg8;敬礼军人http://xhslink.com/bgXwcH;教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291407389077356&wfr=spider&for=pc
⑦表1,图14,图17来源:作者自绘
⑧图7~图13、表2,图15~图16,图18来源:作者自制
刘慧妍,宗 城,黄亚婷,程亚鹏. 香山革命纪念馆图形研究设计Graphic Research and Design of Xiangsh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Hall[J]. 设计, 2024, 09(02): 829-84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2276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0825/c436975-32206854.html, 2021-08-25.
https://doi.org/10.38216/n.cnki.nxxsb.2021.0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