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汶川S幼儿园两个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观察,旨在探讨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现状。研究表明:安慰行为发起者中男孩居多;安慰行为指向对象更多的是同伴;安慰行为以安慰语和安慰动作结合为主;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多发生于游戏活动中;安慰行为主体更多是获得愉快情感体验;同伴对幼儿安慰行为给予中性反应较多;教师对幼儿安慰行为给予中性反馈居多。基于此,研究者以教师和家长为主体向其提出教育建议,利于促进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 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s of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observe the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two large classes in Wenchuan S Kindergarten for three months, aiming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ini-tiators of comforting behavior are boys; Comforting behavior is directed to more peers; Comfort be-havior is mainly combined with comfort language and comfort action. The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 mostly occurs in game activities; The main part of comforting behavior is to obtain a pleasant emotional experience. Peers gave more neutral responses to children’s comforting behavior; Most teachers gave neutral feedback to children’s comforting behavior.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ers take teachers and par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put forward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mfort behavio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汶川S幼儿园两个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观察,旨在探讨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现状。研究表明:安慰行为发起者中男孩居多;安慰行为指向对象更多的是同伴;安慰行为以安慰语和安慰动作结合为主;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多发生于游戏活动中;安慰行为主体更多是获得愉快情感体验;同伴对幼儿安慰行为给予中性反应较多;教师对幼儿安慰行为给予中性反馈居多。基于此,研究者以教师和家长为主体向其提出教育建议,利于促进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亲社会行为
Nianhong Shen1, Hui Guo2
1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Aba Normal University, Aba Wenchuan
2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Received: Oct. 24th, 2023; accepted: Nov. 22nd, 2023; published: Nov. 29th, 2023
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s of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observe the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two large classes in Wenchuan S Kindergarten for three months, aiming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initiators of comforting behavior are boys; Comforting behavior is directed to more peers; Comfort behavior is mainly combined with comfort language and comfort action. The comfort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 mostly occurs in game activities; The main part of comforting behavior is to obtain a pleasant emotional experience. Peers gave more neutral responses to children’s comforting behavior; Most teachers gave neutral feedback to children’s comforting behavior.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ers take teachers and par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put forward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mfort behavio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Large Class Children, Comforting Behavior, Prosocial Behavior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安慰行为是一种个体能感知到他人负面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悲伤、哭泣等,并试图用言语、动作或物品来缓解他人的消极情绪使他人变得快乐起来的亲社会行为。安慰行为在社会领域从属于亲社会行为,幼儿安慰行为的培养符合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的目标与方向 [
