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的充要条件、物理学的相关定律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可视化表示问题,给出了可视化定义。地图是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的一种表示形式,从地理信息的获取、地图的无形信息的显化、广域空间的表示、地形地貌的演化等方面,对地图可视化进行了阐述和解释。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visualization and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visu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mathematics, relevant laws of phys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 Map is a form of visualizat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ex-plain the map visu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btaining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e show of invisible map information, the show of wide-area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2Department of Navigation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3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Change and Resources Use in Beibu Gul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4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Intelligent Simulation,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Jul. 17th, 2023; accepted: Aug. 17th, 2023; published: Aug. 29th, 202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visualization and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visu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mathematics, relevant laws of phys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 Map is a form of visualizat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explain the map visu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btaining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he show of invisible map information, the show of wide-area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定义1 映射 设f是从X到Y的关系,即 f ⊂ X × Y 。如果 ∀ x ∈ X ,存在唯一的 y ∈ Y 使 ( x , y ) ∈ f ,则称f是从X到Y的映射(函数),记作 f : X → Y ,而称X是f的定义域。若 ( x , y ) ∈ f ,则用 y = f ( x ) 表示,并称y是x在f下的像或值 [
13
] 。
2.4. 可视化定义
定义2 可视化 ∃ f : X → Y ,若下列条件满足:
A ∈ X ⇒ f ( A ) ∈ Y ,当 Y ⇔ R ∈ B ∧ B ∈ X (1)
则称 f ( A ) 为具有非物质思维空间R的认识主体B对可视化对象A的映射或认识。因为认识主体是人,人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的物质性无庸置疑,所以认识主体B本身是物质空间X的元素,即 B ∈ X ,而非物质思维空间R是从属于认识主体B的,所以 R ∈ B 。
设满足可视化条件的事物记为 A s ,而不具可视化条件的事物就是可视化事物 A s 的补集,即 A s c 。认识工具实质上是主体感受器官的延伸,是主体用于接收、加工、存取和输出有关客体信息的中介手段 [
14
] 。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均属此列。显然,使用工具可扩大可视化事物的范围。
2.5. 物质空间
物质(matter)是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世界上所有的实体都是物质 [
15
] 。物质,指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16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固有形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证明,物质存在与空间和时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
17
] 。闵可夫斯基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独立存在,他提出的“四维时空”概念及关于“事象”的解释,对时空的密切关系作出了很好的说明。所谓“事象”就是发生在世界上的事件,每件事情都可用四维时空中的一点来表示,即三维空间坐标 x , y , z 和一维时间t。三维空间中发生“事件”,其占据的空间 v = x × y × z ≠ 0 ⇔ v ≠ ∅ ⇒ t > 0 ,空间中“存在”的事物都有相应的寿命,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 [
18
] 。 x , y , z 的非零实值,是空间度量值,而t则是时间度量值。现代物理学公认的极限时间间隔是普朗克时间间隔 s 0 = 5.39 × 10 − 44 s ,极限空间长度是普朗克长度 l 0 = 1.62 × 10 − 35 m 。而普朗克长度正是普朗克时间间隔s0与光速c的乘积,即 l 0 = s 0 c ,这关系也证明了物质存在与空间和时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
19
