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M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324-7908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SSEM.2024.131008 SSEM-78887 SSEM20240100000_49761794.pdf 经济与管理 亲属抚养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以G市L个案为例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Orphans under the Family Support Model—Taking the L Case of G City as an Example 毅珊 1 2 null 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03 01 2024 13 01 54 60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容易面临诸多困扰和问题。加上孤儿不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所获得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不足以支撑孤儿的成长需求,致使孤儿成长陷入一个持久的困境。为此,本文以G市L个案家庭为研究场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方式深入了解孤儿在亲属家庭养育下的成长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分析其家庭关系、身心健康、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所面临的成长困境及其成长需求,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试图探索和完善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策略和方法,以构建起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困境孤儿的健康成长问题。 Due to their own particularity, orphans are more likely to face many troubles and probl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with the unsou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orphans, the emotional support and material support they obtain are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growth needs of orphans, resulting in the growth of orphans into a lasting dilemma. To this end, this paper to G city L case family research field,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understanding the orphan relatives under the family upbringing environment and its eco-system, analyze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facing the growth dilemma and growth nee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support theory, trying to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relative family parenting mode orpha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build a benig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lthy growth of orphans.

社会工作,困境孤儿,社会支持,构建策略, Social Work Troubled Orphan Social Support Construction Strategy
摘要

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容易面临诸多困扰和问题。加上孤儿不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所获得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不足以支撑孤儿的成长需求,致使孤儿成长陷入一个持久的困境。为此,本文以G市L个案家庭为研究场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方式深入了解孤儿在亲属家庭养育下的成长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分析其家庭关系、身心健康、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所面临的成长困境及其成长需求,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试图探索和完善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策略和方法,以构建起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困境孤儿的健康成长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困境孤儿,社会支持,构建策略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Orphans under the Family Support Model

—Taking the L Case of G City as an Example

Yishan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rt and Design,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Received: Nov. 28th, 2023; accepted: Dec. 28th, 2023; published: Jan. 10th, 2024

ABSTRACT

Due to their own particularity, orphans are more likely to face many troubles and probl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with the unsou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orphans, the emotional support and material support they obtain are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growth needs of orphans, resulting in the growth of orphans into a lasting dilemma. To this end, this paper to G city L case family research field,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understanding the orphan relatives under the family upbringing environment and its ecosystem, analyze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facing the growth dilemma and growth nee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support theory, trying to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relative family parenting mode orpha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build a benig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lthy growth of orphans.

Keywords:Social Work, Troubled Orphan, Social Support, Construction Strategy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

青少年正处于形成价值观、进行社会化的敏感时期,影响着一个人成年后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时期。因而,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孤儿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古以来皆是国家重点庇护的对象,当今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孤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容易面临诸多困扰、问题。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共有15.9万名孤儿1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

如何对孤儿进行养育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孤儿的养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中养育模式、家庭寄养模式、类家庭养育模式、爱心助养模式、合法收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孤儿主要的照顾形式是由政府资助的儿童福利机构对其进行的集中照顾,并且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集中养育模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孤儿的衣、食、住、行、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同时还提供安全、舒适的集体生活环境保证孤儿健康顺利地成长。孤儿养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发展家庭式养育,已成为我国加强孤儿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对孤儿的关注重点也从以往的只是满足孤儿的基本生存需要转移到了当前更注重孤儿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以及社会参与、共享成果等层面上来。

近年来,诸多的社会工作实践表明,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到孤儿的教育与援助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社会工作参与困境孤儿家庭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基于G市孤儿的成长现状,本文以G市L个案家庭为研究场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式深入了解孤儿在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的成长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分析其所面临的成长困境及其成长需求,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从生态系统进行介入,探索和完善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改善孤儿在亲属抚养模式下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的境况,解决孤儿的成长困境。