另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根据在园观察,幼儿安慰行为发展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值得进行探究与解决。首先,在现实的幼儿园生活中,大部分老师还被传统的幼儿观念所左右,把孩子视为身体和心理上不成熟的个体,儿童仍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保护,认为其不太可能出现任何令人受到安慰的行为。因此,作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的安慰行为经常被忽视;其次,儿童的合作行为的增多主要在于他们之间的合作性规则游戏增多,而安慰行为缺乏发展的契机。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并运用访谈的方法,与幼儿及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特点,并为促进幼儿安慰行为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选取汶川县S幼儿园两个大班共42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幼儿24名,女幼儿18名。
学术界对安慰行为有多种不同维度的界定,本研究中安慰行为的定义和维度参照《指南》中有关安慰行为的内容,再结合何姿 [
维度 | 操作性定义 | 指标 | 安慰行为表现举例 |
---|---|---|---|
安慰语 | 儿童在他人情绪低落或受到生理、心理伤害时用言语鼓励或安慰他人,对他人进行称赞或表扬等。 | 用鼓励的方式安慰人 | “这次没做好没关系,下次做好了就行” |
用讲道理的方式安慰人 | “你别哭,这样做不大好,你可以这样……” | ||
用允诺给予帮助的方式 安慰人 | “没事的,你别哭,我和你一起做” | ||
安慰动作 | 当别人情绪低落或生理上或心理上受到伤害时,幼儿会以肢体或陪伴的形式来安慰别人。 | 用陪伴的方式安慰他人 | 和安慰对象一起蹲着守护安慰对象 |
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安慰 他人 | 拥抱、擦眼泪、递纸巾等 | ||
安慰物品 | 儿童在他人情绪低落或受到生理、心理伤害时用物品鼓励或安慰他人。 | 用物质赠予的方式来安慰 他人 | 给予安慰对象自己的玩具 |
表1. 安慰行为操作性定义表
本研究的观察工具为——《大班幼儿安慰行为观察记录表》,是通过参照已有的亲社会行为观察表与亲社会行为评定量表改编而成 [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位大班幼儿进行一周的预观察,以培养研究者观察和记录能力,并对观察记录表进行一定的调整。通过预观察寻找观察记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保证正式研究的顺利开展。
经过预观察,进行正式的观察。正式的观察期为12周,从幼儿进入幼儿园到下午离开幼儿园,观察的范围是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时间。当幼儿出现安慰行为就进行记录,并结合对幼儿进行非结构性访谈,以此完善安慰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共收集50个观察案例。
在基于观察的情况下,以访谈法作为辅助手段对幼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整个安慰行为事件的发生。并对所观察班级的教师进行访谈,与教师共同深入探究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现状。
收集并分析观察材料,按照研究维度对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总体特点。
本研究的正式观察期为3个月(不包括节假日)。研究者仔细观察了两个大班(5~6岁)的42名幼儿。共有34名儿童出现了安慰行为,共收集有效案例50件。针对分析框架对观察到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性别 | 男孩 | 女孩 |
---|---|---|
人数 | 21 | 13 |
百分比(%) | 62 | 38 |
表2.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主体不同性别的人数分布表(比率:%)
从表2可以看出,有21名男幼儿发生了安慰行为,占总人数的62%;13名女幼儿发生了安慰行为,占总发生安慰行为人数的38%。
指向对象 | 同伴 | 教师 |
---|---|---|
次数 | 43 | 7 |
百分比(%) | 86 | 14 |
表3.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指向对象的频次分布表
如表3所示,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可能指向同伴或教师。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指向对象为同伴出现了43次,占总的安慰行为出现次数的86%,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指向对象为教师出现了7次,占总的安慰行为出现次数的14%。通过数字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同伴产生安慰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安慰行为主体 | 安慰行为对象 | |
---|---|---|
次数 | 男 | 女 |
男 | 9 | 20 |
女 | 3 | 11 |
表4.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指向同性、异性伙伴的频次分布表
在50个有效事件样本中,有43个大班孩子与其同伴之间的安慰行为事件。大班幼儿安慰行为针对同性和异性同龄人的次数分布表(详见表4)表明,男孩对异性同伴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更多,男幼儿对女幼儿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为20次,男孩对同性同伴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为9次,女孩对同性同伴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更多女孩对同性同伴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为11次,女孩对男孩异性同伴发起安慰行为的次数为3次。
彭艳梅指出安慰行为的媒介分为三种:一是最容易出现的安慰语,二是安慰动作,如轻抚、拥抱等;三是安慰物品,如玩具或食物等。本研究中将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按行为类型也分为安慰语、安慰动作、安慰物品。安慰语指幼儿感知到他人负面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悲伤、哭泣等,试图用言语来缓解他人的消极情绪使他人变得快乐起来。安慰动作指幼儿感知到他人负面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悲伤、哭泣等,试图用动作来缓解他人的消极情绪使他人变得快乐起来。安慰物品指幼儿感知到他人负面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悲伤、哭泣等,试图用物品来缓解他人的消极情绪使他人变得快乐起来。
