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的发展不仅会对儿童的个人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极其重要。但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其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其中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的道德发展。这启示我们,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而避免运用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它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ity will not on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personal growth, but als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parenting styl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elaborates on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parenting style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 is not conducive to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is inspires us to adopt more positive parenting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o avoid using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s fundamental, and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s irreplaceable. Therefore, we cannot ignore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style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儿童道德的发展不仅会对儿童的个人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极其重要。但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其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其中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的道德发展。这启示我们,在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而避免运用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它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儿童道德发展,家庭教育
Mengjuan Zh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Received: Nov. 30th, 2023; accepted: Jan. 10th, 2024; published: Jan. 22nd, 2024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ity will not on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personal growth, but als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parenting styl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elaborates on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parenting style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 is not conducive to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is inspires us to adopt more positive parenting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and to avoid using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s fundamental, and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is irreplaceable. Therefore, we cannot ignore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style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Keywords:Parenting Style,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Family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成为有道德的人 [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与人的身体及社会能力一起不断发展的。道德品质,又称为品德,它是一个人在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 [
在心理学上,一般将道德品质分为三个基本的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
道德认知是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例如学生对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了解及深刻理解。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品质的核心部分,它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正确且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与良好的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知还包括三个重要的环节,即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及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发展道德认识的前提,是道德发展的第一步;当个体将自己坚信的某种正确的道德观点作为自己的行动的指南时,道德知识就转化为了道德信念,它可以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为,所以它是道德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而道德评价则是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去评定和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的过程,它贯穿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始终。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举止时而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所评价的行为于自己所坚持的道德规范一致,那么个体就会产生正面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会产生负面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可以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等。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向的道德情感可以积极地影响道德选择,它是个体内心的一种力量,可以促使个体不断保持良好的行为。
道德行为指的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调控下,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受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支配,有什么样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但是道德行为又可以促进道德认知的巩固和拓展、对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丰富。因此,激发儿童产生道德行为可以加深儿童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
道德是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影响个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家庭是个体出生之后最先接触的场所,个体从一出生开始就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对个体今后的发展是深远的且持久的,因此研究家庭对个体的发展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许多学者都越来越关注家庭在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成为了近几年研究关注的热点。
国外的学者鲍姆林德 [
Symonds [
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 [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一种比较理性和民主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认为他们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有权威的,但这种权威产生的条件是父母要对孩子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他们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积极,对孩子的需求也热情的给予回应,鼓励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较高,对孩子的表现赏罚分明。
专断型的教养方式是一种控制性较强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很专断,他们要求孩子绝对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权力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长,去完成自己为其规划好的目标,这类父母与权威性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消极,没有对孩子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爱,他们的态度通常是冷淡的,他们很少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要孩子稍微犯错,他们就会非常愤怒,更甚者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畏缩等行为,这类孩子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差。
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父母会像权威型的父母一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像权威型父母那样的权威,他们对孩子缺乏相应的控制,对孩子采取一种放任不管的态度,他们在孩子不具备做决定的能力时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纵容孩子玩乐,不完成相应的任务等。这类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比如不要求他们打扫卫生,不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他们很少对孩子动怒。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大多都不够成熟稳重,他们往往很冲动,有较强的攻击性且不够自信。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父母既缺乏对孩子的积极态度,又缺乏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少。他们连对孩子最基本的关注都不够,对孩子的表现采取一种厌弃、不予理睬的态度。这种教养方式成长下的儿童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相似,都有很强的攻击性,他们很少能为他人考虑,对他人缺乏关心,且更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
学者林磊 [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分类,我国的学者常常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教养方式和消极教养方式,其中积极教养方式包括温暖、鼓励等,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包括严厉、惩罚、控制等 [
家庭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学者都详细地研究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影响,比如道德认知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脱;道德情感中的内疚和羞耻感;道德行为中的亲社会行为等 [
道德判断指的是在个体已有的道德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道德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评定、判断及选择 [
道德推脱也可称为道德脱离,它是个体产生的一种特定的认知倾向,当个体做出有害行为时,会采取各种认知策略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行为所带给他人的伤害,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责任 [
内疚是道德情绪中的一种消极情绪,家庭环境是儿童最先接触的场所,若父母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则儿童内疚情绪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 [
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分,是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行为 [
张璐 [
道德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与儿童道德认知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更为民主的一种教养方式,属于积极的教养方式,采用这类教养方式的父母尊重孩子,会在生活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即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很纵容,在道德方面也很少要求孩子,无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综上,正确的道德认知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指导性作用,而这些正确的道德认知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 [
父母的道德情感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情感。儿童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争取的道德认知,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皮亚杰所说的他律道德阶段。如岳母刺字的故事,它就体现了父母对孩子道德情感形成的影响。采取消极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反馈,很难去表达内疚等道德情感,这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它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在实践中表现出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家庭是儿童最先接触的场所,父母要先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然后帮助孩子将学习到的道德知识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家庭道德教育的过程,家庭道德教育最终一定要落实到行为上才算教育的成功 [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儿童道德发展是其终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家庭教养方式会慢慢帮助其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并影响其一生。教养方式对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有阻碍作用。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应当意识到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去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要避免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
张梦娟. 家庭教养方式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The Role of Parenting Style i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01): 390-39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55
https://doi.org/10.1037/h0030372
https://doi.org/10.1348/026151003322535174
https://doi.org/10.1097/00005053-194006000-00079
https://doi.org/10.1007/BF0028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