2. 文献回顾 2.1. 关于困境孤儿的国家救助制度研究

肖清菁研究发现我国孤儿救助的物质来源渠道有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伦理道德不断受到冲击,社会对于孤儿的关注不再那么强烈 [ 1 ] 。面对我国孤儿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与社会力量参与孤儿的福利服务严重不足的社会问题,徐雅飞认为,应出台关于孤儿和困境儿童的福利政策,建立完善的新型孤残儿童福利体系 [ 2 ] 。基于我国孤儿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王雪提出通过借鉴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家庭寄养发展经验,进一步更新我国家庭寄养制度和理念,以实现孤儿最大利益为目标 [ 3 ] 。满小欧采用纵向历史义和横向制度结构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进行了硏究,提出从政府、家庭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政府在家庭寄养领域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儿童福利的社会化。

2.2. 关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蒋明喜通过对凯里市S社区20名困境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从而导致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支持不足 [ 4 ] 。姚团飞认为,就困境儿童而言,由于生理状况、家庭结构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限制,阻碍了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和发展,进而导致其学习、生活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况 [ 5 ] 。胡畔通过对类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发现,类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完善类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 [ 6 ] 。

2.3. 关于困境孤儿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困境孤儿问题往往表现为同辈群体交往意愿低、存在心理障碍、自我效能感低、社会交往困难等。困境孤儿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相当复杂,是多种因素和多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李珂通过研究社区孤儿的同辈群体融入问题,发现困境孤儿普遍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社会交往知识技能缺乏、隔辈教育方式不当和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等问题 [ 7 ] 。对此,她提出需要社会各界的相互协作,为社区孤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困境孤儿的健康成长。相关研究表明,本着“助人自助”和以人为本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孤儿同辈群体融入问题的介入中相较于其他的介入方法具有效果显著,实用性较高。

2.4. 关于困境儿童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彭银从社会工作的实现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厘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个人关系、政策学习和资源整合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以实现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保护的持续性效果 [ 8 ] 计敏敏从困境儿童的人际交往层面入手,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非理性信念,促使其在为人处事方面、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较好的改变 [ 9 ] 。

2.5. 文献述评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文献主要是从孤儿的救助制度、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困境孤儿的社会融入以及困境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展开研究,以上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得讨论,为本文开展研究提供了一定得启示和研究思路。但已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缺乏对困境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尤其是在亲属抚养模式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是研究对象方面,与困境儿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等,关于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较少。二是研究内容方面,关于孤儿童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等方面,对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三是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方面,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此类研究多为硕士论文学术研究,学者们基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运用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对贫困家庭儿童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在亲属抚养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个案实务研究不足。

因而,本文提出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探索亲属抚养模式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国社会工作丰富的实践效果表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到困境儿童包括孤儿在内的各种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援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优势。

3.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视角 3.1.1.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该理论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 10 ] 。相关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主要有两点:一是降低个体在较大压力下情绪波动幅度,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体验;二是形成对个体压力缓和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保护个体身心健康的目的 [ 11 ] ”。因此,为易地扶贫搬迁残疾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破解困局。本文以社会支持网络为指导,从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网络两大层面评估个案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个案研究对象识别自身的支持网络,提高她运用社会支持的能力,恢复社会功能,从而更好地运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3.1.2. 优势视角理论

关于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源于对问题视角的批判与质疑,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塞勒伯教授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书中研究指出,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资源、能力、道德等,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优势,合理运用优势视角可以使人走出困境,对自己的命运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树立起积极的、健康的人格。本研究中,以优势视角来探讨孤儿问题,重视孤儿的潜能和优势,孤儿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社会系统的支持,更加需要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3.2. 研究方法

本文以G市L个案家庭为研究场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方式深入了解孤儿在亲属家庭养育下的成长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分析其家庭关系、身心健康、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所面临的成长困境及其成长需求,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试图探索和完善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策略和方法,以构建起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困境孤儿的健康成长问题。

3.2.1. 文献研究法

笔者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通过高校研究资料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检索,查阅与分析、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料,中国知网等检索平台系统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孤儿、社会支持网络以及亲属抚养模式等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和评析,为本文研究亲属抚养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3.2.2. 访谈法