类型 | 频次 | 百分比(%) |
---|---|---|
安慰语 | 8 | 16 |
安慰动作 | 1 | 2 |
安慰物品 | 0 | 0 |
安慰语 + 安慰动作 | 26 | 52 |
安慰语 + 安慰物品 | 8 | 16 |
安慰动作 + 安慰物品 | 1 | 2 |
安慰语 + 安慰动作 + 安慰物品 | 6 | 12 |
表5.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类型频次分布表
如表5所示,大班幼儿在发生安慰行为时,安慰语单独使用出现8次;安慰动作单独使用出现1次,安慰物品单独使用出现0次。安慰语和安慰动作结合使用出现26次,在所有的安慰行为类型出现情况中占比5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型。安慰语和安慰物品结合使用出现8次,安慰动作和安慰物品结合使用出现了一次,三者结合使用出现6次,通过数字分析,大班幼儿发生安慰行为时更多的是将安慰语和安慰动作结合使用。
活动类型 | 频次 | 百分比(%) |
---|---|---|
集教活动 | 6 | 12 |
游戏活动 | 19 | 38 |
户外活动 | 9 | 18 |
生活活动 | 1 | 2 |
过渡活动 | 15 | 30 |
表6. 不同活动类型中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频次分布表
如表6所示,在5种不同的活动中,安慰行为在游戏活动是最常见的,50件安慰行为中,有19件是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占总样本的38%;在过渡活动中,幼儿出现15次安慰行为,占总样本的30%;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出现安慰行为的次数为9次,占总体的18%;幼儿在集教活动中出现安慰行为的次数为6次,占总体的12%;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出现安慰行为的次数为1次,占总体的2%;这表明,在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更易发生。
如表7所示,结果显示,在安慰行为发生后,安慰行为主体的情绪体验有38次“开心”,占安慰行为发生的76%;安慰行为发生后,安慰主体有9次情绪体验为“无”,占到安慰行为发生的18%;安慰行为发生后,安慰主体的情绪体验有3次为“不开心”,占安慰行为发生的6%。
类型 | 频次 | 百分比(%) |
---|---|---|
开心 | 38 | 76 |
无 | 9 | 18 |
不开心 | 3 | 6 |
表7.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后的情感体验频次分布表
行为对象反应 | |||
---|---|---|---|
行为对象 | 积极反应 | 消极反应 | 中性反应 |
同伴 | 16 | 0 | 27 |
教师 | 5 | 0 | 2 |
表8. 同伴、教师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不同反应频次分布表
如表8所示,在大班孩子的安慰行为指向同伴和老师的情况下,同伴和老师对安慰行为的反应不同。当安慰行为对象为同伴时,同伴出现积极反应的次数为16次,出现中性反应的次数为27次,中性反应更多,中性反应是指被安慰者对安慰者未做出任何反应,既没有表达谢意,也没有表示失望;当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对象为教师时,教师给予的积极反应为5次,给予的中性反应为2次,在总体事件中,行为对象为同伴或教师,都无消极反应。
反馈情况 | 频次 | 百分比(%) |
---|---|---|
不在场 | 2 | 4 |
在场未注意 | 9 | 18 |
在场注意积极反馈 | 14 | 28 |
在场注意中性反馈 | 25 | 50 |
在场注意消极反馈 | 0 | 0 |
表9. 教师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反馈频次分布表
如表9所示,发生安慰行为时教师不在场的占所有情况的4%,在场未注意占18%,在场注意到的占78%,这表明,幼儿发生安慰行为教师大多能注意到,教师注意后以中性反馈为主,其次是积极反馈,未有消极反馈。
通过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性别比较,得出男孩出现过安慰行为的人数较女孩人数更多,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本研究与郭伯良、张雷在2003年近20年儿童亲社会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不同,其研究指出“幼儿安慰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幼儿出现安慰行为的频率高于男幼儿” [
通过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指向对象的比较进行数据分析,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多数是指向同伴,指向教师的次数较少。这与赵章留的研究结果一致,其提出“在幼儿园阶段,同性伙伴的关系是最多的,所以同性伙伴是主要的安慰对象。教师很少给成为幼儿的安慰对象的一个理由是,他们更有可能充当教育家或指导者,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因此幼儿很少对教师做出安慰行为。” [
在安慰行为者与安慰行为对象之间的性别关系中,得出男孩对异性同伴发出的安慰行为次数更多,女孩对同性同伴发生的安慰行为更多。由于性别的社会期望,大多数人认为女幼儿会更易发生安慰行为,男幼儿也应与同性伙伴交往。但由于儿童在学龄前期还未达成对性别的理解,而这种自我性别意识要到学龄早期才能达成,性别关系在安慰行为中并不显著 [
通过案例的整理,对幼儿的安慰行为类型分布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幼儿安慰语和安慰动作结合使用出现频次最多,而单独使用某一类型的媒介较少。在幼儿安慰行为的培养研究中彭艳梅也提出“儿童的这种行为不仅在出现频次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更丰富了比如会为正在哭泣的婴儿叫喊监护人或给予对方物品转移注意力。” [
本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整理所收集的案例资料,针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发生安慰行为的主要活动类型为游戏活动。这与庞婷文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结果一致,她在研究中结合大班亲社会行为情境分布特征的理论分析得出“游戏情境本身具有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自我社会因素的发展促进幼儿发展。” [