] 。从这些经典论著中阐明了:空间非空性和时间的非负实值是物质存在的充要条件 [
20
] [
21
] 。除时间和空间外,物质有多种物理性质是可以度量的,如温度、密度、重量等都具有可度量性 [
22
] [
23
] 。但最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可度量性,低于普朗克极限空间长度和少于普朗克极限时间间隔,一切物理定律失效 [
24
] 。
2.6. 认识主体的非物质认知空间
从可视化定义可知, f ( A ) ∈ R ∈ B 是认识主体关于物质空X中的事物 A ∈ X 的认识, f ( A ) ∈ R ∈ B 表明,以表象、概念等表达的 f ( A ) 是隐形信息,包容它的认知空间R是无形的非物质空间。人要生存发展,就要了解环境,认识世界。梅达尔·博斯认为,世界与个体是一个整体。世界在个体中被揭示,个体揭示世界客体 [
25
] 。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会有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使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从属于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心理结构,即认知结构。人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经过同化和顺应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水平发展 [
26
] [
27
] 。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乃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教授的成长过程,印证了人的认知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水平发展过程。一班学生给同一模特素描,效果总会有所差异,有经验的老师就能发现微细的缺点并给出恰当的指导。老师之所以能指导学生,源于他有一个水平更高的认知结构。
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同与变异,有同才有继承和传承,只有变异才能演化和发展。张光鉴把认知结构中这种相关概念称之为“相似块”,它本质上是人脑中的知识单元。外部进来的信息与“相似块”的相互作用,又会生成新的“相似块”,从而使知识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乃至揭示事物更深层次的本质 [
28
] 。彭家勒称科学美为“深奥之美,这种美在于各个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把握它。”这是一种理性的美 [
29
] 。从牛顿第二定律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发现及其巨大应用价值,可谓是人对科学美执着追求和获得巨大成功的范例。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F = m a 。然而,在微观粒子的实验中,当粒子速率接近光速时,其质量随速率的改变就非常明显,例如,当电子 v = 0.98 c 时 m = 5.03 m 0 , m 0 为电子的静止质量, m 0 = 9.1 × 10 − 31 kg 。微观粒子的能量通常用电子伏eV表示,电子伏定义为1个电子加速通过1伏特电势差所获得的能量, 1 eV = 1.602 × 10 − 19 J ,(J为焦耳)。可见牛顿第二定律在相对论力学中不再适用。根据质点(例如电子)的动量也随速率增大而增大的实验和能量守恒定律,爱因斯坦推出了改变世界的质能方程: E = m c 2 ,他把质量守恒赋予了质能守恒的新含义 [
30
] [
31
] 。海森堡说:“科学认识突破性进步依赖于发展概念,包括‘修改’旧概念和引入新概念而实现 [
32
]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发现过程是对海森堡观点的印证。显然,所有思维创新、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最初的与可视化密切相关的感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则离不开包含概念的思维,离不开与原来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所以,我们认识世界过程,从可度量的物质空间到不可度量的非物质的思维空间的变换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 [
33
] 。
定义3 大脑隐形信息的显化 设 R ∈ B 为认识主体的思维空间, A s 为可见事物集合, A s 的补集 A s c 为不可见事物,若下列条件满足:
∀ f ( A ) ∈ R ∈ A s c ⇒ f − 1 f ( A ) = A * ∈ A s ∈ X (2)
则称 A * ∈ A s ∈ X 为 f ( A ) ∈ R ∈ A s c 的显化,这时 A * 虽以物质为载体,表达的却是非物质的精神内容。在电脑、电视、书报、手机及在纸张或其它介质上书写的图文,均属于隐形信息的显化。语言表达也属于信息显化,但讲话不属于可视化。当语言以文字表达时属于信息可视化。信息显化是人们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和科学文化知识得以传承的必要手段。
通过现实世界测量观察、通过航空摄影或遥感影像记录的“虚拟现实世界”进行观察,或是其他相关的资料,这些都具有物质世界中 A ∈ X 的特征。对制图区域内的所有地物进行分析、归类、抽象与综合取舍 [
40
] ,便是 f ( A ) ∈ R ∈ B 。由于综合取舍与地图比例尺相关,所以 f ( A ) 显化,即 f − 1 f ( A ) = A * ∈ A s ∈ X 就是制图对象 A ∈ X 的地图符号。显然,A与 A * 都具有可视化特征,不同的是 A * 是经过制图者B思维加工的产物,它虽然有物质介质为载体,但表达的却是非物质的科学文化内容。A与 A * 一一对应性是地图具有强大的空间认知功能的数学物理基础 [
41
] ,A与 A * 的对应性缺失又是地图符号错误的根源 [
42
] 。
3.2. 地图表示中的可视化
1) 超大和大型地理实体的可视化实现
地图制图以缩小的地球半径 R z 与地球实体半径R之比 M = R z / R 为地图比例尺,我们可以把各大洲和各大洋一起表示到明视距离的一张图上,使它们的空间关系和大小一览无遗。无疑,不同比例尺的世界地图在对人们普及世界地理知识,传承科学文化上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的视野有限,也包含了大比例尺地图。
汪绍航,钟业勋,周汝健,胡宝清. 可视化的定义及地图可视化的阐释Definition of Visu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on Map Visualization[J]. 地球科学前沿, 2023, 13(08): 925-935. https://doi.org/10.12677/AG.2023.138088