本文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在使用该方法收集资料过程中,设定访谈内容包含了一个大概的提纲,具体谈话对象、内容、通过与孤儿本人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交谈,获得访谈资料。在实际的访谈过程中,笔者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访谈大纲,逐步获得孤儿在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现实表现、存在问题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4. 微观案例:困境孤儿成长环境分析

本文以小L(化名)的生活故事作为微观案例。小L,现今16岁,近视,因父母早年双亡成为孤儿,目前享受国家对孤儿的救助政策,每月1000元救助金。小L由其舅舅作为监护人,和舅舅一家人一起生活,小L出生于普通家庭,从小在乡下生活,父母在早年间去世。舅舅是一名脑瘤患者,治疗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目前完成治疗在康复阶段,据舅舅所述,自己的半边身体没有知觉,目前处于失业状态,表示自己康复后会努力工作挣钱养家。舅妈是老百姓大药方的一名普通职工,家里的收入全靠舅妈微薄的工资。舅舅家有两个小女儿,均年龄较小,上幼儿园。据小L回忆,初中以后寄宿在舅舅家,舅舅家因为有两个年龄较小的女儿,比较吵闹,舅舅家环境一般。小L目前在一所私立高中念高中,享受国家助学金。作为亲属抚养人,舅舅每月给予案主固定的生活费800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学校要洗的衣服堆积多了,周末带回家洗,并做一些家务。此外,一般周末较少回家。

4.1. 人际交往与社会参与

小L平常在寝室很活跃,经常是话题的发起者,很喜欢待在学校,和寝室的人相处愉快,周末会和同学逛街喝奶茶吃炸鸡,平常吃饭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如果实在没有钱吃饭蹭室友的也无碍。小L性格开朗,内心坚强,善于和同学相处。学校第一年办学,小L是第一届高中生,学校举行的活动不算多。前不久刚举行了半天运动会,参加了拔河比赛和篮球赛,日常校园生活中,小L不吃饭就去和同学打羽毛球,热爱运动。

4.2. 学业情况

小L在班级担任课代表一职,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学校班级担任四门学科课代表,据小L自述,老师想让小L当班长,但是她认为当班长会太累也太张扬,因而起初并不想当班长。但当前任职班长的同学马上要卸职了,班长还是落到了小L身上。小L今年高一,就读于一所私立高中,该学校学费昂贵,每年仅学费1万多,加上其他生活费用,所需费用较高,缺乏学校支持,经常感叹来这里上学的人都不好好学习。小L对理科感兴趣,觉得文科难,不喜欢背书,特别是英语,记不住也不想记。小L自认为成绩还行,作业不难也不容易,以目前的成绩来看只能考上大专。自己对上大学并无期待,既佛系又无可奈何。

5. 问题分析 5.1. 经济拮据,社会支持有限

小L的经济拮据生活困顿。由于小L舅舅脑瘤治疗费用以及小孩上幼儿园费用等支出高,致使舅舅家庭陷入生活困境,对小L的经济支持有限;小L虽得到了政府给予孤儿的补助,但在私立高中就读的高额学费致使其生活拮据。小L目前仍是学生,无工作能力,除了舅舅一家和政府的救济救助,无额外收入。虽然小L得到了政府给予孤儿的补助,获得了政府的正式支持,但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如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支持)却有限甚至无支持。

5.2. 学习成绩偏科

小L就读于私立高中,刚踏入高中,小L不适应学习环境,学校的学习氛围也一般,小L存在学习偏科的问题。由于,小L无法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导致小L学习环境较差。小L对理科感兴趣,但成绩只在及格线浮动。她觉得文科难,不喜欢背书,尤其英语成绩较差。

5.3. 家庭情感支持缺失

小L双亲在早年间身亡,缺少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初中开始寄宿在舅舅家,由舅舅抚养,但由于舅舅、舅妈忙于生计,加之舅舅一家还要赡养两个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满足了小L的物质需求,但对小L的情感支持不足,难以抽出精力关心小L的身心健康发展。