基于对幼儿的观察和对教师进行访谈,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发生于游戏活动中居多进行分析,幼儿园中幼儿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游戏,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会有更多的物品占有、角色担当和空间资源的利用,这些都为安慰行为的发生提供契机。此外,在游戏活动中,纪律要求较低,幼儿活动更为自由一些,就给予了幼儿发生安慰行为的机会。
本研究收集了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主体发起安慰行为后的情感体验频次分布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在园观察和对幼儿的非正式访谈,结果表明大班幼儿发生安慰行为后,出现开心的情感体验频次更多。观察中发现,当幼儿注意到或者收到他人需要安慰的信息后,幼儿安慰他人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怎么了呀?”“你怎么哭了呀?”,此时开始出现安慰行为。当安慰对象在安慰主体的行为动作发生后,减少了消极情绪,安慰主体就会获得愉快情绪体验。这与庞婷文在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所得结果一致 [
在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事件发生后对幼儿进行的非结构化访谈部分案例中,研究者询问安慰主体是否开心,大部分幼儿都回答的是“开心”,原因在于安慰对象的消极情绪减少,安慰主体因此获得愉悦情感。研究收集了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主体发起安慰行为后的情感体验频次分布数据,占全部样本的76%。可见,大班幼儿安慰行为主体发出安慰行为后情感体验以开心为主。
本研究中研究者还对同伴、教师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不同反应做出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班幼儿安慰行为,教师其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反应,而同伴对其安慰行为的反应则以中立为主。这与王美芳、庞维国的研究结果一致,其指出“教师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相似的积极和中性的回应,但针对不同的行为类型反应不同,分享与安慰的反应往往是中立的。” [
本研究中,对教师是否对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发生后是否有反馈进行了数据分析上述结果表明,教师对幼儿安慰行为发生后更多的是在场注意到给予中性反馈。该研究结论与王美芳、庞维国的研究结论一致,得到证实。其研究表明:“同伴、教师对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所给予的中性反馈为59.6%,远高于积极反馈。” [
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安慰行为了解较少,也未关注。而教师受到传统的儿童观念的影响,认为幼儿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完全的人,需要大人的呵护与协助,则安慰行为很少发生在幼儿的身上,因此往往会忽略安慰行为。所以,教师应摒弃传统观念,注重对幼儿的安慰行为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发展其安慰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大班幼儿安慰行为发生后,教师更多给予的是中性反应。教师对儿童的期望会影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教师要对儿童的安慰行为应有适当敏感性,并对其进行正面的反馈,给予恰当的表扬。然后,反馈要及时、具体和有针对性。同时,给予反馈也要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最后,也要引导同伴对安慰行为主体做出及时反馈。
首先,注重发挥榜样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榜样,在幼儿面前做出正确的示范。其次,我们也不能忽略同龄人的榜样作用。
其次,进行移情训练,引导幼儿学会安慰他人。移情训练有利于促进幼儿理解他人情感,从他人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改编一些适合的、情绪饱满动人的故事,通过看视频、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识别各种情绪,能够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的安慰行为。第三,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合理地利用游戏。研究结果显示,大班幼儿的安慰行为大多出现于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一定的情景中,在游戏中幼儿能获得更直接的发展,教师可以有意图的设计一些利于培养幼儿安慰行为的游戏。
从出生到7岁,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他们的父母是他们的启蒙老师,他们的社交活动从家里开始。促进儿童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独立能力同样依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效的家庭教育,父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都会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言行。其次,家长也要对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敏感性,当幼儿出现安慰行为时要给予鼓励、强化,促进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最后,家长也要摒弃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申念红,郭 慧. 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现状研究Current Situation of Comfort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Large Classes[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9386-939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450
https://doi.org/10.13861/j.cnki.sece.2019.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