5.4. 同辈群体支持不足

小L在校与室友关系好,日常交流较多,但多限于吃喝玩乐等方面,涉及小L的家庭境况和心理情感关注不足,小L的性格虽开朗容易结交朋友,但是朋友群体对小L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绪关注不足,很多沮丧的瞬间都是小L独自消化。

6. 亲属抚养模式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策略 6.1. 构建孤儿社会支持网络的计划

首先是坚持助人自助理念。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专业价值理念的助人职业,其强调利他主义,坚持助人自助服务理念,在服务困境人群,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工作在服务困境儿童包括孤儿在内的各种弱势群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优势,因此,本文强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必须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以案主为中心。其次是制定家庭服务计划。若要改变案主的成长困境和问题,需要为其构建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依据案主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并明确服务的目的和具体目标,期望能对解决案主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6.2. 构建孤儿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目标

总体目标是构建良性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正式与非正式支持,改善家庭教育、学习生活与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窘境。具体目标如下,第一是链接社会资源,如就业、捐赠等资源,提高其家庭收入;二是进行学业辅导,提高成绩;三是搭建案主的亲人、朋辈群体等系统加强情感交流,给予情感支持;四是构建亲人、朋辈群体、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对案主的关爱和支持系统;五是加强社会倡导,营造社会对诸如案主这类困境孤儿群体的关注。

6.3. 亲属抚养模式下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策略

依据小L存在的问题和服务目标,笔者拟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介入案主系统,为其构建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6.3.1. 宏观层面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儿童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孤儿这类弱势群体并未作出详细规定和实践解释。因而,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政策倡导或政策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同时获取政府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给予的除低保金外的资助,如每月或每年定期给予专门针对贫困孤儿的学杂费和营养费方面的补贴。

6.3.2. 中观层面

争取社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困境孤儿的保护实践中,链接当地社会工作者机构、志愿者协会等社会慈善组织以及一些爱心企业的资助。争取学校支持。与校方沟通免除孩子全部或部分学杂费的有关事宜;发挥学校同学等同辈群体的重要作用等。举办公益募捐活动,倡导社会力量的支持。

6.3.3. 微观层面

建立家庭支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场域提供了契机。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亲人沟通,提高其认识, 加强舅舅等亲人对案主的情感支持和家庭教育。

7. 结语

由于孤儿存在的不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其所获得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不 足以支撑孤儿的成长需求,致使孤儿成长陷入一个持久的困境。为此,本文以G市L个案家庭为研究场域,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式深入了解孤儿在亲属家庭养育下的成长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分析了其家庭关系、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所面临的成长困境及其成长需求,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探索和完善亲属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策略和方法,以构建起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困境孤儿的健康成长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应该具有社会工作者的理念,坚持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同时,社会工作者除了引导案主从新的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最关键的是协助案主培养一种将新思维付诸于日常行动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能否秉承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对于能否有效开展个案服务以改善其因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成长困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引用

李毅珊. 亲属抚养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以G市L个案为例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Orphans under the Family Support Model—Taking the L Case of G City as an Example[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4, 13(01): 54-60.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4.1310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肖清菁. 中国农村孤儿保护及困境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 6(12): 99. 徐雅飞. 孤儿和困境儿童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绍兴市为例[J]. 社会福利, 2012(8): 32-33. 王雪. 我国家庭寄养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大学, 2018. 蒋明喜.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家庭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姚团飞. 困境家庭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 胡畔. 类家庭养育模式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华大学, 2019. 李珂. 社区孤儿同辈群体融入的个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20. 彭银.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保护的作用及实现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21. 计敏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下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个案社会工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19. 蒋涛. 社会支持网理论综述[J]. 经济师, 2012(1): 63-64. 左习习, 江晓军. 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中国信息界, 2010(6): 75-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